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for迴圈怎麼理解?
for迴圈
for迴圈可以用來遍歷某一物件(遍歷:通俗點說,就是把這個迴圈中的第一個元素到最後一個元素依序造訪一次)。 for循環的基本結構如下:
具體看這個案例:
設計一個函數,在桌面創建10個文本,用數字從1-10依次給它們命名。
def text_create(): path = '/Users/duwangdan/Desktop/' for text_name in range(1,11): # 1-10的范围需要用到range函数 with open (path + str(text_name) + '.txt','w') as text: # with...as的用法正文内会详细介绍 text.write(str(text_name)) text.close() print('Done') text_create()
現在我們來理解下每行程式碼。
第1行:定義一個text_create函數;
第2行:給變數path賦值為桌面路徑;
第3行:將1-10範圍內的每個數字依序裝入變數text_name中,每次命名一個文件;
第5行:開啟位於桌面的txt文件,並給每一個text執行寫入操作;
#第7行:給每個檔案依序命名;
第8行:關閉檔案;
第9行:執行完一次命名操作後顯示一個Done;
第11行:呼叫函數。
案例中提到了“with...as”,在Python中,“with...as”語法是用來代替傳統的“try...finally”的。
例如:開啟桌面的test文件,嘗試讀取文件內容,最後關閉文件。
file = open('/Users/duwangdan/Desktop/test.txt') try: data = file.read() finally: file.close()
雖然這段程式碼執行良好,但比較冗長,換成用「with...as」來表達後,程式碼會更為簡潔。
with open('/Users/duwangdan/Desktop/test.txt') as file: data = file.read()
除了上面的單層循環之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循環,是巢狀循環。
例如用巢狀循環實現九九乘法口訣。
for i in range(1,10): for j in range(1,10): print('{} X {} = {}'.format(i,j,i*j))
最外層的循環,依序將1-9的數字儲存在變數i中;變數i每取一次值,內層循環就依序將1-9的數字儲存在變數j中;最後列印出目前的i、j、和i*j的值。
從Python2.6開始,新增了format函數,用來格式化字串,可以透過{}.format來實現。在上面這個案例中,將i、j、i*j的值分別存入前面的{ }中,然後做好格式化,統一形式。
相關推薦:《Python教學》
以上是python的for迴圈怎麼理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