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一般用處是在序列中檢索參數並傳回第一次出現的索引,沒找到就會報錯,例如:
>>> t=tuple('Allen') >>> t ('A', 'l', 'l', 'e', 'n') >>> t.index('a')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 line 1, in <module> t.index('a') ValueError: tuple.index(x): x not in tuple >>> t.index('e') 3 >>> t.index('l') 1
但參數可能會出現很多次,要如何做呢?
相關推薦:《Python教程》
index()函數的完整語法是這樣的:
str.index(str, beg=0, end=len(string))
str – 指定檢索的字串
beg – 開始索引,預設為0。
end – 結束索引,預設為字串的長度。
所以我們可以重新設定開始索引來繼續尋找,如:
>>> t.index('l',2) 2
因為第一個'l'的出現位置是1,所以我們將開始索引加1繼續尋找,果然,在索引為2的位置又找到了'l'。
以上是python中index的用法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