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軟體和硬體哪個更吃香

軟體和硬體哪個更吃香

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原創
2019-06-20 13:21:354678瀏覽

軟體和硬體哪個更吃香

做硬體好還是做軟體好?硬體真的不如軟體有前(錢)途?這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而是許多電子硬體工程師長久以來的無奈和痛楚。尤其近幾年,全球網路發展迅速,讓軟體人才變得炙手可熱。供需關係決定價格,加上軟體業的成本主要是人(硬體需要更多的設備投入),軟體工程師的薪資也更為豐厚。

  有數據顯示,單從美國方面看,電子工程師的薪資成長不僅沒有跟上軟體工程師的成長速度,甚至還有下降。有網友說他認識的一個人,博士畢業,在矽谷排名前十的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近20年,最近薪水被他女兒超過了。他女兒加州理工本科畢業,在Facebook工作了2年。

  然而,這種差異不單單只是製造業和互聯網的行業差別,在傳統製造業內部,軟體的發展也要好於硬件,這是為什麼呢? EDNC網友分享了一位經驗人士的看法。 (為什麼選擇做硬體而不是吃香的軟體?)文章作者從自己的經驗談起,並分析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消費性電子因為量大,同質化,IC廠家會針對性的提供完善的,集成的晶片解決方案,在早期的智慧型手機中應用處理器,基帶modem,射頻單元,音頻單元和許多其他功能模組都是分立的,但現在滿眼都是集成了各個通信制式和功能模組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設計在這時其實只是應用,別犯錯,整機射頻音頻EMC性能把住關就OK了,當然肯定也沒這麼簡單,但不可否認這樣給硬體設計留出的發揮空間少之又少。而硬體同質化之後淪為後台,產品體現差別的是軟體,攻城拔寨創造收入的也是軟體,舞台大了自然在公司內更加受重視,待遇和發展自然也好於硬件,但跟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差別比,這個差別相對小一些。”

  “另外一點很尷尬的是,硬體的博大精深,體現硬體設計水準的一些技術,在消費電子中慢慢變的沒必要了,開始我們也研究對標諾基亞,想把品質做到最好,但後來發現手機大家玩一兩年就丟了,根本不需要你設計的這麼精細,高層領導還嫌增加成本,浪費工時。手機都這樣,其他消費性電子更不必說,可以看出這個行業市場對硬體技術能力,需求並不高,此處深深的嘆口氣。」

  也有一些好資訊。 「在大型設備例如工控和高端醫療器材領域,硬體的處境就好很多,但對知識的要求也會高一些,不光數位電路和嵌入式底層軟體,模擬電路,大功率,高可靠性設計的知識也是必須的。沒有現成的晶片解決方案;沒有現成設計可供參考,系統的龐大,很長的生命週期,可靠性設計相關的需求(出錯可能出人命),都決定了硬體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深度的硬體技術也有了用武之地。」不過,在這種複雜度下,硬體工程師的受重視程度也是和待遇跟軟體相當。

  學軟體更有前景?

  IT產業依然前途光明,前景大好!但是身為一個即將選擇在IT業學什麼的大學生來說很難抉擇!兩者的分別已經不是太大,但是現在的選擇還是會改變很多!

  電腦的核心是作業系統是軟體,大量的應用程式是軟體,所以一般來說軟體更有前景。從就業的角度來看,軟體程度人員要求量大,但工作量較大,到一定的歲數之後,企業內的程式設計師可能會演變成管理。電腦硬體研發,在中國是弱勢,大量的硬體產品都是進口。我們期待中國的硬體有一天能超過世界已開發國家,現在在努力中。部分學硬體的人員將來可能會專注於智慧家電等智慧設備的研發上。

  從高等教育的角度,分電腦硬體和軟體專業,實際情況是,軟硬專業都會學習軟體開發和硬體基礎。企業的角度看軟體或硬體專業的畢業生,對大部分的企業而言都差異不大。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得補充一定量的知識後才能勝任電腦相關的研發職缺工作。當然,如果是做電腦產業的銷售代表,軟體硬體專業無差別。

  我個人覺得前景取決於所學專業畢業學校個人興趣社會需要等多個要素,在軟體或硬體專業學習過程中,盡可能了解外界和企業的現實需要,盡量在學校內建立實用的學科基礎,就可能在企業內領先其他同學一步。

  當然,就電腦來說,軟體是運行在硬體基礎上的。沒有硬體的支援那麼軟體就無從談起。也就是說硬體先開始,而後才有硬體了。

  硬體學習難度比較大,特別是開始階段,必須從電子技術,資訊方面的只是開始。這些只是基礎,目前掌握電腦核心硬體技術的公司都是老外。基本上,我們更多的是應用別人的東西。但是,就電子硬體技術來說,從原理圖設計,PCB線路板設計需要更多的是經驗。所以身為一個電子工程師往往是越老越吃香。

  軟體學習難度比硬體低,而且發展速度很快。需要掌握的基礎是作業系統,資料結構,資料庫,軟體工程等基礎只是,另外就是掌握一門或多門程式語言。對軟體來說,經驗沒有硬體那麼重要,知識和一個人的智商反倒比較重要。所以這是一個年輕人熱衷的行業,也是年輕人短期就可以拿到高薪的一個行業。

  這裡說點題外話,要想成為一個高手,就做底層最好了。例如單片機開發。涉及軟體和硬體。必須對硬體非常了解才能編寫出很好的程序,當然這樣的軟硬體高手也是炙手可熱的人才。身價很高!

  不過話有說回來。無論什麼產業,如果你端正態度,認真學習工作,即使整個產業就剩下一個人,那麼那個人一定也是你。

  有些網友也都是和作者抱持相似的看法。

  做硬體真的不如做軟體發展好嗎?也有人持不太一樣的觀點。

  有人認為,軟體工程師只是看起來比電子硬體工程師發展更好。

  他們表示,相對來說,軟體的創新比較容易,也就是說入門門檻比較低,而硬體需要長期的技術和經驗累積。他們認為,對於門檻較高的方向,加上長期的積累,即便現在的待遇不會太高,但這份飯碗一定是穩妥的。

  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平常接觸密切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做硬體的投入相對較少;而在工業、醫療、汽車等領域,硬體往往是核心,但這些領域相對來說更遠離人們的日常視野,也造成了人們覺得硬體不如軟體有出路有發展。

  不可否認軟體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但許多技術和功能單靠軟體的創新是難以實現的。硬體才是產品的基礎。不論產業如何變化,基礎的東西總是要有人做的。

  對於上述觀點有人也分別給出了辯駁。首先,軟體化趨勢是潮流。不管是設備商巨頭思科的轉型,還是熱議多年的SDN技術逐步開啟商業化,都是這一趨勢的體現。我們看到硬體處理能力過剩,通用硬體取代專用硬件,由軟體提供功能。讓大量傳統上由電子工程完成的工作,正在變成軟體工程的工作。

  產業的重要性並不代表從業人員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和發展。其次,對於注重經驗積累的“越老越吃香”,如若其他人在你年輕時就已經獲得豐厚的收入,而你在中年之際終於開始“吃香”的時候,其他人已經賺足了本兒開始計劃退休了。所以我們看到,國外也不少電子工程師轉行做碼農,當然,轉行有風險,大家需謹慎。

  從業幾年的工程師這樣說,的確,由於電子整合度越來越高,硬體工程師的工作量越來越少了。但只要有技術,吃飯是不愁的。而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想要技術過硬,首先基本功要紮實,另外,理論結合實踐非常重要,不要覺得那些電子競賽沒有意義。正如下面這位網友所說的,產業環境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真沒點本事,哪裡都吃不開。

  智慧硬體、創客,硬體工程師需要更多正能量!最後,來點正能量,「硬體復興」。智慧硬體、創客、硬體創業是「硬體復興」的幾個關鍵字,而這其中留給硬體領域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總結來說:沒有一定成功的行業,只有堅持的努力。如果是想問哪一個比較容易找工作?那一個比較容易拿高一點的薪水的話?那就只能說,21世紀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只要你是人才,不愁沒飯碗的;當然,嚴格來說,社會需求量上應該是軟體更多一些的。軟體範圍更廣,發展潛力大,就是要學的精才行。 (相關影片教學推薦:php影片教學

以上是軟體和硬體哪個更吃香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