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js教程Vue2.0怎麼操作使用者權限

這次帶給大家Vue2.0怎樣操作使用者權限,Vue2.0操作使用者權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以下就是實戰案例,一起來看一下。

Vue-Access-Control是一套基於Vue/Vue-Router/axios 實現的前端使用者權限控制解決方案,透過對路由、視圖、請求三個層面的控制,使開發者可以實現任意顆粒度的使用者權限控制。

安裝

版本需求

Vue 2.0x
Vue-router 3.x
取得

git: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ower1229/Vue-Access-Control.git

npm:npm i vue-access-control

運行

//开发
npm run dev
//构建
npm build

概述

整體思路

會話開始之初,先初始化一個只有登入路由的Vue實例,在根元件created鉤子裡將路由定向到登入頁,用戶登入成功後前端拿到用戶token,設定axios實例統一為請求headers添加{"Authorization":token}實現用戶鑑權,然後獲取當前用戶的權限數據,主要包括路由權限和資源權限,之後動態添加路由,生成菜單,實現權限指令和全域權限驗證方法,並為axios實例新增請求攔截器,至此完成權限控制初始化。動態載入路由後,路由元件將隨之載入並渲染,而後展現前端介面。

為解決瀏覽器刷新路由重置的問題,拿到token後要將其保存到sessionStorage,根組件的created鉤子負責檢查本地是否已有token,如果有則無需登錄直接用該token獲取權限並初始化,如果token有效且當前路由有權訪問,將加載路由組件並正確展現;若當前路由無權訪問將按路由設定跳轉404;如果token失效,後端應返回4xx狀態碼,前端統一為axios實例添加錯誤攔截器,遇到4xx狀態碼執行退出操作,清除sessionStorage資料並跳到登入頁,讓使用者重新登入。

最小依賴原則

Vue-Access-Control的定位是單一領域解決方案,除了Vue/Vue-Router/axios之外沒有其他依賴,理論上可以無障礙的應用到任何有權限控制需求的Vue專案中,專案基於webpack 模板開發構建,大多數新項目可以直接基於檢出程式碼繼續開發。需要說明的是,專案額外引入的Element-UI和CryptoJS僅用於開發演示介面,他們不是必須且與權限控制毫無關係,專案應用中可以自行取捨。

目錄結構

src/
 |-- api/     //接口文件
 |  |-- index.js    //输出通用axios实例
 |  |-- account.js   //按业务模块组织的接口文件,所有接口都引用./index提供的axios实例
 |-- assets/
 |-- components/
 |-- router/
 |  |-- fullpath.js   //完整路由数据,用于匹配用户的路由权限得到实际路由
 |  `-- index.js   //输出基础路由实例
 |-- views/
 |-- App.vue
 ·-- main.js

# 資料格式約定

路由權限資料必須是如下格式的物件數組,id和parent_id相同的兩個路由具有上下級關係,如果希望使用自訂格式的路由數據,則需要修改路由控制的相關實作。

[
 {
  "id": "1",
  "name": "菜单1",
  "parent_id": null,
  "route": "route1"
 },
 {
  "id": "2",
  "name": "菜单1-1",
  "parent_id": "1",
  "route": "route2"
 }
 ]

資源權限資料必須是如下格式的物件數組,每個物件代表一個RESTful請求,支援帶有參數的url。

[
 {
  "id": "2c9180895e172348015e1740805d000d",
  "name": "账号-获取",
  "url": "/accounts",
  "method": "GET"
 },
 {
  "id": "2c9180895e172348015e1740c30f000e",
  "name": "账号-删除",
  "url": "/account/**",
  "method": "DELETE"
 }
]

路由控制

路由控制包括動態註冊路由和動態產生選單兩部分。

動態註冊路由

最初實例化的路由只包含登入和404兩條路徑,我們期待完整的路由是這樣的:

[{
 path: '/login',
 name: 'login',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login.vue'], resolve)
}, {
 path: '/404',
 name: '404',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common/404.vue'], resolve)
}, {
 path: '/',
 name: '首页',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index.vue'], resolve),
 children: [{
 path: '/route1',
 name: '栏目1',
 meta: {
  icon: 'icon-channel1'
 },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view1.vue'], resolve)
 }, {
 path: '/route2',
 name: '栏目2',
 meta: {
  icon: 'ico-channel2'
 },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view2.vue'], resolve),
 children: [{
  path: 'child2-1',
  name: '子栏目2-1',
  meta: {
  
  },
  component: (resolve) => require(['../views/route2-1.vue'], resolve)
 }]
 }]
}, {
 path: '*',
 redirect: '/404'
}]

那麼接下來就需要取得首頁以及其子路由們,思路是事先在本地存一份整個項目的完整路由數據,然後根據用戶權限對完整路由進行篩選。

篩選的實作想法是先將後端回傳的路由資料處理成如下雜湊結構:

let hashMenus = {
 "/route1":true,
 "/route1/route1-1":true,
 "/route1/route1-2":true,
 "/route2":true,
 ...
}

然後遍歷本地完整路由,在循環中將路徑拼接成上述結構中的key格式,透過hashMenus[route]就可以判斷路由是否匹配,具體實現請參閱App.vue檔案中的getRoutes()方法。

如果後端回傳的路由權限資料與約定不同,就需要自行實作篩選邏輯,只要能得到實際可用的路由資料就可以,最終使用addRoutes()方法將他們動態加入到路由實例中,注意404頁面的模糊配對一定要放在最後。

動態選單

路由数据可以直接用来生成导航菜单,但路由数据是在根组件中得到的,导航菜单存在于index.vue组件中,显然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共享菜单数据,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首先想到的是Vuex,但菜单数据在整个用户会话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这并不是Vuex的最佳使用场景,而且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依赖,这里用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把菜单数据挂在根组件data.menuData上,在首页里用this.$parent.menuData获取。

另外,导航菜单很可能会有添加栏目图标的需求,这可以通过在路由中添加meta数据实现,例如将图标class或unicode存到路由meta里,模板中就可以访问到meta数据,用来生成图标标签。

在多角色系统中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不同角色有一个名字相同但功能不同的路由,比如说系统管理员和企业管理员都有”账号管理”这个路由,但他们的操作权限和目标不同,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界面,而Vue不允许多个路由同名,因此路由的name必须做区分,但把区分后的name显示在前端菜单上会很不美观,为了让不同角色可以享有同一个菜单名称,我们只要将这两个路由的meta.name都设置成”账号管理”,在模板循环时优先使用meta.name就可以了。

菜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views/index.vue。

视图控制

视图控制的目标是根据当前用户权限决定界面元素显示与否,典型场景是对各种操作按钮的显示控制。实现视图控制的本质是实现一个权限验证方法,输入请求权限,输出是否获准。然后配合v-if或jsx或自定义指令就能灵活实现各种视图控制。

全局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的的实现本身很简单,无非是根据后端给出的资源权限做判断,重点在于优化方法的输入输出,提升易用性,经过实践总结最终使用的方案是,将权限跟请求同时维护,验证方法接收请求对象数组为参数,返回是否具有权限的布尔值。

请求对象格式:

//获取账户列表
const request = {
 p: ['get,/accounts'],
 r: params => {
 return instance.get(`/accounts`, {params})
 }
}

权限验证方法$_has()的调用格式:

v-if="$_has([request])"

权限验证方法的具体实现见App.vue中Vue.prototype.$_has方法。

将权限验证方法全局混入,就可以在项目中很容易的配合v-if实现元素显示控制,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灵活,除了可以校验权限外,还可以在判断表达式中加入运行时状态做更多样性的判断,而且可以充分利用v-if响应数据变化的特点,实现动态视图控制。

具体实现细节参考基于Vue实现后台系统权限控制中的相关章节。

自定义指令

v-if的响应特性是把双刃剑,因为判断表达式在运行过程中会频繁触发,但实际上在一个用户会话周期内其权限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只需要校验权限的话,用v-if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运算,这种情况只需在视图载入时校验一次即可,可以通过自定义指令实现:

//权限指令
Vue.directive('has', {
 bind: function(el, binding) {
 if (!Vue.prototype.$_has(binding.value)) {
  el.parentNode.removeChild(el);
 }
 }
});

自定义指令内部仍然是调用全局验证方法,但优点在于只会在元素初始化时执行一次,多数情况下都应该使用自定义指令实现视图控制。

请求控制

请求控制是利用axios拦截器实现的,目的是将越权请求在前端拦截掉,原理是在请求拦截器中判断本次请求是否符合用户权限,以决定是否拦截。

普通请求的判断很容易,遍历后端返回的的资源权限格式,直接判断request.method和request.url是否吻合就可以了,对于带参数的url需要使用通配符,这里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前后端协商一致,约定好通配符格式后,拦截器中要先将带参数的url处理成约定格式,再判断权限,方案中已经实现了以下两种通配符格式:

1. 格式:/resources/:id
 示例:/resources/1
 url: /resources/**
 解释:一个名词后跟一个参数,参数通常表示名词的id
 
2. 格式:/store/:id/member
 示例:/store/1/member
 url:/store/*/member
 解释:两个名词之间夹带一个参数,参数通常表示第一个名词的id

对于第一种格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发起一个url为"/aaa/bbb"的请求,默认会被处理成"/aaa/**"进行权限校验,如果这里的”bbb”并不是参数而是url的一部分,那么你需要将url改成"/aaa/bbb/",在最后加一个”/“表示该url不需要转化格式。

攔截器的具體實作請見App.vue中的setInterceptor()方法。

如果你的專案還需要其他的通配符格式,只需要在攔截器中實現對應的偵測和轉換方法就可以了。

演示及說明

示範說明:

DEMO專案中演示了動態選單、動態路由、按鈕權限、請求攔截。

演示專案後端由rap2產生mock數據,登入請求通常應該是POST方式,但因為rap2的程式模式無法取得非GET的請求參數,因此只能用GET方式登錄,實際專案中不建議仿效;

另外登入後取得權限的介面本來不需要攜帶額外參數,後端可以根據請求頭攜帶的token資訊實現使用者鑑權,但因為rap2的程式模式取得不到headers數據,因此只能增加一個」Authorization」參數用於產生模擬數據。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經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請關注php中文網其它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node.js實作web終端機操作多用戶

在微信小程式裡新增彈出對話框

以上是Vue2.0怎麼操作使用者權限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幕後:什麼語言能力JavaScript?幕後:什麼語言能力JavaScript?Apr 28, 2025 am 12:01 AM

JavaScript在瀏覽器和Node.js環境中運行,依賴JavaScript引擎解析和執行代碼。 1)解析階段生成抽象語法樹(AST);2)編譯階段將AST轉換為字節碼或機器碼;3)執行階段執行編譯後的代碼。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和預測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和預測Apr 27, 2025 am 12:21 AM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來趨勢包括:1.Python將鞏固在科學計算和AI領域的地位,2.JavaScript將推動Web技術發展,3.跨平台開發將成為熱門,4.性能優化將是重點。兩者都將繼續在各自領域擴展應用場景,並在性能上有更多突破。

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Apr 26, 2025 am 12:09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開發環境上的選擇都很重要。 1)Python的開發環境包括PyCharm、JupyterNotebook和Anaconda,適合數據科學和快速原型開發。 2)JavaScript的開發環境包括Node.js、VSCode和Webpack,適用於前端和後端開發。根據項目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和項目成功率。

JavaScript是用C編寫的嗎?檢查證據JavaScript是用C編寫的嗎?檢查證據Apr 25, 2025 am 12:15 AM

是的,JavaScript的引擎核心是用C語言編寫的。 1)C語言提供了高效性能和底層控制,適合JavaScript引擎的開發。 2)以V8引擎為例,其核心用C 編寫,結合了C的效率和麵向對象特性。 3)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原理包括解析、編譯和執行,C語言在這些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JavaScript的角色:使網絡交互和動態JavaScript的角色:使網絡交互和動態Apr 24, 2025 am 12:12 AM

JavaScript是現代網站的核心,因為它增強了網頁的交互性和動態性。 1)它允許在不刷新頁面的情況下改變內容,2)通過DOMAPI操作網頁,3)支持複雜的交互效果如動畫和拖放,4)優化性能和最佳實踐提高用戶體驗。

C和JavaScript:連接解釋C和JavaScript:連接解釋Apr 23, 2025 am 12:07 AM

C 和JavaScript通過WebAssembly實現互操作性。 1)C 代碼編譯成WebAssembly模塊,引入到JavaScript環境中,增強計算能力。 2)在遊戲開發中,C 處理物理引擎和圖形渲染,JavaScript負責遊戲邏輯和用戶界面。

從網站到應用程序:JavaScript的不同應用從網站到應用程序:JavaScript的不同應用Apr 22, 2025 am 12:02 AM

JavaScript在網站、移動應用、桌面應用和服務器端編程中均有廣泛應用。 1)在網站開發中,JavaScript與HTML、CSS一起操作DOM,實現動態效果,並支持如jQuery、React等框架。 2)通過ReactNative和Ionic,JavaScript用於開發跨平台移動應用。 3)Electron框架使JavaScript能構建桌面應用。 4)Node.js讓JavaScript在服務器端運行,支持高並發請求。

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Apr 21, 2025 am 12:01 AM

Python更適合數據科學和自動化,JavaScript更適合前端和全棧開發。 1.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中表現出色,使用NumPy、Pandas等庫進行數據處理和建模。 2.Python在自動化和腳本編寫方面簡潔高效。 3.JavaScript在前端開發中不可或缺,用於構建動態網頁和單頁面應用。 4.JavaScript通過Node.js在後端開發中發揮作用,支持全棧開發。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mPDF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DVWA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