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本背景介紹
vite: ^4.2.0
vue: ^3.2.47
ts: ^4.9.3
electron: ^23.2.1
二、流程
1. 建置vite vue-ts的專案
yarn create vite@ vuets_electron --template vue-ts cd ./vuets_electron yarn install && yarn dev
2. 接入electron
##為了保證electron能夠正常安裝,在vuets_electron
的根目錄下建立
.npmrc, 設定一下electron的鏡像來源
# /.npmrc ELECTRON_MIRROR=https://npmmirror.com/mirrors/electron/ ELECTRON_BUILDER_BINARIES_MIRROR=https://npmmirror.com/mirrors/electron-builder-binaries/
安裝electron相關的套件3. electron啟動# electron yarn add -D electron # electron-builder 用于打包 yarn add -D electron-builder #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yarn add -D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 为了保证后续步骤,这里在安装一个concurrently, yarn add concurrently
建立electron主進程檔案main.ts: /src/main/main.ts#const { app, BrowserWindow } = require('electron') const createWindow = () => { const win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800, height: 600, // webPreferences: { //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preload.js') // } }) // 加载vue url视本地环境而定,如http://localhost:5173 win.loadURL('http://localhost:3000') }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app.on('activate', () => { 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app.quit() })
調整啟動指令:package.json1 vue 啟動: yarn dev
2 那electron要如何啟動呢? 從electron官方文件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electron可以載入URL,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啟動electron之前啟動vue,然後將vue的訪問入口接入electron,在同時啟動electron不就可以了嗎~
3 千萬不要忘了設定入口文件喲~~~{ "name": "vuets_electron", "private": true, "version": "1.0.0", // +++ 增加入口 "main": "src/main/main.js", // +++ "scripts": { "dev": "vite", "build": "vue-tsc && vite build", "preview": "vite preview", // +++ 设置electron开发启动命令 "electron:dev": "concurrently \"yarn dev\" \"electron .\"" // +++ } // ... // 其它配置 }
到這,我們運行yarn electron:dev 就能看到熟悉的electron頁面了
2 將vue的入口檔案連接到electronvite.config.ts調整3 打包electron這樣我們就能得到完整的安裝套件
# package.json { "name": "vuets_electron", "private": true, "version": "1.0.0", "main": "src/main/main.js", // +++ "scripts": { "dev": "vite", "build": "vue-tsc && vite build", "preview": "vite preview", "electron:dev": "concurrently \"yarn dev\" \"electron .\"", // +++ 设置electron打包命令 "electron:build": "yarn build && electron-builder" // +++ } // ... // 其它配置 // +++ 打包相关设置 "build": { "appId": "ink.bennent_g.demo", "directories": { "output": "output" }, // 其它的build相关设置,可参考 electron-builder官方文档 } }
src/main/main.ts 調整#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 https://vitejs.dev/config/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vue(), ], // +++ base: './', // +++ server: { port: 3000 } // ... })
為了清晰的區分electron的主行程與渲染進程,我們可以將vue相關的文件規整到render的目錄下const { app, BrowserWindow } = require('electron') const createWindow = () => { const win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800, height: 600, // webPreferences: { //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preload.js') // } }) // +++ 开发环境与打包后加载vue入口文件有所区别 // and load then index.html or the app if(process.env.npm_lifecycle_event === 'electron:dev') { win.loadURL('http://localhost:3000') win.webContents.openDevTools() } else { win.loadFile('dist/index.html') } // +++ }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app.on('activate', () => { 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app.quit() })#5.專案目錄梳理
移動vue相關文件,請務必注意vue相關引用的路徑問題至此我們的electron開發框架就搭建完成了,可以愉快的擼程式碼了~
如下是本人的目錄結構,可參考
vuets_electron // 项目名称 │ —— node_modules │ —— dist // vue打包目录 │ —— output // electron打包目录 │ —— public │ —— .npmrc │ —— package.json │ —— vite.config.ts │ —— tsconfig.json │ └─── src // 开发相关目录 │ │ main.ts // vue默认入口文件 │ └───assets // 静态资源目录 │ │ ... │ └───main // electron主进程目录 │ │ main.ts │ └───render // 渲染进程目录即vue相关目录结构 │ │ router │ │ views │ │ ...
三、打包首頁載入空白問題(補充)
白螢幕,這是因為electron 只支援
hash
模式,如果使用了createWebHistory()
建立路由,可變更為createWebHashHistory()
即可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 history: createWebHistory(), // 修改为 history: createWebHashHistory(), routes })
以上是怎麼使用vue3+ts+vite+electron來建立桌面應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Netflix使用React來提升用戶體驗。 1)React的組件化特性幫助Netflix將復雜UI拆分成可管理模塊。 2)虛擬DOM優化了UI更新,提高了性能。 3)結合Redux和GraphQL,Netflix高效管理應用狀態和數據流動。

Vue.js是前端框架,後端框架用於處理服務器端邏輯。 1)Vue.js專注於構建用戶界面,通過組件化和響應式數據綁定簡化開發。 2)後端框架如Express、Django處理HTTP請求、數據庫操作和業務邏輯,運行在服務器上。

Vue.js與前端技術棧緊密集成,提升開發效率和用戶體驗。 1)構建工具:與Webpack、Rollup集成,實現模塊化開發。 2)狀態管理:與Vuex集成,管理複雜應用狀態。 3)路由:與VueRouter集成,實現單頁面應用路由。 4)CSS預處理器:支持Sass、Less,提升樣式開發效率。

Netflix選擇React來構建其用戶界面,因為React的組件化設計和虛擬DOM機制能夠高效處理複雜界面和頻繁更新。 1)組件化設計讓Netflix將界面分解成可管理的小組件,提高了開發效率和代碼可維護性。 2)虛擬DOM機制通過最小化DOM操作,確保了Netflix用戶界面的流暢性和高性能。

Vue.js被開發者喜愛因為它易於上手且功能強大。 1)其響應式數據綁定係統自動更新視圖。 2)組件系統提高了代碼的可重用性和可維護性。 3)計算屬性和偵聽器增強了代碼的可讀性和性能。 4)使用VueDevtools和檢查控制台錯誤是常見的調試技巧。 5)性能優化包括使用key屬性、計算屬性和keep-alive組件。 6)最佳實踐包括清晰的組件命名、使用單文件組件和合理使用生命週期鉤子。

Vue.js是一個漸進式的JavaScript框架,適用於構建高效、可維護的前端應用。其關鍵特性包括:1.響應式數據綁定,2.組件化開發,3.虛擬DOM。通過這些特性,Vue.js簡化了開發過程,提高了應用性能和可維護性,使其在現代Web開發中備受歡迎。

Vue.js和React各有優劣,選擇取決於項目需求和團隊情況。 1)Vue.js適合小型項目和初學者,因其簡潔和易上手;2)React適用於大型項目和復雜UI,因其豐富的生態系統和組件化設計。

Vue.js通過多種功能提升用戶體驗:1.響應式系統實現數據即時反饋;2.組件化開發提高代碼復用性;3.VueRouter提供平滑導航;4.動態數據綁定和過渡動畫增強交互效果;5.錯誤處理機制確保用戶反饋;6.性能優化和最佳實踐提升應用性能。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