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資料庫Redis一文了解Redis原始碼設計剖析之事件處理

本篇文章為大家帶來了關於redis的相關問題,其中主要介紹了關於事件處理示例的相關內容,包括了redis事件介紹、事件的抽像以及事件的實現等內容,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文了解Redis原始碼設計剖析之事件處理

推薦學習:Redis影片教學

#1. Redis事件介紹

Redis伺服器是一個事件驅動程式,所謂事件驅動就是輸入一條命令並且按下回車,然後訊息被組裝成Redis協定的格式發送給Redis伺服器,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個事件,Redis伺服器會接收改命令,處理該命令和發送回复,而當我們沒有與伺服器進行交互時,伺服器就會處於阻塞等待狀態,它會讓出CPU然後進入睡眠狀態,當事件觸發時,就會被作業系統喚醒.

而Redis伺服器需要處理下列兩類事件:

檔案事件:Redis 伺服器透過套接字與客戶端(或其他Redis伺服器)連接,而檔案事件就是伺服器對套接字操作的抽象. 伺服器與客戶端(或其他伺服器)的通訊會產生對應的檔案事件,而伺服器則透過監聽並處理這些事件來完成一系列網路通訊操作.

時間事件:Redis 伺服器中的一些操作(例如serverCron函數)需要在給定的時間點執行,而時間事件就是伺服器對這類定時操作的抽象.

2. 事件的抽象

Redis把檔案事件時間事件分別抽象化成一個資料結構來管理.

2.1 檔案事件結構

typedef struct aeFileEvent {
    // 文件时间类型:AE_NONE,AE_READABLE,AE_WRITABLE
    int mask;
    // 可读处理函数
    aeFileProc *rfileProc;
    // 可写处理函数
    aeFileProc *wfileProc;
    // 客户端传入的数据
    void *clientData;
} aeFileEvent;  //文件事件

其中rfileProcwfileProc成員分別為兩個函數指針,他們的原型為:

typedef void aeFileProc(struct 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void *clientData, int mask);

該函數是回呼函數,如果當前檔案事件所指定的事件類型發生時,則會呼叫對應的回呼函數來處理該事件.

當事件就緒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檔案事件的檔案描述子還有事件類型才能對於鎖定該事件,因此定義了aeFiredEvent結構統一管理:

typedef struct aeFiredEvent {
    // 就绪事件的文件描述符
    int fd;
    // 就绪事件类型:AE_NONE,AE_READABLE,AE_WRITABLE
    int mask;
} aeFiredEvent; //就绪事件

檔案事件的類型:

#define AE_NONE 0           //未设置
#define AE_READABLE 1       //事件可读
#define AE_WRITABLE 2       //事件可写

2.2 時間事件結構

typedef struct aeTimeEvent {
    // 时间事件的id
    long long id;
    // 时间事件到达的时间的秒数
    long when_sec; /* seconds */
    // 时间事件到达的时间的毫秒数
    long when_ms; /* milliseconds */
    // 时间事件处理函数
    aeTimeProc *timeProc;
    // 时间事件终结函数
    aeEventFinalizerProc *finalizerProc;
    // 客户端传入的数据
    void *clientData;
    // 指向下一个时间事件
    struct aeTimeEvent *next;
} aeTimeEvent;  //时间事件

#可以看出,時間事件的結構就是一個鍊錶的節點,因為struct aeTimeEvent *next是指向下一個時間事件的指標.

和檔案事件一樣,當時間事件所指定的事件發生時,也會呼叫對應的回呼函數,結構成員timeProc finalizerProc都是回呼函數,函數原型如下:

typedef int aeTimeProc(struct aeEventLoop *eventLoop, long long id, void *clientData);
typedef void aeEventFinalizerProc(struct aeEventLoop *eventLoop, void *clientData);

#雖然對檔案事件和時間事件都做了抽象,Redis仍然需要對事件做一個整體的抽象,用來描述一個事件的狀態. 也就是下面要介紹的事件狀態結構:aeEventLoop.

2.3 事件狀態結構

typedef struct aeEventLoop {
    // 当前已注册的最大的文件描述符
    int maxfd;   /* highest file descriptor currently registered */
    // 文件描述符监听集合的大小
    int setsize; /* max number of file descriptors tracked */
    // 下一个时间事件的ID
    long long timeEventNextId;
    // 最后一次执行事件的时间
    time_t lastTime;     /* Used to detect system clock skew */
    // 注册的文件事件表
    aeFileEvent *events; /* Registered events */
    // 已就绪的文件事件表
    aeFiredEvent *fired; /* Fired events */
    // 时间事件的头节点指针
    aeTimeEvent *timeEventHead;
    // 事件处理开关
    int stop;
    // 多路复用库的事件状态数据
    void *apidata; /* This is used for polling API specific data */
    // 执行处理事件之前的函数
    aeBeforeSleepProc *beforesleep;
} aeEventLoop;  //事件轮询的状态结构

#aeEventLoop結構保存了一個void *類型的萬能指標apidata,用來保存輪詢事件的狀態,也就是保存底層呼叫的多路復用函式庫的事件狀態.

RedisI/O多工程式的所有功能都是透過包裝常見的selectepollevportkqueue這些I/O多路復用函數庫來實現的,每個I/O多路復用函數庫在Redis原始碼中都對應著一個單獨的文件,例如ae_select.cae_epoll.c等等.

他們在編譯階段,會根據不同的系統選擇性能最高的一個多路復用庫作為Redis的多路復用程序實現,而且所有庫的API都是相同的,這就可以讓Redis多路復用程序的底層可以互換.

下面是具體選擇庫的源碼:

// IO复用的选择,性能依次下降,Linux支持 "ae_epoll.c" 和 "ae_select.c"
#ifdef HAVE_EVPORT
#include "ae_evport.c"
#else
    #ifdef HAVE_EPOLL
    #include "ae_epoll.c"
    #else
        #ifdef HAVE_KQUEUE
        #include "ae_kqueue.c"
        #else
        #include "ae_select.c"
        #endif
    #endif
#endif

也可以透過命令INFO server來查看目前使用的是哪個多路復用庫:

可以看到Linux下預設使用的是epoll多路復用函式庫,那麼apidata儲存的就是epoll模型的事件狀態結構,它在ae_epoll.c原始檔中:

typedef struct aeApiState {
    // epoll事件的文件描述符
    int epfd;
    // 事件表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 aeApiState;   // 事件的状态

epoll模型的struct epoll_event結構中定義epoll事件的類型,例如EPOLLINEPOLLOUT等等,但Redis的檔案結構aeFileEvent中也在mask中定義了自己的事件類型,例如:AE_READABLEAE_WRITABLE等等,於是就需要實作一個中間層將兩者的事件類型連結起來,這就是之前提到的ae_epoll.c檔案中實作的相同的API:

// 创建一个epoll实例,保存到eventLoop中
static int aeApiCreate(aeEventLoop *eventLoop)
// 调整事件表的大小
static int aeApiResize(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setsize)  
// 释放epoll实例和事件表空间
static void aeApiFree(aeEventLoop *eventLoop)
// 在epfd标识的事件表上注册fd的事件
static int aeApiAdd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 在epfd标识的事件表上注删除fd的事件
static void aeApiDel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delmask)
// 等待所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
static int aeApiPoll(aeEventLoop *eventLoop, struct timeval *tvp)
// 返回正在使用的IO多路复用库的名字
static char *aeApiName(void)

这些API会讲epoll的底层函数封装起来,Redis实现事件时,只需要调用这些接口即可.

我们以下面两个API的源码举例:

aeApiAddEvent

该函数会向Redis事件状态结构aeEventLoop的事件表event注册一个事件,对应的是epoll_ctl函数.

// 在epfd标识的事件表上注册fd的事件
static int aeApiAdd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struct epoll_event ee = {0};
    // EPOLL_CTL_ADD,向epfd注册fd的上的event
    // EPOLL_CTL_MOD,修改fd已注册的event
    // #define AE_NONE 0           //未设置
    // #define AE_READABLE 1       //事件可读
    // #define AE_WRITABLE 2       //事件可写
    // 判断fd事件的操作,如果没有设置事件,则进行关联mask类型事件,否则进行修改
    int op = eventLoop->events[fd].mask == AE_NONE ?
            EPOLL_CTL_ADD : EPOLL_CTL_MOD;
    // struct epoll_event {
    //      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
    ee.events = 0;
    // 如果是修改事件,合并之前的事件类型
    mask |= eventLoop->events[fd].mask; /* Merge old events */
    // 根据mask映射epoll的事件类型
    if (mask & AE_READABLE) ee.events |= EPOLLIN;   //读事件
    if (mask & AE_WRITABLE) ee.events |= EPOLLOUT;  //写事件
    ee.data.fd = fd;    //设置事件所从属的目标文件描述符
    // 将ee事件注册到epoll中
    if (epoll_ctl(state->epfd,op,fd,&ee) == -1) return -1;
    return 0;
}

aeApiPoll

等待所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对应着底层的epoll_wait函数.

// 等待所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
static int aeApiPoll(aeEventLoop *eventLoop, struct timeval *tvp)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int retval, numevents = 0;
    // 监听事件表上是否有事件发生
    retval = epoll_wait(state->epfd,state->events,eventLoop->setsize,
            tvp ? (tvp->tv_sec*1000 + tvp->tv_usec/1000) : -1);
    // 至少有一个就绪的事件
    if (retval > 0) {
        int j;
        numevents = retval;
        // 遍历就绪的事件表,将其加入到eventLoop的就绪事件表中
        for (j = 0; j < numevents; j++) {
            int mask = 0;
            struct epoll_event *e = state->events+j;
            // 根据就绪的事件类型,设置mask
            if (e->events & EPOLLIN) mask |= AE_READABLE;
            if (e->events & EPOLLOUT) mask |= AE_WRITABLE;
            if (e->events & EPOLLERR) mask |= AE_WRITABLE;
            if (e->events & EPOLLHUP) mask |= AE_WRITABLE;
            // 添加到就绪事件表中
            eventLoop->fired[j].fd = e->data.fd;
            eventLoop->fired[j].mask = mask;
        }
    }
    // 返回就绪的事件个数
    return numevents;
}

3. 事件的实现

事件的所有源码都定义在ae.c源文件中,先从aeMain函数说起.

// 事件轮询的主函数
void aeMain(aeEventLoop *eventLoop) {
    eventLoop->stop = 0;
    // 一直处理事件
    while (!eventLoop->stop) {
        // 执行处理事件之前的函数
        if (eventLoop->beforesleep != NULL)
            eventLoop->beforesleep(eventLoop);
        //处理到时的时间事件和就绪的文件事件
        aeProcessEvents(eventLoop, AE_ALL_EVENTS);
    }
}

可以看到,如果服务器一直处理事件,那么就是一个死循环,而一个最典型的事件驱动,就是一个死循环. 在循环中,程序会调用处理事件的函数aeProcessEvents(),它的参数是一个事件状态结构aeEventLoopAE_ALL_EVENTS.

事件类型的宏定义,在ae.h头文件中:

#define AE_FILE_EVENTS 1                                //文件事件
#define AE_TIME_EVENTS 2                                //时间事件
#define AE_ALL_EVENTS (AE_FILE_EVENTS|AE_TIME_EVENTS)   //文件和时间事件
#define AE_DONT_WAIT 4
// 处理到时的时间事件和就绪的文件事件
// 如果flags = 0,函数什么都不做,直接返回
// 如果flags设置了 AE_ALL_EVENTS ,则执行所有类型的事件
// 如果flags设置了 AE_FILE_EVENTS ,则执行文件事件
// 如果flags设置了 AE_TIME_EVENTS ,则执行时间事件
// 如果flags设置了 AE_DONT_WAIT ,那么函数处理完事件后直接返回,不阻塞等待
// 函数返回执行的事件个数
int aeProcessEvents(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lags)
{
    int processed = 0, numevents;
    // 如果什么事件都没有设置则直接返回
    if (!(flags & AE_TIME_EVENTS) && !(flags & AE_FILE_EVENTS)) return 0;
    // 请注意,既然我们要处理时间事件,即使没有要处理的文件事件,我们仍要调用select(),以便在下一次事件准备启动之前进行休眠
    // 当前还没有要处理的文件事件,或者设置了时间事件但是没有设置不阻塞标识
    if (eventLoop->maxfd != -1 ||
        ((flags & AE_TIME_EVENTS) && !(flags & AE_DONT_WAIT))) {
        int j;
        aeTimeEvent *shortest = NULL;
        struct timeval tv, *tvp;
        // 如果设置了时间事件而没有设置不阻塞标识
        if (flags & AE_TIME_EVENTS && !(flags & AE_DONT_WAIT))
            // 获取最近到时的时间事件
            shortest = aeSearchNearestTimer(eventLoop);
        // 获取到了最早到时的时间事件
        if (shortest) {
            long now_sec, now_ms;
            // 获取当前时间
            aeGetTime(&now_sec, &now_ms);
            tvp = &tv;
            // 等待该时间事件到时所需要的时长
            long long ms =
                (shortest->when_sec - now_sec)*1000 +
                shortest->when_ms - now_ms;
            // 如果没到时
            if (ms > 0) {
                // 保存时长到tvp中
                tvp->tv_sec = ms/1000;
                tvp->tv_usec = (ms % 1000)*1000;
            // 如果已经到时,则将tvp的时间设置为0
            } else {
                tvp->tv_sec = 0;
                tvp->tv_usec = 0;
            }
        // 没有获取到了最早到时的时间事件,时间事件链表为空
        } else {
            // 如果设置了不阻塞标识
            if (flags & AE_DONT_WAIT) {
                // 将tvp的时间设置为0,就不会阻塞
                tv.tv_sec = tv.tv_usec = 0;
                tvp = &tv;
            } else {
                // 阻塞到第一个时间事件的到来
                /* Otherwise we can block */
                tvp = NULL; /* wait forever */
            }
        }
        // 等待所监听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
        // 如果tvp为NULL,则阻塞在此,否则等待tvp设置阻塞的时间,就会有时间事件到时
        // 返回了就绪文件事件的个数
        numevents = aeApiPoll(eventLoop, tvp);
        // 遍历就绪文件事件表
        for (j = 0; j < numevents; j++) {
            // 获取就绪文件事件的地址
            aeFileEvent *fe = &eventLoop->events[eventLoop->fired[j].fd];
            // 获取就绪文件事件的类型,文件描述符
            int mask = eventLoop->fired[j].mask;
            int fd = eventLoop->fired[j].fd;
            int rfired = 0;
            // 如果是文件可读事件发生
            if (fe->mask & mask & AE_READABLE) {
                // 设置读事件标识 且 调用读事件方法处理读事件
                rfired = 1;
                fe->rfileProc(eventLoop,fd,fe->clientData,mask);
            }
            // 如果是文件可写事件发生
            if (fe->mask & mask & AE_WRITABLE) {
                // 读写事件的执行发法不同,则执行写事件,避免重复执行相同的方法
                if (!rfired || fe->wfileProc != fe->rfileProc)
                    fe->wfileProc(eventLoop,fd,fe->clientData,mask);
            }
            processed++;    //执行的事件次数加1
        }
    }
    /* Check time events */
    // 执行时间事件
    if (flags & AE_TIME_EVENTS)
        processed += processTimeEvents(eventLoop);
    return processed; /* return the number of processed file/time events */
}

Redis服务器在没有被事件触发时,如果没有设置AE_DONT_WAIT标识,就会开始阻塞等待. 但是它不会死等待,因为还需要处理时间事件,所以在调用aeApiPoll进行监听之前,会先从时间事件表中获取一个最近到达的时间,根据需要等待的时间构建一个struct timeval tv, *tvp结构的变量,这个变量保存着服务器阻塞等待文件事件的最长时间,一旦时间到达而没有触发文件事件aeApiPoll函数就会停止阻塞,进而调用processTimeEvents函数处理时间事件.

如果在阻塞等待的最长时间之间,触发了文件事件,就会先执行文件事件,后执行时间事件,因此处理时间事件通常比预设的会晚一点.

而执行文件事件rfileProcwfileProc也是调用了回调函数,Redis将文件事件的处理分为了好几种,用于处理不同的网络通信需求:

  • acceptTcpHandler:用于accept client的connect.
  • acceptUnixHandler:用于accept client的本地connect.
  • sendReplyToClient:用于向client发送命令回复.
  • readQueryFromClient:用于读入client发送的请求.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获取最快达到时间事件的函数aeSearchNearestTimer实现:

// 寻找第一个快到时的时间事件
// 这个操作是有用的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选择该事件设置为不用推迟任何事件的睡眠中。
// 如果事件链表没有时间将返回NULL。
static aeTimeEvent *aeSearchNearestTimer(aeEventLoop *eventLoop)
{
    // 时间事件头节点地址
    aeTimeEvent *te = eventLoop->timeEventHead;
    aeTimeEvent *nearest = NULL;
    // 遍历所有的时间事件
    while(te) {
        // 寻找第一个快到时的时间事件,保存到nearest中
        if (!nearest || te->when_sec < nearest->when_sec ||
                (te->when_sec == nearest->when_sec &&
                 te->when_ms < nearest->when_ms))
            nearest = te;
        te = te->next;
    }
    return nearest;
}

该函数就是遍历时间事件链表,然后找到最小值.

我们重点看执行时间事件的函数processTimeEvents函数的实现:

// 执行时间事件
static int processTimeEvents(aeEventLoop *eventLoop) {
    int processed = 0;
    aeTimeEvent *te, *prev;
    long long maxId;
    time_t now = time(NULL);
    // 这里尝试发现时间混乱的情况,上一次处理事件的时间比当前时间还要大
    // 重置最近一次处理事件的时间
    if (now < eventLoop->lastTime) {
        te = eventLoop->timeEventHead;
        while(te) {
            te->when_sec = 0;
            te = te->next;
        }
    }
    // 设置上一次时间事件处理的时间为当前时间
    eventLoop->lastTime = now;
    prev = NULL;
    te = eventLoop->timeEventHead;
    maxId = eventLoop->timeEventNextId-1;   //当前时间事件表中的最大ID
    // 遍历时间事件链表
    while(te) {
        long now_sec, now_ms;
        long long id;
        /* Remove events scheduled for deletion. */
        // 如果时间事件已被删除了
        if (te->id == AE_DELETED_EVENT_ID) {
            aeTimeEvent *next = te->next;
            // 从事件链表中删除事件的节点
            if (prev == NULL)
                eventLoop->timeEventHead = te->next;
            else
                prev->next = te->next;
            // 调用时间事件终结方法清除该事件
            if (te->finalizerProc)
                te->finalizerProc(eventLoop, te->clientData);
            zfree(te);
            te = next;
            continue;
        }
        // 确保我们不处理在此迭代中由时间事件创建的时间事件. 请注意,此检查目前无效:我们总是在头节点添加新的计时器,但是如果我们更改实施细节,则该检查可能会再次有用:我们将其保留在未来的防御
        if (te->id > maxId) {
            te = te->next;
            continue;
        }
        // 获取当前时间
        aeGetTime(&now_sec, &now_ms);
        // 找到已经到时的时间事件
        if (now_sec > te->when_sec ||
            (now_sec == te->when_sec && now_ms >= te->when_ms))
        {
            int retval;
            id = te->id;
            // 调用时间事件处理方法
            retval = te->timeProc(eventLoop, id, te->clientData);
            // 时间事件次数加1
            processed++;
            // 如果不是定时事件,则继续设置它的到时时间
            if (retval != AE_NOMORE) {
                aeAddMillisecondsToNow(retval,&te->when_sec,&te->when_ms);
            // 如果是定时时间,则retval为-1,则将其时间事件删除,惰性删除
            } else {
                te->id = AE_DELETED_EVENT_ID;
            }
        }
        // 更新前驱节点指针和后继节点指针
        prev = te;
        te = te->next;
    }
    return processed;   //返回执行事件的次数
}

如果时间事件不存在,则就调用finalizerProc指向的回调函数,删除当前的时间事件. 如果存在,就调用timeProc指向的回调函数处理时间事件. Redis的时间事件分为两类:

  • 定时事件:让一段程序在指定的时间后执行一次.
  • 周期性事件:让一段程序每隔指定的时间后执行一次.

如果当前的时间事件是周期性,那么就会在将时间周期添加到周期事件的到时时间中. 如果是定时事件,则将该时间事件删除.

推荐学习:Redis视频教程

以上是一文了解Redis原始碼設計剖析之事件處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脚本之家。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
REDIS與SQL數據庫:關鍵差異REDIS與SQL數據庫:關鍵差異Apr 25, 2025 am 12:02 AM

Redis和SQL數據庫的主要區別在於:Redis是內存數據庫,適用於高性能和靈活性需求;SQL數據庫是關係型數據庫,適用於復雜查詢和數據一致性需求。具體來說,1)Redis提供高速數據訪問和緩存服務,支持多種數據類型,適用於緩存和實時數據處理;2)SQL數據庫通過表格結構管理數據,支持複雜查詢和事務處理,適用於電商和金融系統等需要數據一致性的場景。

REDIS:它如何充當數據存儲和服務REDIS:它如何充當數據存儲和服務Apr 24, 2025 am 12:08 AM

REDISACTSASBOTHADATASTOREANDASERVICE.1)ASADATASTORE,ITUSESIN-MEMORYSTOOGATOFORFOFFASTESITION,支持VariousDatharptructuresLikeKey-valuepairsandsortedsetsetsetsetsetsetsets.2)asaservice,ItprovidespunctionslikeItionitionslikepunikeLikePublikePublikePlikePlikePlikeAndluikeAndluAascriptingiationsmpleplepleclexplectiations

REDIS與其他數據庫:比較分析REDIS與其他數據庫:比較分析Apr 23, 2025 am 12:16 AM

Redis與其他數據庫相比,具有以下獨特優勢:1)速度極快,讀寫操作通常在微秒級別;2)支持豐富的數據結構和操作;3)靈活的使用場景,如緩存、計數器和發布訂閱。選擇Redis還是其他數據庫需根據具體需求和場景,Redis在高性能、低延遲應用中表現出色。

REDIS的角色:探索數據存儲和管理功能REDIS的角色:探索數據存儲和管理功能Apr 22, 2025 am 12:10 AM

Redis在數據存儲和管理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其多種數據結構和持久化機製成為現代應用的核心。 1)Redis支持字符串、列表、集合、有序集合和哈希表等數據結構,適用於緩存和復雜業務邏輯。 2)通過RDB和AOF兩種持久化方式,Redis確保數據的可靠存儲和快速恢復。

REDIS:了解NOSQL概念REDIS:了解NOSQL概念Apr 21, 2025 am 12:04 AM

Redis是一種NoSQL數據庫,適用於大規模數據的高效存儲和訪問。 1.Redis是開源的內存數據結構存儲系統,支持多種數據結構。 2.它提供極快的讀寫速度,適合緩存、會話管理等。 3.Redis支持持久化,通過RDB和AOF方式確保數據安全。 4.使用示例包括基本的鍵值對操作和高級的集合去重功能。 5.常見錯誤包括連接問題、數據類型不匹配和內存溢出,需注意調試。 6.性能優化建議包括選擇合適的數據結構和設置內存淘汰策略。

REDIS:現實世界的用例和示例REDIS:現實世界的用例和示例Apr 20, 2025 am 12:06 AM

Redis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1.作為緩存系統加速數據庫查詢,2.存儲Web應用的會話數據,3.實現實時排行榜,4.作為消息隊列簡化消息傳遞。 Redis的多功能性和高性能使其在這些場景中大放異彩。

REDIS:探索其功能和功能REDIS:探索其功能和功能Apr 19, 2025 am 12:04 AM

Redis脫穎而出是因為其高速、多功能性和豐富的數據結構。 1)Redis支持字符串、列表、集合、散列和有序集合等數據結構。 2)它通過內存存儲數據,支持RDB和AOF持久化。 3)從Redis6.0開始引入多線程處理I/O操作,提升了高並發場景下的性能。

Redis是SQL還是NOSQL數據庫?答案解釋了Redis是SQL還是NOSQL數據庫?答案解釋了Apr 18, 2025 am 12:11 AM

RedisisclassifiedasaNoSQLdatabasebecauseitusesakey-valuedatamodelinsteadofthetraditionalrelationaldatabasemodel.Itoffersspeedandflexibility,makingitidealforreal-timeapplicationsandcaching,butitmaynotbesuitableforscenariosrequiringstrictdataintegrityo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SecLists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終安全測試人員的伙伴。它是一個包含各種類型清單的集合,這些清單在安全評估過程中經常使用,而且都在一個地方。 SecLists透過方便地提供安全測試人員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幫助提高安全測試的效率和生產力。清單類型包括使用者名稱、密碼、URL、模糊測試有效載荷、敏感資料模式、Web shell等等。測試人員只需將此儲存庫拉到新的測試機上,他就可以存取所需的每種類型的清單。

mPDF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DVWA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