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向大家分享了Java多執行緒中的阻塞與喚醒的相關內容,透過這篇文章大家可以大致了解到進入執行緒阻塞狀態和可執行狀態的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java執行緒的阻塞及喚醒
1. sleep() 方法:
sleep (…毫秒),指定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使線程在該時間內進入線程阻塞狀態,期間得不到cpu的時間片,等到時間過去了,線程重新進入可執行狀態。 (暫停線程,不會釋放鎖定)
//测试sleep()方法 class Thread7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5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num="+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class Thread8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100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num="+i);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测试线程阻塞 */ //测试sleep()方法 Thread7 t7=new Thread7(); Thread8 t8=new Thread8(); Thread t81=new Thread(t8, "饺子"); Thread t71=new Thread(t7, "包子"); Thread t72=new Thread(t7, "面包"); t71.start(); t81.start(); t72.start(); }
2.suspend() 和 resume() 方法:。
掛起和喚醒線程,suspend()使線程進入阻塞狀態,只有對應的resume()被呼叫的時候,線程才會進入可執行狀態。 (不建議用,容易發生死鎖)
//测试suspend()和resume()方法 class Thread9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long i=0;i<50000000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num= "+i);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suspend和resume Thread9 t9=new Thread9(); Thread t91=new Thread(t9,"包子"); t91.start();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t91.suspend();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t91.resume(); }
(在控制台列印輸出的時候,會停頓2秒鐘,然後再繼續列印。)
3. yield() 方法:
#會使的執行緒放棄目前分得的cpu時間片,但此時執行緒任然處於可執行狀態,隨時可以再分得cpu時間片。 yield()方法只能使同優先權的執行緒有執行的機會。呼叫 yield() 的效果等價於調度程序認為該線程已執行了足夠的時間從而轉到另一個線程。 (暫停目前正在執行的線程,並執行其他線程,且讓出的時間不可知)
//测试yield()方法 class Thread10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num= "+i); if(i==33){ Thread.yield();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yield Thread10 t10 =new Thread10(); Thread t101=new Thread(t10, "包子"); Thread t102=new Thread(t10, "面包"); t101.start(); t102.start(); } /* 运行结果为: …… 包子 num= 24 包子 num= 25 包子 num= 26 包子 num= 27 包子 num= 28 包子 num= 29 包子 num= 30 包子 num= 31 包子 num= 32 包子 num= 33 面包 num= 0 面包 num= 1 面包 num= 2 面包 num= 3 …… 面包 num= 30 面包 num= 31 面包 num= 32 面包 num= 33 包子 num= 34 包子 num= 35 包子 num= 36 包子 num= 37 包子 num= 38 …… */
(可以看到,當數字為33時,都會發生了交替。進入阻塞狀態,呼叫notify()時,執行緒進入可執行狀態。 wait()內可加或不加參數,加參數時是以毫秒為單位,當到了指定時間或呼叫notify()方法時,進入可執行狀態。 (屬於Object類,而不屬於Thread類,wait( )會先釋放鎖住的對象,然後再執行等待的動作。由於wait( )所等待的對象必須先鎖住,因此,它只能用在同步化程式段或同步化方法內,否則,會拋出例外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测试wait()和notify()方法
//用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模拟这一过程
/*消费者 */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Vector obj;
public Consumer(Vector v) {
this.obj = v;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 {
while (true) {
try {
if (obj.size() == 0) {
obj.wait();
}
System.out.println("消费者:我要买面包。");
System.out.println("面包数: " + obj.size());
obj.clear();
obj.notify();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生产者 */
class Product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Vector obj;
public Producter(Vector v) {
this.obj = v;
}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 {
while (true) {
try {
if (obj.size() != 0) {
obj.wait();
}
obj.add(new String("面包"));
obj.notify();
System.out.println("生产者:面包做好了。");
Thread.sleep(500);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wait()和notify()
Vector obj = new Vector();
Thread consumer = new Thread(new Consumer(obj));
Thread producter = new Thread(new Producter(obj));
consumer.start();
producter.start();
}
5.join()方法
也叫線程加入。是當前執行緒A呼叫另一個執行緒B的join()方法,目前執行緒轉A入阻塞狀態,直到執行緒B運行結束,執行緒A才由阻塞狀態轉為可執行狀態。
//测试join
class Thread11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Start Progress.");
try {
for(int i=0;i<5;i++){
System.out.println("Thread11线程 : "+i);
Thread.sleep(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End Progres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join
Thread11 t11=new Thread11();
Thread t111=new Thread(t11);
t111.start();
try {
t111.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hi,I'm Main线程");
}
/*
运行结果为:
Start Progress.
Thread11线程 : 0
Thread11线程 : 1
Thread11线程 : 2
Thread11线程 : 3
Thread11线程 : 4
End Progress.
hi,I'm Main线程
*/
總結
以上是Java中多執行緒阻塞和喚醒的範例程式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结构化数据处理开源库SPL的相关问题,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java下理想的结构化数据处理类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PriorityQueue优先级队列的相关知识,Java集合框架中提供了PriorityQueue和PriorityBlockingQueue两种类型的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是线程不安全的,PriorityBlockingQueue是线程安全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java锁的相关问题,包括了独占锁、悲观锁、乐观锁、共享锁等等内容,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多线程的相关问题,包括了线程安装、线程加锁与线程不安全的原因、线程安全的标准类等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枚举的相关问题,包括了枚举的基本操作、集合类对枚举的支持等等内容,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关键字中this和super的相关问题,以及他们的一些区别,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平衡二叉树(AVL树)的相关知识,AVL树本质上是带了平衡功能的二叉查找树,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了关于Java的相关知识,其中主要整理了Stream流的概念和使用的相关问题,包括了Stream流的概念、Stream流的获取、Stream流的常用方法等等内容,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