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起源於傳媒領域,是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
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找出它們的具體位置。透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電腦對機器、設備、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設備、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竊等,類似自動化操控系統,同時透過收集這些小事的數據,最後可以聚集成大數據,包含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與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會的重大改變,實現物和物相聯。 (推薦學習:PHP影片教學)
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訊息,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訊息,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運輸與物流領域、工業製造、健康醫療領域範圍、智慧環境(家庭、辦公室、工廠)領域、個人和社會領域等,具有十分廣大的市場和應用前景。
定義
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資訊感測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Ashton最初的定義是:「就是當今的電腦以及互聯網幾乎完全依賴人類來提供資訊。網路上大約有50petabytes(petabyte為1,024 terabytes)的數據,其中大部分最初由人來獲取和創建的,透過打字、錄音、照相或掃描條碼等方式。傳統的網路藍圖中忽略了為數最多且最重要的節點,人。而問題是,人的時間、精力和準確度都是有限的,他們並不適於從真實世界中截獲資訊。這是大問題。我們生活於物質世界中,我們不能把虛擬的資訊當做糧食吃,也不能當做柴火來燒。想法和資訊很重要,但物質世界是更本質的。當今的資訊科技如此依賴人類產生的信息,以至我們的計算機更了解思想而不是物質。如果計算機能不借助我們的幫助,就獲知物質世界中各種可以被獲取的信息,我們將能夠追蹤和計量那些物質,減少浪費、損失和消耗。我們將知曉物品何時需要更換、維修或召回,他們是新的還是過了有效期。物聯網有改變世界的潛能,就像互聯網一樣,甚至更深遠。」
起源
Peter T. Lewis 在1985提出這個概念[求參考來源]。比爾蓋茲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物互聯。 1998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當時被稱為EPC系統的物聯網構想。 1999年,在物品編碼(RFID)技術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2005年11月17日,在世界資訊高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其中指出「物聯網」時代的來臨。
更多PHP相關技術文章,請造訪PHP圖文教學欄位進行學習!
以上是什麼叫物聯網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