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Linux中负载的概念与问题诊断方法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了负载是什么以及线程状态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般在类unix系统上,都会有系统负载(load average)这个指标,用来形容系统的繁忙程度,值越大则代表系统越繁忙。
查看负载
$ uptime 19:59:57 up 29 days, 7:08, 1 user, load average: 0.57, 0.26, 0.18
我们关注load average后的3个值,分别代表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如果1分钟值>5分钟值>15分钟值,则代表近15分钟内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反之亦然。
同样,在top命令的第一行,也能看到系统负载,它的含义和uptime是一样的。
负载是什么
一般来说,系统线程基本都在这3个状态上:运行中,可运行,阻塞等待,其中,运行中的线程正在CPU上跑,可运行的线程等待CPU调度,而阻塞的线程等待锁释放或io完成。
在传统unix系统上(如BSD),系统负载由正在运行的线程以及可运行的线程这2个部分组成。
它能很好的说明CPU的饱和情况,比如4核的CPU,如果负载一直高于4,那说明CPU资源饱和了。
而Linux扩大了负载的定义,如下:
Linux负载由正在运行的线程和可运行的线程,以及D状态的线程(一般是等待io完成)这3个部分组成。
因为Linux认为,虽然D状态的线程并不消耗CPU资源,但是它会消耗磁盘、网卡等硬件资源以及锁这样的软件资源,因此它也应该被用来计算系统负载,想来也合理,毕竟系统负载是用来描述整个系统的繁忙程度的,而不仅仅是CPU的。
线程状态D
在Linux里面,线程有如下常见状态:
R: 正在运行或可运行状态
S: 睡眠状态,被阻塞等待唤醒
D: 不可中断睡眠状态,一般是等待io完成
这里面的R与D状态的线程会影响系统负载,因此,当系统负载较高时,可以通过如下命令了解是哪些线程导致的:
ps -eLo pid,tid,stat,comm | grep -E " R|D"
小实验:将系统负载升到100
# 使用vfork函数创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如果不调用exec系统调用,它的状态会一直是D。
$ cat uninterruptible.c int main() { vfork(); sleep(600); return 0; } # 编译成可执行程序 $ gcc -o uninterruptible uninterruptible.c # 运行100个程序 $ for i in {1..100}; do ./uninterruptible &; done
等待1分钟,就会发现系统负载升到了快100,如下:
$ uptime 20:24:42 up 29 days, 7:32, 1 user, load average: 99.94, 74.82, 35.87 # 可以看到很多D状态的进程 $ ps -eLo pid,tid,stat,pcpu,wchan:32,comm | grep " D" 3774195 3774195 D 0.0 do_fork uninterruptible 3774196 3774196 D 0.0 do_fork uninterruptible 3774197 3774197 D 0.0 do_fork uninterruptible 3774198 3774198 D 0.0 do_fork uninterruptible
如上,通过ps命令可以看到线程状态,还有一个wchan字段,它显示的是线程当前被阻塞在什么内核函数上,这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另外,通过/proc/sysrq-trigger可以看到D线程阻塞时的代码路径,如下:
# 写入一个w即可,需要root权限执行 $ echo w > /proc/sysrq-trigger # 然后内核会把D状态线程调用栈输出到内核日志,这可以通过dmesg查看 $ dmesg
这里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是由于vfork系统调用引起的负载上升。
之前介绍过bcc工具集里的offcputime工具,它可以用来绘制offcpu火焰图,同样的,诊断高负载问题时,也可以用这个工具,传一个参数,让其只关注D状态线程的offcpu行为即可,如下:
# ubuntu安装bcc工具集 $ sudo apt install bpfcc-tools # 使用root身份进入bash $ sudo bash # --state 2用于指定抓取TASK_UNINTERRUPTIBLE即D状态线程的offcpu栈 $ offcputime-bpfcc -K --state 2 -f 60 > d_state_offcpu_stack.out # 绘制为offcpu火焰图 $ awk '{ print $1, $2 / 1000 }' d_state_offcpu_stack.out | ./FlameGraph/flamegraph.pl --color=io --countname=ms > d_state_offcpu.svg
相关推荐:《Linux视频教程》
以上是Linux指令拾遺之理解系統負載(整理分享)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Linux的維護模式可以通過GRUB菜單進入,具體步驟為:1)在GRUB菜單中選擇內核並按'e'編輯,2)在'linux'行末添加'single'或'1',3)按Ctrl X啟動。維護模式提供了一個安全環境,適用於系統修復、重置密碼和系統升級等任務。

進入Linux恢復模式的步驟是:1.重啟系統並按特定鍵進入GRUB菜單;2.選擇帶有(recoverymode)的選項;3.在恢復模式菜單中選擇操作,如fsck或root。恢復模式允許你以單用戶模式啟動系統,進行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編輯配置文件等操作,幫助解決系統問題。

Linux的核心組件包括內核、文件系統、Shell和常用工具。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並提供基本服務。 2.文件系統組織和存儲數據。 3.Shell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接口。 4.常用工具幫助完成日常任務。

Linux的基本結構包括內核、文件系統和Shell。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 2)EXT4文件系統支持大文件和日誌,使用mkfs.ext4創建。 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統管理和維護的關鍵步驟包括:1)掌握基礎知識,如文件系統結構和用戶管理;2)進行系統監控與資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統日誌進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編寫自動化腳本和任務調度,使用cron工具;5)實施安全管理與防護,通過iptables配置防火牆;6)進行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調整內核參數和養成良好習慣。

Linux維護模式通過在啟動時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參數進入。 1.進入維護模式:編輯GRUB菜單,添加啟動參數。 2.重新掛載文件系統為讀寫模式:mount-oremount,rw/。 3.修復文件系統: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備份數據並謹慎操作,避免數據丟失。

本文探討如何在Debian系統上提升Hadoop數據處理效率。優化策略涵蓋硬件升級、操作系統參數調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運用。一、硬件資源強化確保所有節點硬件配置一致,尤其關注CPU、內存和網絡設備性能。選擇高性能硬件組件對於提升整體處理速度至關重要。二、操作系統調優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統允許同時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上限。 JVM參數調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調整

本指南將指導您學習如何在Debian系統中使用Syslog。 Syslog是Linux系統中用於記錄系統和應用程序日誌消息的關鍵服務,它幫助管理員監控和分析系統活動,從而快速識別並解決問題。一、Syslog基礎知識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誌消息;支持多種日誌輸出格式和目標位置(例如文件或網絡);提供實時日誌查看和過濾功能。二、安裝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統默認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安裝:sudoaptupdatesud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