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後端開發  >  深入分析python的多重繼承

深入分析python的多重繼承

巴扎黑
巴扎黑原創
2017-08-11 15:35:361869瀏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的多重繼承的理解的相關資料,多重繼承不是多容易理解,這裡舉例說明幫助大家學習參考,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python的多重繼承的理解

Python和C++一樣,支援多重繼承。概念雖然容易,但是困難的工作是如果子類別呼叫一個自身沒有定義的屬性,它是按照何種順序去到父類別尋找呢,尤其是眾多父類別中有多個都包含該同名屬性。

對經典類別和新式類別來說,屬性的尋找順序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分別來看經典類別和新式類別的兩種不同表現:

經典類別: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class P1():
 def foo(self):
  print 'p1-foo'

class P2():
 def foo(self):
  print 'p2-foo'
 def bar(self):
  print 'p2-bar'

class C1(P1,P2):
 pass

class C2(P1,P2):
 def bar(self):
  print 'C2-bar'

class D(C1,C2):
 pass


if __name__ =='__main__':
 d=D()
 d.foo()
 d.bar()

執行的結果:


p1-foo
p2-bar

將程式碼實例,畫了一個圖,方便理解:

##從上面經典類別的輸出結果來看,當

實例d呼叫foo()時,搜尋順序是D => C1 => P1,

#實例d呼叫bar()時,搜尋順序是D = > C1 => P1 => P2

總結:經典類別的搜尋方式是依照「從左到右,深度優先」的方式去尋找屬性。 d先查找自身是否有foo方法,沒有則查找最近的父類C1裡是否有該方法,如果沒有則繼續向上查找,直到在P1中找到該方法,查找結束。

 新式類別: 


#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class P1(object):
 def foo(self):
  print 'p1-foo'
  
class P2(object):
 def foo(self):
  print 'p2-foo'
 def bar(self):
  print 'p2-bar'
  
class C1(P1,P2):
 pass
 
class C2(P1,P2):
 def bar(self):
  print 'C2-bar'
  
class D(C1,C2):
 pass 
 

if __name__ =='__main__':
 print D.__mro__ #只有新式类有__mro__属性,告诉查找顺序是怎样的
 d=D()
 d.foo()
 d.bar()

執行的結果:


(<class &#39;__main__.D&#39;>, <class &#39;__main__.C1&#39;>, <class &#39;__main__.C2&#39;>, <class &#39;__main__.P1&#39;>, <class &#39;__main__.P2&#39;>, <type &#39;object&#39;>)

p1-foo
C2-bar

從上面新式類別的輸出結果來看,

實例d呼叫foo()時,搜尋順序是D => C1 => C2 => P1

#實例d呼叫bar()時,搜尋順序是D => C1 => C2

#總結:新式類別的搜尋方式是採用「廣度優先」的方式去尋找屬性。

以上是深入分析python的多重繼承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