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常見問題 >要注意避開這七個程式設計迷思啊!

要注意避開這七個程式設計迷思啊!

藏色散人
藏色散人轉載
2021-08-09 17:41:412457瀏覽

我們很少看到有人公開談論自己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難言出口,但反思過去所犯的錯誤可以讓人不會在未來——至少是短期的未來,犯下同樣的錯誤。

Mohamed Barouma是位工作5年的專業程式設計師,但和任何人一樣,他也犯過錯。

他這麼說:「通常情況下,我不會馬上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有在接觸到正確的做事方法後,我才知道犯了哪些錯。」

結合他的原文,本文總結了他所犯下的七大誤解。

1、沒有使用適當的ORM

資料存取層程式碼總是混亂、乏味和無聊的。不幸的是,往往這點到最後才能發現。

Mohamed和ORM有著一段孽緣。 ORM,即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它是物件關係模型的簡稱。它的作用是在關係型資料庫和物件之間作一個映射,使程式能夠透過操縱描述物件方式來操縱資料庫。

當Mohamed第一次做一個簡單的內部會計應用程式時,他發現只是為了完成基本的程序,就必須編寫大量的程式碼。於是他開始埋頭於ADO.NET,並手動編寫了一個自製的、具有非常特殊的、自訂的表格模式的ORM,來滿足目的。

在一段時間裡,這個ORM工作的相當不錯,直到幾個月後,公司的業務需求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導致了整個表格模式的變化,然後,就是對ORM的反覆修改。這個流程的痛苦之極,讓Mohamed最終選擇了強類型資料集適配器。

雖然這件事因此解決,但如果能找到一個更合適的ORM(比如NHibernate)來完成工作,Mohamed仍會義不容辭,至少當他的用戶數量增加時,不必擔心更改數據庫的供應商。

2、沒有學會使用泛型

Mohamed Barouma的職業程式設計師生涯始於Net 1.1。而在當時,Net 1.1的主要問題在於它沒有泛型支持,這代表它不能有一個強類型列表,只能滿足於乏味的ArrayList。但是使用Arraylist在Java程式碼中進行型別轉換和裝箱,會導致讀寫起來十分痛苦。

因此,Net 1.1的程式設計師們使用CodeSmith產生一個強型別集合清單。

但隨著程式碼庫的成長,那些客製化產生的清單本身就變成了一個無法收拾的怪物。只要經常為了創建物件或呼叫方法去達到目的,隨後就會因為修改程式碼導致混亂和錯誤。

如果切換到Net 2.0,並在它可用時立即開始使用泛型,而不是創建越來越多的難以維護的自定義集合列表,那麼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3、沒有放棄「造輪子」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反覆造輪子」(Reinvent The Wheel)。新程式設計師總是喜歡反覆“造輪子”,自認為當前的實現不夠好,所以不得不從頭重寫整個東西。

為什麼叫「造輪子」?就像真正的輪子早在幾千年前就被確定是圓形的一樣,很多數據庫也早就已經成熟易用了,但還是有數不勝數的程序員們鍥而不捨的去“造輪子”,有的人飛蛾撲火、蚍蜉蝣樹,有的人別具一格、推陳出新,這就是「造輪子」魔法一般的吸引力。

這其中也不乏Mohamed,他想重新編寫自己的UI控件,因為Windows Forms UI控制項實在是太簡單了。最後,他造的GUI工具被商業化成體系的.Net UI控制輕鬆打敗,又一輛新生程式設計師造的「輪子」被擊沉到了程式碼海洋裡。

4、沒有精簡過多的文檔

很多剛入行的程式設計師,會在一開始覺得程式碼文檔很好,因為它用簡單的英文註釋了代碼在做什麼。但事實上這些文件通常在修改了幾次程式碼之後變成了一攤廢紙,變得陳舊、過時亦或是完全錯誤。

常常有人花了很多時間寫程式碼文檔-例如XML文檔,結果發現在更改程式碼時需要更新文檔。因為它的功能可能都已經改變了。更新程式碼是必須的,但更新XML文件不是必須的:這是一種負擔,它消耗時間,而且毫無用處。

最終,反覆地更改XML文件使人逐漸失去耐心,轉而做其他事情。

5、沒有使用自動化建置

應用程式的部署和打包比程式設計相對容易,所以它往往被放在了非常低的優先順序上。但很快,粗製濫造的建構就會因為無法運作,受到各式各樣的投訴:

「先決條件缺失,該如何修復?」

「dll沒有更新,你能給我一個補丁嗎?」

「我的圖示怎麼不見了?」

緊接著,電話像雪崩一樣源源不絕地打到桌旁。這是Mohamed的真實經歷,並讓他那天精疲力盡——不是因為編程,而是因為令人麻木的重新部署和重新包裝過程。

而這一切,本來可以透過編寫自動化腳本來節省一些時間,否則在事後debug浪費的時間絕對比可以節省的時間多上數倍。應該讓軟體可以一鍵構建,否則再多都是一種浪費。

6、沒有停止對視覺偵測和debug的依賴

Visual Studio讓人們可以輕鬆地偵錯程式碼並進行動態檢查,這也使得建立表單並顯示輸出非常簡單。但如果太沉迷於調試器,這項好處就要變成壞處了。

為什麼呢?想像一下,如果一個方法只在應用程式啟動並運行45分鐘後才被調用,那難道要打算等45分鐘再開始調試嗎?

所以,動動手將應用程式分解為可以獨立調用的子模組,這樣就可以準備產生錯誤輸出的輸入值,並從那裡開始測試它。

7、沒有做單元測試

不少程式設計師可能這麼想過:「我的這個應用程式微不足道,它可以很容易地被手動測試覆蓋;單元測試是針對大型和複雜的東西,而不是針對我的程式。」

可想而知,這會直接親手創造一個沒有關注點分離,難以重構,完全不可維護的程式碼庫。

 「躡手躡腳」幾乎是許多小白程式設計師的通病,害怕對程式碼進行哪怕是最輕微的修改,因為任何更改都可能導致或不會導致破壞性的更改。結果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出現的問題無法解決。使用這種遺留代碼不僅僅是無聊和緊張,而且精神上也有壓力。

但是使用單元測試,能讓程式碼的壽命大幅提升。 Mohamed希望自己能學會單元測試的“藝術”,從入學第一天開始練習單元測試,可惜學校並不教這個。

世界上,無數令人為之一振的創新發明都源自無數次的試錯,但即便如此,避免基礎性的錯誤依舊是很有必要的。在你的程式人生中,還遇到過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常見迷思」?亦或者是創造了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致命迷思」?歡迎下方留言,分享你學習程式設計時的心得體驗。

參考:

https://betterprogramming.pub/7-big-mistakes-i-have-made-in-my-career-as-a-software- engineer-f14ef540be10

以上是要注意避開這七個程式設計迷思啊!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csdn.net。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