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科技週邊  >  分割後門訓練的後門防禦方法:DBD

分割後門訓練的後門防禦方法:DBD

王林
王林轉載
2023-04-25 23:16:14747瀏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吳保元教授課題組和浙江大學秦湛教授課題組聯合發表了一篇後門防禦領域的文章,已順利被ICLR2022接收。

近年來,後門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後門攻擊的不斷提出,提出針對一般化後門攻擊的防禦方法變得愈加困難。該論文提出了一個基於分割後門訓練過程的後門防禦方法。

本文揭示了後門攻擊就是將後門投影到特徵空間的端對端監督訓練方法。在此基礎上,本文分割訓練過程來避免後門攻擊。該方法與其他後門防禦方法進行了比較實驗,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收錄會議:ICLR2022

#文章連結:https://arxiv.org/pdf/ 2202.03423.pdf

#程式碼連結:https://github.com/SCLBD/DBD

# 1 背景介紹

後門攻擊的目標是透過修改訓練資料或控制訓練過程等方法使得模型預測正確乾淨樣本,但是對於有後門的樣本判斷為目標標籤。例如,後門攻擊者為圖片增加固定位置的白塊(即中毒圖片)並且修改圖片的標籤為目標標籤。用這些中毒資料訓練模型過後,模型就會判斷有特定白塊的圖片為目標標籤(如下圖所示)。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基本的後門攻擊

#模型建立了觸發器(trigger)和目標標籤(target label)之間的關係。

相關工作

2.1 後門攻擊

現有的後門攻擊方法依照中毒圖片的標籤修改情況分為以下兩類,修改中毒圖片標籤的投毒標籤攻擊(Poison-Label Backdoor Attack),維持中毒圖片原本標籤的乾淨標籤攻擊(Clean-Label Backdoor Attack)。

1.投毒標籤攻擊: BadNets (Gu et al., 2019)是第一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投毒標籤攻擊。之後(Chen et al., 2017)提出中毒圖片的隱身性應與其良性版本相似,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混合攻擊(blended attack)。最近,(Xue et al., 2020; Li et al., 2020; 2021)進一步探討如何更隱密地進行中毒標籤後門攻擊。最近,一種更隱形和有效的攻擊,WaNet (Nguyen & Tran, 2021年)被提出。 WaNet採用影像扭曲作為後門觸發器,在變形的同時保留了影像內容。

2.乾淨標籤攻擊: 為了解決使用者可以透過檢查影像-標籤關係來注意到後門攻擊的問題,Turner等人(2019)提出了乾淨標籤攻擊範式,其中目標標籤與中毒樣本的原始標籤一致。在(Zhao et al,2020b)中將此想法推廣到攻擊影片分類中,他們採用了目標通用對抗擾動(Moosavi-Dezfooli et al., 2017)作為觸發。儘管乾淨標籤後門攻擊比投毒標籤後門攻擊更隱蔽,但它們的性能通常相對較差,甚至可能無法創建後門(Li et al., 2020c)。

2.2 後門防禦

現有的後門防禦大多是經驗性的,可分為五大類,包括

1.基於探測的防禦(Xu et al,2021;Zeng et al,2011;Xiang et al,2022)檢查可疑的模型或樣本是否受到攻擊,它將拒絕使用惡意物件。

2.基於預處理的防禦(Doan et al,2020;Li et al,2021;Zeng et al,2021)旨在破壞攻擊樣本中包含的觸發模式,透過在將影像輸入模型之前引入預處理模組來防止後門啟動。

3.基於模型重構的防禦(Zhao et al,2020a;Li et al,2021;)是透過直接修改模型來消除模型中隱藏的後門。

4.觸發綜合防禦(Guo et al,2020;Dong et al,2021;Shen et al,2021)是先學習後門,其次透過抑制其影響來消除隱藏的後門。

5.基於中毒抑制的防禦(Du et al,2020;Borgnia et al,2021)在訓練過程中降低中毒樣本的有效性,以防止隱藏後門的產生

2.3 半監督學習與自監督學習

1.半監督學習:在許多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中,標記資料的獲取通常依賴手動標記,這是非常昂貴的。相比之下,獲得未標記的樣本要容易得多。為了同時利用未標記樣本和標記樣本的力量,提出了大量的半監督學習方法(Gao et al.,2017;Berthelot et al,2019;Van Engelen & Hoos,2020)。最近,半監督學習也被用來提高模型的安全性(Stanforth et al,2019;Carmon et al,2019),他們在對抗訓練中使用了未標記的樣本。最近,(Yan et al,2021)討論如何後門半監督學習。然而,此方法除了修改訓練樣本外,還需要控制其他訓練成分(如訓練損失)。

2.自監督學習:自監督學習範式是無監督學習的子集,模型使用資料本身產生的訊號進行訓練(Chen et al,2020a;Grill et al ,2020;Liu et al,2021)。它被用來增加對抗魯棒性(Hendrycks et al,2019;Wu et al,2021;Shi et al,2021)。最近,一些文章(Saha et al,2021;Carlini & Terzis, 2021;Jia et al,2021)探討如何投入後門於自監督學習。然而,這些攻擊除了修改訓練樣本外,它們還需要控制其他訓練成分(例如,訓練損失)。

後門特徵

我們對CIFAR-10資料集(Krizhevsky, 2009)進行了BadNets和乾淨標籤攻擊。對有毒資料集進行監督學習以及對未標記資料集進行自監督學習SimCLR(Chen et al., 2020a)。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後門特徵的t-sne展示

如上圖(a )-(b)所示,在經過標準監督訓練過程後,無論在投毒標籤攻擊還是乾淨標籤攻擊下,中毒樣本(用黑點表示)都傾向於聚在一起形成單獨的聚類。這種現象暗示了現有的基於投毒的後門攻擊成功原因。過度的學習能力允許模型學習後門觸發器的特徵。與端到端監督訓練範式結合,模型可以縮小特徵空間中中毒樣本之間的距離,並將學習到的觸發器相關特徵與目標標籤連接起來。相反,如上圖(c)-(d)所示,在未標記的中毒資料集上,經過自監督訓練過程後,中毒樣本與帶有原有標籤的樣本非常接近。這表明我們可以透過自監督學習來防止後門的產生。

基於分割的後門防禦

#基於後門特徵的分析,我們提出分割訓練階段的後門防禦。如下圖所示,它包括三個主要階段,(1)透過自監督學習學習一個純化的特徵提取器,(2)透過標籤雜訊學習過濾高可信樣本,(3)半監督微調。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方法流程圖

#4.1 學習特徵擷取器

我們用訓練資料集去學習模型。模型的參數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骨幹模型(backbone model)的參數另一部分是全連接層(fully connected layer)的參數。我們利用自監督學習來優化骨幹模型的參數。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其中是自監督損失(例如,NT-Xent在SimCLR (Chen et al,2020)). 透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特徵提取器很難學習到後門特徵。

4.2 標籤雜訊學習過濾樣本

一旦特徵提取器被訓練好後,我們固定特徵提取器的參數並用訓練資料集進一步學習全連接層參數,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其中是監督學習損失(例如,交叉熵損失(cross entropy))。

雖然這樣的分割流程會讓模型很難學到後門,但是它有兩個問題。首先,與透過監督學習訓練的方法相比,由於學習到的特徵提取器在第二階段被凍結,預測乾淨樣本的準確率會有一定的下降。其次,當中毒標籤攻擊出現時,中毒樣本將作為“離群值”,進一步阻礙第二階段的學習。這兩個問題顯示我們需要去除中毒樣本,並對整個模型進行再訓練或微調。

我們要判斷樣本是否有後門。我們認為模型對於後門樣本難以學習,因此採用置信度作為區分指標,高置信度的樣本為乾淨樣本,而低置信度的樣本為中毒樣本。透過實驗發現,利用對稱交叉熵損失訓練的模型對於兩個樣本的損失差距較大,因此區分度較高,如下圖所示。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對稱交叉熵損失和交叉熵損失對比

因此,我們固定特徵提取器利用對稱交叉熵損失訓練全連接層,並且透過置信度的大小篩選資料集為高置信度資料和低置信度資料。

4.3 半監督微調

#首先,我們刪除低置信度資料的標籤。我們利用半監督式學習微調整個模式 。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其中是半監督損失(例如,在MixMatch(Berthelot et al,2019)中的損失函數)。

半監督微調既可以避免模型學習到後門觸發器,又可以讓模型在乾淨資料集上表現良好。

實驗

5.1 資料集與基準

文章在兩個經典基準數據集上評估所有防禦,包括CIFAR-10 (Krizhevsky, 2009)和ImageNet (Deng等人,2009)(一個子集)。文章採用ResNet18模型(He et al.,2016)

文章研究了防禦四種典型攻擊的所有防禦方法,即badnets(Gu et al,2019)、混合策略的後門攻擊(blended)(Chen et al,2017)、WaNet (Nguyen & Tran, 2021)和帶有對敵擾動的乾淨標籤攻擊(label-consistent)(Turner et al,2019)。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後門攻擊範例圖片

5.2 實驗結果

實驗的判斷標準為BA是乾淨樣本的判斷準確率和ASR是中毒樣本的判斷準確率。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後門防禦對比結果

#######################################################

如上表所示,DBD在防禦所有攻擊方面明顯優於具有相同要求的防禦(即DPSGD和ShrinkPad)。在所有情況下,DBD比DPSGD的BA超過20%,而ASR低5%。 DBD模型的ASR在所有情況下都小於2%(大多數情況下低於0.5%),驗證了DBD可以成功地防止隱藏後門的創建。 DBD與另外兩種方法(即NC和NAD)進行比較,這兩種方法都要求防禦者擁有乾淨的本地資料集。

如上表所示,NC和NAD優於DPSGD和ShrinkPad,因為它們採用了來自本地的乾淨資料集的額外資訊。特別是,儘管NAD和NC使用了額外的信息,但DBD比它們更好。特別是在ImageNet資料集上,NC對ASR的降低效果有限。相較之下,DBD達到最小的ASR,而DBD的BA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是最高或第二高。此外,與未經任何防禦訓練的模型相比,防禦中毒標籤攻擊時的BA下降不到2%。在相對較大的資料集上,DBD甚至更好,因為所有的基準方法都變得不那麼有效。這些結果驗證了DBD的有效性。

5.3 消融實驗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各階段消融實驗

在CIFAR-10資料集上,我們比較了提出的DBD及其四個變體,包括

1.DBD不帶SS,將由自監督學習產生的骨幹替換為以監督方式訓練的主幹,並保持其他部分不變

2.SS帶CE,凍結了透過自監督學習學習到的骨幹,並在所有訓練樣本上訓練剩下的全連接層的交叉熵損失

3.SS帶SCE, 與第二種變體類似,但使用了對稱交叉熵損失訓練。

4.SS帶SCE Tuning,進一步微調第三個變體過濾的高置信度樣本上的全連接層。

如上表所示,解耦原始的端對端監督訓練過程在防止隱藏後閘的建立方面是有效的。此外,比較第二個和第三個DBD變體來驗證SCE損失對防禦毒藥標籤後門攻擊的有效性。另外,第4個DBD變異的ASR和BA相對於第3個DBD變異要低一些。這現像是由於低可信度樣本的去除。這表明,在採用低可信度樣本的有用資訊的同時減少其副作用對防禦很重要。

5.4 對於潛在的自適應性攻擊的抵抗

如果攻擊者知道DBD的存在,他們可能會設計自適應性攻擊。如果攻擊者能夠知道防禦者使用的模型結構,他們可以透過優化觸發模式,在自監督學習後,使中毒樣本仍然在一個新的集群中,從而設計自適應性攻擊,如下所示:

攻擊設定

對於一個-分類問題,讓代表那些需要被投毒的乾淨樣本,代表原標籤為的樣本,以及是一個被訓練的骨幹。給定攻擊者預定的中毒圖像生成器,自適應性攻擊旨在優化觸發模式,透過最小化有毒圖像之間的距離,同時最大化有毒圖像的中心與具有不同標籤的良性圖像集群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即。

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

其中DBD: 基于分割后门训练过程的后门防御方法,是一個距離判定。

實驗結果

自適應性攻擊在沒有防禦的情況下的BA為94.96%,和ASR為99.70%。然而,DBD的防禦結果為BA93.21%以及ASR1.02%。換句話說,DBD是抵抗這種適應性攻擊的。

總結

基於投毒的後門攻擊的機制是在訓練過程中在觸發模式和目標標籤之間建立潛在的連結。本文揭示了這種連接主要是由於端到端監督訓練範式學習。基於這個認知,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解耦的後門防禦方法。大量的實驗驗證了DBD防禦在減少後門威脅的同時保持了預測良性樣本的高精度。

以上是分割後門訓練的後門防禦方法:DBD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51cto.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