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端開發 >Python教學 >python requests快速入門介紹

python requests快速入門介紹

巴扎黑
巴扎黑原創
2017-09-02 13:18:191440瀏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requests 使用快速入門教程,使用Requests 發送網絡請求非常簡單,具體操作方法,大家參考下本文吧

##快速上手

迫不及待了嗎?本頁內容為如何入門 Requests 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其假設你已經安裝了 Requests。如果還沒有,就去安裝一節看看吧。

首先,確認一下:

Requests已安裝

Requests 是最新的

讓我們從一些簡單的範例開始。

發送請求

使用 Requests 發送網路請求非常簡單。

一開始要匯入 Requests 模組:


>>> import requests

然後,試著取得某個網頁。在本範例中,我們來取得 Github 的公共時間線:


>>> r = requests.get('https://github.com/timeline.json')

現在,我們有一個名為 r 的 Response 物件。我們可以從這個物件中獲取所有我們想要的資訊。

Requests 簡單的 API 意味著所有 HTTP 請求類型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如,你可以這樣傳送 HTTP POST 請求:


>>> r = requests.post(http://httpbin.org/post)

漂亮,對吧?那麼其他 HTTP 請求類型:PUT,DELETE,HEAD 以及 OPTIONS 又是如何的呢?都是一樣的簡單:


>>> r = requests.put("http://httpbin.org/put")
>>> r = requests.delete("http://httpbin.org/delete")
>>> r = requests.head("http://httpbin.org/get")
>>> r = requests.options(http://httpbin.org/get)

都很不錯吧,但這也僅是 Requests 的冰山一角呢。

傳遞 URL 參數

你也許常常想為 URL 的查詢字串(query string)傳遞某種資料。如果你是手工建立 URL,那麼資料會以鍵/值對的形式置於 URL 中,跟在一個問號的後面。例如, httpbin.org/get?key=val。 Requests 允許你使用 params 關鍵字參數,以一個字串字典來提供這些參數。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傳遞key1=value1 和key2=value2 到httpbin.org/get ,那麼你可以使用以下程式碼:

##

>>>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r = requests.get("http://httpbin.org/get", params=payload)

透過列印輸出該URL ,你能看到URL 已被正確編碼:

>>> print(r.url)
http://httpbin.org/get?key2=value2&key1=value1

注意字典裡值為None 的鍵都不會被加到URL 的查詢字串裡。

你也可以將一個清單作為值傳入:

>>>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value3']}
>>> r = requests.get('http://httpbin.org/get', params=payload)
>>> print(r.url)
http://httpbin.org/get?key1=value1&key2=value2&key2=value3

回應內容 我們能讀取伺服器回應的內容。再以 GitHub 時間軸為例:

>>> import requests
>>> r = requests.get('https://github.com/timeline.json')
>>> r.text
u'[{"repository":{"open_issues":0,"url":"https://github.com/...

Requests 會自動解碼來自伺服器的內容。大多數 unicode 字元集都能無縫解碼。

請求發出後,Requests 會基於 HTTP 頭部對回應的編碼作出有根據的推測。當你造訪 r.text 之時,Requests 會使用其推測的文字編碼。你可以找出Requests 使用了什麼編碼,並且能夠使用r.encoding 屬性來改變它:

#

>>> r.encoding
'utf-8'
>>> r.encoding = 'ISO-8859-1'

如果你改變了編碼,每當你訪問r.text ,Request 都會使用r.encoding 的新值。你可能希望在使用特殊邏輯計算出文本的編碼的情況下來修改編碼。例如 HTTP 和 XML 本身可以指定編碼。這樣的話,你應該使用 r.content 來找到編碼,然後設定 r.encoding 為對應的編碼。這樣就能使用正確的編碼解析 r.text 了。

在你需要的情況下,Requests 也可以使用自訂的編碼。如果你建立了自己的編碼,並使用 codecs模組進行註冊,你就可以輕鬆地使用這個解碼器名稱作為 r.encoding 的值, 然後由 Requests 來為你處理編碼。

二進位回應內容你也能以位元組的方式存取請求回應體,對於非文字請求:

>>> r.content
b'[{"repository":{"open_issues":0,"url":"https://github.com/...

Requests 會自動為你解碼gzip 和deflate 傳輸編碼的回應資料。

例如,以請求傳回的二進位資料建立一張圖片,你可以使用以下程式碼:

>>> from PIL import Image
>>> from io import BytesIO
>>> i = Image.open(BytesIO(r.content))

JSON 回應內容Requests 中也有一個內建的JSON 解碼器,助你處理JSON 資料:

##
>>> import requests
>>> r = requests.get('https://github.com/timeline.json')
>>> r.json()
[{u'repository': {u'open_issues': 0, u'url': 'https://github.com/...

如果JSON 解碼失敗, r .json() 就會拋出一個例外。例如,回應內容是 401 (Unauthorized),嘗試存取 r.json() 將會拋出 ValueError: No JSON object could be decoded 例外。

要注意的是,成功呼叫 r.json() 並**不**意味著回應的成功。有的伺服器會在失敗的回應中包含一個 JSON 物件(例如 HTTP 500 的錯誤細節)。這種 JSON 會被解碼回傳。若要檢查請求是否成功,請使用 r.raise_for_status() 或檢查 r.status_code 是否和您的期望相同。

原始回應內容

#

在罕见的情况下,你可能想获取来自服务器的原始套接字响应,那么你可以访问 r.raw。 如果你确实想这么干,那请你确保在初始请求中设置了 stream=True。具体你可以这么做:


>>> r = requests.get('https://github.com/timeline.json', stream=True)
>>> r.raw
<requests.packages.urllib3.response.HTTPResponse object at 0x101194810>
>>> r.raw.read(10)
&#39;\x1f\x8b\x08\x00\x00\x00\x00\x00\x00\x03&#39;

但一般情况下,你应该以下面的模式将文本流保存到文件:


with open(filename, &#39;wb&#39;) as fd:
 for chunk in r.iter_content(chunk_size):
  fd.write(chunk)

使用 Response.iter_content 将会处理大量你直接使用 Response.raw 不得不处理的。 当流下载时,上面是优先推荐的获取内容方式。 Note that chunk_size can be freely adjusted to a number that may better fit your use cases.

定制请求头

如果你想为请求添加 HTTP 头部,只要简单地传递一个 dict 给 headers 参数就可以了。

例如,在前一个示例中我们没有指定 content-type:

>>> url = 'https://api.github.com/some/endpoint'
>>> headers = {'user-agent': 'my-app/0.0.1'}
>>> r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注意: 定制 header 的优先级低于某些特定的信息源,例如:

如果在 .netrc 中设置了用户认证信息,使用 headers= 设置的授权就不会生效。而如果设置了auth= 参数,``.netrc`` 的设置就无效了。

如果被重定向到别的主机,授权 header 就会被删除。

代理授权 header 会被 URL 中提供的代理身份覆盖掉。

在我们能判断内容长度的情况下,header 的 Content-Length 会被改写。

更进一步讲,Requests 不会基于定制 header 的具体情况改变自己的行为。只不过在最后的请求中,所有的 header 信息都会被传递进去。

注意: 所有的 header 值必须是 string、bytestring 或者 unicode。尽管传递 unicode header 也是允许的,但不建议这样做。

更加复杂的 POST 请求

通常,你想要发送一些编码为表单形式的数据——非常像一个 HTML 表单。要实现这个,只需简单地传递一个字典给 data 参数。你的数据字典在发出请求时会自动编码为表单形式:

>>>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r = requests.post("http://httpbin.org/post", data=payload)
>>> print(r.text)
{
  ...
  "form": {
    "key2": "value2",
    "key1": "value1"
  },
  ...
}

你还可以为 data 参数传入一个元组列表。在表单中多个元素使用同一 key 的时候,这种方式尤其有效:

>>>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1', 'value2'))
>>> r = requests.post('http://httpbin.org/post', data=payload)
>>> print(r.text)
{
  ...
  "form": {
    "key1": [
      "value1",
      "value2"
    ]
  },
  ...
}

很多时候你想要发送的数据并非编码为表单形式的。如果你传递一个 string 而不是一个 dict,那么数据会被直接发布出去。

例如,Github API v3 接受编码为 JSON 的 POST/PATCH 数据:

>>> import json
>>> url = 'https://api.github.com/some/endpoint'
>>> payload = {'some': 'data'}
>>> r = requests.post(url, data=json.dumps(payload))

此处除了可以自行对 dict 进行编码,你还可以使用 json 参数直接传递,然后它就会被自动编码。这是 2.4.2 版的新加功能:

>>> url = 'https://api.github.com/some/endpoint'
>>> payload = {'some': 'data'}
>>> r = requests.post(url, json=payload)

POST一个多部分编码(Multipart-Encoded)的文件

Requests 使得上传多部分编码文件变得很简单:

>>> url = 'http://httpbin.org/post'
>>> files = {'file': open('report.xls', 'rb')}
>>> r = requests.post(url, files=files)
>>> r.text
{
  ...
  "files": {
    "file": "29a1523db4da14c32d48e307909783a5"
  },
  ...
}

你可以显式地设置文件名,文件类型和请求头:

>>> url = 'http://httpbin.org/post'
>>> files = {'file': ('report.xls', open('report. xls', 'rb'), 'application/vnd.ms-excel', {'Expires': '0'})}
>>> r = requests.post(url, files=files)
>>> r.text
{
  ...
  "files": {
    "file": "29a1523db4da14c32d48e307909783a5 "
  },
  ...
}

如果你想,你也可以傳送作為文件來接收的字串:

>>> url = 'http://httpbin.org/post'
>>> files = {'file': ('report.csv', 'some,data,to,send\nanother,row,to ,send\n')}

>>> r = requests.post(url, files=files)
>>> r.text
#{
....
  "files": {
    "file": "some,data,to,send\\nanother,row,to,send\\n"
  },
  ...
}

如果你發送一個非常大的檔案作為multipart/form-data 請求,你可能會想要將請求做成資料流。預設下 requests 不支援, 但有個第三方包 requests-toolbelt 是支援的。你可以閱讀 toolbelt 文件來了解使用方法。

在一個請求中傳送多檔案參考 進階用法 一節。

警告

我們強烈建議你用二進位模式(binary mode)開啟檔案。這是因為 Requests 可能會試圖為你提供 Content-Length header,在它這樣做的時候,這個值會被設為檔案的位元組數(bytes)。如果用文字模式(text mode)開啟文件,就可能會發生錯誤。

回應狀態碼

我們可以偵測回應狀態碼:

>>> r = requests.get('http://httpbin.org/get ')
>>> r.status_code
200

#為方便引用,Requests還附帶了一個內建的狀態碼查詢物件:

#>> > r.status_code == requests.codes.ok
True

如果發送了一個錯誤請求(一個4XX 客戶端錯誤,或者5XX 伺服器錯誤回應),我們可以透過Response.raise_for_status()來拋出例外:

>>> bad_r = requests.get('http://httpbin.org/status/404')
>>> bad_r.status_code
404
>>>;
requests.exceptions.HTTPError: 404 Client Error

#但是,由於我們的例子中r 的status_code 是200 ,當我們呼叫raise_for_status() 時,得到的是:

> ;>> r.raise_for_status()

None

一切都挺和諧哈。

回應頭

我們可以查看以一個Python 字典形式展示的伺服器回應頭:

>>> r.headers

{

# 'content-encoding': 'gzip',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connection': 'close',
    'server': 'nginx/1.0.4',
    'server': 'nginx/1.0.4',
    'x-runtime': '148ms',
    'x-runtime': '148ms',
    'etag': '"e1ca502697e5c9317743dc078f67693f"',
  #  'content-type':#dli/1son這個字典比較特殊:它是僅為HTTP 頭而生的。根據 RFC 2616, HTTP 頭部是大小寫不敏感的。

因此,我們可以使用任意大寫形式來存取這些回應頭欄位:

>>> r.headers['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r.headers.ge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它還有一個特殊點,那就是伺服器可以多次接受同一header,每次都使用不同的值。但Requests 會將它們合併,這樣它們就可以用一個映射來表示出來,參見RFC 7230:

A recipient MAY combine multiple header fields with the same field name into one "field-name: field-value " pair, without changing the semantics of the message, by appending each subsequent field value to the combined field value in order, separated by a comma.

接收者可以合併多個相同名稱的header 欄位,把它們合為一個"field-name: field-value" 配對,將每個後續的欄位值依序追加到合併的欄位值中,用逗號隔開即可,這樣做不會改變訊息的語意。

Cookie

如果某個回應中包含一些 cookie,你可以快速存取它們:

>>> url = 'http://example.com/some/cookie/setting/url'
>>> r = requests.get(url)
>>> r.cookies['example_cookie_name']
'example_cookie_value'
要想发送你的cookies到服务器,可以使用 cookies 参数:

>>> url = 'http://httpbin.org/cookies'
>>> cookies = dict(cookies_are='working')

>>> r = requests.get(url, cookies=cookies)
>>> r.text
'{"cookies": {"cookies_are": "working"}}'

Cookie 的返回对象为 RequestsCookieJar,它的行为和字典类似,但界面更为完整,适合跨域名跨路径使用。你还可以把 Cookie Jar 传到 Requests 中:


>>> jar = requests.cookies.RequestsCookieJar()
>>> jar.set(&#39;tasty_cookie&#39;, &#39;yum&#39;, domain=&#39;httpbin.org&#39;, path=&#39;/cookies&#39;)
>>> jar.set(&#39;gross_cookie&#39;, &#39;blech&#39;, domain=&#39;httpbin.org&#39;, path=&#39;/elsewhere&#39;)
>>> url = &#39;http://httpbin.org/cookies&#39;
>>> r = requests.get(url, cookies=jar)
>>> r.text
&#39;{"cookies": {"tasty_cookie": "yum"}}&#39;

重定向与请求历史

默认情况下,除了 HEAD, Requests 会自动处理所有重定向。

可以使用响应对象的 history 方法来追踪重定向。

Response.history 是一个 Response 对象的列表,为了完成请求而创建了这些对象。这个对象列表按照从最老到最近的请求进行排序。

例如,Github 将所有的 HTTP 请求重定向到 HTTPS:


>>> r = requests.get(&#39;http://github.com&#39;)
>>> r.url
&#39;https://github.com/&#39;
>>> r.status_code
200
>>> r.history
[<Response [301]>]

如果你使用的是GET、OPTIONS、POST、PUT、PATCH 或者 DELETE,那么你可以通过 allow_redirects 参数禁用重定向处理:


>>> r = requests.get(&#39;http://github.com&#39;, allow_redirects=False)
>>> r.status_code
301
>>> r.history
[]

如果你使用了 HEAD,你也可以启用重定向:


>>> r = requests.head(&#39;http://github.com&#39;, allow_redirects=True)
>>> r.url
&#39;https://github.com/&#39;
>>> r.history
[<Response [301]>]

超时

你可以告诉 requests 在经过以 timeout 参数设定的秒数时间之后停止等待响应。基本上所有的生产代码都应该使用这一参数。如果不使用,你的程序可能会永远失去响应:


>>> requests.get(&#39;http://github.com&#39;, timeout=0.00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requests.exceptions.Timeout: HTTPConnectionPool(host=&#39;github.com&#39;, port=80): Request timed out. (timeout=0.001)

注意

timeout 仅对连接过程有效,与响应体的下载无关。 timeout 并不是整个下载响应的时间限制,而是如果服务器在 timeout 秒内没有应答,将会引发一个异常(更精确地说,是在timeout 秒内没有从基础套接字上接收到任何字节的数据时)If no timeout is specified explicitly, requests do not time out.

错误与异常

遇到网络问题(如:DNS 查询失败、拒绝连接等)时,Requests 会抛出一个 ConnectionError 异常。

如果 HTTP 请求返回了不成功的状态码, Response.raise_for_status() 会抛出一个 HTTPError 异常。

若请求超时,则抛出一个 Timeout 异常。

若请求超过了设定的最大重定向次数,则会抛出一个 TooManyRedirects 异常。

所有Requests显式抛出的异常都继承自 requests.exceptions.RequestException 。

以上是python requests快速入門介紹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