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王林
王林轉載
2023-05-15 14:49:06918瀏覽

對於二元分類,分類器輸出一個實值分數,然後透過對該值進行閾值的區分產生二元的對應。例如,邏輯迴歸輸出一個機率(一個介於0.0和1.0之間的值);得分等於或高於0.5的觀察結果產生正輸出(許多其他模型預設使用0.5閾值)。

但是使用預設的0.5閾值是不理想的。在本文中,我將展示如何從二元分類器中選擇最佳閾值。本文將使用Ploomber並行執行我們的實驗,並使用sklearn-evaluation產生圖。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這裡以訓練邏輯迴歸為例。假設我們正在開發一個內容審核系統,模型標記包含有害內容的貼文(圖片、影片等);然後,人工會查看並決定內容是否被刪除。

建立簡單的二元分類器

下面的程式碼片段訓練我們的分類器: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_evaluation.plot import ConfusionMatrix
 
 # matplotlib settings
 mpl.rcParams['figure.figsize'] = (4, 4)
 mpl.rcParams['figure.dpi'] = 150
 
 # create sample dataset
 X, y = datasets.make_classification(1000, 10, n_informative=5, class_sep=0.4)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3)
 
 # fit model
 clf = LogisticRegression()
 _ = clf.fit(X_train, y_train)

現在讓我們對測試集進行預測,並透過混淆矩陣評估性能:

# predict on the test set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 plot confusion matrix
 cm_dot_five = ConfusionMatrix(y_test, y_pred)
 cm_dot_five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混淆矩陣總結了模型在四個區域的性能: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我們希望在左上和在右下象限中獲得盡可能多的觀察值(從測試集),因為這些是我們的模型得到正確的觀察值。其他像限是模型錯誤。

改變模型的閾值將改變混淆矩陣中的值。在前面的範例中,使用clf.predict,傳回一個二元回應(即使用0.5作為閾值);但是我們可以使用clf.predict_proba函數取得原始機率並使用自訂閾值:

y_score = clf.predict_proba(X_test)

我們可以透過設定一個較低的閾值(即標記更多的帖子為有害的)來讓我們的分類器更具侵略性,並創建一個新的混淆矩陣:

cm_dot_four = ConfusionMatrix(y_score[:, 1] >= 0.4, y_pred)

sklearn-evaluation庫可以輕鬆比較兩個矩陣:

cm_dot_five + cm_dot_four

三角形的上面來自0.5的閾值,下面來自0.4的閾值:

    兩個模型對相同數量的觀測結果都預測為0(這是一個巧合)。 0.5閾值:(90 56 = 146)。 0.4閾值:(78 68 = 146)
  • 降低閾值會導致更多的假陰性(從56例降至68例)
  • 降低閾值將大大增加真陽性(從92例增加154例)
微小的閾值變化極大地影響了混淆矩陣。我們只分析了兩個閾值。那麼如果能夠分析跨所有值的模型效能,我們就可以好地理解閾值動態。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定義用於模型評估的新指標。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用絕對數字來評估我們的模型。為了便於比較和評估,我們現在將定義兩個標準化指標(它們的值在0.0和1.0之間)。

精度precision是標記的觀察事件的比例(例如,我們的模型認為有害的帖子,它們是有害的)。召回 recall是我們的模型檢索到的實際事件的比例(即,從所有有害的帖子中,我們能夠檢測到它們的哪個比例)。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以上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可以很好的說明這兩個指標是如何計算的,精確度和召回率都是比例關係,所以它們都是0比1的比例。

運行實驗

我們將根據幾個閾值獲得精度、召回率和其他統計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閾值如何影響它們。我們也會多次重複這個實驗來測量變異性。

本節的指令都是bash指令。需要在終端機中執行它們,如果使用Jupyter可以使用%%sh魔法命令。

這裡使用Ploomber Cloud來執行我們的實驗。因為它允許我們並行運行實驗並快速檢索結果。

建立了一個適合一個模型的Notebook,並為幾個閾值計算統計數據,並行執行同一個Notebook20次。

curl -O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ploomber/posts/master/threshold/fit.ipynb?utm_source=medium&utm_medium=blog&utm_campaign=threshold

讓執行這個Notebook(檔案中的設定會告訴Ploomber Cloud並行運行它20次):

ploomber cloud nb fit.ipynb

幾分鐘後,我們就會看到的20個實驗完成了:

ploomber cloud status @latest --summary
 
 status count
 -------- -------
 finished 20
 
 Pipeline finished. Check outputs:
 $ ploomber cloud products

讓我們下載儲存在.csv檔案中的實驗結果:

ploomber cloud download 'threshold-selection/*.csv' --summary

可視化實驗結果

將載入所有實驗的結果,並一次將它們繪製出來。

 from glob import glob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paths = glob('threshold-selection/**/*.csv')
 metrics = [pd.read_csv(path) for path in paths]
 
 for idx, df in enumerate(metrics):
plt.plot(df.threshold, df.precision, color='blue', alpha=0.2,
label='precision' if idx == 0 else None)
plt.plot(df.threshold, df.recall, color='green', alpha=0.2,
label='recall' if idx == 0 else None)
plt.plot(df.threshold, df.f1, color='orange', alpha=0.2,
label='f1' if idx == 0 else None)
 
 
 plt.grid()
 plt.legend()
 plt.xlabel('Threshold')
 plt.ylabel('Metric value')
 
 for handle in plt.legend().legendHandles:
handle.set_alpha(1)
 
 ax = plt.twinx()
 
 for idx, df in enumerate(metrics):
ax.plot(df.threshold, df.n_flagged,
label='flagged' if idx == 0 else None,
color='red', alpha=0.2)
 
 plt.ylabel('Flagged')
 ax.legend(loc=0)
 ax.legend().legendHandles[0].set_alpha(1)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左边的刻度(从0到1)是我们的三个指标:精度、召回率和F1。F1分为精度与查全率的调和平均值,F1分的最佳值为1.0,最差值为0.0;F1对精度和召回率都是相同对待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它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你正在处理一个精确度和召回率都很重要的用例,那么最大化F1是一种可以帮助你优化分类器阈值的方法。

这里还包括一条红色曲线(右侧的比例),显示我们的模型标记为有害内容的案例数量。

在这个的内容审核示例中,可能有X个的工作人员来人工审核模型标记的有害帖子,但是他们人数是有限的,因此考虑标记帖子的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阈值:例如每天只能检查5000个帖子,那么模型找到10,000帖并不会带来任何的提高。如果我人工每天可以处理10000贴,但是模型只标记了100贴,那么显然也是浪费的。

当设置较低的阈值时,有较高的召回率(我们检索了大部分实际上有害的帖子),但精度较低(包含了许多无害的帖子)。如果我们提高阈值,情况就会反转:召回率下降(错过了许多有害的帖子),但精确度很高(大多数标记的帖子都是有害的)。

所以在为我们的二元分类器选择阈值时,我们必须在精度或召回率上妥协,因为没有一个分类器是完美的。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推理选择合适的阈值。

选择最佳阈值

右边的数据会产生噪声(较大的阈值)。需要稍微清理一下,我们将重新创建这个图,我们将绘制2.5%、50%和97.5%的百分位数,而不是绘制所有值。

shape = (df.shape[0], len(metrics))
 precision = np.zeros(shape)
 recall = np.zeros(shape)
 f1 = np.zeros(shape)
 n_flagged = np.zeros(shape)
 for i, df in enumerate(metrics):
precision[:, i] = df.precision.values
recall[:, i] = df.recall.values
f1[:, i] = df.f1.values
n_flagged[:, i] = df.n_flagged.values
 precision_ = np.quantile(precision, q=0.5, axis=1)
 recall_ = np.quantile(recall, q=0.5, axis=1)
 f1_ = np.quantile(f1, q=0.5, axis=1)
 n_flagged_ = np.quantile(n_flagged, q=0.5, axis=1)
 plt.plot(df.threshold, precision_, color='blue', label='precision')
 plt.plot(df.threshold, recall_, color='green', label='recall')
 plt.plot(df.threshold, f1_, color='orange', label='f1')
 
 plt.fill_between(df.threshold, precision_interval[0],
precision_interval[1], color='blue',
alpha=0.2)
 
 plt.fill_between(df.threshold, recall_interval[0],
recall_interval[1], color='green',
alpha=0.2)
 
 
 plt.fill_between(df.threshold, f1_interval[0],
f1_interval[1], color='orange',
alpha=0.2)
 plt.xlabel('Threshold')
 plt.ylabel('Metric value')
 plt.legend()
 
 ax = plt.twinx()
 ax.plot(df.threshold, n_flagged_, color='red', label='flagged')
 ax.fill_between(df.threshold, n_flagged_interval[0],
n_flagged_interval[1], color='red',
alpha=0.2)
 
 ax.legend(loc=3)
 
 plt.ylabel('Flagged')
 plt.grid()

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阈值,例如检索尽可能多的有害帖子(高召回率)是否更重要?还是要有更高的确定性,我们标记的必须是有害的(高精度)?

如果两者都同等重要,那么在这些条件下优化的常用方法就是最大化F-1分数:

idx = np.argmax(f1_)
 prec_lower, prec_upper = precision_interval[0][idx], precision_interval[1][idx]
 rec_lower, rec_upper = recall_interval[0][idx], recall_interval[1][idx]
 threshold = df.threshold[idx]
 
 print(f'Max F1 score: {f1_[idx]:.2f}')
 print('Metrics when maximizing F1 score:')
 print(f' - Threshold: {threshold:.2f}')
 print(f' - Precision range: ({prec_lower:.2f}, {prec_upper:.2f})')
 print(f' - Recall range: ({rec_lower:.2f}, {rec_upper:.2f})')
 
 #结果
 Max F1 score: 0.71
 Metrics when maximizing F1 score:
- Threshold: 0.26
- Precision range: (0.58, 0.61)
- Recall range: (0.86, 0.90)

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决定这个折中,所以加入一些约束条件会有一些帮助。

假设我们有10个人审查有害的帖子,他们可以一起检查5000个。那么让我们看看指标,如果我们修改了阈值,让它标记了大约5000个帖子:

idx = np.argmax(n_flagged_ <= 5000)
 
 prec_lower, prec_upper = precision_interval[0][idx], precision_interval[1][idx]
 rec_lower, rec_upper = recall_interval[0][idx], recall_interval[1][idx]
 threshold = df.threshold[idx]
 
 print('Metrics when limiting to a maximum of 5,000 flagged events:')
 print(f' - Threshold: {threshold:.2f}')
 print(f' - Precision range: ({prec_lower:.2f}, {prec_upper:.2f})')
 print(f' - Recall range: ({rec_lower:.2f}, {rec_upper:.2f})')
 
 # 结果
 Metrics when limiting to a maximum of 5,000 flagged events:
- Threshold: 0.82
- Precision range: (0.77, 0.81)
- Recall range: (0.25, 0.36)

如果需要进行汇报,我们可以在在展示结果时展示一些替代方案:比如在当前约束条件下(5000个帖子)的模型性能,以及如果我们增加团队(比如通过增加一倍的规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总结

二元分类器的最佳阈值是针对业务结果进行优化并考虑到流程限制的阈值。通过本文中描述的过程,你可以更好地为用例决定最佳阈值。

另外,Ploomber Cloud!提供一些免费的算力!如果你需要一些免费的服务可以试试它。

以上是為機器學習模型設定最佳閾值:0.5是二元分類的最佳閾值嗎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51cto.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