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於Laravel中資料遷移與資料填充的相關資料,文中透過範例程式碼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實現Laravel中資料遷移與資料填充的步驟,大家對Laravel有興趣的可以來看看喔!
前言
這是一個基礎教程,對標Laravel 文件中的資料遷移和資料填充,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學習,下面話不多說了,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把。
關於Laravel資料庫遷移的理解
#最初看到laravel框架中遷移的時候,會以為這個遷移是把資料從一個資料庫中遷到另一個資料庫中,又或者是從一個伺服器遷移到另一個伺服器。我自己學習有一個學習方法叫做顧名思義,所以所述是我的第一個反應,但是學了以後發現這個遷移不是我理解中的遷移,但又不知道為什麼叫做遷移,所以去百科查了一下。
遷移是指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甚至是方法和態度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前者叫正遷移或簡稱遷移,後者叫負遷移或乾擾。遷移首先是使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形成一種穩定的整合的心理結構,以便更好地調節人的行為,並能動地作用於客觀世界。遷移是轉化為能力的關鍵。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依賴知識、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依賴所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概括化、系統化。 ——引用於360百科
看完上面的百科說明,其實才明白什麼叫做資料庫遷移,總結一下,遷移是指某種影響,所以資料庫遷移是透過對遷移檔案的修改對資料庫造成的影響,這種影響其實就是操作資料庫。
換句通俗的話說,是在laravel中有一個文件,這個文件中寫了laravel本身內置的對數據庫的“命令“,例如可以創建修改刪除庫、表、字段。透過這些文件中的程式碼,便可以透過版本控制達到控制資料庫的目的,至於如何透過文件操作資料庫,我們可以看文件中的具體說明。
migration
Laravel 中提供了資料庫遷移的方式來管理資料庫,想像一個場景:在一個多人開發的在專案中,你的同事修改了某個資料庫結構並修改了程式碼,透過git 你可以即時的同步同事修改的程式碼,但是資料庫結構,你只能透過手工的方式來複製同事修改的SQL 語句,執行以保證資料庫的結構一致。那麼,Laravel 中的資料庫遷移概念,就是用來解決團隊中保證資料庫結構一致的方案。
migration 使用非常簡單,編寫一定的 php 程式碼並執行,那麼 Laravel 就會自動的更新資料庫。假設你的同事要修改資料庫某個字段,那麼只要寫 php 程式碼,接著你透過 git 更新了程式碼,執行 migrate 操作之後,你的資料庫結構就和他的同步了。下面我們就來看具體的使用方法。
migrate
#Laravel 把寫資料庫改動的php 程式碼稱為遷移,可以透過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filename
的方式來建立遷移檔案。假設你需要建立一張新的user 表,那麼你可以透過執行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create_user_table --create=user
來建立一個遷移文件,執行指令會在database/migrations/ 目錄下建立一個文件創建時間_filename 的php 文件,那麼這個文件就是我們接下來用來寫資料庫結構變化的文件了。這裡要提一點,雖然說創建遷移文件的名稱可以隨意,但是為了管理方便,最好文件名可以體現要執行的數據庫操作,比如這裡我們要創建一張user 表,所以文件名稱為create_user_table。
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filename 有兩個可選參數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user',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 $table->timestamps(); }); } public function down() { Schema::dropIfExists('user'); }
假设 user 表有 id,username,email 三个字段,那么可以再 up 方法中写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create('user',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table->increments('id')->index()->comment('用户id'); $table->string('name')->default('')->comment('用户名'); $table->string('email')->nullable()->comment('用户邮箱'); $table->timestamps(); }); }
一般,我们的逻辑会在闭包函数中写。上面的代码,即时不能完全明白,也可以大概猜出以下几点:
我们操作的表是 user 表。
user 表中定义了 id 字段,因为调用了 increments 方法,所以 id 为 auto_increment,调用了 index 方法说明给 id 添加了索引,最后 comment 等同于注释。
有了 id 的经验,那么 name 字段也很好理解了,string 方法说明 name 是 varchar/char 类型的,default 定义了 name 字段的默认值。
email 字段 调用了 nullable 方法说明运行 email 字段为空。
定义字段结构的时候可以使用链式调用的方式。
Laravel 中的方法是满足你对 sql 语句的所有操作,如果你需要定义一个类型为 text 的字段,那么可以调用 text() 方法,更多的方法说明可以参见文档 Laravel 数据库结构构造器。
我们已经编写好了 user 表的结构,接下来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
,Laravel 会根据 create 方法自动为我们创建 user 表。至此,我们已经成功的通过 Larvel 的迁移功能来实现创建表。
Rollback
使用 Laravel 的迁移功能可以有后悔药吃。
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
创建 user 表之后,觉得不行,不要 user 这张表,于是你打算删除这张表。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刚刚说到的 down 方法了。
public function down() { Schema::dropIfExists('user'); }
这里 Laarvel 已经为我们写好逻辑了,dropIfExists 函数就是用来删除表,我们只需要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 :rollback
就可以回滚到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
之前的状态。
重命名表
除了创建表,也可以用迁移记录表的其他任何操作,包括修改表属性,修改字段等等操作。这里再举个例子说明如何用迁移来对表进行重命名。
1、假设有表 user,我们需要对它重命名为 users。首先要执行 php artisan make:migration rename_user_to_users --table user
来创建迁移文件。
2、在 up 方法中写我们要重命名表的逻辑。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table('user',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Schema::rename('user','users'); }); }
3、为了可以 rollback 可以顺利执行,我们还需要在 down 方法中编写撤销重命名操作的逻辑。
public function up() { Schema::table('user', function (Blueprint $table) { // Schema::rename('users','user'); }); }
4、最后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
就就可以完成对 user 表的重命名操作。如果需要回滚,只要执行 php artisan migrate:rollback
。
你会发现,如果执行一次迁移之后,如果执行第二次迁移是不会重复执行的,这是因为 Laravel 会在数据库中建立一张 migrations 的表来记录哪些已经进行过迁移。
基本的 migration 介绍就到这里,以上的内容可以应对大部分的需求,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介绍,可能需要阅读 Laravel 那不知所云的文档了。:)
Seeder
Laravel 中除了 migration 之外,还有一个 seeder 的东西,这个东西用于做数据填充。假设项目开发中需要有一些测试数据,那么同样可以通过编写 php 代码来填充测试数据,那么通过 git 同步代码,所有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份同样的测试数据。
同样,数据填充在 Laravel 中被称为 Seeder,如果需要对某张表填充数据,需要先建立一个 seeder。通过执行 php artisan make:seeder UserTableSeeder 来生成一个 seeder 类。这里我们希望填充数据的表示 test 表,所以名字为 UserTableSeeder。当然这个名字不是强制性的,只是为了做到见名知意。
创建 UserTableSeeder 之后会在 database/seeders 目录下生成一个 UserTableSeeder 类,这个类只有一个 run 方法。你可以在 run 方法中写插入数据库的代码。假设我们使用 DB facade 来向 test 表插入数据。
class UserTableSeeder extends Seeder { public function run() { DB::table('users')->insert($insertData); } }
编写完代码之后,执行 php artsian db:seeder --class= UserTableSeeder
来进行数据填充。执行完毕之后查看数据库已经有数据了。
如果我们有多个表要进行数据填充,那么不可能在编写完 php 代码之后,逐个的执行 php artisan db:seeder --class=xxxx
来进行填充。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在 DatabaseSeeder 的 run 方法中添加一行 $this->call(UserTableSeeder::class);
,然后执行 php artisan db:seeder
,那么 Laravel 就会执行 DatabaseSeeder 中的 run 方法,然后逐个执行迁移。
和 migration 不同,如果多次执行 php artisan db:seeder
就会进行多次数据填充。
加入你想一次性插入大量的测试数据 ,那么在 run 方法中使用 DB facade 来逐个插入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Laravel 中提供了一种模型工厂的方式来创建创建大量的数据。
模型工厂
模型工厂,意味着本质其实是一个工厂模式。那么,在使用模型工厂创建数据需要做两件事情
创建工厂,定义好工厂要返回的数据。
调用工厂获取数据。
Laravel 中通过执行 php artisan make:factory UserFactory --model=User
来为 User Model 创建一个工厂类,该文件会放在 database/factory 目录下。打开该文件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factory->define(App\User::class, function (Faker $faker) { return [ // ]; });
这里, return 的值就是我们第 2 步调用工厂获取到的数据。生成数据的逻辑也只需要写在闭包函数中就可以。这里需要提一下 Faker 这个类。这是一个第三方库,Laravel 集成了这个第三方库。这个库的作用很好玩:**用于生成假数据。**假设 User 表需要插入 100 个用户,那么就需要 100 个 username,那么你就不必自己写逻辑生成大量的 test01,test02 这样子幼稚的假数据,直接使用 Faker 类,会替你生成大量逼真的 username。(我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无聊了 :)。。。)。
现在假设 User 表有 id, email, username 三个字段,那么我要生成 100 个用户,首先在工厂类中实现逻辑。
$factory->define(App\Models\User::class, function (Faker $faker) { return [ // 直接调用 faker API 生成假数据,更多 faker 相关查看 文档。 'username' => $faker->name, 'email' => $faker->unique()->safeEmail, ]; });
现在,我们已经定义好了工厂,现在我们就要在 UserSeeder@run 函数中使用模型工厂来生成测试数据。
class UserTableSeeder extends Seeder { public function run() { factory(App\User::class)->times(10)->make()->each(function($user,$index){ $user->save(); }); } }
run 函数中这一波行云流水的链式调用在我刚刚开始接触 Laravel 的时候也是一脸黑线,不过习惯之后感觉这代码可读性确实很强
factory(App\User::class)
指明返回哪个工厂,参数 App\User::class 就是工厂的唯一标识。这里我们在定义工厂的时候 define 的第一个参数已经指明了。
->times(10) 指明需要工厂模式生成 10 个 User 数据。即会调用 10 次 define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make() 把生成的 10 个 User 数据封装成 Laravel 中的集合对象。
->each() 是 Laravel 集合中的函数,each 函数会针对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进行操作。这里直接把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好了,数据迁移和数据填充的基本操作也就这些了。更多复杂的用法。。。。也不一定能用上。
总结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希望可以对大家带来帮助,对Laravel感兴趣的同学和可以在本站搜索相关视频教程进行学习!
相关推荐:
以上是Laravel中資料遷移與資料填充的詳細步驟_php實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