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端開發 >Python教學 >Dubbo 為什麼用 Go 重寫?

Dubbo 為什麼用 Go 重寫?

WBOY
WBOY轉載
2023-04-10 12:51:031345瀏覽

[[443126]]

先說兩句話

我常常在散步時思考很多技術上的「為什麼問題」 ,有時一個問題會想很久,直到問題的每個點都能說服自己時,才算完結。於是想把這些思考記錄下來,形成文章,可以當作一個新的系列。這些文章中你可能看不到程式碼,但能窺探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以及問題更深層的「為什麼」。

今天帶來第1篇,Dubbo為什麼要用Go重寫?

誕生於阿里巴巴,2011年開源的Dubbo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在2019年,它被用Go重寫並開源,如今兩年過去,已經從當初的V1.0.0版本發展到了V3.0.0,截止目前star數3.8K。

有一次同事問我,為什麼Dubbo這麼"老"的專案還要用Go重寫,有什麼現實意義嗎?

今天就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連結過去與未來

我覺得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得從Dubbo-go的初衷談起,github主頁上它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官方給出的中文翻譯是

Apache Dubbo Go 語言實現,架起Java 和Golang 之間的橋樑,與gRPC/Dubbo 生態互聯互通,帶領Java生態享受雲端原生時代的科技紅利。

我再通俗地翻譯一下:一個公司或部門內有人用Java版Dubbo,有人用Go,這兩者需要通信,於是就有了Dubbo-Go,用來解決通信問題。

所以第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公司用了Java,又用了Go?

程式語言的抉擇

對於程式語言的選擇,在商業公司裡,我覺得最主要考慮的點就是效率,至於其他的點都是次要。因為商業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利,不管什麼語言,只要能用最低的成本拿到相等的收益就是好語言。

效率又包含了好幾個面向:

  • 開發效率。開發效率高,專案能早日上線,佔領市場,也能節省人力成本
  • 運作效率。運作效率高,能省下伺服器成本

縱觀國內許多商業公司的選擇都是如此考慮,例如阿里。

阿里早期是PHP,選擇PHP的考慮點主要是開發效率,但隨著業務的發展,PHP的表現無法支撐,必須換一個運作效率高的語言。

運作效率高自然想到C/C ,但這兩種語言的開發效率低,得在開發效率和運作效率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於是阿里選擇了Java。

阿里官方在知乎上回答為什麼選擇Java時,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性能、簡單易學、生態豐富、社區活躍

把性能放第一位,簡單易學、生態豐富、社群活躍其實也都是說的開發效率,正是有了這些優點,開發效率才高。

當阿里巴巴選擇Java後,自研了大量的Java中間件,培養了大量的Java人才,所以其他公司在技術選型時,也參考了阿里巴巴,導致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了Java。

而選擇Go也是如此,一些年輕的公司早期可能是PHP、Python等腳本語言,等發展壯大後,不得不面臨和阿里一樣的問題:效能問題。

在2012年Go發布了,大家又多了一個選擇,Go既有很高的性能,又非常地簡單易上手,像字節跳動這類新公司就以Go為主。

所以綜合來看,選擇Java或Go都是合理的,存在即合理。

為什麼有公司選擇了Java,又想用Go呢?

  • Go語言相比Java有啟動快,編譯速度快、佔用內存小、擅長高並發(協程)的特性,所以在已經有Java的公司,也會考慮Go,只不過目前這類公司佔比不多。
  • 某些公司沒有強制的技術棧,所以新部門新業務可以擺脫束縛,選擇新語言Go來進行開發。

小結

綜上看來,選擇Java或選擇Go都合理,一個公司內兩者都選擇,也有合理之處,雖然佔比不多,但還是有Java和Go通訊的需求。

Dubbo在RPC框架中的勝出

公司早期通常是單體服務,在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單體應用無法支撐業務發展時,會選擇微服務架構,這時就需要一個好用的RPC框架。

能適應Java語言的RPC框架中,Dubbo是國內最早開源,於2011年開源。

而和他類似的競品如Spring Cloud在2014年開源,微博的Motan在2017年開源,跨語言的gRPC在2015年開源,Thrift2007年開源。

只有Thrift比它早,但Thrift只是個RPC框架,Dubbo可是包含了開箱即用的服務治理能力,如服務註冊與發現、負載平衡、容錯、動態配置等等。

可以說早期Java的RPC框架沒得選。

就算到了RPC框架百花齊放的時代,這麼多公司的使用加上阿里的背書,Dubbo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小結

當一個公司選擇了Java程式語言和Dubbo框架(這種選擇還是挺多的),後來又想嘗試Go,或者一些新業務、新部門想嘗試Go時,他們就面臨了一個難題,Go如何跟Java的Dubbo通訊。

由於Dubbo協定是私有協議,用Go重新實現一遍的代價還蠻大。於是Dubbo-Go應運而生,從這個角度看,Dubbo-Go在連接Java和Go的通訊這條路上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價值的。

終結與線程池的鬥爭

如果使用了Dubbo框架,很多時候需要一個Dubbo網關,關於Dubbo網關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微服務網關演進之路》。

在這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一款Dubbo網關的背景、難點、選型、設​​計、演進以及踩坑經歷,其中我花了大篇幅介紹了“與線程池所做的鬥爭」,在Java中,線程是很寶貴的,但Dubbo網關如果是同步調用,必須一個請求佔用一個線程,這就導致並發上不去,而且線程池打滿後,會影響其他請求。

所以解決方案要嘛是隔離執行緒池,要嘛改成非同步呼叫。隔離線程池只解決了請求不互相影響,但並發還是上不去,改成非同步呼叫可以完美解決,但是編碼實​​在太複雜。

而Go的協程可以剛好解決這個問題,Go的協程很輕量,調度效率也更高,所以我們可以用簡單的程式碼寫出非常高效率的網關。

舉例可以直觀感受一下,Nginx的性能大家有目共睹,但如果用Java來實現,不知道得堆多少機器才能達到Nginx的性能,但百度在反向代理上使用了Go寫的BFE來代替Nginx,可見其性能有多誇張。

關於協程的介紹和原理,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寫了一年golang,來聊聊進程、線程與協程》。

小結

所以在Dubbo網關上,Dubbo-Go也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法,塗鴉智慧已經有用於線上的Dubbo-Go網關,並且已經開源為Dubbo- go-pixiu。

為Dubbo Mesh鋪路

ServiceMesh也漸漸成為了下一代微服務架構,Go在Mesh上也絕對是個閃亮的明星語言,無論是K8S、Docker等雲端原生基礎設施都採用Go編寫,還是Go的開發速度以及協程的高並發能力,都使它成為了Mesh的首選語言。

基於此,Dubbo的Mesh化,Dubbo-Go也為其鋪平了道路,但目前DubboMesh還處於小面積階段,完整落地的方案並沒有開源,從這點上來說,如果某公司想走DubboMesh化之路,Dubbo-Go可能也是他們要著重考慮的點之一。

總結

說了這麼多,該正面回答Dubbo為什麼要用Go重寫,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官方給出的那句話:架起Java 和Golang之間的橋樑。至於為什麼要「架起這座橋樑」,請參考下圖:

 

#

以上是Dubbo 為什麼用 Go 重寫?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51cto.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