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郭明錤:蘋果「泰坦」車計畫將於年底重啟。

郭明錤:蘋果「泰坦」車計畫將於年底重啟。

PHPz
PHPz轉載
2023-04-27 17:04:081486瀏覽

蘋果造車的計劃,又要活過來了?

剛剛,堪稱蘋果「首席爆料者」的郭明錤發推表示,根據他的最新調查,蘋果「很可能」重建Apple Car團隊,時間大概率就在今年年底前。

郭明錤:蘋果「泰坦」車計畫將於年底重啟。

說來也巧,大概半年前,還是這個郭明錤,也是在推特上爆料說,蘋果「泰坦」造車團隊已經解散有些日子了。

郭明錤:蘋果「泰坦」車計畫將於年底重啟。

這剛傳言解散的「泰坦」團隊,這麼快就又要開始重組了嗎?看來蘋果還是不死心啊。

蘋果8年造車夢:庫克親自月台

實際上,蘋果的造車計劃,早在8年前就已經啟動了。

早在2014年,蘋果就啟動了「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有超過1000名汽車專家和工程師在該公司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開發電動車。 

這個計畫可謂雄心勃勃,據說要造的車不但沒有方向盤,也沒有油門踏板,完全不需要使用者乾預就能駕駛。

作為「下一個明星產品」,Apple Car不僅能夠提供「更好的硬體、軟體和服務整合」,並且要「明顯優於普通電動車」,定位「非常高端」。

隨著蘋果晶片的成功,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採用自研高性能處理器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這顆「蘋果迄今為止開發的最先進的組件」將負責處理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難以置信的AI運行負荷。

然而,由於種種問題,「泰坦計畫」已經轉向和改變了多次,好在研發似乎始終都在持續。

通常來說,蘋果並不願意過多分享其項目的細節。但當涉及汽車軟體時,由於監管的原因,黑箱式沉默似乎就行不通了。

2017年6月,蘋果CEO蒂姆·庫克公開談到了蘋果在自動駕駛軟體方面的進展,以罕見的坦白態度確認了該公司的專案。

庫克表示:「我們正專注於自主駕駛系統。這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切AI專案的桂冠。這可能是難度最大的進行中的AI項目之一。」

當然,庫克的此番言論,也可能是因為有人在2017年年初時發現,蘋果有好幾輛裝載了大量感測器和攝影機的汽車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

不過,考慮到蘋果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野心和實際的進展,即使是到2025年,可能都無法實現。

挖來的高階主管幾乎一個沒剩

「泰坦計畫」起初有逾千名員工,但經過了多次人員變動。

2016年,該計畫的最初負責人之一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離開公司,其工作由挖來的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克里斯·波里特(Chris Porritt)接任。

2016年7月,據稱在硬體工程高級副總裁丹·里奇奧(Dan Riccio)獲得該項目的控制權後,之前長期擔任蘋果高管的鮑勃·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被返聘兼職負責此計畫。

2016年8月、9月,「泰坦計畫」大裁員。超過120名負責汽車作業系統和測試程序的軟體工程師被解僱,數百名負責車體、懸吊系統和車底盤等部分的硬體工程師從員工序列中消失。

據說當時剩下的員工不僅在編寫自動駕駛程式碼,還要負責建構用於實際測試的感測器和模擬器,軟體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的活得一肩挑。

然而,2016年Apple Car專案也挖到了大人物:保時捷的賽車專案負責人Alexander Hitzinger。當時的報道稱,他被挖去要做「對社會有重大而直接影響的事情」。

Hitzinger在蘋果公司一直工作到2019年1月,然後他被大眾汽車挖走,加入其商用車部門。

2017年3月,蘋果似乎在造車上加碼:在瑞士建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其工作人員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專門研究電腦視覺、機器人和視覺導航。

2017年4月,曾受僱於NASA的四人小組正在致力於蘋果的汽車業務,特別是其自動駕駛軟體。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測試評估專案的三名工程師先前曾在NASA著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在包括3D物體檢測和運動規劃演算法等項目上有成績。

2017年8月,蘋果公司為其自動駕駛專案招募了更多員工。

Insider雜誌的報導引用了一位熟悉蘋果技術和其他類似自動駕駛平台技術的消息人士,稱蘋果招的新員工專注於有生產自動駕駛汽車軟體經驗的人。

這些工程師之前是蘋果從傳統汽車製造商那裡挑選出來的,其中包括專門從事煞車、懸吊和其他汽車機械系統的員工。

蘋果於2018年4月從Google挖到約翰·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負責其機器學習和AI戰略任務。據稱其中一部分涉及依賴這些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系統。

2018年6月,Apple聘請Jamie Waydo加入團隊,他是Waymo的原資深工程師,也是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成員。

同月,有通報YouTube網紅、原NASA工程師Mark Rober協助蘋果,為其汽車專案開發VR系統。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曾在蘋果擔任負責Mac硬體工程的副總裁,在特斯拉工作了五年後,於2018年8月被挖回公司。

2018年8月的一份報道稱,蘋果在當年從特斯拉挖走了至少46名員工,其中一些是之前被特斯拉解聘的前同事挖走的。

2018年12月,特斯拉資深設計師Andrew Kim被挖到蘋果工作。 Kim在特斯拉任職期間,從事汽車內裝設計工作,專注於儀表板佈局。

2019年初,有報稱蘋果公司解雇了「泰坦計畫」的200多名員工,這在內部被稱為「團隊重組」。蘋果後來證實了從該項目中裁員190人的計畫。

2019年3月,蘋果聘用了Michael Schwekutsch。 Schwekutsch曾是特斯拉的工程副總裁,在動力總成開發方面有著豐富經驗,這強烈暗示整車開發仍是Apple Car專案的重點。

2019年6月,蘋果透過收購該領域的新創公司Drive.ai來加強其自動駕駛的努力。經蘋果公司確認,此次收購讓Drive.ai的數十名員工、新車樣本和其他資產統統進入蘋果造車計畫。

2019年7月,蘋果聘請了前特斯拉工程副總裁Steve MacManus,他是汽車產業的資深人士。麥克馬納斯在蘋果裡有「高階主管」這個模糊的頭銜,但他應是「泰坦」團隊的一員。

至2021年6月,蘋果自動駕駛部門的技術高管戴夫·斯科特(Dave Scott)、傑米·韋多(Jaime Waydo)和本傑明·里昂(Benjamin Lyon)相繼離職。

2021年9月,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退出Apple Car團隊,再次從蘋果離職。

2022年1月下旬,根據彭博社負責蘋果公司的科技記者Mark Gurman報導,在蘋果工作7年、曾任汽車團隊軟體工程專案主管Joe Bass已離職。

隨著他的離開,蘋果之前挖來的Apple Car專案高層幾乎全部離職。

郭明錤的那些神預測

在科技頭條中,「郭明錤」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可謂是相當高。

從2010年起,他就開始預測蘋果新品,並且屢屢猜中,人稱「地表最強」蘋果概念股分析師、科技界「神棒」。

多年來,郭明錤對於蘋果新品資料的預測,一向非常可靠。儘管在庫克看來,透過供應鏈來源的數據來預測是一種糟糕的方式,但郭的預測記錄相當亮眼。

作為「洩密者」,郭明錤的強項是產品的細節和規格,有時可能包括非常精細的點,例如顏色、大小、晶片組和連接埠。但他無法準確預測設備名稱和發布日期,因為這兩項在生產過程中通常很晚才會確定。

他的準確性在歷史上非常強大,無愧「神棍」這個稱號。甚至,一些報告在他預測的數年後,才有成果。

郭明錤厲害的點在於,他不僅可以使用獲得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的蘋果產品,還會為產品的銷售情況提供指導——根據組件訂單量,他會得出銷售數據,然後根據先前的供應鏈庫存報告,得出他們期望銷售的產品。

當然,在這方面,他的指導不一定那麼有力。因為這些庫存報告雖然可能是準確的,但由於蘋果的供應鏈非常多樣化,只知道一個產品組件的訂單,並不總是提供最全面的資訊。

在Digitimes工作時,他就因預測了未發布的iPhone 4型號的ship window而首次受到關注。

他於2011年加入協和證券,2013年加入凱基證券。在隨後的十年間,郭明錤在蘋果的消息圈聲名大噪。

當另一位預測大師Mark Gurman沒有內幕消息時,郭明錤通常都有。就是因為這兩個人,蘋果的大部分新聞在發布之前,就已經廣為人知。

在2018年,郭明錤離開凱基證券,加入中國的天風國際,至今他仍然在這家公司工作,並且一直在持續輸出關於蘋果產品和計劃的準確預測和分析。

為什麼郭明錤能做出這麼多神預測?跟他的分析師工作很有關係。

在證券公司和天風國際這樣的投資服務公司擔任分析師,他可以透過產品的供應鏈獲得情報。因此,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蘋果的供應鏈,取得一手資料,接著透過篩選、整理、分析,發布「投資指南」。

他對2014年蘋果廣告系列的預測,準確率幾乎達到100%

2012年,郭明錤準確預測了蘋果要發布帶著Thunderbolt的MacBook Air,一炮成名。

還有對IPhone 5s的土豪金版本、IPhone 6的關鍵資訊、採用LCD螢幕的新iPhone、採用USB-C介面的新iPad Pro、配備Touch ID的新MacBook Air等產品的成功預測,都讓郭明錤更加聲名大噪。

而這次,他對於蘋果造車新計畫的預測是否準確?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是郭明錤:蘋果「泰坦」車計畫將於年底重啟。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51cto.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