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1、vi中按u只能撤銷上次命令,而vim中可以無限制的撤消命令;2、vi只能運行於unix中,而vim可以運行於多種操作平台;3、vim中有語法加亮功能,vi中沒有;4、vi支援3個模式,而vim支援4個模式等。
本教學操作環境:CentOS 6系統、Dell G3電腦。
VI與VIM區別
它們都是多模式編輯器,不同的是vim 是vi的升級版本,它不僅相容於vi的所有指令,而且還有一些新的特性在裡面。
vim的這些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1、多層撤消
我們知道在vi裡,按u只能撤銷上次命令,而在vim裡可以無限制的撤銷。
2、易用性
vi只能運行於unix中,而vim不僅可以運行於unix,windows ,mac等多操作平台。
3、語法加亮
vim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加亮你的程式碼。
4、視覺化操作
就是說vim不僅可以在終端機上運行,也可以運行在x window、 mac os、windows。
5、對vi的完全相容
某些情況下,你可以把vim當成vi來使用。
vi和vim都是Linux中的編輯器,不同的是vim比較高級,可以視為vi的升級版本。 vi適用於文字編輯,但vim比較適用於coding。
VI模式
vi有3個模式:命令列模式(command mode/一般模式)、文字輸入模式( input mode/編輯模式)、末行模式(last line mode/指令列命令模式)。
-
命令列模式(command mode/一般模式)
任何時候,不管使用者處於何種模式,只要按一下「ESC」鍵,即可使Vi進入命令列模式;我們在shell環境(提示字元為$)下輸入啟動Vi命令,進入編輯器時,也是處於該模式下。
在這個模式下,使用者可以輸入各種合法的Vi指令,用於管理自己的文件。此時從鍵盤上輸入的任何字元都被當作編輯命令來解釋,若輸入的字元是合法的Vi命令,則Vi在接受使用者命令之後完成對應的動作。但要注意的是,所輸入的命令並不會在螢幕上顯示出來。若輸入的字元不是Vi的合法命令,Vi會響鈴警報。 -
文字輸入模式(input mode/編輯模式)
# 在指令模式下輸入插入指令i(insert)、附加指令a( append)、開啟指令o(open)、修改指令c(change)、取代指令r或取代指令s都可以進入文字輸入模式。在該模式下,使用者輸入的任何字元都會被Vi當做檔案內容保存起來,並將其顯示在螢幕上。在文字輸入過程中,若想回到指令模式下,按”ESC”鍵即可。
-
末行模式 (last line mode/指令列指令模式)
末行模式也稱為ex轉義模式。
Vi和Ex編輯器的功能是相同的,二者主要差異是使用者介面。在Vi中,指令通常是單一鍵,例如i、a、o等;而在Ex中,指令是以回車鍵結束的正文行。 Vi有一個專門的「轉義」指令,可存取很多面向行的Ex指令。
在指令模式下,使用者按下「:」鍵即可進入末行模式下,此時Vi會在顯示視窗的最後一行(通常也是螢幕的最後一行)顯示一個「:」作為末行模式的提示符,等待使用者輸入命令。多數文件管理指令都是在此模式下執行的(如把編輯緩衝區的內容寫到文件中等)。末行指令執行完後,Vi自動回到指令模式。
VIM模式
#vim一共有4個模式:
- # #正常模式(Normal-mode)
- 插入模式(Insert-mode)
- 指令模式(Command-mode)
- 可視模式(Visual-mode)
#正常模式
啟動vim後預設為正常模式。不論位於什麼模式,按下鍵(有時需要按兩下)都會進入正常模式。
插入模式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i, I, a, A等鍵,會進入插入模式。 現在只用記住按i鍵會進行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中,按鍵時會寫入對應的字元。指令模式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英文冒號)鍵,會進入指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可以執行一些輸入並執行一些vim或外掛程式提供的指令,就像在shell裡一樣。這些指令包括設定環境、檔案操作、呼叫某個功能等等。
常用的指令有:q(退出)、q!(強制退出)、w(儲存)、wq(儲存並退出)。
視覺模式
在正常模式中按下v, V, <ctrl> v</ctrl>
,可以進入視覺模式。
視覺模式中的操作有點像拿滑鼠來操作,選擇文字的時候有一種滑鼠選擇的即視感,有時會很方便。
相關推薦:《Linux影片教學》
以上是linux vi與vim的差別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進入Linux恢復模式的步驟是:1.重啟系統並按特定鍵進入GRUB菜單;2.選擇帶有(recoverymode)的選項;3.在恢復模式菜單中選擇操作,如fsck或root。恢復模式允許你以單用戶模式啟動系統,進行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編輯配置文件等操作,幫助解決系統問題。

Linux的核心組件包括內核、文件系統、Shell和常用工具。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並提供基本服務。 2.文件系統組織和存儲數據。 3.Shell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接口。 4.常用工具幫助完成日常任務。

Linux的基本結構包括內核、文件系統和Shell。 1)內核管理硬件資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 2)EXT4文件系統支持大文件和日誌,使用mkfs.ext4創建。 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統管理和維護的關鍵步驟包括:1)掌握基礎知識,如文件系統結構和用戶管理;2)進行系統監控與資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統日誌進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編寫自動化腳本和任務調度,使用cron工具;5)實施安全管理與防護,通過iptables配置防火牆;6)進行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調整內核參數和養成良好習慣。

Linux維護模式通過在啟動時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參數進入。 1.進入維護模式:編輯GRUB菜單,添加啟動參數。 2.重新掛載文件系統為讀寫模式:mount-oremount,rw/。 3.修復文件系統: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備份數據並謹慎操作,避免數據丟失。

本文探討如何在Debian系統上提升Hadoop數據處理效率。優化策略涵蓋硬件升級、操作系統參數調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運用。一、硬件資源強化確保所有節點硬件配置一致,尤其關注CPU、內存和網絡設備性能。選擇高性能硬件組件對於提升整體處理速度至關重要。二、操作系統調優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統允許同時打開的文件描述符和網絡連接數上限。 JVM參數調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調整

本指南將指導您學習如何在Debian系統中使用Syslog。 Syslog是Linux系統中用於記錄系統和應用程序日誌消息的關鍵服務,它幫助管理員監控和分析系統活動,從而快速識別並解決問題。一、Syslog基礎知識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誌消息;支持多種日誌輸出格式和目標位置(例如文件或網絡);提供實時日誌查看和過濾功能。二、安裝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統默認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安裝:sudoaptupdatesud

選擇適合Debian系統的Hadoop版本,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關鍵因素:一、穩定性與長期支持:對於追求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用戶,建議選擇Debian穩定版,例如Debian11(Bullseye)。該版本經過充分測試,擁有長達五年的支持週期,能夠確保系統穩定運行。二、軟件包更新速度:如果您需要使用最新的Hadoop功能和特性,則可以考慮Debian的不穩定版(Sid)。但需注意,不穩定版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和穩定性風險。三、社區支持與資源:Debian擁有龐大的社區支持,可以提供豐富的文檔和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