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端開發 >Python教學 >為什麼 Python、Ruby 等語言棄用了自增運算子?

為什麼 Python、Ruby 等語言棄用了自增運算子?

王林
王林轉載
2023-05-11 16:37:061271瀏覽

为什么 Python、Ruby 等语言弃用了自增运算符?

許多人或許會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在一些現代程式語言(當然,並不是指「最近出現」的程式語言)中,自增和自減運算符被取消了。也就是說,在這些語言中不存在i j--這樣的表達,而是只存在 i = 1#或j -= 1這樣的表達方式了。本回答將從設計哲學這個角度探討這現象所產生的背景與原因。

嚴格來說,說"i 正在消失"也許有失偏頗,因為主流程式語言中似乎只有Python、Rust和Swift不支援自增自減運算子。

當我第一次接觸Python時,這也曾令我感到困惑。我曾經有興趣地搜尋了很多相關的回答和文章,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如今數年過去了,我嘗試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並給出我的答案。

請注意,本文僅「從設計哲學上」討論這個問題,不會特別涉及語言本身的性質。例如在Python中,不提供自增自減運算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其整數類型為 Immutable 的,但這並不是「從設計哲學上」的討論,因此本文不會包含相關內容。

為什麼會存在自增自減運算子?

起源

維基百科指出,自增和自減運算子最早出現在B語言(即C的前身)。 B語言的發明者與C語言的發明者相同,也是K&R,其中Ken Thompson最早在B語言中引入了自增與自減運算符。因此也常常有人不太嚴謹地說“自增自減運算符最早起源於C”,事實情況雖然有些出入,但也差不了太多。

B語言的語法與C高度相似,最大的差異可能在於B是無類型的。不過,這裡不太多介紹B語言,否則就偏離主題了。這裡所要強調的只是自增自減運算子最早的起源。

關於為什麼B語言中引入了自增自減運算符這個問題眾說紛紜,Ken Thompson也從未公開表示過自己當初為何創建了這兩個運算符。然而,有一個誤解需要澄清,即這兩個運算符的引入不可能是對應於彙編語言的INCINC#DEC指令。事實上,B語言的另一位創造者(當然,也是C語言的創造者)Dennis M. Ritchie曾在其回憶"The Development of the C Language"中指出:

…湯普森更進一步,發明了# 和---- 運算符,它們可以遞增或遞減;它們的前綴或後綴位置決定了更改是發生在記錄操作數的值之前還是之後。它們並不出現在 B 的最早版本中,而是一路出現的。 人們經常猜測它們是為了使用 DEC PDP-11 提供的自動遞增和自動遞減位址模式而創建的,C 和 Unix 正是在該模式上首次流行的。這在歷史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開發 B 時還沒有 PDP-11。 然而,PDP-7 確實有一些「自動遞增」儲存單元,具有透過它們遞增的間接記憶體所引用的屬性細胞。這個功能可能向 Thompson 推薦了這樣的運算符;使它們成為前綴和後綴的概括是他自己的。事實上,自增單元格並沒有直接用於運算符的實現,而更強烈的創新動機可能是他觀察到 # x 的翻譯比# 的翻譯要小。# #x=x 1.

文中的敘述有些模糊,只指出自增自減可能性是產生於

PDP-11的自增和自減位址模式(因為B語言發明時這台機器甚至都不存在),然而卻傾向於指出其對應是否在B語言中的INC#和DEC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我找到了文中提到的PDP-7的指令集,並不包含#INC或DEC指令。為了嚴謹起見,我還查了一下PDP-7的指令手冊,也沒有找到相關指令。這證明了自增自減運算子的發明可能性是由於其直接對應於X語言中的INC和DEC指令順帶一提,為了考證INC和DEC指令的最初出現時間,我找到了1969年版的PDP-11手冊,其中指出了INC和DEC是在PDP-11中被新引入的自訂指令(截圖中沒有包含DEC,但手冊後面有包含命令列):

为什么 Python、Ruby 等语言弃用了自增运算符?PDP- 11 Handbook, 1969, Page 34

PDP-11的正式發佈時間是1970年,而B語言的誕生時間是1969年。除非Ken Thompson參與了PDP-11的早期開發工作,否則自增自減的靈感不可能來自

INC

#和DEC指令。當然,正如丹尼斯里奇指出的,早在PDP-7中就已經出現了自增儲存單元,很可能是它的啟示了Ken Thompson引入自增自減運算子

另一个能够反驳“自增自减运算符直接对应于汇编指令”的事实是,B语言最初并不能直接编译成机器码,而是需要编译成一种被称作“线程码(threaded code)”的东西(原谅我找不到合适的翻译) 。既然最初都无法直接编译成机器码,那就更没有这种说法了。

所以说,自增自减运算符最初出现的原因可能非常简单——当年机器字节很珍贵,而++x能比x=x+1或x+=1少写一点代码,在那时候能少写一点代码总是好的——于是自增自减运算符出现了

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原子性?

好吧,虽然上面已经严肃地论证了自增自减运算符的出现与PDP-11的ISA没关系,但K&R不过是C的创始人,他们懂什么C语言(雾)?K&R之后C语言的各种语法都被玩出花来了,恐怕他们也想不到C语言后续的发展。

自增自减运算符到底会不会被编译成​​INC​​和​​DEC​​,还得看现代的各种编译器。下面我在Ubuntu 22.04下将相关的C代码编译,然后反汇编,看看​​i++​​是否会被编译成​​INC​​,以验证“自增自减运算符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逻辑是否成立。

下面是测试程序:

// incr_tes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for (int i = 0; i < 5; i++)
{
printf("%d", i);
}
return 0;
}

然后运行gcc,默认不开启优化:

gcc -o incr_test incr_test.c

然后运行objdump反汇编:

objdump -d incr_test.c

下面展示相关汇编代码(我所使用的是x86-64平台),已剔除无关代码:

0000000000001149 <main>:
1149: f3 0f 1e fa endbr64 
114d: 55push %rbp
114e: 48 89 e5mov%rsp,%rbp
1151: 48 83 ec 10 sub$0x10,%rsp
1155: c7 45 fc 00 00 00 00movl $0x0,-0x4(%rbp)
115c: eb 1d jmp117b <main+0x32>
115e: 8b 45 fcmov-0x4(%rbp),%eax
1161: 89 c6 mov%eax,%esi
1163: 48 8d 05 9a 0e 00 00lea0xe9a(%rip),%rax# 2004 <_IO_stdin_used+0x4>
116a: 48 89 c7mov%rax,%rdi
116d: b8 00 00 00 00mov$0x0,%eax
1172: e8 d9 fe ff ffcall 1050 <printf@plt>
1177: 83 45 fc 01 addl $0x1,-0x4(%rbp)
117b: 83 7d fc 04 cmpl $0x4,-0x4(%rbp)
117f: 7e dd jle115e <main+0x15>
1181: b8 00 00 00 00mov$0x0,%eax
1186: c9leave
1187: c3ret

可以看到,默认情况下并没有调用inc,仍然使用了 addl。

有人肯定要问了,是不是没有开优化的原因?好,那就开优化试试:

gcc -o incr_test incr_test.c -O1
objdump -d incr_test.c

这次把addl改成了add,但inc还是没出现:

0000000000001149 <main>:
1149: f3 0f 1e fa endbr64 
114d: 55push %rbp
114e: 53push %rbx
114f: 48 83 ec 08 sub$0x8,%rsp
1153: bb 00 00 00 00mov$0x0,%ebx
1158: 48 8d 2d a5 0e 00 00lea0xea5(%rip),%rbp# 2004 <_IO_stdin_used+0x4>
115f: 89 da mov%ebx,%edx
1161: 48 89 eemov%rbp,%rsi
1164: bf 01 00 00 00mov$0x1,%edi
1169: b8 00 00 00 00mov$0x0,%eax
116e: e8 dd fe ff ffcall 1050 <__printf_chk@plt>
1173: 83 c3 01add$0x1,%ebx
1176: 83 fb 05cmp$0x5,%ebx
1179: 75 e4 jne115f <main+0x16>
117b: b8 00 00 00 00mov$0x0,%eax
1180: 48 83 c4 08 add$0x8,%rsp
1184: 5bpop%rbx
1185: 5dpop%rbp
1186: c3ret

至于更高的优化级别,其汇编代码的可读性太差,就不贴出来了。但经过验证,即使是O3甚至Ofast优化级别的汇编代码中都看不到inc的身影。

也许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i++​​会被编译成​​inc​​,但是如果要指望编译器将​​i++​​编译成​​inc​​这样的单指令以提高速度(其实inc甚至不是atomic的,因此也不要指望这能带来什么“原子性”),那确实是想当然了。事实上对于gcc来说,​​i++​​和​​i += 1​​没什么区别。

这会不会是gcc的问题?用clang会不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答案是同样不会。

clang -o incr_test incr_test.c
objdump -d incr_test

结果:

0000000000001140 <main>:
1140: 55push %rbp
1141: 48 89 e5mov%rsp,%rbp
1144: 48 83 ec 10 sub$0x10,%rsp
1148: c7 45 fc 00 00 00 00movl $0x0,-0x4(%rbp)
114f: c7 45 f8 00 00 00 00movl $0x0,-0x8(%rbp)
1156: 83 7d f8 05 cmpl $0x5,-0x8(%rbp)
115a: 0f 8d 1f 00 00 00 jge117f <main+0x3f>
1160: 8b 75 f8mov-0x8(%rbp),%esi
1163: 48 8d 3d 9a 0e 00 00lea0xe9a(%rip),%rdi# 2004 <_IO_stdin_used+0x4>
116a: b0 00 mov$0x0,%al
116c: e8 bf fe ff ffcall 1030 <printf@plt>
1171: 8b 45 f8mov-0x8(%rbp),%eax
1174: 83 c0 01add$0x1,%eax
1177: 89 45 f8mov%eax,-0x8(%rbp)
117a: e9 d7 ff ff ffjmp1156 <main+0x16>
117f: 31 c0 xor%eax,%eax
1181: 48 83 c4 10 add$0x10,%rsp
1185: 5dpop%rbp
1186: c3ret

同理,对于clang,各种优化级别我也试过了,都见不到​​inc​​的影子。

简洁性

上面的考证似乎有些太过分了,以至于稍微有些偏离了“从设计哲学上讨论”的初衷。上面讨论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证明自增自减运算符真的不能带来什么性能提升,在设计之初这两个运算符就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出于各种原因,现代编译器也几乎不会把​​i++​​编译成​​inc​​(事实上,只有在非常陈旧的编译器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参见StackOverflow) 。而且,由于​​inc​​和​​dec​​并非原子指令,这也不能给程序带来任何“原子性”。

好吧,话题终于回归到“设计哲学”上了。现在已经排除了一切“为了性能/为了原子性/为了直接对应汇编语言……”而使用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说法,这些更多是想当然的看法,而非事实。显然,那么答案只有从设计哲学上考虑了。

对于C/C++程序员,for循环语句是一个很得心应手的工具。C语言(甚至B语言)并非最早引入由分号分隔的for循环的语言,但却是真正将其推广开来的语言。

而自增自减操作符的引入,使得for循环变得极其强大,甚至许多C/C++程序员习惯到尽可能将代码压缩到一个以分号结尾的for循环语句(或while循环语句)中,使代码极为简洁。最初接触这些形式代码的程序员可能还不太习惯,但若看多了类似的写法,其实可以发现这些写法也非常简洁明白: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 = vec.begin(); iter != vec.end(); add(*(iter++)));
for(size_t i = 0; arr[i] == 0; i++);
while(v->data[i++] > 5);
while(--i) { ... }

有些C/C++程序员认为这类传统for循环比起许多现代语言中采用迭代器的for更有优势,也更具表达能力。此外,由于C/C++中无法直接在数组中使用迭代器(不像Java后来可以加入迭代数组的语法糖),指针的递增和递减操作使用非常频繁,也相当重要,因此提供自增自减运算符无疑是很符合C/C++的设计哲学的。

为什么一些现代编程语言取消了自增自减运算符?

事先声明,就像上面已经说过的,在C++中(甚至是任何采用传统for循环的语言中)可以认为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利大于弊的,它使得代码变得更为简洁。而且在谨慎使用的前提下,也可能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判断一个语法特性是否是个好设计,显然要看环境。这里只是指在许多精心设计的现代编程语言中,自增自减运算符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副作用

可以注意到,在许多编程语言中,具有副作用的操作符除了赋值操作符(包括但不限于=、+=、&=等),就只有自增和自减运算符了。显然,赋值操作符具有副作用是无奈之举,否则无法给变量赋值。

但在一众其他操作符,如+、-、&、||、

副作用的负面影响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关于函数式编程的讨论中能听到一些。显然,纯函数是易于测试和组合的,对于相同的参数,纯函数每次运算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而自增和自减运算符从语法设计上就大大违背了函数式编程的不变性原则。

其实可以看到,排除不存在变量的纯函数式语言中不存在自增自减运算符,其实许多包含变量的混合范式(且偏向函数式)的编程语言也不存在自增自减运算符。除了文章一开头提到的Python、Rust和Swift,在其他偏函数式的混合范式语言如Scala中,也不原生存在自增自减运算符。

在一众运算符中,自增与自减运算符总因其具有副作用而显得独树一帜。对于重视函数式编程的语言来说,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弊大于利的,也是很难被接受的。

可以想象,若有人尝试在混合范式语言中写函数式的代码,然后因为某些原因其中混进了一个​​i++​​,那恐怕是想找到BUG原因都很困难的——相比起​​i += 1​​,​​i++​​看起来确实太隐晦了,很难在杂乱的代码中一眼看出这是个赋值语句,认识到其有副作用的事实,这可能导致潜在的BUG。

迭代器替代了大多数自增自减运算符的使用场景

近年来,似乎但凡是个新语言,都会优先采用迭代式循环而非C-style的传统for循环。即使像是Go这种复古语法的语言,也推荐优先使用range而非传统for循环。而Rust更是直接删除了传统for循环,只保留迭代式for循环。即使是那些老语言,也纷纷加入了迭代式循环,如Java、JavaScript、C++等,都陆续加入了相关语法。

简单对比一下各语言中的传统for循环和迭代式循环:

Java

int[] arr = { 1, 2, 3, 4, 5 };
// 传统计数循环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 迭代
for (int num: arr) {
System.out.println(num);
}

JavaScript

const arr = [1, 2, 3, 4, 5]
// 传统计数循环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 迭代
for (const num of arr) {
console.log(num)
}

Go

arr := [5]int{1, 2, 3, 4, 5}
// 传统计数循环
for i := 0; i < len(arr); i++ {
 fmt.Println(arr[i])
}
// 迭代
for _, num := range arr {
 fmt.Println(num)
}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使用迭代器减少了代码量,而且反而使得代码变得更加清晰。

当然,迭代器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表面的“减少代码”上。更重要的是迭代器减小了开发人员的心智负担。有过C/C++编程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传统for循环中更改i的值是非常危险的,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严重的BUG甚至产生死循环。而迭代器的逻辑是不同的:每次循环从迭代器中取出值,而不是在某个值上递增。因此,即使不小心在使用迭代器的循环中错误更改了计数变量的值,也不会产生问题:

for i in range(5):
i -= 1

上面这段Python代码会是一个死循环吗?其实不会。因为​​for i in range(5)​​​的逻辑并非创建一个计数变量i,然后每次递增。其实现方式是先创建迭代器,然后依次从里面取值。i的取值在最初就已经固定了,因此在循环体中更改i的值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到下一次循环时,i只是取迭代器中的下一个值,不管在上一次循环中有没有更改。当然,上面这样的代码是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中编写的,容易造成误会。

可以看到,在现代编程语言中,迭代器替代了自增自减运算符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而且能够使得代码更加简洁与清晰。而对于那些只存在迭代式for循环的编程语言,如Python、Rust等,自然也就不那么必要加入自增自减运算符了。

赋值语句返回值的消失

熟悉C/C++的程序员肯定知道,赋值语句是有返回值的,也可以时常看到C/C++程序员写出下面这样的代码(Java中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操作,但似乎Java程序员不太喜欢写这样的代码):

int a = 1, b = 2, c = 3;
a = (b += 3);

赋值语句的返回值即被赋值变量执行赋值语句之后的值。在上面的例子中,a最终等于5.

为什么赋值语句会有返回值,而不是返回一个null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连续赋值的需要:

int a = 1, b = 2, c = 3;
a = b = c = 5;

上面的代码中,​​a = b = c = 5​​这句似乎太符合直觉,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类似的连续赋值语句并非语法糖,而是赋值语句返回值的必然结果。赋值操作符是右结合的,因此上面这条语句先执行​​c = 5​​,然后返回5,再执行​​b = 5​​,以此类推,就实现了连续赋值。

在很多现代语言中,赋值语句都没有了返回值,或者其返回值只用于实现连续赋值,不允许作为表达式使用。例如在Go中,类似的语句就会报错,它甚至不支持连续赋值:

var a = 1
var b = 2
var c = 3
a = b = c = 5 // 报错

在Go中,赋值语句不能作为表达式,也自然没有赋值语句。同理,在Rust、Python等语言中,赋值语句也仅仅是“语句”而已,不能作为表达式使用,像是​​a = (b += c)​​这样的语句是不合法的。

不过,Python虽然不支持赋值语句作为表达式,但却是支持连续赋值的,像是​​a = b = c​​这样的语句是合法的。然而在这里,连续赋值就不是赋值语句返回值产生的自然结果了,在这里它确实是某种“语法糖”。

不过,有时候赋值表达式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简化代码,使其更加清晰。例如在Python 3.8中,就加入了赋值表达式语法,使用“海象操作符(:=)”作为赋值表达式。例如:

found = {name: batches for name in order
 if (batches := get_batches(stock.get(name, 0), 8))}

……话题似乎有些扯远了,赋值语句返回值和自增自减运算符有什么关系?其实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自增自减运算虽然看起来不像赋值语句,但其本质上确实是赋值。既然赋值语句都没了返回值,不能作为表达式使用,那么自增自减运算符理论上也不该例外,也不该当作表达式使用。

可是若自增自减运算只能当作普通的赋值语句使用,那么就几乎只能​​i++​​、​​j--​​等语句单独成行了。而实际上,自增自减运算符更多的使用场景是作为表达式而非语句使用。这样一来,自增自减运算符的使用场景就变得非常有限了,而在本身已经存在迭代式循环的语言中,要使自增自减运算符单独成行使用的场景本就很罕见,那么加入自增自减运算符自然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当然,也存在例外。例如在Go中自增自减运算符也不是真正的“运算符”,而仅仅是赋值语句的语法糖,还真就只能单独成行使用。但Go就是任性地把它们加入到了语法中。例如下面的Go代码就会在编译时报错:

i := 0
j := i++

不过,Go选择保留自增自减运算符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Go中仍保留了C-Style的传统for循环,而​​for i := 0; i ​看起来还是要比​<code style="font-family: monospace;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0.06); padding: 0px 2px; border-radius: 6px; line-height: inheri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text-indent: 0px;">​for i := 0; i ​稍微简洁一些,因此就保留了它们。如果Go选择删除传统for循环,那大概率自增自减运算符就不复存在了。(虽然我个人认为其实现在自增自减运算符在Go中也没有太大存在价值)

想要获取下标怎么办?

至此为止,自增自减运算符的大多数使用场景似乎已经被各种更现代的语法替代了。但似乎自增自减运算符还有一个很小的优势,就是可以简化单独成行的​​i += 1​​ 或​​j -= 1​​这样的赋值语句。比如说,需要在迭代数组的同时获得下标,那么​​i++​​是否能做到简化代码?

答案是不能,因为各大语言其实很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比如在Python中,没经验的新手程序员可能会写出这样的代码,然后抱怨Python中为什么没有自增自减运算符:

lst = ['a', 'b', 'c', 'd', 'e']
i = 0
for c in lst:
print(i, c)
i += 1

或是写出这样的代码:

lst = ['a', 'b', 'c', 'd', 'e']
for i in range(len(lst)):
c = lst[i]
print(i, c)

然而Python早就提供了enumerate函数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该函数会返回一个每次返回下标和元素的可迭代对象:

lst = ['a', 'b', 'c', 'd', 'e']
for i, c in enumerate(lst):
print(i, c)

类似地,Go也可以在迭代时直接获取数组下标:

arr := [5]int{1, 2, 3, 4, 5}

for i, num := range arr {
 fmt.Println(i, num)
}

在Swift中也一样:

let arr: [String] = ["a", "b", "c", "d"]

for (i, c) in arr.enumerated() {
print(i, c)
}

在Rust中:

let arr = [1, 2, 3, 4, 5];
 
for (i, &num) in arr.iter().enumerate() {
println!("arr[{}] = {}", i, num);
}

在C++中并没有直接包含类似enumerate的语法,这个函数写起来其实也比较困难,但善用模板元编程也是可以实现的,感兴趣可以自己试试。

显然,在大多数包含迭代式循环语法的语言中,要在迭代对象的同时获取下标也是相当轻松的。即使那门语言中没有类似Python中enumerate的语法,手写一个类似的函数也没有那么困难。于是,自增自减运算符的使用场景被进一步压缩,现在即使是作为纯粹的语法糖当作单独成行的​​i += 1​​或​​j -= 1​​使用,好像也没太多使用场景了。

运算符重载带来歧义

一般来说,自增和自减运算符都应视作与​​+= 1​​和​​-= 1​​同义 。然而,运算符重载使其产生了某些歧义。

若一门语言支持运算符重载,那么对于​​+=​​和​​++​​,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種,將 完全視為 = 1的語法糖。當重載 = =運算子時,也會自動重載 #運算子。然而這會帶來很嚴重的歧義,例如Python就重載了字串上的 =#運算符,如運行x = 'a'; x = ' b' 後,x的值為'ab'。如果Python中存在 #運算符,那麼依照這個規則,x 應該被視為x = 1,現在這還沒問題,會報類型不符錯誤。但是如果Python像Java一樣在拼接字串時會自動進行類型轉換,x = 1就變得合法了,同x = '1',然後運行x #,x的值就會變成'ab1',這就極度匪夷所思了。

考慮一下在弱型別語言中這將產生什麼樣的災難性後果,JS現在即使沒有運算子重載都能寫出

#let a = []; a 然後a的值了0這種黑魔法代碼。如果JS哪天加入了運算子重載,然後有人閒著沒事去重載了內建類型上的 = =運算符,那後果簡直有點難以想像了。

第二種,

將 視為與 =無關的運算子。這樣做不會產生上面描述中那樣匪夷所思的問題,但若選擇這麼做,當程式語言的使用者重載了 =運算子後,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 運算子也被重載了,這可能帶來更多歧義。

事實上,這裡提到的運算子重載帶來的歧義已經在許多語言中發生了。在同時支援自增自減運算子和操作符重載的語言中,由於類似原因產生的BUG已經並不少見了。一種解決方案是不允許重載 #--操作符,只允許它們在整數類型上使用。但既然這樣了,為什麼不考慮乾脆去掉自增自減運算子呢?

一些其他的討論

可以注意到,在上面的討論中,我有意忽略了許多語言本身的特性,例如在Python中,不存在自增自減運算子的另一個原因是因其整數是不可變型,自增自減運算子容易帶來歧義。

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這屬於Python的特性,不在這裡的「設計哲學」討論範疇內。不過,為了嚴謹起見,這裡還是簡單提一下。

此外,儘管在許多語言中,a = a 1a = 1#a 代表的意義都是相同的,但也存在不少語言區分這兩者。在許多使用虛擬機器的語言,如Python和Java中,a = 1作為原地操作與a = a 1區別開來的。例如在Java中,a = a 1使用字節碼iadd實現,而a = 1#a 使用iinc實作。同理,在Python中,它們的字節碼也有BINARY_ADD和INPLACE_ADD的區分。對於這些語言,a 到底表示a = 1或還是a = a 1,由於它們意義不同,或許又會產生一重歧義。

總結

不得不說,Ken Thompson最初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和--運算子產生的影響恐怕遠遠超出了本人的預料。許多人對自增和自減運算子起源和應用場景的理解也僅僅是停留在想當然的層面,諸如「提高運作效率」甚至「原子性操作」這樣的誤解也是滿天飛。同時,C語言初學者(尤其是在國內)也常常被a = i i i 這種逆天未定義操作折騰到頭痛欲裂。這兩個小小的運算子究竟是帶來了更多方便還是帶來了更多麻煩,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吧。

在許多現代程式語言中,自增和自減運算子的地位都被大大削弱了。有些語言嚴格限制了這兩個運算符的使用,不允許其作為表達式使用,如Go;有些乾脆取消了這兩個運算符,認為 = =-=已經完全足夠了,如Python和Rust。

在迭代器被越來越廣泛使用的今天,

這兩個在歷史上曾佔據重要地位的運算子似乎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我很難評價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畢竟我們也見到在諸如C/C 和Java這樣的語言中,克制地使用自增和自減運算符有些時候也能使程式碼非常簡潔明白。像Python和Rust一樣完全取消這兩個運算子是否太極端了?這也很不好說。

總而言之,不論你是一個很擅長使用 ##--

的C/C 程式設計師,抑或是對這兩個具有副作用的操作符天生厭惡的FP擁護者,都得承認隨著程式設計語言的發展,自增和自減運算子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它們仍在特定場景下很有價值。 ###

以上是為什麼 Python、Ruby 等語言棄用了自增運算子?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51cto.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