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其實就是一種二元樹,但是普通的二元樹是以鍊式結構進行儲存資料的,而堆是以數組進行順序儲存資料的。那麼什麼樣的二元樹才適合用順序儲存的方式呢?
我們假設一顆普通的二元樹可以用數組存儲,那麼就可以得到如下結構:
我們可以看到,當二元樹中間有空值時,數組的儲存空間會被浪費,那麼什麼情況下空間才不會被浪費呢?那就是完全二元樹。
從以上結構中,我們不能用鍊式結構的指標來存取孩子節點或父親節點,只能透過對應下標來訪問,其實也比較簡單。
例如下圖:
知道2 節點的下標是1,那麼
他的左孩子下標是:2 * 2 1 = 3
他的右孩子下標是:2 * 2 2 = 4
相反,已知1 節點的下標是3,3 節點的下標是4,那麼
1 節點的父親節點下標是:(3 - 1) / 2 = 1
3 節點的父親節點下標是:(4 - 1) / 2 = 1
大根堆保證,每顆二叉樹的根節點都大於左右孩子節點
從最後一棵子樹的根節點開始調整,來到每顆子樹的根節點,使得每棵子樹都向下調整為大根堆,最後再向下做最後調整,保證二叉樹整體是大根堆(這個調整主要是為了後面的堆排序)。
具體調整過程如下:
怎麼用程式碼實作呢?
我們先從最後一棵子樹調整,那麼就要拿到最後一顆子樹的根節點parent ,我們知道數組最後一個節點下標是len - 1,而這個節點是最後一棵子樹的左孩子或右孩子,根據孩子下標就可以拿到根節點下標( parent ) ,parent-- 就可以讓每顆子樹都進行調整,直到來到根節點,再向下調整最後一次,便可以得到大根堆。
// 将数组变成大根堆结构 public void createHeap(int[] arr){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elem[i] = arr[i];// 放入elem[],假设不需要扩容 usedSize++; } // 得到根节点parent, parent--依次来到每颗子树的根节点, for (int parent = (usedSize-1-1)/2; parent >= 0; parent--) { // 依次向下搜索,使得每颗子树都变成大根堆 shiftDown(parent,usedSize); } } // 向下搜索变成大根堆 public void shiftDown(int parent,int len){ int child = parent*2+1;// 拿到左孩子 while (child < len){ // 如果有右孩子,比较左右孩子大小,得到较大的值和父节点比较 if (child+1 < len && (elem[child] < elem[child+1])){ child++; } // 比较较大的孩子和父节点,看是否要交换 int max = elem[parent] >= elem[child] ? parent : child; if (max == parent) break;// 如果不需要调整了,说明当前子树已经是大根堆了,直接 break swap(elem,parent,child); parent = child;// 继续向下检测,看是否要调整 child = parent*2+1; } } public void swap(int[] arr,int i,int j){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小根堆保證,每顆二元樹的根節點都小於左右孩子節點
調整過程同上。
#在java中,提供了堆這種資料結構(PriorityQueue),也叫優先權佇列,當我們創建一個這樣的物件時,就得到了一個沒有添加資料的小根堆,我們可以向裡面添加或刪除元素,每向裡面刪除或添加一個元素,系統會整體進行一次調整,重新調整為小根堆。
// 默认得到一个小根堆 PriorityQueue<Integer> smallHeap = new PriorityQueue<>(); smallHeap.offer(23); smallHeap.offer(2); smallHeap.offer(11); System.out.println(smallHeap.poll());// 弹出2,剩余最小的元素就是11,会被调整到堆顶,下一次弹出 System.out.println(smallHeap.poll());// 弹出11 // 如果需要得到大根堆,在里面传一个比较器 PriorityQueue<Integer> BigHeap = new PriorityQueue<>(new Comparato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o1, Integer o2) { return o2 - o1; } });
#例:有一堆元素,讓你找出前三個最小的元素。
思路一: 將陣列從小到大排序,拿到陣列前3個元素。但可以發現這樣時間複雜度太高,不可取。
想法二: 將元素全部放入一個堆結構中,然後彈出三個元素,每次彈出的元素都是當前堆最小的,那麼彈出的三個元素就是前最小的三個元素。
這種思路可以做,但是假設我有1000000個元素,只彈出前三個最小的元素,那麼就要用到大小為1000000的堆。這麼做空間複雜度太高,不建議用這種方法。
思路三:
我們需要得到三個最小的元素,那就建一個大小為3的堆,假設目前的堆結構中剛好放滿了3個元素,那麼這三個元素就是目前最小的三個元素。假設第四個元素是我們想要的元素之一,那麼前三個至少有一個元素不是我們想要的,就需要彈出,那麼彈出誰呢?
我們要得到的是前三個最小的元素,所以目前堆結構中最大的元素一定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這裡我們建造一個大根堆。彈出該元素,然後放入第四個元素,直到遍歷完整個陣列。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只含有前三个最小元素的堆,并且可以看到堆的大小一直都是3,而不是有多少数据就建多大的堆,然后再依次弹出元素就行了。
// 找前 k个最小的元素 public static int[] topK(int[] arr,int k){ // 创建一个大小为 k的大根堆 PriorityQueue<Integer> maxHeap = new PriorityQueue<>(k,new Comparato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o1, Integer o2) { return o2 - o1; }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i < k){ // 放入前 k 个元素 maxHeap.offer(arr[i]); }else{ // 从第 k+1个元素开始进行判断是否要入堆 if (maxHeap.peek() > arr[i]){ maxHeap.poll(); maxHeap.offer(arr[i]); } } } int[] ret = new int[k]; for (int i = 0; i < k; i++) { ret[i] = maxHeap.poll(); } return ret; }
以上是Java中如何使用堆疊來解決Top-k問題?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