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至第四代計算機依序為:1、電子管計算機,邏輯元件採用真空電子管;2、電晶體計算機,邏輯元件採用電晶體;3、積體電路計算機,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4、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10系統、Dell G3電腦。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依照程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大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設備。
第1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記憶體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記憶體、磁鼓、磁芯;外部記憶體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日後的電腦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電晶體電腦(1958—1964年)
電晶體電腦主機採用電晶體等半導體裝置,以磁鼓與磁碟為輔助記憶體,採用演算法語言(高階語言)編程,並開始出現作業系統。由於採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所以很輕,且運算速度比較快,達到每秒幾十萬次
軟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效能比第1代電腦有很大的提升。
第3代:積體電路電腦(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MSI、SSI),主記憶體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影像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積體電路電腦(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 。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物件導向語言等。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電腦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流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大規模積體電路電腦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處理器和微型電腦。
更多相關知識,請造訪常見問題欄位!
以上是第一代至第四代計算機依序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終安全測試人員的伙伴。它是一個包含各種類型清單的集合,這些清單在安全評估過程中經常使用,而且都在一個地方。 SecLists透過方便地提供安全測試人員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幫助提高安全測試的效率和生產力。清單類型包括使用者名稱、密碼、URL、模糊測試有效載荷、敏感資料模式、Web shell等等。測試人員只需將此儲存庫拉到新的測試機上,他就可以存取所需的每種類型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