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js教程深入解析webpack的五個核心概念

webpack 是一種前端資源建構工具,一個靜態模組打包器(module bundler);webpack有5大核心概念(入口、輸出、loader、插件、模式) ,下面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深入解析webpack的五個核心概念

webpack 五個核心概念

#1. Entry

入口(Entry )指示webpack 以哪個檔案為入口起點開始打包,分析建構內部相依圖。

2. Output

輸出(Output)指示 webpack 打包後的資源 bundles 輸出到哪裡去,以及如何命名。

3. Loader

webpack 只能理解 JavaScript 和 JSON 文件,這是 webpack 開箱可用的自帶能力。 loader 讓webpack 能夠去處理其他類型的文件,並將它們轉換為有效 模組,以供應用程式使用,以及被添加到依賴圖中。

4. Plugins

外掛(Plugins)可以用來執行範圍更廣的任務。插件的範圍包括,從打包最佳化和壓縮,一直到重新定義環境中的變數等。

5. Mode

模式(Mode)指示 webpack 使用對應模式的設定。

下面就來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webpack這五個核心概念。

1、入口(Entry)

entry 物件是用於 webpack 查找啟動並建構 bundle。 entry 是應用程式的起點入口,從這個起點開始,應用程式啟動執行。如果傳遞一個數組,那麼數組的每一項都會執行。入口起點(entry point) 指示 webpack 應該使用哪個模組,來作為建構其內部依賴圖(dependency graph) 的開始。進入入口起點後,webpack 會找出有哪些模組和函式庫是入口起點(直接和間接)依賴的。

簡單規則:每個 HTML 頁面都有一個入口起點。單頁應用(SPA):一個入口起點,多頁應用(MPA):多個入口起點。

預設值是 ./src/index.js,但你可以透過在 webpack configuration 中設定 entry 屬性,來指定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入口起點。例如:

//单入口--字符串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to/my/entry/file.js',
};
//多入口--数组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src/add.js']
};
//多入口--对象
module.exports = {
  entry: {
    home: './home.js',
    about: './about.js',
    contact: './contact.js'
  }
};

entry的值類型:

  • 字串:單入口,打包形成一個chunk,最終只會輸出一個bundle文件,chunk 的名稱預設是main

  • 陣列:多入口,所有的入口文件最終也只會形成一個chunk,最終輸出一個bundle 文件,chunk 的名稱預設為main。一般只用在HMR 功能中讓html熱更新生效

  • 物件:多入口,有多少個key 就會形成多少個chunk,也就輸出多少個bundle 文件,每個鍵(key)會是chunk 的名稱。在物件類型中,每個key的值還可以是一個數組,而不僅僅是一個字串

2、輸出(output)

output  指示webpack 如何去輸出、以及在哪裡輸出你的bundle、asset 和其他你所打包或使用webpack 載入的任何內容。輸出的 bundle 的預設值是 ./dist/main.js,其他產生檔案預設放置在 ./dist 資料夾中。

你可以透過在設定中指定一個 output 字段,來設定這些處理流程: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to/my/entry/file.js',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filename: 'my-first-webpack.bundle.js',
  },
};

我們可以透過 output.filename 和 output.path 屬性,來告訴webpack bundle 的名稱,以及bundle 產生到哪裡。

2.1、output.filename(檔案名稱和目錄)

此選項決定了每個輸出 bundle 的目錄和名稱。這些 bundle 將寫入到 output.path 選項指定的目錄下。

對於單一入口起點,filename 會是靜態名稱。然而,當透過多個入口起點(entry point)、程式碼分割(code splitting)或各種插件(plugin)建立多個 bundle,應該使用其他方法來讓每個 bundle 都有一個唯一的名稱。

//单入口时:
module.exports = {
  //...
  output: {
    filename: 'js/bundle.js'
  }
};
//多入口--使用入口名称:
module.exports = {
  //...
  output: {
    filename: '[name].bundle.js'
  }
};
//多入口--使用每次构建过程中,唯一的 hash 生成
module.exports = {
  //...
  output: {
    filename: '[name].[hash].bundle.js'
  }
};
...

2.2、output.path(檔案目錄)

#output.path 指定所有輸出檔案的目錄,即將來臨所有資源輸出的公共目錄。 path 必須是絕對路徑。

module.exports = {
  //...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assets')
  }
};

2.3、output.publicPath(引用資源的路徑前綴)

publicPath 指定的是html 檔案中的所有資源引入的公共路徑前綴。它不會對生成檔案的路徑造成影響,而是在 html 檔案引入各種資源時,將 publicPath 作為前綴加到引入資源的路徑前面。

實例:

在 vue-cli 產生的 webpack 配置中,生產環境下 publicPath 的值預設為 '/',也就是目前目錄的根目錄。

打包过后,我们打开 html 文件,可以看到 html 文件中引入的资源路径为:

 可以看到,都在路径前面加了 / 符号。当我们打开浏览器访问生成的 html 文件时,会发现报错,资源访问不到,报404,此时资源的访问类似如下:

在服务器上可能会是如下,但访问一样可能会有问题。

我们可以将 publicPath 修改为相对路径,或者直接把它注释掉也行。 

2.3.1、path和publicPath的区别

  • path 指定的是<span class="token comment">打包后文件在硬盘中的存储位置,是webpack所有文件的输出的路径,<strong>必须是绝对路径。</strong>比如:输出的js、图片,HtmlWebpackPlugin生成的html文件等,都会存放在以path为基础的目录下。</span>
  • publicPath 并不会对生成文件的路径造成影响,主要是对你的页面里面引入的资源的路径做对应的补全。

2.4、output.chunkFilename(非入口chunk的名称)

output.chunkFilename 决定了非入口(non-entry) chunk 文件的名称。也就是除了入口文件生成的chunk外,其他文件生成的chunk文件命名。

module.exports = {
  //...
  output: {
    chunkFilename: 'js/[name]_chunk.js'   //非入口chunk的名称
  }
};

3、loader

webpack 本身只能打包 JavaScript 和 JSON 文件(webpack3+和webpack2+内置可处理JSON文件,但webpack1+并不支持,需要引入json-loader),这是 webpack 开箱可用的自带能力。webpack 本身不支持打包其他类型文件,比如 css、vue 等,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 loader 来让 webpack 去处理这些类型的文件。loader 可以将文件从不同的语言(如 TypeScript)转换为 JavaScript 或将内联图像转换为 data URL,loader 甚至允许你直接在 JavaScript 模块中 import CSS文件!

通过使用不同的loaderwebpack有能力调用外部的脚本或工具,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文件的处理,比如说分析转换 scss为css,或者把下一代的JS文件(ES6,ES7)转换为现代浏览器兼容的JS文件。对React的开发而言,合适的Loaders可以把React的中用到的JSX文件转换为JS文件。

在 webpack 的配置中,loader 有两个属性:

  • test 属性,识别出哪些文件会被转换。

  • use 属性,定义出在进行转换时,应该使用哪个 loader。

  • include/exclude(可选):手动添加必须处理的文件(文件夹)或屏蔽不需要处理的文件(文件夹)

  • query(可选):为loaders提供额外的设置选项

//示例: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output: {
    filename: 'my-first-webpack.bundle.js',
  },
  module: {
    rules: [
        { test: /\.txt$/, loader: 'raw-loader' },
        {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使用多个loader的话应该用 use
    ], 
  },
};

以上配置中,对一个单独的 module 对象定义了 rules 属性,里面包含两个必须属性:test 和 use。这相当于告诉 webpack 编译器在碰到 require()/import 语句中被解析为 '.txt' 的路径时,在对它打包之前,先使用raw-loader 转换一下。

使用多个loader的话应该用 use,use 数组中的 loader 执行顺序:从右到左,依次执行。比如上面的 css 文件,首先 css-loader 会将 css 文件编译成 JS 加载到 JS文件中,然后再由 style-loader 创建 style 标签,将 JS 中的样式资源插入到 head 标签中。

3.1、CSS-loader

webpack提供两个工具处理样式表,css-loader 和 style-loader,二者处理的任务不同。css-loader使你能够使用类似import的方法来引入 css 文件,style-loader将所有的计算后的样式加入页面中,二者组合在一起使你能够把样式表嵌入webpack打包后的JS文件中,由此就可以在JS文件中引入css文件了。

//安装
npm install --save-dev style-loader css-loader  //css-loader版本太高编译可能会出错,建议降低版本比如 css-loader@1.0.1 可用
//使用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x|\.j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test: /\.css$/,  //对同一个文件引入多个loader的方法。loader的作用顺序是后面的loader先开始作用
                use: [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
                ]
            }
        ]
    }
};

假设有一个 main.css 文件:

body {
  backgroud: green;
}

为了让webpack能找到”main.css“文件,我们把它导入”main.js “中,如下:

//main.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nder} from 'react-dom';
import Greeter from './Greeter';
import './main.css';//使用require导入css文件
 
render(<greeter></greeter>,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通常情况下,css会和js打包到同一个文件中,并不会打包为一个单独的css文件。不过通过合适的配置webpack也可以把css打包为单独的文件的。

4、插件(plugin)

loader 用于转换某些类型的模块,而插件则可以用于执行范围更广的任务,包括:打包优化、压缩、资源管理、注入环境变量等。插件目的在于解决 loader 无法实现的其他事。

要使用某个插件,我们需要通过npm安装它,然后在 plugins 属性下添加该插件的一个实例。由于插件可以携带参数/选项,你必须在 webpack 配置中,向 plugins 属性传入 new 实例。多数插件可以通过选项自定义,你也可以在一个配置文件中因为不同目的而多次使用同一个插件。

//webpack.config.js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 通过 npm 安装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用于访问内置插件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txt$/, use: 'raw-loader' }],
  },
  plugins: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src/index.html' })],
};

在上面的示例中,html-webpack-plugin 为应用程序生成一个 HTML 文件,并自动注入所有生成的 bundle。

4.1、BannerPlugin插件(添加版权说明)

下面我们添加了一个给打包后代码添加版权声明的插件。该插件是webpack中的内置插件不用安装。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x|\.j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test: /\.css$/,
                use: [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
                    }, {
                        loader: "postcss-loader"
                    }
                ]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wenxuehai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

4.2、Hot Module Replacement 插件(热加载)

Hot Module Replacement(HMR)是webpack里很有用的一个插件,它允许你在修改组件代码后,自动刷新实时预览修改后的效果。热加载和webpack-dev-server不同,热替换在应用运行时,无需刷新页面,便能查看代码更新后的效果 ,就跟直接在浏览器上修改dom样式一样,而webpack-dev-server是要刷新页面的。

(1)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添加HMR插件;

(2)在Webpack Dev Server中添加“hot”参数;

4.2.1、react实现热加载

React模块可以使用Babel实现功能热加载。Babel有一个叫做react-transform-hrm的插件,可以在不对React模块进行额外的配置的前提下让HMR正常工作;

安装react-transform-hmr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plugin-react-transform react-transform-hmr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entry: __dirname + "/app/main.js",//已多次提及的唯一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public",
        filename: "bundle.js"
    },
    devtool: 'eval-source-map',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ublic",//本地服务器所加载的页面所在的目录
        historyApiFallback: true,//不跳转
        inline: true,
        hot: true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x|\.j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test: /\.css$/,
                use: [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
                    }, {
                        loader: "postcss-loader"
                    }
                ]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热加载插件
    ],
};

配置Babel

// .babelrc
{
  "presets": ["react", "env"],
  "env": {
    "development": {
    "plugins": [["react-transform", {
       "transforms": [{
         "transform": "react-transform-hmr",         
         "imports": ["react"],       
         "locals": ["module"]
       }]
     }]]
    }
  }
}
//Greeter,js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styles from './main.css'
 
class Greeter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h1>
            aaaf
          </h1>
        
    );
  }
}
export default Greeter
//main.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act-dom';
import Greeter from './greeter.js';
 
ren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现在如果我们就可以实现热加载模块了,每次保存就能在浏览器上直接看到更新内容,浏览器不必刷新也不会自动刷新。

(有时候没有效果可能是版本问题)

4.3、ExtractTextWebpackPlugin插件(抽离css)

在默认情况下,webpack 不会将 css 样式作为一个独立文件,而是会将 css 也打包到 js 文件中,打包生成的 js 文件在渲染时会通过 js 语法来将样式通过 style 标签的形式来插入到页面中。但是这样的话,打包出来的 bundle 文件可能会过大,此时我们可以通过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来将 css  样式独立成 css 文件。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会将入口 chunk 中引用到的 *.css(包括引入的css文件和vue文件中style所写的样式),移动到一个独立分离的 CSS 文件中。ExtractTextPlugin 对每个入口 chunk 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 css文件,也就是说一个入口对应着一个 css 文件,多个入口的话就会分别生成多个对应的 css 文件。

通过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你的样式将不再内嵌到 JS bundle 中,而是会放到一个单独的 CSS 文件(即 styles.css)当中。 如果你的样式文件大小较大,这会做更快提前加载,因为 CSS bundle 会跟 JS bundle 并行加载。

const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css-loader"
        })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
      filename: utils.assetsPath('css/[name].[contenthash].css'),   //ExtractTextPlugin 对每个入口 chunk 都生成一个对应的文件,所以当你配置多个入口 chunk 的时候,必须使用 [name], [id] 或 [contenthash]
      // allChunks: true,   //当使用 `CommonsChunkPlugin` 并且在公共 chunk 中有提取的 chunk(来自`ExtractTextPlugin.extract`)时,`allChunks` **必须设置为 `true`。
    }),
  ]
}

4.3.1、allChunks选项(是否也将异步加载的样式一起提取出来)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的 allChunks 选项的默认值为 false。

allChunks 选项的意思是是否需要将异步加载的样式一起提取出来。因为在默认情况下,就算使用了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如果该样式或者样式文件是异步加载的话,那么这些样式是不会被提取到独立的 css 文件中的,而是仍然会打包到 js 文件中。

所以allChunks:false为默认值,默认是从 entry 的入口提取代码,但是不会提取异步加载的代码;allChunks:true则是提取所有模块的代码(包括异步加载的模块)到一个文件里面。如果使用了异步加载样式,但是 allChunks 又设为了 false,那么我们就需要设置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的 fallback, fallback是在异步代码加载的 css 代码没有被提取的情况下, 以style-loader的情况去加载异步组件的样式。

可参考:

https://github.com/sevenCon/blog-github/blob/master/articles/webpack学习笔记(2)-ExtractTextWebpackPlugin的使用.md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134409/article/details/88416356

5、模式(mode)

通过选择 developmentproduction 或 none 之中的一个,来设置 mode 参数,你可以启用 webpack 内置在相应环境下的优化。其默认值为 production

module.exports = {
  mode: 'production',
};

在配置文件中直接配置 mode 选项将告知 webpack 使用相应模式的内置优化,mode选项有development、production、none。

development : 开发模式,打包的代码不会被压缩,开启代码调试,
production : 生产模式,则正好反之。

将 mode 设为development或者production,webpack会自动同时也设置 process.env.NODE_ENV 的值,我们可以在任何文件夹中直接拿到该值。但如果只设置 NODE_ENV,则不会自动设置 mode。(在node中,全局变量 process 表示的是当前的node进程。process.env 属性包含着用户环境的信息。process.env 本身并不存在NODE_ENV这个属性,我们一般会自己去定义 NODE_ENV 属性,用它来判断是生产环境还是开发环境)

(请注意:mode选项是webpack4新增的,在4之前都是用DefinePlugin插件设置,webpack4把DefinePlugin删除了)

5.1、vue-cli项目mode配置详解

在 webpack 中,一般都会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NODE_ENV 的值。在使用 vue-cli 默认生成的 vue 项目中,NODE_ENV 配置情况如下:

//webpack.dev.conf.js 文件下,引入了 dev.env.js 文件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 require('../config/dev.env')
}),
//dev.env.js 文件中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Env, {
  NODE_ENV: '"development"'
})
//webpack.prod.conf.js 文件下,引入了 prod.env.js 文件
const env = require('../config/prod.env')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 env
}),
//prod.env.js 文件中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production"'
}

从上面可以知道,在开发环境下,配置文件将 NODE_ENV 配置成了 'development';在生产环境下,配置文件将 NODE_ENV 配置成了 'production'。

我们在运行项目时,会执行 npm run dev 或者 npm run build,这两个命令时使用了开发环境或者生产环境的配置文件来生成运行项目,由此也对应着配置了对应的 NODE_ENV 的值,我们也就能够在项目的任一文件中(配置文件不一定,因为要看配置了 NODE_ENV 的值的配置文件有没有生效了才行)获取到对应的 NODE_ENV 的值。

5.2、process.env.NODE_ENV配置

process 是 node 的全局变量,并且 process 有 env 这个属性,但是没有 NODE_ENV 这个属性。NODE_ENV 变量并不是 process.env 直接就有的,而是通过设置得到的,但是 NODE_ENV 变量通常约定用于定义环境类型。这个变量的作用是:我们可以通过判断这个变量区分开发环境或生产环境。

(1)可以通过webpack的内置插件 DefinePlugin 来设置全局变量值: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NODE_ENV': JSON.stringify('production')
}),

 设置完后在执行脚本上可以取到该值,比如:

// main.js
console.log(process.env.NODE_ENV);    //production

但是在webpack的配置文件 webpack.config.js 中取不到该值。

(2)通过 cross-env 包设置

先下载 cross-env 包:

cnpm i cross-env -D

设置 package.json 文件:

"build": "cross-env NODE_ENV=test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此时在配置文件中可以取到该值(process.env.NODE_ENV),但是在可执行脚本中取不到,需要配合DefinePlugin 插件使用

更多编程相关知识,请访问:编程视频!!

以上是深入解析webpack的五個核心概念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博客园。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和預測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和預測Apr 27, 2025 am 12:21 AM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包括:1.Python將鞏固在科學計算和AI領域的地位,2.JavaScript將推動Web技術發展,3.跨平台開發將成為熱門,4.性能優化將是重點。兩者都將繼續在各自領域擴展應用場景,並在性能上有更多突破。

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Apr 26, 2025 am 12:09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開發環境上的選擇都很重要。 1)Python的開發環境包括PyCharm、JupyterNotebook和Anaconda,適合數據科學和快速原型開發。 2)JavaScript的開發環境包括Node.js、VSCode和Webpack,適用於前端和後端開發。根據項目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和項目成功率。

JavaScript是用C編寫的嗎?檢查證據JavaScript是用C編寫的嗎?檢查證據Apr 25, 2025 am 12:15 AM

是的,JavaScript的引擎核心是用C語言編寫的。 1)C語言提供了高效性能和底層控制,適合JavaScript引擎的開發。 2)以V8引擎為例,其核心用C 編寫,結合了C的效率和麵向對象特性。 3)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原理包括解析、編譯和執行,C語言在這些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JavaScript的角色:使網絡交互和動態JavaScript的角色:使網絡交互和動態Apr 24, 2025 am 12:12 AM

JavaScript是現代網站的核心,因為它增強了網頁的交互性和動態性。 1)它允許在不刷新頁面的情況下改變內容,2)通過DOMAPI操作網頁,3)支持複雜的交互效果如動畫和拖放,4)優化性能和最佳實踐提高用戶體驗。

C和JavaScript:連接解釋C和JavaScript:連接解釋Apr 23, 2025 am 12:07 AM

C 和JavaScript通過WebAssembly實現互操作性。 1)C 代碼編譯成WebAssembly模塊,引入到JavaScript環境中,增強計算能力。 2)在遊戲開發中,C 處理物理引擎和圖形渲染,JavaScript負責遊戲邏輯和用戶界面。

從網站到應用程序:JavaScript的不同應用從網站到應用程序:JavaScript的不同應用Apr 22, 2025 am 12:02 AM

JavaScript在網站、移動應用、桌面應用和服務器端編程中均有廣泛應用。 1)在網站開發中,JavaScript與HTML、CSS一起操作DOM,實現動態效果,並支持如jQuery、React等框架。 2)通過ReactNative和Ionic,JavaScript用於開發跨平台移動應用。 3)Electron框架使JavaScript能構建桌面應用。 4)Node.js讓JavaScript在服務器端運行,支持高並發請求。

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Apr 21, 2025 am 12:01 AM

Python更適合數據科學和自動化,JavaScript更適合前端和全棧開發。 1.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中表現出色,使用NumPy、Pandas等庫進行數據處理和建模。 2.Python在自動化和腳本編寫方面簡潔高效。 3.JavaScript在前端開發中不可或缺,用於構建動態網頁和單頁面應用。 4.JavaScript通過Node.js在後端開發中發揮作用,支持全棧開發。

C/C在JavaScript口譯員和編譯器中的作用C/C在JavaScript口譯員和編譯器中的作用Apr 20, 2025 am 12:01 AM

C和C 在JavaScript引擎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实现解释器和JIT编译器。1)C 用于解析JavaScript源码并生成抽象语法树。2)C 负责生成和执行字节码。3)C 实现JIT编译器,在运行时优化和编译热点代码,显著提高JavaScript的执行效率。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Dreamweaver Mac版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PhpStorm Mac 版本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