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路由:網路中兩個節點間資料傳輸的路徑。如果網路拓撲複雜,設定動態路由協定可以讓路由器自動學習路由,並避免只靠網關的靜態路由導致的錯誤。
路由器:連接不同子網,轉送不同子網間的封包。裝有路由協定的路由器能幫助資料包選擇最佳傳輸路徑。
常見的路由選擇協定:距離向量路由選擇協議,如RIP協議,規定最大有效條數為15跳,16跳以及以上不可達,選擇最佳路徑依據是哪個路徑最短;鏈路狀態路由選擇協議,ospf協議,主幹網AREA0區域負責與其他區域相連,每個區域內透過選舉產生DR、BDR,其中BDR是DR的備份,DR與BDR負責維護他們與鄰居路由器間的關係;選擇最佳路徑依據是哪個路徑最快。
靜態路由的主要特點
1、手動配置
需要管理員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手動配置,路由器不會自動生成,在靜態路由中,包含目標節點或目標網路的IP位址,也可以包含下一IP位址。
2、路由路徑相對固定
管理員手動設定的靜態路由在本機路由器上的路徑一般不會變化,除非管理員自行修改。
3、永久存在
一旦管理員手動建立靜態路由後,會永久在路由表中,除非管理員自己刪除或靜態路由中指定的出介面關閉,或下一條IP位址不可達。
4、不可通告性
靜態路由資訊在預設情況下是私有的,不會通告給其他路由器,也就是當在一個路由器上設定了某條靜態路由時,它不會被通告到網路中連接的其它路由器上。
動態路由的主要特點
1、自適應網路狀態的變化
#動態路由是指在網路中,路由器之間透過相互通訊傳遞路由訊息,更新路由器表的過程。是基於某種路由協定來實現的。
2、自動維護路由資訊
路由器能夠自動建立自己的路由表,並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地進行調整。
linux動態路由設定
Linux 上動態路由設定的實作原理
動態路由協定是一種路由選擇過程中會自動更新路由表信息,依據各個路由器網路中的狀態信息,動態地更新局部的路·由表的一種協議,相比靜態路由而言,能夠更有效地維護路由表。常見的動態路由協定有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 Path First)、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它們的實作方法有所不同,使用情況隨特定係統環境產生變化。
設定動態路由
A——r1——r2——B
#1、設定RIP協定
1)在r1上設定RIP協定
第一步安裝軟體
yum install quagga -y
第二步驟產生RIP協定的設定檔
#cp /usr/share/doc/quagga-*/ripd.conf.sample /etc/quagga/ripd.conf #cd /etc/quagga //可以查看下结果
第三步驟啟動RIP服務及quagga服務
systemctl start zebra systemctl start ripd
第四步驟檢視服務連接埠
netstat -lantu | grep 2601 //zebra netstat -lantu | grep 2602 //ripd
附註:RIP協定連接埠為UDP的520
第五步驟啟動虛擬終端,設定路由協定
#vtysh r1#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r1(config)# router rip //进入配置RIP路由协议模式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24 //声明本机直连的网络段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24 //声明本机直连网络段 r1(config-router)# end //进入全局模式,相当于exit或Ctrl+z r1#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配置保存于在开启读取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简写成copy run start r1# show ip route //查看当前本机路由表 r1# exit //退出vtysh
2)在r2上設定RIP協定
第一-四步驟與r1設定步驟相同
第五步驟啟動虛擬終端,設定路由協定
#vtysh r2#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r2(config)# router rip //进入配置RIP路由协议模式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24 //声明本机直连的网络段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24 //声明本机直连网络段 r2(config-router)# end //进入全局模式,相当于exit或Ctrl+z r2#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配置保存于在开启读取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简写成copy run start r2# show ip route //查看当前本机路由表 r2# exit //退出vtysh
2 、設定ospf協定
1)在r1上設定ospf協定
第一步安裝軟體
yum install quagga -y //安装过的话就不用安装了
第二步驟產生ospf協定的設定檔
#cp /usr/share/doc/quagga-*/ospfd.conf.sample /etc/quagga/ospfd.conf #cd /etc/quagga //可以过去查看下
第三步驟啟動ospf服務及quagga服務
systemctl start zebra systemctl start ospfd
第四步驟檢視服務連接埠
netstat -lantu | grep 2601 //zebra netstat -lantu | grep 2604 //ospf使用的是应用层协议
第五步驟啟動虛擬終端,設定路由協定
#vtysh r1#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r1(config) # router ospf //进入配置ospf路由协议模式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24 area 10 //声明本机直连的网络段及隶属区域,area区号只要选择的不是0就行,0是主干网区域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24 area 10 //声明本机直连网络段及隶属区域 r1(config-router)# end //进入全局模式,相当于exit或Ctrl+z r1#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配置保存于在开启读取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简写成copy run start r1# show ip route //查看当前本机路由表 r1# exit //退出vtysh
2)在r2上設定ospf協定
第一-四步驟與r1設定步驟相同
第五步驟啟動虛擬終端,設定路由協定
#vtysh r2#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r2(config)# router ospf //进入配置ospf路由协议模式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24 //声明本机直连的网络段及隶属区域,area区号只要选择的不是0就行,0是主干网区域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24 //声明本机直连网络段及隶属区域 r2(config-router)# end //进入全局模式,相当于exit或Ctrl+z r2#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配置保存于在开启读取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简写成copy run start r2# show ip route //查看当前本机路由表 r2# exit //退出vtysh
以上是linux是否支援動態路由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Linux的維護模式可以通過GRUB菜單進入,具體步驟為:1)在GRUB菜單中選擇內核並按'e'編輯,2)在'linux'行末添加'single'或'1',3)按Ctrl X啟動。維護模式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適用於系統修復、重置密碼和系統升級等任務。

進入Linux恢復模式的步驟是:1.重啟系統並按特定鍵進入GRUB菜單;2.選擇帶有(recoverymode)的選項;3.在恢復模式菜單中選擇操作,如fsck或root。恢復模式允許你以單用戶模式啟動系統,進行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編輯配置文件等操作,幫助解決系統問題。

Linux的核心組件包括內核、文件系統、Shell和常用工具。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並提供基本服務。 2.文件系統組織和存儲數據。 3.Shell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接口。 4.常用工具幫助完成日常任務。

Linux的基本結構包括內核、文件系統和Shell。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 2)EXT4文件系統支持大文件和日誌,使用mkfs.ext4創建。 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統管理和維護的關鍵步驟包括:1)掌握基礎知識,如文件系統結構和用戶管理;2)進行系統監控與資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統日誌進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編寫自動化腳本和任務調度,使用cron工具;5)實施安全管理與防護,通過iptables配置防火牆;6)進行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調整內核參數和養成良好習慣。

Linux維護模式通過在啟動時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參數進入。 1.進入維護模式:編輯GRUB菜單,添加啟動參數。 2.重新掛載文件系統為讀寫模式:mount-oremount,rw/。 3.修復文件系統: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備份數據並謹慎操作,避免數據丟失。

本文探討如何在Debian系統上提升Hadoop數據處理效率。優化策略涵蓋硬件升級、操作系統參數調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運用。一、硬件資源強化確保所有節點硬件配置一致,尤其關注CPU、內存和網絡設備性能。選擇高性能硬件組件對於提升整體處理速度至關重要。二、操作系統調優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統允許同時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上限。 JVM參數調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調整

本指南將指導您學習如何在Debian系統中使用Syslog。 Syslog是Linux系統中用於記錄系統和應用程序日誌消息的關鍵服務,它幫助管理員監控和分析系統活動,從而快速識別並解決問題。一、Syslog基礎知識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誌消息;支持多種日誌輸出格式和目標位置(例如文件或網絡);提供實時日誌查看和過濾功能。二、安裝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統默認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安裝:sudoaptupdatesud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