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經常會聽到“描述符”這個概念,但是由於大多數的程式設計師很少會使用到他,所以可能你並不太清楚了解它的原理,python視頻教學專欄將詳細介紹
推薦(免費):python影片教學
但是如果你想自己的事業來說更上一層的話,對於python的使用更加熟練的話,我認為你還是應該對描述符
的這個概念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對於你以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也有利於你將來更深層的python設計的理解。
儘管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沒有直接的使用過描述符,但是它在底層的運用卻是十分頻繁的存在。例如下面的這些:
-
function
、bound method
、unbound method
##裝置是器 - property
、
staticmethod、
classmethod這些是不是都很熟悉?
其實這些都與描述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樣吧,我們透過下面的文章來探討一下描述符背後的工作原理吧。
什麼是描述符?
在我們了解什麼是描述符前,我們可以先找一個例子來看class A: x = 10print(A.x) # 10這個例子很簡單,我們先在類別
A中定義一個
類別屬性x,然後得到它的值。
除了這個直接定義類別屬性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這樣去定義一個類別屬性:
class Ten: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None): return 10class A: x = Ten() # 属性换成了一个类print(A.x) # 10我們可以發現,這回的類別屬性
x不是一個具體的值了,而是一個類別
Ten,透過這個
Ten定義了一個
__get__方法,傳回具體的值。
我們可以把一個類別的屬性,託管給一個類,而這樣的屬性就是一個描述符簡而言之,
描述子是一個
綁定行為屬性
回想,我們在開發時,一般情況下,會叫
行為什麼?
行為即一個方法。
描述子理解為:
物件的屬性並非一個具體的值,而是交給了一個方法去定義。
class Age: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None): if obj.name == 'zhangsan': return 20 elif obj.name == 'lisi': return 25 else: return ValueError("unknow")class Person: age = Ag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p1 = Person('zhangsan')print(p1.age) # 20p2 = Person('lisi')print(p2.age) # 25p3 = Person('wangwu')print(p3.age) # unknow這個例子中,
age 類別屬性被另一個類別託管了,在這個類別的
__get__# 中,它會根據
Person 類別的屬性
name,決定
age 是什麼值。
描述子協定
了解了描述子的定義,現在我們把重點放到託管屬性的類別上。 其實,一個類別屬性想要託管給一個類,這個類別內部實作的方法不能是隨便定義的,它必須遵守「描述子協定」,也就是要實作以下幾個方法:- __get__(self, obj, type=None) -> value
- __set__(self, obj, 值) -> None
- __delete__(self, obj) -> None
其中一個,那麼這個類別屬性就可以稱為描述符。
另外,描述子又可以分成「資料描述子」與「非資料描述子」:- 只定義了
- __get___
,叫做非數據描述子
除了定義 - __get__
之外,還定義了
__set__或
__delete__,叫做資料描述子
__get__ 和
__set__ 方法的描述子範例:
# coding: utf8class Age: def __init__(self, value=20): self.value = value def __get__(self, obj, type=None): print('call __get__: obj: %s type: %s' % (obj, type)) return self.value def __set__(self, obj, value): if value type: <class># 20print(Person.age)# call __get__: obj: None type: <class># 20p1.age = 25# call __set__: obj: <__main__.person> value: 25print(p1.age)# call __get__: obj: <__main__.person> type: <class># 25p1.age = -1# ValueError: age must be greater than 0</class></__main__.person></__main__.person></class></class>在這個範例中,類別屬性
age 是一個描述符,它的值取決於
Age 類別。
age 屬性時,呼叫了
Age 的
__get__ 和
__set__ 方法:
- 当调用
p1.age
时,__get__
被调用,参数obj
是Person
实例,type
是type(Person)
- 当调用
Person.age
时,__get__
被调用,参数obj
是None
,type
是type(Person)
- 当调用
p1.age = 25
时,__set__
被调用,参数obj
是Person
实例,value
是25 - 当调用
p1.age = -1
时,__set__
没有通过校验,抛出ValueError
其中,调用 __set__
传入的参数,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 __get__
方法,通过类或实例调用,传入的参数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描述符的工作原理。
描述符的工作原理
要解释描述符的工作原理,首先我们需要先从属性的访问说起。
在开发时,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通常我们写这样的代码 a.b
,其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的 a
和 b
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
a
可能是一个类,也可能是一个实例,我们这里统称为对象 -
b
可能是一个属性,也可能是一个方法,方法其实也可以看做是类的属性
其实,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在 Python 中,都有一个统一的调用逻辑:
- 先调用
__getattribute__
尝试获得结果 - 如果没有结果,调用
__getattr__
用代码表示就是下面这样:
def getattr_hook(obj, name): try: return obj.__getattribute__(name) except AttributeError: if not hasattr(type(obj), '__getattr__'): raise return type(obj).__getattr__(obj, name)
我们这里需要重点关注一下 __getattribute__
,因为它是所有属性查找的入口,它内部实现的属性查找顺序是这样的:
- 要查找的属性,在类中是否是一个描述符
- 如果是描述符,再检查它是否是一个数据描述符
- 如果是数据描述符,则调用数据描述符的
__get__
- 如果不是数据描述符,则从
__dict__
中查找 - 如果
__dict__
中查找不到,再看它是否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 - 如果是非数据描述符,则调用非数据描述符的
__get__
- 如果也不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则从类属性中查找
- 如果类中也没有这个属性,抛出
AttributeError
异常
写成代码就是下面这样:
# 获取一个对象的属性 def __getattribute__(obj, name): null = object() # 对象的类型 也就是实例的类 objtype = type(obj) # 从这个类中获取指定属性 cls_var = getattr(objtype, name, null) # 如果这个类实现了描述符协议 descr_get = getattr(type(cls_var), '__get__', null) if descr_get is not null: if (hasattr(type(cls_var), '__set__') or hasattr(type(cls_var), '__delete__')): # 优先从数据描述符中获取属性 return descr_get(cls_var, obj, objtype) # 从实例中获取属性 if hasattr(obj, '__dict__') and name in vars(obj): return vars(obj)[name] # 从非数据描述符获取属性 if descr_get is not null: return descr_get(cls_var, obj, objtype) # 从类中获取属性 if cls_var is not null: return cls_var # 抛出 AttributeError 会触发调用 __getattr__ raise AttributeError(name)
如果不好理解,你最好写一个程序测试一下,观察各种情况下的属性的查找顺序。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对象中查找一个属性,都是先从 __getattribute__
开始的。
在 __getattribute__
中,它会检查这个类属性是否是一个描述符,如果是一个描述符,那么就会调用它的 __get__
方法。但具体的调用细节和传入的参数是下面这样的:
- 如果
a
是一个实例,调用细节为:
type(a).__dict__['b'].__get__(a, type(a))复制代码
- 如果
a
是一个类,调用细节为:
a.__dict__['b'].__get__(None, a)复制代码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上面例子输出的结果。
数据描述符和非数据描述符
了解了描述符的工作原理,我们继续来看数据描述符和非数据描述符的区别。
从定义上来看,它们的区别是:
- 只定义了
__get___
,叫做非数据描述符 - 除了定义
__get__
之外,还定义了__set__
或__delete__
,叫做数据描述符
此外,我们从上面描述符调用的顺序可以看到,在对象中查找属性时,数据描述符要优先于非数据描述符调用。
在之前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 __get__
和 __set__
,所以那些类属性都是数据描述符。
我们再来看一个非数据描述符的例子: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abc' def foo(self): return 'xyz'print(A().foo) # 输出什么? 复制代码
这段代码,我们定义了一个相同名字的属性和方法 foo
,如果现在执行 A().foo
,你觉得会输出什么结果?
答案是 abc
。
为什么打印的是实例属性 foo
的值,而不是方法 foo
呢?
这就和非数据描述符有关系了。
我们执行 dir(A.foo)
,观察结果:
print(dir(A.foo))# [... '__get__', '__getattribute__', ...]复制代码
看到了吗?A
的 foo
方法其实实现了 __get__
,我们在上面的分析已经得知:只定义 __get__
方法的对象,它其实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也就是说,我们在类中定义的方法,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
所以,在一个类中,如果存在相同名字的属性和方法,按照上面所讲的 __getattribute__
中查找属性的顺序,这个属性就会优先从实例中获取,如果实例中不存在,才会从非数据描述符中获取,所以在这里优先查找的是实例属性 foo
的值。
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关于描述符的相关知识点:
- 描述符必须是一个类属性
-
__getattribute__
是查找一个属性(方法)的入口 -
__getattribute__
定义了一个属性(方法)的查找顺序:数据描述符、实例属性、非数据描述符、类属性 - 如果我们重写了
__getattribute__
方法,会阻止描述符的调用 - 所有方法其实都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因为它定义了
__get__
描述符的使用场景
了解了描述符的工作原理,那描述符一般用在哪些业务场景中呢?
在这里我用描述符实现了一个属性校验器,你可以参考这个例子,在类似的场景中去使用它。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校验基类 Validator
,在 __set__
方法中先调用 validate
方法校验属性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对属性进行赋值。
class Validator: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None): return self.data[obj] def __set__(self, obj, value): # 校验通过后再赋值 self.validate(value) self.data[obj] = value def validate(self, value): pass 复制代码
接下来,我们定义两个校验类,继承 Validator
,然后实现自己的校验逻辑。
class Number(Validator): def __init__(self, minvalue=None, maxvalue=None): super(Number, self).__init__() self.minvalue = minvalue self.maxvalue = maxvalue def validat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float)): raise TypeError(f'Expected {value!r} to be an int or float') if self.minvalue is not None and value self.maxvalue: raise ValueError( f'Expected {value!r} to be no more than {self.maxvalue!r}' )class String(Validator): def __init__(self, minsize=None, maxsize=None): super(String, self).__init__() self.minsize = minsize self.maxsize = maxsize def validat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str): raise TypeError(f'Expected {value!r} to be an str') if self.minsize is not None and len(value) self.maxsize: raise ValueError( f'Expected {value!r} to be no bigger than {self.maxsize!r}' )复制代码
最后,我们使用这个校验类:
class Person: # 定义属性的校验规则 内部用描述符实现 name = String(minsize=3, maxsize=10) age = Number(minvalue=1, maxvalue=12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属性符合规则 p1 = Person('zhangsan', 20)print(p1.name, p1.age)# 属性不符合规则 p2 = person('a', 20)# ValueError: Expected 'a' to be no smaller than 3p3 = Person('zhangsan', -1)# ValueError: Expected -1 to be at least 1复制代码
现在,当我们对 Person
实例进行初始化时,就可以校验这些属性是否符合预定义的规则了。
function与method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开发时经常看到的 function
、unbound method
、bound method
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来看下面这段代码:
class A: def foo(self): return 'xyz'print(A.__dict__['foo']) # <function>print(A.foo) # <unbound>print(A().foo) # <bound>>复制代码</bound></unbound></function>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
function
准确来说就是一个函数,并且它实现了__get__
方法,因此每一个function
都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而在类中会把function
放到__dict__
中存储 - 当
function
被实例调用时,它是一个bound method
- 当
function
被类调用时, 它是一个unbound method
function
是一个非数据描述符,我们之前已经讲到了。
而 bound method
和 unbound method
的区别就在于调用方的类型是什么,如果是一个实例,那么这个 function
就是一个 bound method
,否则它是一个 unbound method
。
property/staticmethod/classmethod
我们再来看 property
、staticmethod
、classmethod
。
这些装饰器的实现,默认是 C 来实现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 Python 描述符的特性来实现这些装饰器,
property
的 Python 版实现:
class property: def __init__(self, fget=None, fset=None, fdel=None, doc=None): self.fget = fget self.fset = fset self.fdel = fdel self.__doc__ = doc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None): if obj is None: return self.fget if self.fget is None: raise AttributeError(), "unreadable attribute" return self.fget(obj) def __set__(self, obj, value): if self.fset is None: raise AttributeError, "can't set attribute" return self.fset(obj, value) def __delete__(self, obj): if self.fdel is None: raise AttributeError, "can't delete attribute" return self.fdel(obj) def getter(self, fget): return type(self)(fget, self.fset, self.fdel, self.__doc__) def setter(self, fset): return type(self)(self.fget, fset, self.fdel, self.__doc__) def deleter(self, fdel): return type(self)(self.fget, self.fset, fdel, self.__doc__)复制代码
staticmethod
的 Python 版实现:
class staticmethod: def __init__(self, func): self.func = func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None): return self.func 复制代码
classmethod
的 Python 版实现:
class classmethod: def __init__(self, func): self.func = func def __get__(self, obj, klass=None): if klass is None: klass = type(obj) def newfunc(*args): return self.func(klass, *args) return newfunc 复制代码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强大的装饰器。
由此可见,通过描述符我们可以实现强大而灵活的属性管理功能,对于一些要求属性控制比较复杂的场景,我们可以选择用描述符来实现。
总结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讲了 Python 描述符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到,一个类属性是可以托管给另外一个类的,这个类如果实现了描述符协议方法,那么这个类属性就是一个描述符。此外,描述符又可以分为数据描述符和非数据描述符。
之后我们又分析了获取一个属性的过程,一切的入口都在 __getattribute__
中,这个方法定义了寻找属性的顺序,其中实例属性优先于数据描述符调用,数据描述符要优先于非数据描述符调用。
另外我們又了解到,方法其實就是一個非資料描述符,如果我們在類別中定義了相同名字的實例屬性和方法,按照__getattribute__
中的屬性查找順序,實例屬性優先訪問。
最後我們分析了function
和method
的區別,以及使用Python 描述子也可以實作property
、staticmethod
、classmethod
裝飾器。
Python 描述子提供了強大的屬性存取控制功能,我們可以在需要對屬性進行複雜控制的場景中去使用它。
本作品採用《CC 協議》,轉載必須註明作者與本文連結
以上是介紹python描述子的意義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Python在自動化、腳本編寫和任務管理中表現出色。 1)自動化:通過標準庫如os、shutil實現文件備份。 2)腳本編寫:使用psutil庫監控系統資源。 3)任務管理:利用schedule庫調度任務。 Python的易用性和豐富庫支持使其在這些領域中成為首選工具。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學習Python的效率,可以使用Python的datetime、time和schedule模塊。 1.datetime模塊用於記錄和規劃學習時間。 2.time模塊幫助設置學習和休息時間。 3.schedule模塊自動化安排每週學習任務。

Python在遊戲和GUI開發中表現出色。 1)遊戲開發使用Pygame,提供繪圖、音頻等功能,適合創建2D遊戲。 2)GUI開發可選擇Tkinter或PyQt,Tkinter簡單易用,PyQt功能豐富,適合專業開發。

Python适合数据科学、Web开发和自动化任务,而C 适用于系统编程、游戏开发和嵌入式系统。Python以简洁和强大的生态系统著称,C 则以高性能和底层控制能力闻名。

2小時內可以學會Python的基本編程概念和技能。 1.學習變量和數據類型,2.掌握控制流(條件語句和循環),3.理解函數的定義和使用,4.通過簡單示例和代碼片段快速上手Python編程。

Python在web開發、數據科學、機器學習、自動化和腳本編寫等領域有廣泛應用。 1)在web開發中,Django和Flask框架簡化了開發過程。 2)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NumPy、Pandas、Scikit-learn和TensorFlow庫提供了強大支持。 3)自動化和腳本編寫方面,Python適用於自動化測試和系統管理等任務。

兩小時內可以學到Python的基礎知識。 1.學習變量和數據類型,2.掌握控制結構如if語句和循環,3.了解函數的定義和使用。這些將幫助你開始編寫簡單的Python程序。

如何在10小時內教計算機小白編程基礎?如果你只有10個小時來教計算機小白一些編程知識,你會選擇教些什麼�...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