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蘋果股價暴跌3.7%,市值一夜蒸發約5,345億元!
至此,全球2兆美元俱樂部中的最後一員正式退出。
就在一年前的今天,這家1976年始建於美國加州一間車庫裡的公司,憑藉著182.88美元每股的價格,一度讓市值突破了3兆美元(約19兆人民幣)。
雖然後續股價有所回落,並收於182.01美元,但蘋果市值依然在當天收盤時達到了2.98萬億美元的最高紀錄。
現在,市值已經滑落到了1.99萬億美元的蘋果,相當於在一年的時間裡蒸發了9965億美元。
不過,這依然沒能打破亞馬遜的紀錄——後者仍是目前唯一一家市值下跌超過1兆美元的美國公司。
如果你看看其他科技巨頭們2022年的股市表現,蘋果仍然算是最抗跌的一個。要知道,前有Meta,後有特斯拉,今年在股市的表現只能用慘烈來形容。
Meta的股在近一年時間內跌掉了62%,特斯拉則跌掉了71%。
如果你是重倉科技股的投資者,你持倉位最高的股最好是蘋果。
2兆美元俱樂部原地解散
其實,在過去一年裡,蘋果在大部分時間裡的表現都優於標普500指數。但最近市場對蘋果的需求擔憂加劇,導致其股價在幾週內連續大跌。
在周二,蘋果股價下跌3.7%,收盤時處於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
至此,股價的下滑已將蘋果的市值推至2兆美元以下,成為科技股大潰敗中的最新犧牲品。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蘋果市值在18個月以來首次跌破2兆美元關卡。
2022年,隨著微軟和石油巨頭沙烏地阿美的市值先後跌破2兆美元,蘋果成為全球最後一家市值超過2兆美元的公司。而昨日,蘋果也退出了「2兆俱樂部」。
這一里程碑標誌著蘋果地位的下降。
股價下跌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對假期期間iPhone供應量的擔憂加劇,而投資人也對市場失去了信心。
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蘋果股的表現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整整一年前,隨著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蘋果的股短暫反彈,市值攀升至3兆美元以上。
但最近幾週,蘋果的股價卻跌跌不休,因為人們擔心iPhone在中國的產能問題將危及假日銷量,而假日銷售量是蘋果每年最重要的時期。
12月是蘋果自2019年5月以來在股市場上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股價下跌了12%,比同期那斯達克100指數9%的跌幅還要高。
iPhone減產,前景不明
其實,早在2022年12月上旬,電子零件製造業領頭羊、蘋果手機關鍵供貨商日本村田製作所(Murata Manufacturing Co.)就曾預計,由於需求疲軟,蘋果公司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削減iPhone14系列手機的生產計畫。
之前的疫情曾一度造成了蘋果供應鏈的中斷,不過現在情況已經趨於緩和。
在全球最大的iPhone代工廠,產能已經恢復到了預期峰值產能的90%左右。大多數高階iPhone 14 Pro和Pro Max設備,都是在這裡生產的。
而村田公司的總裁中島紀夫在接受採訪時說:「從商店裡的手機供應情況來看,我認為iPhone的生產計劃會有下調。」
與此同時,日經新聞週一報導說,鑑於需求減弱,蘋果已經通知幾家供應商減少一些產品的零件生產,包括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
預計蘋果將在未來幾週內發布最新的季度收益報告。持續到12月的季度是其一年中最大的銷售期,分析師們最初預計收入將創下新高。而根據彭博社的估計,現在他們預測營收會略有下降。
雖然蘋果曾經憑藉著iPod的成功,催生出了現在科技圈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iPhone。 (佔蘋果收入的一半左右)
但此後的無論是蘋果手錶、AirPods,都只是靠著iPhone生態系統而存活的「高利潤補充產品」。
對此,前蘋果高級行銷主管,Gartner市場研究分析師Michael Gartenberg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充分飽和,蘋果必須將目光投向新的市場,尋找「下一個大事件」。
大力押注AR/VR,頭顯最全爆料
現在看起來最有可能實現的,是據傳搭載xrOS作業系統,並將於2023年推出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
雖然聽起來很令人期待,但其實,蘋果走的這一招,是一步險棋。
假如想要指望它能像曾經的iPhone一樣,對整個世界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蘋果就絕對不能犯錯。
頭戴裝置的許多功能,並不曾在大眾市場的頭顯中嘗試過,而且,如果產品太過笨拙,會玷污了蘋果「精於設計」的好名聲。
之前曾有零星消息透露出來,比如,這款頭顯看起來像一副滑雪鏡,它會通過一系列攝像頭,讓用戶體驗到AR和VR的效果。
現在,The Information分享了一些新的細節——
為了讓配戴者擁有好的觀看體驗,這款頭顯將使用小型電機,自動調整鏡片。頭顯會有一個實體轉盤,讓使用者可以在VR的沉浸式體驗和看到周圍環境之間,迅速切換(這個技術已經被蘋果悄悄地加在了最新版本的AirPods Pro中).
從去年開始,這款頭戴裝置使用了一個由電線連接的外部電池組,而不是將電池整合在頭顯上。這項設計在蘋果工程師中,引起了極大爭議,因為蘋果一向偏愛無線設計。
因為這個原因,這款內部代號為N301的頭顯已經經歷了多次迭代。開始,它需要一個基地台,後來,它變成了一個獨立設備。這個計畫的時間表,也推後了好幾年。而頭顯專案小組,也不得不與幾千名iPhone工程師競爭。
不過,似乎快了。
據稱,頭顯已經經過了多個原型階段,進入了工程驗證測試,目前正由和碩進行組裝。此期間,工程師會測試現有設計是否適合大規模生產。
儘管到達了這一階段,蘋果仍然很謹慎,可能會砍掉部分設計,甚至取消這款頭戴裝置。
顯示器與光纖元件
內部顯示器的單眼解析度為4K,最終整合形成8K的影像。
同時,裝置外部也有一個顯示器,可以向使用者周圍的人展示佩戴者的面部表情,或其他類型的圖像。據稱,這樣可以減少使用者在佩戴裝置時可能產生的孤立感。
為了減少功耗,外部顯示器的更新率極低,其運作方式可能會類似於iPhone 14系列和蘋果手錶的熄屏顯示。
蘋果頭戴裝置將是第一批採用SonyMicro OLED技術的產品之一。這意味著顯示器將會非常小而且也會很薄,但同時可以包含高密度的像素。
當使用者戴上頭顯時,它將利用小型馬達自動調整顯示器鏡片,使其與使用者的瞳距相匹配,進而提供高達120度的視野。 (大於Meta Quest Pro的106度)
此外,蘋果還允許使用者透過磁鐵將定製鏡片固定在頭顯內部。
晶片
為了處理解析度遠高於Meta Quest Pro的圖像,蘋果將與SK海力士合作,為晶片開發定制的高頻寬記憶體。
在晶片方面,頭顯會同時搭載兩個:一個影像訊號處理器ISP(代號為Bora) 和一個SoC(代號為Staten)。
這兩款晶片都是基於5nm的工藝,因此在頭戴裝置上市時,並不是基於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
這種雙晶片設計讓延遲很明顯,蘋果必須造出另一塊晶片——串流媒體編解碼器,來加快它們之間的通訊。
因為有兩個晶片,這款頭顯會比市面上任何獨立的AR或VR設備都大。電池壽命和發熱問題,也是個挑戰。
相機和感應器
蘋果頭戴裝置將搭載十幾個相機和感應器來捕捉臉部表情和身體運動,包括腿部。
其中,每隻眼睛至少會配備一個相機。這將使頭顯可以實現一種被稱為「注視點渲染」的技術,也就是只在使用者所看的部分以全解析度渲染影像,從而節省電池電量。
蘋果頭顯也將同時配備長距和短距的光達,它們用雷射照射使用者周圍的物理環境,以三維方式繪製其表面和距離。
有趣的是,三位知情人士稱,頭顯最初有專門的攝影機負責捕捉眉毛和下巴的動作,但這些攝影機在之後被移除了,因為工程師們找到了一種使用機器學習更好地捕捉面部表情的方法。
頭帶與音訊
先前透露出的消息是,將頭戴裝置固定在使用者後腦勺上的頭帶是可更換的。
不過在去年,工程師們遇到了技術上的挑戰,因為頭帶需要承擔為頭戴裝置供電的功能。
現在,蘋果設計出了不同的頭帶,有一款專為開發者而設計,還有一款內建了一個揚聲器。揚聲器版類似蘋果手錶的錶帶,用合成橡膠製成。
頭戴裝置無法使用第三方藍牙無線耳機,也無法插入有線耳機。
而在幕後,蘋果倒是做了很大努力,爭取讓未來的AirPods能夠與頭戴裝置一起使用。不過,這樣又涉及了隱私保護問題,因而有爭論。
據悉,這款頭戴裝置和9月發表的第二代AirPods Pro,都將包含蘋果的客製化H2晶片。配對時,可實現超低延遲模式。
電池
據稱,頭顯的早期原型相當笨拙,使用的是大電池。後來,蘋果把電池整合到了頭帶上,和Meta Quest Pro一樣。
而在去年年初,蘋果又重新用一個電池組作為電源,這個電池組會戴在用戶的腰上,由電線連接到頭顯上。
這個設計大大減輕了頭戴裝置的重量,也讓使用者可以更換電池,延長使用時間。
電池可以使用2小時。電源線會用磁力夾夾在頭帶上,類似Macbook上的MagSafe電源連接器。
獨立的電池組是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athan Ive所青睞的設計,他於2019年離開蘋果,但仍擔任蘋果的顧問。
在Ive看來,將電池放在頭帶中,會使頭顯過於笨重和束縛。紐約時報稱,伊夫在去年停止了蘋果顧問的工作。
而隨著他的退出,蘋果可能不會再堅持他所青睞的電池設計了。
設計和輸入
蘋果頭顯將採用鋁和玻璃材質,並使用碳纖維來減少其尺寸和重量,使其比Meta Quest Pro更輕、更薄。同時,出於美學原因,它的攝影機和感測器被盡可能地隱藏起來。
蘋果頭顯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位於其右側的一個小轉盤,其概念類似於蘋果手錶的表冠,但沒有觸覺回饋。根據The Information首次報導,這個錶盤將允許使用者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之間快速轉換。
為了控制頭戴裝置的功能和與數位環境的互動,蘋果的工業設計團隊更傾向於使用手部追蹤和語音辨識。但蘋果也曾測試過手把這類方案,因此目前還無法得知最終的方法會是什麼。
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表示,蘋果似乎並沒有在遊戲方面有過多的投入。簡單來說就是,蘋果不會發布一個專門的遊戲控制器,至少現在還沒有這個計畫。
軟體和內容
蘋果將視訊會議視為頭顯的潛在殺手級應用,其中,數位化身能夠準確模仿用戶的臉部和身體動作。
此外,蘋果也正在為頭顯建立一個新的作業系統。這個系統甚至還可以運行iOS的應用程序,不過這些APP只能以2D格式呈現。而RealityKit引擎將是開發者為頭戴裝置建立AR應用的唯一途徑。
蘋果另一個項目,代號為Z50,則致力於為該裝置開發其他內容,包括允許用戶觀察阿波羅登月等內容。
其中,體育直播很可能是重點。 2020年蘋果收購了NextVR,一家在VR中直播賽事的新創公司。 2022年6月,蘋果開始與好萊塢合作為頭顯客製化內容,以配合Apple TV 但節目。
但很難成為Next Big Thing
分析師Michael Gartenberg表示,蘋果押注AR/VR並不是十分理想的決策。
在這個領域,我們已經看到了太多和「成功」二字相去甚遠的案例。
微軟的HoloLens並沒能產生什麼影響;Google的AR眼鏡顯然是一個失敗的產品;Snapchat的Spectacles甚至不都面向公眾出售(只針對開發者);而Magic Leap,說它是捲款跑路都不算誇張。
Meta、Valve、索尼等公司推出的VR頭顯,在多年之後,仍然只是體量龐大的遊戲市場的一小部分。
至於其他的用途?抱歉,到目前為止,我們都還沒看到。儘管小扎死心塌地認為元宇宙是我們社交生活和工作會議的未來。
首先,最重要的是AR裝置的電池壽命問題。
正如Google眼鏡和Snapchat Spectacles所設想的那樣,AR是為了長時間佩戴,將數位影像和功能疊加到現實世界中。
雖然蘋果沒有發布這方面的規格,但任何一類AR設備,似乎都不可能在不充電的情況下長時間工作。
此外,儘管蘋果在優雅的硬體設計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電池壽命並不是其真正的強項。
例如Garmin的智慧手錶可以持續待機兩週,而Apple Watch最多也就用個2-3天。
其次,就是配戴的舒適度問題。
即使是普通的眼鏡,戴時間長了都會覺得不舒服。如果再加上支撐AR和VR技術的硬件,超標的重量和體積會讓配戴者更加不適。
這還不算,很多人壓根不喜歡戴眼鏡,而這也將大大限制這些產品的市場。
最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價格問題。
微軟的HoloLens價格在3500到5200美元之間。
而蘋果眼鏡的定價則被認為會在1000至1500美元的價格範圍內,但也有預測聲稱是3000美元或更高。
不過,即使是低階產品,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因為其性能遠低於價格相當的MacBook或iPad。
除了剛才提到的這些,對於AR/VR設備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基本問題:缺乏令人信服的使用案例。
雖然這些技術有著令人興奮的潛力,但除了某些類型的遊戲外,目前還沒有什麼殺手級應用,使其能夠成為消費者的必備品。
正如Meta的Oculus經常被用戶放在櫃子裡的某個角落然後徹底遺忘,在蘋果或任何其他公司能夠展示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理由之前,這項技術將難以獲得廣泛的應用。
雖然蘋果的AR/VR專案可能對於那些在第一天就會去排隊的「死忠粉」和科技愛好者來說充滿吸引力,但這並不足以以成為蘋果的「下一件大事」。
以上是AR/VR頭戴裝置能否挽救蘋果市值?最全爆料來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AI增強食物準備 在新生的使用中,AI系統越來越多地用於食品製備中。 AI驅動的機器人在廚房中用於自動化食物準備任務,例如翻轉漢堡,製作披薩或組裝SA

介紹 了解Python函數中變量的名稱空間,範圍和行為對於有效編寫和避免運行時錯誤或異常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將研究各種ASP

介紹 想像一下,穿過美術館,周圍是生動的繪畫和雕塑。現在,如果您可以向每一部分提出一個問題並獲得有意義的答案,該怎麼辦?您可能會問:“您在講什麼故事?

繼續使用產品節奏,本月,Mediatek發表了一系列公告,包括新的Kompanio Ultra和Dimenty 9400。這些產品填補了Mediatek業務中更傳統的部分,其中包括智能手機的芯片

#1 Google推出了Agent2Agent 故事:現在是星期一早上。作為AI驅動的招聘人員,您更聰明,而不是更努力。您在手機上登錄公司的儀表板。它告訴您三個關鍵角色已被採購,審查和計劃的FO

我猜你一定是。 我們似乎都知道,心理障礙由各種chat不休,這些chat不休,這些chat不休,混合了各種心理術語,並且常常是難以理解的或完全荒謬的。您需要做的一切才能噴出fo

根據本週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只有在2022年製造的塑料中,只有9.5%的塑料是由回收材料製成的。同時,塑料在垃圾填埋場和生態系統中繼續堆積。 但是有幫助。一支恩金團隊

我最近與領先的企業分析平台Alteryx首席執行官安迪·麥克米倫(Andy Macmillan)的對話強調了這一在AI革命中的關鍵但不足的作用。正如Macmillan所解釋的那樣,原始業務數據與AI-Ready Informat之間的差距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開發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