首頁 >科技週邊 >IT業界 >汽車產業轉型:主機廠面臨競爭壓力與重新定義的探索

汽車產業轉型:主機廠面臨競爭壓力與重新定義的探索

PHPz
PHPz轉載
2023-05-30 09:41:561554瀏覽

科技的不斷進步正在給汽車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和重新定義的壓力,這是5月23日的消息。眾多利害關係人紛至沓來,試圖賦予這個存在已百餘年的交通工俱全新的意義。

傳統主機廠感到了來自特斯拉和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壓力,他們透過推動"軟體定義汽車"的概念來擺脫內燃機的束縛。這給賓士、寶馬、大眾等老牌廠商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他們擔心自己因為轉型不及時而被市場淘汰,因此正在尋找重新定義汽車產品的方法。

與此同時,網路科技巨頭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也在以各自的方式推出解決方案,試圖說服主機廠在新時代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汽車時尋求幫助。騰訊相信主機廠需要運用強大的雲端服務能力,而百度則堅信自身在自動駕駛領域具備獨特的優勢。

手機和汽車這兩個原本沒有太大連結的產業日益深入融合。新的電子電氣架構逐漸取代傳統的分散式架構,汽車產業鏈高度集成,引擎和變速箱逐漸消失,這降低了汽車製造的門檻,使汽車的生產可以像手機一樣客製化和組裝。

一位汽車從業人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對駕駛體驗的感知差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車機功能的豐富程度和人機互動的流暢程度。因此,汽車製造已成為用戶體驗比拼的領域,而手機公司正是在這方面擁有獨特優勢。

在手機行業中,華為和小米是對汽車表現出最大興趣的兩家公司。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華為於2019年進入汽車行業,宣布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並推出了"HUAWEI Inside"模式。此模式要求車廠主導設計,由華為提供車載操作系統和自研車載計算晶片等整套解決方案。然而,該模式並未為主機廠帶來明顯的銷量增長,實際合作的車企有限。

隨後,華為推出了智慧車型模式,由汽車廠商主導設計,華為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並允許汽車企業在華為的終端通路銷售汽車。這一模式中,與華為合作最典型的是賽力斯(小康股份),他們推出了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這款車在2022年共銷售了7萬輛,可見智選車模式的潛力。

小米與華為不同之處在於,小米採用了全資模式,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專注於智慧電動車業務。小米將投入大筆資金,並依賴其手機生態鏈的支持,努力在智慧電動車領域獲得成功。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透露,小米汽車已經完成了冬季測試,併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傳統主機廠面臨著轉型的困境。他們必須適應固有的製度和文化限制,而且缺乏整體軟體系統的經驗。然而,他們也很難接受將汽車電子核心架構交由外部公司控制。手機公司恰好有機會提供幫助,因為他們需要外界的支援。

然而,手機與汽車的融合並非一帆風順。手機產業面臨著下行趨勢,而汽車產業的窗口期正在縮小。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華為和小米等公司在汽車領域能否取得成功將是至關重要的。汽車公司在車身設計、製造、安全、工業設計等方面面臨多項挑戰。

手機和汽車產業的整合還在持續進行中,而關於汽車的靈魂歸屬權的爭奪也遠未結束。

以上是汽車產業轉型:主機廠面臨競爭壓力與重新定義的探索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itbear.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