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電晶體計算機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電晶體計算機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青灯夜游
青灯夜游原創
2020-10-22 19:00:1047265瀏覽

電晶體電腦屬於第二代電腦。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電晶體製造的電子計算機,其軟體開始使用過程導向的程式設計語言,如fortran、algol等。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還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電晶體計算機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電晶體製造的電子計算機。國外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存活期大約是1957-1964年。其軟體開始使用以流程為導向的程式設計語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國第一台電晶體計算機於1967年製成,運算速度為每秒五萬次。

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還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在1950年代以前,電腦都採用電子管作元件。電子管元件有許多明顯的缺點。例如,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太多,可靠性較差,運算速度不快,價格昂貴,體積龐大,這些都使電腦發展受到限制。於是,電晶體開始被用來作計算機的元件。使用了電晶體以後,電子線路的結構大大改觀,製造高速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也就更容易實現了。

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發成功第一台使用電晶體線路的計算機,取名為「催迪克」(TRADIC),裝有800個電晶體。 1955年,美國在阿塔拉斯洲際飛彈上裝備了以電晶體為主要元件的小型電腦。 10年後,在美國生產的同一型號的飛彈中,由於改用積體電路元件,重量只有原來的1/100,體積與功耗減少到原來的1/300。

1958年,美國的IBM公司製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電晶體的電腦RCA501型。由於第二代電腦採用電晶體邏輯元件,及快速磁芯記憶體,電腦速度從每秒數千次提高到數十萬次,主記憶體的存貯量,從幾千到10萬以上。 1959年,IBM公司又生產出全部晶體管化的的電子計算機IBM7090。1958-1964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經歷了大範圍的發展過程。從印刷電路板到單元電路和隨機記憶體,從運算理論到程式設計語言,不斷的革新使電晶體電子計算機日臻完善。 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電晶體電子電腦ATLAS安裝完畢。 1964年,中國製成了第一台全晶體管電子計算機441-B型。

以上是電晶體計算機屬於第幾代計算機?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