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require.js的具體使用方法,分享給大家,也給自己留個筆記。
Require.js:
RequireJS是一個非常小巧的javascript模組載入框架,是AMD(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非同步模組載入機制)規範最好的實作之一。最新版的requireJS壓縮後只有14k,堪稱非常輕量。它也同時可以和其他的框架協調工作,使用requireJS必將使我們的前端程式碼品質得以提升。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普通的頁面js載入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index02.js" ></script> </head> <body> <h1>this is a page.</h1> </body> </html>
運行結果:
此時,如果我們不對彈出框做操作,頁面就不會接著加載,就不會有頁面內容,這不是我們想要實現的結果。
下面我們用require.js做: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cript src="js/require2.1.11.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require(["js/index","js/index01"],function(){ console.log("当js加载成功后会执行的函数"); },function(){ console.log("当js加载失败后会执行的函数"); });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index.js
define(function(){ console.log("this is a test!"); function test(){ console.log("haha,i am a test!"); } test(); });
首先頁面上不再匯入test02.js ,只是導入了requireJS,其次在javascript中我們使用require()方法,在其中傳遞了一個陣列的參數,實參為我們要導入的js檔案的【路徑+檔案名稱。
此時的運行結果:
#可以看出,此時頁面內容已經顯現出來了。並不像前面我們傳統的一樣在等待js運行完成後頁面再加載,而是頁面加載完成後才運行js程式碼,這樣在運行效率上就大大的提高了。
根據上面的程式碼,我們可以來分析requirejs的基本API:
requireJS會定義三個變數:define,require,requirejs
require有三個參數:
require(["js/index","js/index01"],function(){ console.log("当js加载成功后会执行的函数"); },function(){ console.log("当js加载失败后会执行的函数"); }); //第一个参数:定义require中的依赖,参数必须是数组形式,即使只有一个依赖,也必须使用数组形式传参。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用来处理加载完毕后的逻辑,当所有模块加载完成后触发 //第三个参数:也是一个回调函数,用来处理模块加载失败后的情况。如上面代码,js中没有定义index01.js这个文件,所以出调用这个回调函数。
載入網頁檔案
# #之前我們載入的都是本地的js文件,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需要載入網路上的文件,那又該怎麼載入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怎樣載入網路上的js檔.我們現在以載入一個jquery.js檔為例:
//百度cdn公共库jQuery地址: http://apps.bdimg.com/libs/jquery/2.1.1/jquery.js //jQuery官方地址: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js //注意:网络上去取时不能加后缀,否则取不到 require.config({ paths : { //为网络上的库去一个名字:jquery "jquery" :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 } }); // require(["jquery","js/test01","js/test02"],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成功~~"); },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失败~~") });在取網路上的文件時注意:1、config方法的參數是一個物件
2、paths的值也是一個物件
3、當我們為網路上的函式庫取名字是任意,但建議取有意義的名字,別人可以透過名稱知道你的網路資源是什麼資源
4、庫的值是一個數組,意味著可以多個同時寫,防止網路異常取不到
5、特別注意:網路資源路徑不能帶後綴名,否則取不到
6、我們也可以先讓去網路中去取,如果取不到,再在本地取,減輕本地服務的壓力(屬於專案最佳化)。
require.config({ paths : { //这样配置,减轻本地服务器的压力 "jquery" :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js","js/jquery-1.8.3"] } }); // require(["jquery","js/test01","js/test02"],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成功~~"); },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失败~~") });同樣我們也可以將本地的配置到paths中:
require.config({ paths : { //这样配置,减轻本地服务器的压力 "jquery" :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js/jquery-1.8.3"], //将本地的js文件同样配置,之后引用 "test01" : ["js/test01"], "test02" : ["js/test02"] } }); // require(["jquery","test01","test02"],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成功~~"); },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失败~~") });上面的例子中重複出現了require.config配置,如果每個頁面中都加入配置,必然顯得十分不雅,requirejs提供了一個叫」主資料」的功能,我們先建立一個main.js:
require.config({ paths : { //这样配置,减轻本地服务器的压力 "jquery" :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js/jquery-1.8.3"], //将本地的js文件同样配置,之后引用 "test01" : ["js/test01"], "test02" : ["js/test02"] } });然後再頁面中使用下面的方式來使用requirejs: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quire2.1.11.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main.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require(["jquery","t1","t2"],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成功~~"); },function(){ alert("页面加载失败~~") }); </script>在官方提供了一種基於標籤屬性的方式:
<script data-main="js/main" src="js/require2.1.11.js" ></script>將所有的設定和導入js都放在了main.js中,這樣在頁面只要這樣一個標籤就行了。 程式碼示範如下:
//test01.js--定义一个js模块 define(function(){ function test(){ console.log("this is test01.js"); } test(); $("p").css("color","#DB7093"); });
//main.js--requirejs的全局配置 require.config({ paths:{ "jquery":["jquery-1.8.3"], "test":["test01"] }, shim:{ "test":["jquery"] } }); require(["test"],function(){ console.log("success!"); });
//index.html--此时,引入js文件只需一行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ata-main = "js/main" src="js/require2.1.11.js" ></script> </head> <body> <p>i am liyanan and this is a testn Page.</p> </body> </html>
以上是JavaScript使用高階模組化require.js的具體方法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