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軟體不可以查殺所有病毒,原因是:1、隨著資訊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病毒的定義已經被擴大化;2、防毒軟體廠商只能盡可能地去發現更多的未知病毒,但遠遠達不到百分百的標準。
防毒軟體不可以檢查所有病毒,原因是:
誤解一:好的防毒軟體可以查殺所有的病毒許多人認為殺毒軟體可以查殺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病毒,這是不正確的。
對於一個病毒,防毒軟體廠商首先要先將其截獲,然後進行分析,提取病毒特徵,測試,然後升級給用戶使用。雖然,目前許多防毒軟體廠商都在不斷努力查殺未知病毒,有些廠商甚至宣稱可以100%殺未知病毒。不幸的是,經過專家論證這是不可能的。防毒軟體廠商只能盡可能地去發現更多未知的病毒,但還遠遠達不到100%的標準。甚至,至於一些已知病毒,如覆蓋型病毒。由於病毒本身就將原有的系統檔案覆蓋了。因此,即使防毒軟體將病毒殺死也不能恢復作業系統的正常運作。
迷思二:防毒軟體是專門查殺病毒的,木馬專殺才是專門殺木馬的電腦病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腦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是指「編製或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電腦功能或破壞數據,影響電腦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電腦指令或程式碼」。
隨著資訊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病毒的定義已經被擴大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病毒的定義已經被廣義化,它大致包含:引導區病毒、檔案型病毒、巨集病毒、蠕蟲病毒、木馬、後門程式、惡意腳本、惡意程式、鍵盤記錄器、駭客工具等等。可以看出木馬是病毒的子集,殺毒軟體完全可以將其查殺。從防毒軟體角度講,清除木馬和清除蠕蟲沒有配製的區別,甚至查殺木馬比清除文件型病毒更簡單。因此,沒有必要單獨安裝木馬查殺軟體。
誤解三:我的機器沒重要數據,有病毒重裝系統,不用殺毒軟體許多電腦用戶,特別是一些網路遊戲玩家,認為自己的電腦上沒有重要的文件。
電腦感染病毒,直接格式化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就萬事大吉,不用安裝防毒軟體。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幾年前,病毒編寫者撰寫病毒主要是為了尋找樂趣或是證明自己。這些病毒往往採用高超的編寫技術,有著明顯的發作特徵(例如某月某日發作,刪除所有檔案等等)。但是,近幾年的病毒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病毒編寫者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病毒沒有明顯的特徵,不會刪除使用者電腦上的資料。但是,它們會在後台悄悄運行,盜取遊戲玩家的帳號資訊、QQ密碼甚至是銀行卡的帳號。由於這些病毒可以直接為用戶帶來經濟損失。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它的危害性比傳統的病毒更大。
對於此種病毒,常發現感染病毒時,使用者的帳號資料就已經被盜用。即使格式化電腦重新安裝系統,被竊的帳號也找不回來了。
迷思四:查毒速度快的防毒軟體才好 不少人都認為,查毒速度快的防毒軟體才是最好的。甚至不少媒體進行防毒軟體評測時都將查殺速度作為重要指標之一。
不可否認,目前各家防毒軟體廠商都在不斷努力改進防毒軟體引擎,以達到更高的查殺速度。但僅以查毒速度快慢來評價防毒軟體的好壞是片面的。防毒軟體查毒速度的快慢主要與引擎和病毒特徵有關。舉個例子,一款防毒軟體可以查殺10萬個病毒,另一款防毒軟體只能查100個病毒。防毒軟體查毒時需要對每一筆記錄進行匹配,因此查殺100個病毒的防毒軟體速度肯定會更快。一個好的防毒軟體引擎需要對檔案進行分析、脫殼甚至虛擬執行,這些操作都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而有些防毒軟體的引擎比較簡單,對檔案不做過多的分析,只進行特徵匹配。這種防毒軟體的查毒速度也很快,但它有可能會漏查比較多的病毒。
由此可見,雖然提高防毒速度是各個廠商不斷努力奮鬥的目標,但僅從查毒速度快慢來衡量防毒軟體好壞是不科學的。
迷思五:防毒軟體不管正版盜版,隨便裝一個能用的就行目前,有很多人機器上安裝著盜版的防毒軟體,他們認為只要裝上防毒軟體就萬無一失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防毒軟體與其他軟體不太一樣,防毒軟體需要經常不斷升級才能夠查殺最新最受歡迎的病毒。此外,大多數盜版防毒軟體在破解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損壞了一些數據,造成某些關鍵功能無法使用,系統不穩定或防毒軟體對某些病毒漏查漏殺等等。更有一些居心不良的破解者,直接在破解的防毒軟體中捆綁了病毒、木馬或後門程式等,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防毒軟體買的是服務,只要正版的防毒軟體,才能得到持續不斷的升級和售後服務。同時,如果盜版軟體使用者真的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也無法享有和正版軟體使用者一樣的售後服務,使用盜版軟體看似佔了便宜,實際上得不償失。
誤解六:根據任務管理器中的記憶體佔用判斷防毒軟體的資源佔用很多人,包括一些媒體進行防毒軟體評測,都用Windows自帶的任務管理器來查看防毒軟體的記憶體佔用,進而判斷一款防毒軟體的資源佔用情況,這是值得商榷的。
不同防毒軟體的功能不盡相同,例如優秀的防毒軟體有登錄、漏洞攻擊、郵件傳送、接收、網頁、引導區、記憶體等監控系統。比起只有檔案監控的防毒軟體,記憶體佔用肯定會更多,但卻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防護。同時,也有一小部分防毒軟體廠商為了對付評測,故意在程式中限定防毒軟體可佔用記憶體數的大小,使這些數值看起來很小,一般在100KB甚至幾十KB左右。實際上,記憶體佔用雖然小了,但防毒軟體卻要頻繁的進行硬碟讀寫,反倒降低了軟體的運作效率。
迷思七:只要不用軟碟,不亂下東西就不會中毒,這是錯的。
目前,電腦病毒的傳播有很多途徑。它們可以透過軟碟、U盤、行動硬碟、區域網路、文件,甚至是系統漏洞等來傳播。一台有漏洞的計算機,只要連入互聯網,即使不做任何操作,都會被病毒感染。因此,僅僅從使用電腦的習慣來防範電腦病毒難度很高,一定要配合防毒軟體進行整體防護。
誤解八:防毒軟體應該至少裝三個才能保障系統安全儘管防毒軟體的開發廠商不同,宣稱使用的技術不同,但他們的實現原理卻可能是相似或相同的。
同時開啟多個防毒軟體的即時監控程式很可能會產生衝突,例如多個病毒防火牆同時爭搶一個檔案進行掃描。安裝有多種防毒軟體的電腦往往運作緩慢且不穩定,因此,我們不建議一般使用者安裝多個防毒軟體,即使真的要同時安裝,也不要同時開啟它們的即時監控程式(病毒防火牆)。
誤解九:防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裝一個就行了許多人把防毒軟體的即時監控程式認為是防火牆,確實有一些防毒軟體會即時監控稱為「病毒防火牆」。實際上,防毒軟體的即時監控程序和個人防火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產品。通俗地說,防毒軟體是防毒的軟體,而個人防火牆是防駭客的軟體,二者功能不同,缺一不可。建議使用者同時安裝這兩種軟體,對電腦進行整體防禦。
迷思十:專殺工具比防毒軟體好有病毒先找專殺不少人都認為防毒軟體廠商推出專殺工具是因為防毒軟體有問題,殺不乾淨此類病毒,事實上並非如此。
針對一些具有嚴重破壞能力的病毒,有及傳播較為迅速的病毒,防毒軟體廠商會義務地推出針對該病毒的免費專殺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防毒軟體本身無法查殺此類病毒。如果你的機器安裝有防毒軟體,完全沒有必要再去使用專殺工具。專殺工具只是在使用者的電腦上已經感染了病毒後進行清除的一個小工具。與完整的防毒軟體相比,它不具備即時監控功能,同時專殺工具的引擎一般都比較簡單,不會查殺壓縮檔案、郵件中的病毒,而且一般也不會對檔案進行脫殼檢查。
以上是防毒軟體可以查殺所有病毒嗎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終安全測試人員的伙伴。它是一個包含各種類型清單的集合,這些清單在安全評估過程中經常使用,而且都在一個地方。 SecLists透過方便地提供安全測試人員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幫助提高安全測試的效率和生產力。清單類型包括使用者名稱、密碼、URL、模糊測試有效載荷、敏感資料模式、Web shell等等。測試人員只需將此儲存庫拉到新的測試機上,他就可以存取所需的每種類型的清單。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