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為大家帶來了mysql不能用uuid做主鍵的相關知識,mysql官方推薦不要使用uuid或者不連續不重複的雪花id,而是推薦連續自增的主鍵id,官方的推薦是auto_increment,那麼為什不建議採用uuid,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前言
#在mysql設計表的時候,mysql官方推薦不要使用uuid或不連續不重複的雪花id(long形且唯一,單機遞增),而是推薦連續自增的主鍵id,官方的推薦是auto_increment,那麼為什麼不建議採用uuid,使用uuid究竟有什麼壞處?
一、mysql與程式實例
#1.1.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建立三張表
分別是user_auto_key,user_uuid,user_random_key,分別表示自動增長的主鍵,uuid作為主鍵,
隨機key作為主鍵,其它我們完全保持不變.
#根據控制變數法,我們只把每個表的主鍵使用不同的策略生成,而其他的字段完全一樣,然後測試一下表的插入速度和查詢速度:
註:這裡的隨機key其實是指用雪花演算法算出來的前後不連續不重複無規律的id:一串18位元長度的long值
##1.2.光有理論不行,直接上程式,使用spring的jdbcTemplate來實現增查測試:
技術框架:springboot jdbcTemplate junit hutool,程序的原理就是連接自己的測試資料庫,然後在相同的環境下寫入同等數量的數據,來分析一下insert插入的時間來進行綜合其效率,為了做到最真實的效果,所有的數據採用隨機生成,例如名字、信箱、地址都是隨機產生。package com.wyq.mysqldemo; import cn.hutool.core.collection.CollectionUtil; import com.wyq.mysqldemo.databaseobject.UserKeyAuto; import com.wyq.mysqldemo.databaseobject.UserKeyRandom; import com.wyq.mysqldemo.databaseobject.UserKeyUUID; import com.wyq.mysqldemo.diffkeytest.AutoKeyTableService; import com.wyq.mysqldemo.diffkeytest.RandomKeyTableService; import com.wyq.mysqldemo.diffkeytest.UUIDKeyTableService; import com.wyq.mysqldemo.util.JdbcTemplateService;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test.context.SpringBoot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StopWatch; import java.util.List; @SpringBootTest class MysqlDemoApplicationTests { @Autowired private JdbcTemplateService jdbcTemplate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AutoKeyTableService autoKeyTable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UUIDKeyTableService uuidKeyTable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RandomKeyTableService randomKeyTableService; @Test void testDBTime() { StopWatch stopwatch = new StopWatch("执行sql时间消耗"); /** * auto_increment key任务 */ final String insertSql = "INSERT INTO user_key_auto(user_id,user_name,sex,address,city,email,state) VALUES(?,?,?,?,?,?,?)"; List<UserKeyAuto> insertData = autoKeyTableService.getInsertData(); stopwatch.start("自动生成key表任务开始"); long start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f (CollectionUtil.isNotEmpty(insertData)) { boolean insertResult = jdbcTemplateService.insert(insertSql, insertData, false); System.out.println(insertResult); } long end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auto key消耗的时间:" + (end1 - start1)); stopwatch.stop(); /** * uudID的key */ final String insertSql2 = "INSERT INTO user_uuid(id,user_id,user_name,sex,address,city,email,state) VALUES(?,?,?,?,?,?,?,?)"; List<UserKeyUUID> insertData2 = uuidKeyTableService.getInsertData(); stopwatch.start("UUID的key表任务开始");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f (CollectionUtil.isNotEmpty(insertData)) { boolean insertResult = jdbcTemplateService.insert(insertSql2, insertData2, true); System.out.println(insertResult); } long over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UUID key消耗的时间:" + (over - begin)); stopwatch.stop(); /** * 随机的long值key */ final String insertSql3 = "INSERT INTO user_random_key(id,user_id,user_name,sex,address,city,email,state) VALUES(?,?,?,?,?,?,?,?)"; List<UserKeyRandom> insertData3 = randomKeyTableService.getInsertData(); stopwatch.start("随机的long值key表任务开始");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f (CollectionUtil.isNotEmpty(insertData)) { boolean insertResult = jdbcTemplateService.insert(insertSql3, insertData3, true); System.out.println(insertResult);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随机key任务消耗时间:" + (end - start)); stopwatch.stop(); String result = stopwatch.prettyPrin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1.3.程式寫入結果
二、使用uuid和自增id的索引結構比較
2.1.使用自增id的內部結構
2.2.使用uuid的索引內部結構
③由於頻繁的頁分裂,頁會變得稀疏並被不規則的填充,最終會導致資料會有碎片
在把隨機值(uuid和雪花id)載入到叢集索引(innodb預設的索引類型)以後,有時候會需要做一次OPTIMEIZE TABLE來重建表並優化頁的填充,這將又需要一定的時間消耗。
結論:使用innodb應該盡可能的按主鍵的自增順序插入,並且盡可能使用單調的增加的聚簇鍵的值來插入新行
2.3.使用自增id的缺點
那麼使用自增的id就完全沒有壞處了嗎?並不是,自增id也會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①別人一旦爬取你的數據庫,就可以根據數據庫的自增id獲取到你的業務增長信息,很容易分析出你的經營情況
②對於高並發的負載,innodb在按主鍵進行插入的時候會造成明顯的鎖爭用,主鍵的上界會成為爭搶的熱點,因為所有的插入都發生在這裡,並發插入會導致間隙鎖競爭
③Auto_Increment鎖定機制會造成自增鎖的搶奪,有一定的性能損失
附:Auto_increment的鎖爭搶問題,如果要改善需要調優innodb_autoinc_lock_mode的配置
三、總結
本篇部落格首先從開篇的提出問題,建表到使用jdbcTemplate去測試不同id的生成策略在大數據量的資料插入表現,然後分析了id的機制不同在mysql的索引結構以及優缺點,深入的解釋了為何uuid和隨機不重複id在數據插入中的性能損耗,詳細的解釋了這個問題。
在實際的開發中還是根據mysql的官方推薦最好使用自增id,mysql博大精深,內部還有很多值得優化的點需要我們學習。
推薦學習:mysql影片教學
#以上是一起聊聊MySQL為啥不能用uuid做主鍵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MySQL適合初學者學習數據庫技能。 1.安裝MySQL服務器和客戶端工具。 2.理解基本SQL查詢,如SELECT。 3.掌握數據操作:創建表、插入、更新、刪除數據。 4.學習高級技巧:子查詢和窗口函數。 5.調試和優化:檢查語法、使用索引、避免SELECT*,並使用LIMIT。

MySQL通過表結構和SQL查詢高效管理結構化數據,並通過外鍵實現表間關係。 1.創建表時定義數據格式和類型。 2.使用外鍵建立表間關係。 3.通過索引和查詢優化提高性能。 4.定期備份和監控數據庫確保數據安全和性能優化。

MySQL是一個開源的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廣泛應用於Web開發。它的關鍵特性包括:1.支持多種存儲引擎,如InnoDB和MyISAM,適用於不同場景;2.提供主從復制功能,利於負載均衡和數據備份;3.通過查詢優化和索引使用提高查詢效率。

SQL用於與MySQL數據庫交互,實現數據的增、刪、改、查及數據庫設計。 1)SQL通過SELECT、INSERT、UPDATE、DELETE語句進行數據操作;2)使用CREATE、ALTER、DROP語句進行數據庫設計和管理;3)複雜查詢和數據分析通過SQL實現,提升業務決策效率。

MySQL的基本操作包括創建數據庫、表格,及使用SQL進行數據的CRUD操作。 1.創建數據庫:CREATEDATABASEmy_first_db;2.創建表格:CREATETABLEbooks(idINTAUTO_INCREMENTPRIMARYKEY,titleVARCHAR(100)NOTNULL,authorVARCHAR(100)NOTNULL,published_yearINT);3.插入數據:INSERTINTObooks(title,author,published_year)VA

MySQL在Web應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存儲和管理數據。 1.MySQL高效處理用戶信息、產品目錄和交易記錄等數據。 2.通過SQL查詢,開發者能從數據庫提取信息生成動態內容。 3.MySQL基於客戶端-服務器模型工作,確保查詢速度可接受。

構建MySQL數據庫的步驟包括:1.創建數據庫和表,2.插入數據,3.進行查詢。首先,使用CREATEDATABASE和CREATETABLE語句創建數據庫和表,然後用INSERTINTO語句插入數據,最後用SELECT語句查詢數據。

MySQL適合初學者,因為它易用且功能強大。 1.MySQL是關係型數據庫,使用SQL進行CRUD操作。 2.安裝簡單,需配置root用戶密碼。 3.使用INSERT、UPDATE、DELETE、SELECT進行數據操作。 4.複雜查詢可使用ORDERBY、WHERE和JOIN。 5.調試需檢查語法,使用EXPLAIN分析查詢。 6.優化建議包括使用索引、選擇合適數據類型和良好編程習慣。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薦:為Win版本,支援程式碼提示!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