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帶給大家Ajax中readyState與status應該怎麼使用,Ajax中readyState與status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就是實戰案例,一起來看一下。
先看下面一段程式碼,然後再跟大家詳細介紹,Ajax中有關readyState(狀態值)和status(狀態碼)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try{ //主流浏览器提供了XMLHttpRequest对象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catch(e){ //低版本的IE浏览器没有提供XMLHttpRequest对象,IE6以下 //所以必须使用IE浏览器的特定实现ActiveXObject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 readyState 0=>初始化 1=>载入 2=>载入完成 3=>解析 4=>完成 // console.log(xhr.readyState); 0 xhr.open("TYPE", "URL", true); // console.log(xhr.readyState); 1 xhr.send(); // console.log(xhr.readyState); 1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console.log(xhr.status); //HTTP状态吗 // console.log(xhr.readyState); 2 3 4 if(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alert(xhr.responseText); } };
#1.Ajax:readyState(狀態值)和status(狀態碼)的區別
readyState,是指執行AJAX所經歷過的幾種狀態,無論存取是否成功都將回應的步驟,可以理解成為AJAX運行步驟,使用“ajax.readyState”獲得
status,是指無論AJAX訪問是否成功,由HTTP協議根據所提交的信息,伺服器所返回的HTTP頭資訊程式碼,使用「ajax.status」來獲得
整體理解:可以簡單的理解為state代表一個整體的狀態。而status是這個大的state下面具體的小的狀態。
2.什麼是readyState
#readyState是XMLHttpRequest物件的屬性,用來識別目前XMLHttpRequest物件處於什麼狀態。
readyState總共有5個狀態值,分別為0~4,每個值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0:初始化,XMLHttpRequest物件還沒有完成初始化
# 1:載入,XMLHttpRequest物件開始發送請求
2:載入完成,XMLHttpRequest物件的請求發送完成
3:解析,XMLHttpRequest物件開始讀取伺服器的回應
#4:完成,XMLHttpRequest物件讀取伺服器回應結束
3.什麼是status
#status是XMLHttpRequest物件的屬性,表示回應的HTTP狀態碼
在HTTP1.1協定下,HTTP狀態碼總共可分為5大類
1xx:訊息回應類,表示接收到請求並且繼續處理
2xx:處理成功回應類,表示動作被成功接收、理解和接受
3xx:重定向回應類,為了完成指定的動作,必須接受進一步處理
4xx:客戶端錯誤,客戶請求包含語法錯誤或是無法正確執行
5xx:服務端錯誤,伺服器無法正確執行一個正確的請求
100-客戶必須繼續發出請求
101-客戶要求伺服器根據請求轉換HTTP協定版本
200-交易成功
201-提示知道新文件的URL
202——接受和處理、但處理未完成
203——回傳訊息不確定或不完整
204——請求收到,但回傳資訊為空
205-伺服器完成了請求,使用者代理程式必須重設目前已瀏覽的檔案
206-伺服器已經完成了部分使用者的GET請求
300-請求的資源可在多處得到
301-刪除請求資料
302-在其他位址發現了請求資料
##303 ——建議客戶存取其他URL或存取方式304——用戶端已經執行了GET,但檔案未變更305——請求的資源必須從伺服器指定的位址得到306-先前版本HTTP中使用的程式碼,現行版本中不再使用307-申明請求的資源暫時性刪除#400-錯誤請求,如語法錯誤401——請求授權失敗402——保留有效ChargeTo頭回應#403——請求不允許##404— —沒有發現檔案、查詢或URl
405-使用者在Request-Line欄位定義的方法不允許
406-根據使用者傳送的Accept拖,請求資源不可存取
407——类似401,用户必须首先在代理服务器上得到授权
408——客户端没有在用户指定的饿时间内完成请求
409——对当前资源状态,请求不能完成
410——服务器上不再有此资源且无进一步的参考地址
411——服务器拒绝用户定义的Content-Length属性请求
412——一个或多个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中错误
413——请求的资源大于服务器允许的大小
414——请求的资源URL长于服务器允许的长度
415——请求资源不支持请求项目格式
416——请求中包含Range请求头字段,在当前请求资源范围内没有range指示值,请求也不包含If-Range请求头字段
417——服务器不满足请求Expect头字段指定的期望值,如果是代理服务器,可能是下一级服务器不能满足请求
500——服务器产生内部错误
501——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函数
502——服务器暂时不可用,有时是为了防止发生系统过载
503——服务器过载或暂停维修
504——关口过载,服务器使用另一个关口或服务来响应用户,等待时间设定值较长
505——服务器不支持或拒绝支请求头中指定的HTTP版本
4.思考问题:为什么onreadystatechange的函数实现要同时判断readyState和status呢?
第一种思考方式:只使用readyState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1.txt", true); xhr.send();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alert(xhr.responseText); } };
服务响应出错了,但还是返回了信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返回不是200,而是404或者500,由于只使用readystate做判断,它不理会放回的结果是200、404还是500,只要响应成功返回了,就执行接下来的javascript代码,结果将造成各种不可预料的错误。所以只使用readyState判断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思考方式:只使用status判断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try{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catch(e){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1.txt", true); xhr.send();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status === 200) { alert("readyState=" + xhr.readyState + xhr.responseText); } };
事实上,结果却不像预期那样。响应码确实是返回了200,但是总共弹出了3次窗口!第一次是“readyState=2”的窗口,第二次是“readyState=3”的窗口,第三次是“readyState=4”的窗口。由此,可见onreadystatechange函数的执行不是只在readyState变为4的时候触发的,而是readyState(2、3、4)的每次变化都会触发,所以就出现了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可见,单独使用status判断也是行不通的。
5.由上面的试验,我们可以知道判断的时候readyState和status缺一不可。那么readyState和status的先后判断顺序会不会有影响呢?我们可以将status调到前面先判断,代码如 xhr.status === 200 && xhr.readyState === 4
事实上,这对于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中间的性能就不同了。由试验我们知道,readyState的每次变化都会触发onreadystatechange函数,假如先判断status,那么每次都会多判断一次status的状态。虽然性能上影响甚微,不过还是应该抱着追求极致代码的想法,把readyState的判断放在前面。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经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以上是Ajax中readyState與status應該怎麼使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JavaScript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服務器端編程、移動應用開發和物聯網控制:1.通過Node.js實現服務器端編程,適用於高並發請求處理。 2.通過ReactNative進行移動應用開發,支持跨平台部署。 3.通過Johnny-Five庫用於物聯網設備控制,適用於硬件交互。

我使用您的日常技術工具構建了功能性的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一個Edtech應用程序),您可以做同樣的事情。 首先,什麼是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 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可讓您從唱歌中為多個客戶提供服務

本文展示了與許可證確保的後端的前端集成,並使用Next.js構建功能性Edtech SaaS應用程序。 前端獲取用戶權限以控制UI的可見性並確保API要求遵守角色庫

JavaScript是現代Web開發的核心語言,因其多樣性和靈活性而廣泛應用。 1)前端開發:通過DOM操作和現代框架(如React、Vue.js、Angular)構建動態網頁和單頁面應用。 2)服務器端開發:Node.js利用非阻塞I/O模型處理高並發和實時應用。 3)移動和桌面應用開發:通過ReactNative和Electron實現跨平台開發,提高開發效率。

JavaScript的最新趨勢包括TypeScript的崛起、現代框架和庫的流行以及WebAssembly的應用。未來前景涵蓋更強大的類型系統、服務器端JavaScript的發展、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擴展以及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潛力。

JavaScript是現代Web開發的基石,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事件驅動編程、動態內容生成和異步編程。 1)事件驅動編程允許網頁根據用戶操作動態變化。 2)動態內容生成使得頁面內容可以根據條件調整。 3)異步編程確保用戶界面不被阻塞。 JavaScript廣泛應用於網頁交互、單頁面應用和服務器端開發,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和跨平台開發的靈活性。

Python更适合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JavaScript更适合前端和全栈开发。1.Python以简洁语法和丰富库生态著称,适用于数据分析和Web开发。2.JavaScript是前端开发核心,Node.js支持服务器端编程,适用于全栈开发。

JavaScript不需要安裝,因為它已內置於現代瀏覽器中。你只需文本編輯器和瀏覽器即可開始使用。 1)在瀏覽器環境中,通過標籤嵌入HTML文件中運行。 2)在Node.js環境中,下載並安裝Node.js後,通過命令行運行JavaScript文件。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Safe Exam Browser
Safe Exam Browser是一個安全的瀏覽器環境,安全地進行線上考試。該軟體將任何電腦變成一個安全的工作站。它控制對任何實用工具的訪問,並防止學生使用未經授權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