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協定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訊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透過通訊通道和設備互連起來的多個不同地理位置的資料通訊系統,要使其能協同工作實現資訊交換和資源共享,它們之間必須具有共同的語言。交流什麼、怎樣交流及何時交流,都必須遵循某種互相都能接受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通訊協定。
區域網路中常用的通訊協定主要包括TCP/IP、NETBEUI和IPX/SPX三種協議,每種協定都有其適用的應用環境。
TCP/IP
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定/Internet協定)的歷史應追溯到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時代。為了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互連,美國國防部於1977年到1979年間制定了TCP/IP體系結構和協定。 TCP/IP是由一組具有專業用途的多個子協定組合而成的,這些子協定包括TCP、IP、UDP、ARP、ICMP等。 TCP/IP以其實現成本低、在多平台間通訊安全可靠、可路由性等優勢迅速發展,並成為Internet中的標準協定。在90年代,TCP/IP已成為區域網路中的首選協議,在最新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7、Windows XP、Windows Server2003等)中已經將TCP/IP作為其預設安裝的通訊協定。
NetBEUI協定
NetBEUI(NetBIOS增強使用者介面)協定由NetBIOS(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展完善而來,該協定只需進行簡單的配置和較少的網路資源消耗,並且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糾錯功能,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協定。不過由於其有限的網路節點支援(最多支援254個節點)和非路由性,使其僅適用於基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小型區域網路中。
IPX/SPX協定
IPX/SPX(網路套件交換/序列包交換)協定主要應用於基於NetWare作業系統的Novell區域網路中,基於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域網路(如Windows Server 2003)能夠透過IPX/SPX協定與Novell網路進行通訊。在Windows 2000/XP/2003系統中,IPX/SPX協定和NetBEUI協定被統稱為NWLink。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參考模型物理層部分的規格,它決定了連接器形狀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電氣特性及表示訊號意義的邏輯特性。
RS-232-C是EIA發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來是為連接類比通訊線路中的數據機等DCE及電傳印表機等DTE拉介面而標準化的。很多個人電腦也用RS-232-C作為輸入輸出接口,用RS-232-C作為接口的個人電腦也很普及。
RS-232-C的以下特點:採用直通方式,雙向通信,基本頻帶,電流環方式,串行傳輸方式,DCE-DTE間使用的信號形態,交接方式,全雙工通信。 RS-232-C在ITU建議的V.24和V.28規定的25接腳連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換性。
RS-232-C所使用的連接器為25腳插入式連接器,一般稱為25接腳D-SUB。 DTE端的電纜頂端接公插頭,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電纜的形狀並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帶有屏蔽的24芯電纜。電纜的最大長度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元/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進行資料傳輸。
以上是通訊協定有哪幾種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