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js教程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Aug 09, 2022 pm 05:11 PM
webpack打包

Webpack 是如何實現打包的?以下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深入了解Webpack 打包原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作為一個前端“攻城獅”,Webpack 再熟悉不過了,Webpack 能做的事太多了,可以將所有資源(包括JS,TS,JSX ,圖像,字體和CSS 等)打包後置於依賴關係中,使你可以按照需求引用依賴來使用資源。 Webpack 很出色的完成了轉譯前端多種文件資源,分析複雜模組依賴的工作,並且我們還可以自定義 loader,自由的加載我們自己的資源,那 Webpack 是如何實現打包的呢? 今天來我們一起來看下。

想要知道 Webpack 打包原理的我們需要事先知道兩個知識點

1、什麼是 require?

說到require 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import,import 是es6 的一個語法標準,

– require 是運行時調用,因此require 理論上可以運用在程式碼的任何地方;

– import 是編譯時調用,因此必須放在檔案開頭;

在我們使用Webpack 進行編譯的時候會使用babel 把import 轉譯成require,在CommonJS 中,有一個全域性方法require(),用來載入模組, AMD、CMD 也採用的require 方式來引用。

例如:

var add = require('./a.js');
add(1,2)

簡單看來 require 其實就是函數,引用的 ./a.js 只是函數的參數。

2、什麼是 exports?

在這裡我們可以認為 exports 是一個對象,MDN export 可以看下具體用法。

了解了require 和 exports,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打包

我們先看看下面我們打包後的程式碼結構,我們可以發現經過打包後會出現 require 和 exports。

並不是所有的瀏覽器都能執行 require exports,必須自己去實作一下 require 和 exports 才能確保程式碼的正常運作。打包後的程式碼就是一個自執行函數,參數有依賴訊息,以及檔案的 code,執行的函數體透過 eval 執行 code。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整體設計圖如下: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第一步:編寫我們的設定文件

設定檔中設定了我們打包的入口entry 以及打包後的出口output 為後面的產生檔案做好準備。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打包后输出的文件地址,需要绝对路径因此需要path
    filename:"main.js"
  },
  mode:"development"

第二步:模組分析

#整體想法:可以總結來說就是利用fs 檔案讀取入口檔案透過AST 取得到import 依賴的檔案的路徑,如果依賴檔案依然有依賴一直遞歸下去直到依賴分析清楚,維護在一個map 裡面。

細節拆解:有人會有疑惑為什麼用AST 因為AST 天生有這個功能,它的ImportDeclaration 能幫我們快速過濾出import 語法,當然用正則匹配也是可以的,畢竟檔案讀取完就是一個字串,透過寫牛逼的正規獲取檔案依賴路徑,但不夠elegant。

step1:新index.js,a.js,b.js 依賴關係如下

index.js檔案

import { str } from "./a.js";
console.log(`${str} Webpack`)

a.js文件

import { b} from "./b.js"
export const str = "hello"

b.js 檔案

export const b="bbb"

step2:寫Webpack

模組分析:利用AST 的@babel/parser將檔案讀取的字串轉換成AST 樹,@babel/traverse 進行語法分析,利用ImportDeclaration 過濾出import 找出檔案依賴。

    const content = fs.readFileSync(entryFile, "utf-8");
    const ast = parser.parse(content, { sourceType: "module" });
  
    const dirname = path.dirname(entryFile);
    const dependents = {};
    traverse(ast, {
      ImportDeclaration({ node }) {
        // 过滤出import
        const newPathName = "./" + path.join(dirname, node.source.value);
        dependents[node.source.value] = newPathName;
      }
    })
    const { code } = transformFromAst(ast, null, {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return {
      entryFile,
      dependents,
      code
    }

結果如下: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利用遞迴或是循環逐個import 檔案進行依賴分析,這塊注意,我們是使用for 迴圈實作了分析所有依賴,之所以循環可以分析所有依賴,注意modules 的長度是變化的,當有依賴的時候.modules.push 新的依賴,modules.length 就會變化。

 for (let i = 0; i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步:寫 WebpackBootstrap 函數 產生輸出檔</span></strong></p><p><strong>编写</strong> <strong>WebpackBootstrap</strong> <strong>函数</strong>:这里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 WebpackBootstrap 函数,编译后我们源代码的 import 会被解析成 require 浏览器既然不认识 require ,那我们就先声明它,毕竟 require 就是一个方法,在编写函数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作用域隔离,防止变量污染。我们代码中 exports 也需要我们声明一下,保证代码在执行的时候 exports 已经存在。</p><p><strong>生成输出文件</strong>:生成文件的地址我们在配置文件已经写好了,再用 fs.writeFileSync 写入到输出文件夹即可。</p><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  file(code) {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this.output.path, this.output.filename)
    const newCode = JSON.stringify(code);
    // 生成bundle文件内容
    const bundle = `(function(modules){
      function require(module){
        function pathRequire(relativePath){
          return require(modules[module].dependents[relativePath])
        }
        const exports={};
        (function(require,exports,code){
          eval(code)
        })(pathRequire,exports,modules[module].code);
        return exports
      }
      require('${this.entry}')
    })(${newCode})`;
      //  WebpackBoostrap
    // 生成文件。放入dist 目录
    fs.writeFileSync(filePath,bundle,'utf-8')
  }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第四步:分析执行顺序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我们可以在浏览器的控制台运行一下打包后的结果,如果能正常应该会打印出 hello Webpack。

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对 Webpack 的大概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利用 AST 去解析代码只是本次演示的一种方式,不是 Webpack 的真实实现,Webpack 他自己有自己的 AST 解析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拿到模块依赖,Webpack 生态是很完整,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 如果出现组件循环引用那又应该如何处理?
  • Webpack 是如何加载 loader 的?
  • 犹大大极力推荐的 vite 可以实现按需打包,大大提升开发时候打包速度,如果是 webapck 又是应该如何实现?

更多编程相关知识,请访问:编程视频!!

以上是深析webpack的打包流程與原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掘金社区。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
JavaScript在行動中:現實世界中的示例和項目JavaScript在行動中:現實世界中的示例和項目Apr 19, 2025 am 12:13 AM

JavaScript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前端和後端開發。 1)通過構建TODO列表應用展示前端應用,涉及DOM操作和事件處理。 2)通過Node.js和Express構建RESTfulAPI展示後端應用。

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Apr 18, 2025 am 12:19 AM

JavaScript在Web開發中的主要用途包括客戶端交互、表單驗證和異步通信。 1)通過DOM操作實現動態內容更新和用戶交互;2)在用戶提交數據前進行客戶端驗證,提高用戶體驗;3)通過AJAX技術實現與服務器的無刷新通信。

了解JavaScript引擎:實施詳細信息了解JavaScript引擎:實施詳細信息Apr 17, 2025 am 12:05 AM

理解JavaScript引擎內部工作原理對開發者重要,因為它能幫助編寫更高效的代碼並理解性能瓶頸和優化策略。 1)引擎的工作流程包括解析、編譯和執行三個階段;2)執行過程中,引擎會進行動態優化,如內聯緩存和隱藏類;3)最佳實踐包括避免全局變量、優化循環、使用const和let,以及避免過度使用閉包。

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Apr 16, 2025 am 12:12 AM

Python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曲線平緩,語法簡潔;JavaScript適合前端開發,學習曲線較陡,語法靈活。 1.Python語法直觀,適用於數據科學和後端開發。 2.JavaScript靈活,廣泛用於前端和服務器端編程。

Python vs. JavaScript:社區,圖書館和資源Python vs. JavaScript:社區,圖書館和資源Apr 15, 2025 am 12:16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社區、庫和資源方面的對比各有優劣。 1)Python社區友好,適合初學者,但前端開發資源不如JavaScript豐富。 2)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庫方面強大,JavaScript則在前端開發庫和框架上更勝一籌。 3)兩者的學習資源都豐富,但Python適合從官方文檔開始,JavaScript則以MDNWebDocs為佳。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和個人興趣。

從C/C到JavaScript:所有工作方式從C/C到JavaScript:所有工作方式Apr 14, 2025 am 12:05 AM

從C/C 轉向JavaScript需要適應動態類型、垃圾回收和異步編程等特點。 1)C/C 是靜態類型語言,需手動管理內存,而JavaScript是動態類型,垃圾回收自動處理。 2)C/C 需編譯成機器碼,JavaScript則為解釋型語言。 3)JavaScript引入閉包、原型鍊和Promise等概念,增強了靈活性和異步編程能力。

JavaScript引擎:比較實施JavaScript引擎:比較實施Apr 13, 2025 am 12:05 AM

不同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和執行JavaScript代碼時,效果會有所不同,因為每個引擎的實現原理和優化策略各有差異。 1.詞法分析:將源碼轉換為詞法單元。 2.語法分析:生成抽象語法樹。 3.優化和編譯:通過JIT編譯器生成機器碼。 4.執行:運行機器碼。 V8引擎通過即時編譯和隱藏類優化,SpiderMonkey使用類型推斷系統,導致在相同代碼上的性能表現不同。

超越瀏覽器:現實世界中的JavaScript超越瀏覽器:現實世界中的JavaScriptApr 12, 2025 am 12:06 AM

JavaScript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服務器端編程、移動應用開發和物聯網控制:1.通過Node.js實現服務器端編程,適用於高並發請求處理。 2.通過ReactNative進行移動應用開發,支持跨平台部署。 3.通過Johnny-Five庫用於物聯網設備控制,適用於硬件交互。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工具

DVWA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SublimeText3 英文版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薦:為Win版本,支援程式碼提示!

ZendStudio 13.5.1 Mac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PhpStorm Mac 版本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