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web前端  >  深入理解Java執行緒編程中的阻塞佇列容器_基礎知識

深入理解Java執行緒編程中的阻塞佇列容器_基礎知識

WBOY
WBOY原創
2016-05-16 15:27:271521瀏覽

1. 什麼是阻塞隊列?

阻塞隊列(BlockingQueue)是一個支援兩個附加操作的隊列。這兩個附加的操作是:在佇列為空時,取得元素的執行緒會等待佇列變成非空。當佇列滿時,儲存元素的執行緒會等待佇列可用。阻塞隊列常用於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場景,生產者是往隊列裡添加元素的線程,消費者是從隊列裡拿元素的線程。阻塞佇列就是生產者存放元素的容器,而消費者也只從容器裡拿元素。

阻塞隊列提供了四種處理方法:

2015127142052051.png (522×105)

拋出例外:是指當阻塞佇列滿時候,再往佇列插入元素,會拋出IllegalStateException("Queue full")異常。當佇列為空時,從佇列取得元素時會拋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異常 。
傳回特殊值:插入方法會傳回是否成功,成功則傳回true。移除方法,則是從佇列拿出一個元素,如果沒有則回傳null
一直阻塞:當阻塞佇列滿時,如果生產者執行緒往佇列裡put元素,佇列會一直阻塞生產者線程,直到拿到數據,或回應中斷退出。當隊列空時,消費者線程試圖從隊列裡take元素,隊列也會阻塞消費者線程,直到隊列可用。
逾時退出:當阻塞佇列滿時,佇列會阻塞生產者執行緒一段時間,如果超過一定的時間,生產者執行緒就會退出。
2. Java裡的阻塞佇列

JDK7提供了7個阻塞隊列。分別是

  1. ArrayBlockingQueue :一個由陣列結構組成的有界阻塞隊列。
  2. LinkedBlockingQueue :一個由鍊錶結構組成的有界阻塞隊列。
  3. PriorityBlockingQueue :一個支援優先權排序的無界阻塞佇列。
  4. DelayQueue:一個使用優先權佇列實現的無界阻塞佇列。
  5. SynchronousQueue:一個不儲存元素的阻塞佇列。
  6. LinkedTransferQueue:由鍊錶結構組成的無界阻塞佇列。
  7. LinkedBlockingDeque:一個由鍊錶結構組成的雙向阻塞隊列。

ArrayBlockingQueue是一個用陣列實作的有界阻塞佇列。此佇列依照先進先出(FIFO)的原則對元素進行排序。預設不保證訪客公平的存取佇列,所謂公平存取佇列是指阻塞的所有生產者線程或消費者線程,當佇列可用時,可以按照阻塞的先後順序存取佇列,即先阻塞的生產者線程,可以先往隊列插入元素,先阻塞的消費者線程,可以先從隊列裡取得元素。通常情況下為了保證公平性會降低吞吐量。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程式碼建立一個公平的阻塞佇列:

ArrayBlockingQueue fair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00,true);

訪客的公平性是使用可重入鎖定實現的,程式碼如下: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
    if (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this.items = new Object[capacity];
    lock = new ReentrantLock(fair);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LinkedBlockingQueue是一個用鍊錶實現的有界阻塞隊列。此隊列的預設和最大長度為Integer.MAX_VALUE。此佇列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對元素進行排序。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一個支援優先權的無界佇列。預設元素採取自然順序排列,也可以透過比較器comparator來指定元素的排序規則。元素依升序排列。

DelayQueue是一個支援延時取得元素的無界阻塞佇列。隊列使用PriorityQueue來實作。佇列中的元素必須實作Delayed接口,在建立元素時可以指定多久才能從佇列中取得目前元素。只有在延遲期滿時才能從佇列中擷取元素。我們可以將DelayQueue運用在以下應用場景:

快取系統的設計:可以用DelayQueue保存快取元素的有效期限,使用一個執行緒循環查詢DelayQueue,一旦能從DelayQueue中取得元素時,表示快取有效期限到了。
定時任務調度。使用DelayQueue儲存當天將會執行的任務和執行時間,一旦從DelayQueue中取得到任務就開始執行,從例如TimerQueue就是使用DelayQueue實現的。
佇列中的Delayed必須實作compareTo來指定元素的順序。例如讓延時時間最長的放在佇列的末端。實作程式碼如下: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ther) {
      if (other == this) // compare zero ONLY if same object
        return 0;
      if (other instanceof ScheduledFutureTask) {
        ScheduledFutureTask x = (ScheduledFutureTask)other;
        long diff = time - x.time;
        if (diff < 0)
          return -1;
        else if (diff > 0)
          return 1;
  else if (sequenceNumber < x.sequenceNumber)
          return -1;
        else
          return 1;
      }
      long d = (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 -
           other.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
      return (d == 0) &#63; 0 : ((d < 0) &#63; -1 : 1);
    }

3.如何實作Delayed介面

我們可以參考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裡ScheduledFutureTask類別。這個類別實作了Delayed介面。首先:在物件建立的時候,使用time記錄前物件何時可以使用,程式碼如下:


ScheduledFutureTask(Runnable r, V result, long ns, long period) {
      super(r, result);
      this.time = ns;
      this.period = period;
      this.sequenceNumber = sequencer.getAndIncrement();
}

然後使用getDelay可以查詢目前元素還需要延遲多久,程式碼如下: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unit.convert(time - now(), TimeUnit.NANOSECONDS);
    }

通过构造函数可以看出延迟时间参数ns的单位是纳秒,自己设计的时候最好使用纳秒,因为getDelay时可以指定任意单位,一旦以纳秒作为单位,而延时的时间又精确不到纳秒就麻烦了。使用时请注意当time小于当前时间时,getDelay会返回负数。

4.如何实现延时队列

延时队列的实现很简单,当消费者从队列里获取元素时,如果元素没有达到延时时间,就阻塞当前线程。

long delay = first.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
          if (delay <= 0)
            return q.poll();
          else if (leader != null)
            available.await();

SynchronousQueue是一个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每一个put操作必须等待一个take操作,否则不能继续添加元素。SynchronousQueue可以看成是一个传球手,负责把生产者线程处理的数据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线程。队列本身并不存储任何元素,非常适合于传递性场景,比如在一个线程中使用的数据,传递给另外一个线程使用,SynchronousQueue的吞吐量高于LinkedBlockingQueue 和 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TransferQueue是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TransferQueue队列。相对于其他阻塞队列,LinkedTransferQueue多了tryTransfer和transfer方法。

transfer方法。如果当前有消费者正在等待接收元素(消费者使用take()方法或带时间限制的poll()方法时),transfer方法可以把生产者传入的元素立刻transfer(传输)给消费者。如果没有消费者在等待接收元素,transfer方法会将元素存放在队列的tail节点,并等到该元素被消费者消费了才返回。transfer方法的关键代码如下:

Node pred = tryAppend(s, haveData);
return awaitMatch(s, pred, e, (how == TIMED), nanos);

第一行代码是试图把存放当前元素的s节点作为tail节点。第二行代码是让CPU自旋等待消费者消费元素。因为自旋会消耗CPU,所以自旋一定的次数后使用Thread.yield()方法来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并执行其他线程。

tryTransfer方法。则是用来试探下生产者传入的元素是否能直接传给消费者。如果没有消费者等待接收元素,则返回false。和transfer方法的区别是tryTransfer方法无论消费者是否接收,方法立即返回。而transfer方法是必须等到消费者消费了才返回。

对于带有时间限制的tryTrans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方法,则是试图把生产者传入的元素直接传给消费者,但是如果没有消费者消费该元素则等待指定的时间再返回,如果超时还没消费元素,则返回false,如果在超时时间内消费了元素,则返回true。

LinkedBlockingDeque是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所谓双向队列指的你可以从队列的两端插入和移出元素。双端队列因为多了一个操作队列的入口,在多线程同时入队时,也就减少了一半的竞争。相比其他的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Deque多了addFirst,addLast,offerFirst,offerLast,peekFirst,peekLast等方法,以First单词结尾的方法,表示插入,获取(peek)或移除双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以Last单词结尾的方法,表示插入,获取或移除双端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另外插入方法add等同于addLast,移除方法remove等效于removeFirst。但是take方法却等同于takeFirst,不知道是不是Jdk的bug,使用时还是用带有First和Last后缀的方法更清楚。

在初始化LinkedBlockingDeque时可以设置容量防止其过渡膨胀。另外双向阻塞队列可以运用在“工作窃取”模式中。

5.阻塞队列的实现原理
本文以ArrayBlockingQueue为例,其他阻塞队列实现原理可能和ArrayBlockingQueue有一些差别,但是大体思路应该类似,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看其他阻塞队列的实现源码。

  首先看一下ArrayBlockingQueue类中的几个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ArrayBlockingQueue<E> extends AbstractQueue<E>
implements BlockingQueue<E>,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17911632652898426L;
 
/** The queued items */
private final E[] items;
/** items index for next take, poll or remove */
private int takeIndex;
/** items index for next put, offer, or add. */
private int putIndex;
/** Number of items in the queue */
private int count;
 
/*
* Concurrency control uses the classic two-condition algorithm
* found in any textbook.
*/
 
/** Main lock guarding all access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Condition for waiting takes */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Condition for waiting puts */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可以看出,ArrayBlockingQueue中用来存储元素的实际上是一个数组,takeIndex和putIndex分别表示队首元素和队尾元素的下标,count表示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lock是一个可重入锁,notEmpty和notFull是等待条件。

  下面看一下ArrayBlockingQueue的构造器,构造器有三个重载版本: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Collection<&#63; extends E> c) {
}

   第一个构造器只有一个参数用来指定容量,第二个构造器可以指定容量和公平性,第三个构造器可以指定容量、公平性以及用另外一个集合进行初始化。

  然后看它的两个关键方法的实现:put()和take():

public void put(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final E[] items = this.items;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try {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notFull.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notFull.signal(); // propagate to non-interrupted thread
      throw ie;
    }
    insert(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从put方法的实现可以看出,它先获取了锁,并且获取的是可中断锁,然后判断当前元素个数是否等于数组的长度,如果相等,则调用notFull.await()进行等待,如果捕获到中断异常,则唤醒线程并抛出异常。

  当被其他线程唤醒时,通过insert(e)方法插入元素,最后解锁。

  我们看一下insert方法的实现:

private void insert(E x) {
  items[putIndex] = x;
  putIndex = inc(putIndex);
  ++count;
  notEmpty.signal();
}

   它是一个private方法,插入成功后,通过notEmpty唤醒正在等待取元素的线程。

  下面是take()方法的实现: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try {
      while (count == 0)
        notEmpty.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notEmpty.signal(); // propagate to non-interrupted thread
      throw ie;
    }
    E x = extract();
    return x;
  } finally {
    lock.unlock();
  }
}


   跟put方法实现很类似,只不过put方法等待的是notFull信号,而take方法等待的是notEmpty信号。在take方法中,如果可以取元素,则通过extract方法取得元素,下面是extract方法的实现:


private E extract() {
  final E[] items = this.items;
  E x = items[takeIndex];
  items[takeIndex] = null;
  takeIndex = inc(takeIndex);
  --count;
  notFull.signal();
  return x;
}

   跟insert方法也很类似。

  其实从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阻塞队列的实现原理,事实它和我们用Object.wait()、Object.notify()和非阻塞队列实现生产者-消费者的思路类似,只不过它把这些工作一起集成到了阻塞队列中实现。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