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或者說虛擬實境(VR)技術的終極形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2021年,在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Neuralink的前聯合創始人Max Hodak出走創辦了一家全新的腦機介面公司科學公司(Science Corp),募集資金量在業界僅次於Neuralink
最近Hodak透露了他們正在研發的視覺假體產品「科學之眼」(Science Eye),一旦成功,科學之眼便可以為失明的人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目前「科學之眼」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根據兔子的實驗結果顯示,Hodak認為科學之眼的成功率非常高,且最快18個月就可以進入人體實驗。
在未來,即使正常人也可以用上科學之眼,相比當下笨重的頭顯來說,無需手術即可帶來身臨其境的虛擬體驗,或許這才是終極的VR產品!
在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領域,Max Hodak基本上屬於頂流中的頂流,早在2016年,Hodak就和馬斯克等八人聯合創立了Neuralink.
但在2021年,由於內部衝突加劇,技術發展緩慢等原因,人體實驗也拖延了很長時間,導致Hodak決定離開Neuralink並悄悄創立了科學公司(Science Corp),進行一些類似Neuralink但卻稍有不同的工作。
科學公司雖然是腦機介面領域的新星,但已經籌集了1.6億美元的總資金,在業界僅次於馬斯克的Neuralink
科學公司的第一個主專案就是科學之眼(Science Eye),其主要目的是嘗試為盲人製作義眼,但科學之眼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融合了神經的基因編輯和一種特殊的植入物。
雖然科學之眼目前仍在處於動物實驗階段,但它具有的潛力及未來可能的應用情境十分吸引投資者。
科學之眼主要包括兩部分,一個是簡單的基因療法,在視神經細胞中加入一種使其對光敏感的蛋白質;另一個是放置在視網膜上的微型LED 薄膜顯示屏,可以驅動改變後的細胞。
實驗中提供的蛋白質對一般日光不敏感,只對植入的柔性微發光二極體敏感。
這兩部分加在一起可以讓失去感光細胞的患者恢復視力,例如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導致的失明。
目前實驗人員已經將科學之眼植入了兔子中,但還需要仔細觀察組織成像,以確定基因療法是否有效,或者植入物是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Hodak表示會盡量少使用動物。
需要在兔子身上找到什麼才標誌著成功? 到目前為止成功率是多少?
實驗人員以傳統的電極對動物的視覺皮層進行記錄,以觀察能否透過微型LED 陣列恢復出給到視網膜上的刺激,可以作為訊號進入大腦的基本原理證據。
雖然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但Hodak認為這個想法絕對會成功。
為什麼過去嘗試這樣做的其他公司都失敗了? 「科學之眼」是如何避免這些錯誤的?
有許多公司都在研發視覺假體(visual prostheses),例如Second Sight 和 Pixium Vision 作為早期的產業領導者使用的是傳統的電極。
但從長遠來看,Hodak認為使用傳統的電極無法達到真正的高解析度視覺。
也有一些公司使用光遺傳學技術,例如Bionic Sight 和GenSight,但他們使用安裝在眼鏡上的投影機來驅動視蛋白質,這種蛋白質不會隨著眼睛移動,而且與科學之眼採用的靈活的微型LED 技術相比有很多缺點,微型LED 技術可以在患者環顧四周和移動時保持持續的細胞到像素的映射。
還要多久才能把科學之眼植入人類病人體內?
Hodak表示,希望是18個月!
如果這項技術在病人身上被證明是成功的,會有商業版本的需求嗎?如果是的話,它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Hodak認為科學公司研發的視覺假體最終會發展成為大眾市場,但它將是一種不同的基礎技術,而非微型發光二極體。
直到第一版的科學之眼在病人身上安裝前,沒有更多的消息可以透露。
但Hodak認為,他們已經看到了一種方法,無需進行手術即可創造出終極的 AR/VR 顯示技術。
科學之眼似乎是比 Neuralink 更具體、更集中的工作。你在開發Neuralink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嗎?
Hodak表示科學公司正在開發的技術方法與Neuralink 所做的完全不同,科學之眼的視覺目標最終將會遠遠超出傳統意義上的臨床視覺修復。
彭博社(Bloomberg)上月報道稱,科學公司(Science Corp)目前是資金第二充足的腦機介面企業。你認為投資人為什麼會被你的作品所吸引?
Hodak認為,如果你是認真的,改裝(engineering)大腦確實是一個非常卓越的目標。
一旦你意識到這存在一種可能性,你很難不被這種技術吸引,無論是作為一個經營者或開發團隊,或作為一個投資者。
很明顯,現在對於什麼是真正可行的還存在著很大的可信度障礙,但是如果你能想出如何做到這一點,潛在的好處是非常大的,所以Hodak認為在高水準上支持這項嘗試是非常理性的。
對電子發燒友來說,目前的VR/AR基本上沒有任何吸引力。 「科學之眼」有什麼不同,它的大眾市場吸引力究竟是什麼?
目前公開討論的「科學之眼」還不是 AR/VR 設備,至少對於視力正常的人來說不是。
如果科學公司能讓這項技術發揮作用,後續的設備可能會實現這一點,而且擴增實境(VR)和虛擬實境(AR)是兩碼事。
虛擬實境的潛力是真實的而且是顯而易見的,但這種優勢很容易被忽略,因為目前來說就像是把手機綁在你的臉上,然後就只能走過咖啡桌什麼的。
讓一個人的視覺和聽覺沉浸其中很容易,但是讓他們的身體其他部分也沉浸其中也很困難,例如在現實人們可以奔跑和跳躍,流暢地感受微風。
Hodak認為這將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且可能很難轉化為真正的消費性設備。
對於擴增實境技術來說,顯而易見的是,AR是智慧型手機的邏輯結論。
蘋果正在研發AR眼鏡,Hodak懷疑它最終可能會取代 iPhone。
AR 不僅僅是一個懸浮在你視野中的螢幕: 為了讓它真正身臨其境,它必須在語義上意識到這個世界和你看到的東西。
Hodak認為蘋果明白這一點,這也是他們在低功耗晶片機器學習上投入巨資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AR 真正困難的部分是在穿戴式裝置上即時運行場景識別,儘管顯示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長遠來看,Hodak認為配戴眼鏡能帶來的極致產品體驗是有上限的。
如果有一種可以隨著眼睛移動並且完全全景的技術,以及在閉上眼睛時也能使用的方法,那就有非常大的優勢了,那些才是真正讓人迷幻的產品。
儘管虛擬實境的概念仍然華而不實,但整體而言,Hodak對公司的發展軌跡表達了非常謹慎的看法。
目前,科學公司正專注於把自己的第一個產品推廣到病人身上,一旦成功,或許這家新創公司將會把腦機介面帶入新篇章。
以上是VR的終極型態是「假眼」? Neuralink前共同創辦人掏出新產品:科學之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