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死區
只要塊級作用域內存在let
指令,它所宣告的變數就「綁定」(binding)這個區域,不再受外在的影響。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上面程式碼中,存在全域變數tmp
,但是區塊級作用域內let
又宣告了一個局部變數tmp
,導致後者綁定這個區塊級作用域,所以在let
宣告變數前,對tmp
賦值會報錯。
ES6 明確規定,如果區塊中存在let
和const
命令,這個區塊對這些命令聲明的變量,從一開始就形成了封閉作用域。凡是在聲明之前就使用這些變量,就會報錯。
總之,在程式碼區塊內,使用let
指令宣告變數之前,該變數都是不可用的。這在語法上,稱為「暫時性死區」(temporal dead zone,簡稱 TDZ)。
if (true) { // TDZ开始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console.log(tmp);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TDZ结束 console.log(tmp); // undefined tmp = 123; console.log(tmp); // 123 }
上面程式碼中,在let
指令宣告變數tmp
之前,都屬於變數tmp
的「死區」。
「暫時性死區」也意味著typeof
不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操作。
typeof x; // ReferenceError let x;
上面程式碼中,變數x
使用let
指令聲明,所以在宣告之前,都屬於x
的“死區”,只要用到該變數就會報錯。因此,typeof
運行時就會拋出一個ReferenceError
。
作為比較,如果一個變數根本沒有被聲明,使用typeof
反而不會報錯。
typeof undeclared_variable // "undefined"
上面程式碼中,undeclared_variable
是一個不存在的變數名,結果回傳「undefined」。所以,在沒有let
之前,typeof
運算子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永遠不會報錯。現在這一點不成立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變數一定要在聲明之後使用,否則就報錯。
有些「死區」比較隱蔽,不太容易發現。
function bar(x = y, y = 2) { return [x, y]; } bar(); // 报错
上面程式碼中,呼叫bar
函數之所以報錯(某些實作可能不會報錯),是因為參數x
預設值等於另一個參數 y
,而此時y
還沒有聲明,屬於」死區「。如果y
的預設值是x
,就不會報錯,因為此時x
已經宣告了。
function bar(x = 2, y = x) { return [x, y]; } bar(); // [2, 2]
另外,下面的程式碼也會報錯,與var
的行為不同。
// 不报错 var x = x; // 报错 let x = x;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上面程式碼報錯,也是因為暫時性死區。使用let
宣告變數時,只要變數在還沒有宣告完成前使用,就會報錯。上面這行就屬於這個情況,在變數x
的宣告語句還沒執行完成前,就去取x
的值,導致報錯」x 未定義「。
ES6 規定暫時性死區和let
、const
語句不出現變數提升,主要是為了減少執行階段錯誤,防止在變數宣告前就使用這個變量,從而導致意料之外的行為。這樣的錯誤在 ES5 是很常見的,現在有了這種規定,避免這類錯誤就很容易了。
總之,暫時性死區的本質就是,只要一進入當前作用域,所要使用的變數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不可獲取,只有等到聲明變數的那一行程式碼出現,才可以取得和使用該變數。
相關推薦:
以上是詳細介紹JS中「暫時性死區」的概念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