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yum工具安裝軟體套件之前,需指定好yum下載RPM套件的位置,此位置稱為yum 來源;換句話說,yum來源指的就是軟體安裝套件的來源。 yum是一個專門為了解決套件的依賴關係而存在的軟體包管理器;可以說,yum是改進型的RPM軟體管理器,它很好的解決了RPM所面臨的軟體包依賴問題。
本教學操作環境:linux7.3系統、Dell G3電腦。
linux yum來源是什麼
yum,全名為“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個專門為了解決包的依賴關係而存在的軟體包管理器。就好像 Windows 系統上可以透過 360 軟體管家實現軟體的一鍵安裝、升級和卸載,Linux 系統也提供有這樣的工具,就是 yum。
可以這麼說,yum 是改良型的 RPM 軟體管理器,它很好的解決了 RPM 所面臨的軟體包依賴問題。 yum 在伺服器端存有所有的RPM 套件,並將各個套件之間的依賴關係記錄在文件中,當管理員使用yum 安裝RPM 套件時,yum 會先從伺服器端下載套件的依賴性文件,透過分析此文件從伺服器端一次下載所有相關的RPM 套件並進行安裝。
yum 軟體可以用 rpm 指令安裝,安裝之前可以透過以下指令查看 yum 是否已安裝:
[root@localhost ~]# rpm -qa | grep yum yum-metadata-parser-1.1.2-16.el6.i686 yum-3.2.29-30.el6.centos.noarch yum-utils-1.1.30-14.el6.noarch yum-plugin-fastestmirror-1.1.30-14.el6.noarch yum-plugin-security-1.1.30-14.el6.noarch
可以看到,系統上已經安裝了 yum。
使用 yum 安裝軟體套件之前,需指定好 yum 下載 RPM 套件的位置,此位置稱為 yum 來源。換句話說,yum 源指的就是軟體安裝包的來源。
使用 yum 安裝軟體時至少需要一個 yum 來源。 yum 來源既可使用網路 yum 來源,也可將本機光碟作為 yum 來源。
yum 來源的兩種建構方式
#網路yum來源搭建
一般情況下,只要主機網路正常,可以直接使用網路yum 來源,不需要對設定檔做任何修改。
網路yum 來源設定檔位於/etc/yum.repos.d/ 目錄下,檔案副檔名為「.repo」(只要副檔名為「*.repo」 的檔案都是yum 來源的設定文件)。
[root@localhost ~]# ls /etc/yum.repos.d/ CentOS-Base.repo CentOS-Media.repo CentOS-Debuginfo.repo.bak CentOS-Vault.repo
可以看到,該目錄下有 4 個 yum 配置文件,通常情況下 CentOS-Base.repo 文件生效。我們可以嘗試開啟此文件,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vim /etc/yum.repos.d/ CentOS-Base.repo [base]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mirrorlist=http://mirrorlist.centos.org/? release= $releasever&arch=$basearch&repo=os baseurl=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releasever/o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6 …省略部分输出…
此文件中含有 5 個 yum 來源容器,這裡只列出了 base 容器,其他容器和 base 容器類似。 base 容器中各參數的意義分別為:
[base]:容器名稱,一定要放在[]中。
name:容器說明,可以自己隨便寫。
mirrorlist:鏡像站點,這個可以註解掉。
baseurl:我們的 yum 來源伺服器的位址。預設是 CentOS 官方的 yum 來源伺服器,是可以使用的。如果你覺得慢,可以改成你喜歡的 yum 來源位址。
enabled:此容器是否生效,如果不寫入或寫成 enabled 則表示此容器生效,寫成 enable=0 則表示此容器不生效。
gpgcheck:如果為 1 則表示 RPM 的數位憑證生效;如果為 0 則表示 RPM 的數位憑證不生效。
gpgkey:數位憑證的公鑰檔案儲存位置。不用修改。
本機yum來源
在無法連網的情況下,yum 可以考慮使用本機光碟(或安裝映像檔)作為 yum 來源。
Linux 系統安裝映像檔中就含有常用的RPM 包,我們可以使用壓縮檔開啟映像檔(iso檔),進入其Packages 子目錄,如下圖所示:
#安裝映像檔的Packages 子目錄
可以看到,該子目錄下含有幾乎所有常用的RPM 包,因此使用系統安裝映像作為本機yum 來源沒有任何問題。
在/etc/yum.repos.d/ 目錄下有一個CentOS-Media.repo 文件,此文件就是以本機光碟作為yum 來源的範本文件,只需進行簡單的修改即可,步驟如下:
1、放入CentOS 安裝光碟,並掛載光碟到指定位置。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mkdir /mnt/cdrom #创建cdrom目录,作为光盘的挂载点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mount: block device/dev/srO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挂载光盘到/mnt/cdrom目录下
2、修改其他幾個 yum 來源設定檔的副檔名,讓它們失效,因為只有副檔名是"*.repo"的檔案才能作為 yum 來源設定檔。當也可以刪除其他幾個 yum 來源設定文件,但是如果刪除了,當又想用網路作為 yum 來源時,就沒有了參考文件,所以最好還是修改副檔名。指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cd /etc/yum.repos.d/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mv CentOS-Base, repo CentOS-Base.repo.bak [root@localhost yum.repos.d]#mv CentOS-Debuginfo.repo CentOS-Debuginfo.repo.bak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mv CentOS-Vault.repo CentOS-Vault.repo.bak
3、修改光碟 yum 來源設定檔 CentOS-Media.repo,參考以下方修改: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vim CentOS-Media.repo [c6-media] name=CentOS-$releasever - Media baseurl=file:///mnt/cdrom #地址为你自己的光盘挂载地址 #file:///media/cdrom/ #file:///media/cdrecorder/ #注释这两个的不存在地址 gpgcheck=1 enabled=1 #把enabled=0改为enabled=1, 让这个yum源配置文件生效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6
如此,本機 yum 來源就設定完成了。
相關推薦:《Linux影片教學》
以上是linux yum來源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Linux的維護模式可以通過GRUB菜單進入,具體步驟為:1)在GRUB菜單中選擇內核並按'e'編輯,2)在'linux'行末添加'single'或'1',3)按Ctrl X啟動。維護模式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適用於系統修復、重置密碼和系統升級等任務。

進入Linux恢復模式的步驟是:1.重啟系統並按特定鍵進入GRUB菜單;2.選擇帶有(recoverymode)的選項;3.在恢復模式菜單中選擇操作,如fsck或root。恢復模式允許你以單用戶模式啟動系統,進行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編輯配置文件等操作,幫助解決系統問題。

Linux的核心組件包括內核、文件系統、Shell和常用工具。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並提供基本服務。 2.文件系統組織和存儲數據。 3.Shell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接口。 4.常用工具幫助完成日常任務。

Linux的基本結構包括內核、文件系統和Shell。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 2)EXT4文件系統支持大文件和日誌,使用mkfs.ext4創建。 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統管理和維護的關鍵步驟包括:1)掌握基礎知識,如文件系統結構和用戶管理;2)進行系統監控與資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統日誌進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編寫自動化腳本和任務調度,使用cron工具;5)實施安全管理與防護,通過iptables配置防火牆;6)進行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調整內核參數和養成良好習慣。

Linux維護模式通過在啟動時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參數進入。 1.進入維護模式:編輯GRUB菜單,添加啟動參數。 2.重新掛載文件系統為讀寫模式:mount-oremount,rw/。 3.修復文件系統: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備份數據並謹慎操作,避免數據丟失。

本文探討如何在Debian系統上提升Hadoop數據處理效率。優化策略涵蓋硬件升級、操作系統參數調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運用。一、硬件資源強化確保所有節點硬件配置一致,尤其關注CPU、內存和網絡設備性能。選擇高性能硬件組件對於提升整體處理速度至關重要。二、操作系統調優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統允許同時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上限。 JVM參數調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調整

本指南將指導您學習如何在Debian系統中使用Syslog。 Syslog是Linux系統中用於記錄系統和應用程序日誌消息的關鍵服務,它幫助管理員監控和分析系統活動,從而快速識別並解決問題。一、Syslog基礎知識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誌消息;支持多種日誌輸出格式和目標位置(例如文件或網絡);提供實時日誌查看和過濾功能。二、安裝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統默認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安裝:sudoaptupdatesud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