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H5教程詳解HTML5網路拓樸圖整合OpenLayers實現GIS地圖應用(圖)

HT for Web作為邏輯拓樸圖形元件本身沒有GIS功能,但可以與各種GIS引擎即其客戶端元件進行融合,各取所長實現邏輯拓撲和物理拓撲的無縫融合,本章將具體介紹HT for Web與開發免費的OpenLayers地圖結合應用的關鍵技術點,該文介紹的結合的原理,其實還可推廣到與ArcGIS、百度地圖以及GoogleMap等眾多GIS地圖引擎融合的解決方案。

Screen Shot 2014-12-02 at 1.15.33 AM

以上抓圖為本文介紹的例子最終運行效果,接下來我們一步步來實現,首選顯示地圖資訊需要有城市經緯度數據,搜尋了下感謝此篇部落格提供的資料。這麼大量的數據我採用的是《HT圖形元件設計之道(四)》中介紹的getRawText函數方式,有了數據之後剩下就是呈現的問題了,我們需要將HT的GraphView元件與OpenLayers的map地圖元件疊在一起,也就是OpenLayers的tile地圖圖片在下方,GraphView的元件在上方,由於GraphView預設是透明的,因此非圖元部分使用者可穿透看到地圖內容。找到合適的組件插入位置是頭痛的事情,ArcGIS、百度地圖包括GoogleMap幾乎每個不同的GIS組件都需要嘗試一番才能找到合適的插入位置,其他GIS引擎組件的整合以後章節再介紹,本文我們關注的OpenLayers的插入方式為map.viewPortp.appendChild(graphView.getView())。

HT和OpenLayers元件疊加在一起之後,剩下就是拓樸裡面圖元的擺放位置與經緯度結合的問題,常規網路拓撲圖中儲存在ht.Node圖元的position是邏輯位置,和經緯度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在GIS應用中我們需要根據圖元的經緯度信息換算出position的屏幕邏輯坐標信息,如果你知道投影算法也可以自己提供函數處理,但所有GIS組件都提供了類似的API函數供調用,當然這部分也沒有標準化,不同的GIS元件需要調用的API都有差異,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對於OpenLayers我們透過map.getPixelFromLonLat(data.lonLat)可以將經緯度資訊轉換成螢幕像素邏輯座標,也就是ht.Node需要的position座標資訊。

細心的同學會想到轉換是雙向的,有可能使用者需要拖曳圖元節點改變其經緯度訊息,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另外一個方向函數,即根據螢幕邏輯座標轉換成當前座標對應的經緯度,在OpenLayers中我們透過map.getLonLatFromPixel(new OpenLayers.Pixel(x, y));可以搞定。

顯示搞定後剩下就是交互的問題了,HT自己有套交互體系,OpenLayers也需要地圖漫遊和縮放的交互,兩者如何結合呢?如果能保留住兩者的功能那就最好了,答案時肯定的,我們只需要添加mousedown或touchstart事件監聽,如果graphView.getDataAt(e)選中了圖元我們就通過e.stopPropagation();停止事件的傳播,這樣map地圖就不會響應,這時候HT接管了交互,如果沒有選中圖元則map接管地圖操作的交互。

以上互動設計似乎很完美了,結果運行時發現了幾個折騰了我很久才找到解決方案的坑:

  1. 設定map.events.fallThrough = true;否則map不會將事件透傳到HT的GraphView元件

  2. graphView.getView().style.zIndex = 999; 需要指定一定的zIndex否則會被遮蔽

  3. graphView.getView().className = 'olScrollable'; 否則滾輪不會回應地圖縮放

  4. 設定ht.Default.baseZIndex: 1000否則ToolTip會被遮蔽

為了讓這個範例使用者體驗更友好,我還用心折騰了些技術點供參考:

  1. ##採用開源免費的llllll.li/randomColor/隨機顏色類別庫,該類別庫還有很多非常棒的顏色獲取函數,我只是簡單的為每個省份顯示不一樣的顏色

  2. 重載了isVisible、isNoteVisible和isLabelVisible僅在縮放達到一定等級才顯示更詳細的內容,否則縮小時所有城市資訊都顯示完全無法查看,多少也能提高顯示效能

Screen Shot 2014-12-02 at 1.15.33 AMScreen Shot 2014-12-02 at 1.16.18 AMScreen Shot 2014-12-02 at 1.16.47 AMScreen Shot 2014-12-02 at 1.17.30 AM

##
function init(){                
    graphView = new ht.graph.GraphView();
    var view = graphView.getView();                 

    map = new OpenLayers.Map("map");
    var ol_wms = new OpenLayers.Layer.WMS(
        "OpenLayers WMS",
        "http://vmap0.tiles.osgeo.org/wms/vmap0",
        {layers: "basic"}
    );
    map.addLayers([ol_wms]);
    map.addControl(new OpenLayers.Control.LayerSwitcher());
    map.zoomToMaxExtent();                
    map.events.fallThrough = true;

    map.zoomToProxy = map.zoomTo;
    map.zoomTo =  function (zoom,xy){
        view.style.opacity = 0;
        map.zoomToProxy(zoom, xy);    
        console.log(zoom);
    };                

    map.events.register("movestart", this, function() {
    });
    map.events.register("move", this, function() {                   
    });
    map.events.register("moveend", this, function() {
        view.style.opacity = 1;
        reset();
    });                

    graphView.getView().className = 'olScrollable';
    graphView.setScrollBarVisible(false);
    graphView.setAutoScrollZone(-1);
    graphView.handleScroll = function(){};
    graphView.handlePinch = function(){};     
    graphView.mi(function(e){
        if(e.kind === 'endMove'){
            graphView.sm().each(function(data){
                if(data instanceof ht.Node){
                   var position = data.getPosition(),
                       x = position.x + graphView.tx(),
                       y = position.y + graphView.ty();  

                   data.lonLat = map.getLonLatFromPixel(new OpenLayers.Pixel(x, y));                                                                     
                }                            
            });
        }
    });
    graphView.enableToolTip();
    graphView.getToolTip = function(event){
        var data = this.getDataAt(event);
        if(data){
            return '城市:' + data.s('note') + '
经度:' + data.lonLat.lon + '
维度:' + data.lonLat.lat;
        }
        return null;
    };
    graphView.isVisible = function(data){
        return map.zoom > 1 || this.isSelected(data);
    };
    graphView.isNoteVisible = function(data){
        return map.zoom > 6 || this.isSelected(data);
    }; 
    graphView.getLabel = function(data){
        return '经度:' + data.lonLat.lon + '\n维度:' + data.lonLat.lat;
    };
    graphView.isLabelVisible = function(data){
        return map.zoom > 7 || this.isSelected(data);
    };                 

    view.addEventListener("ontouchend" in document ? 'touchstart' : 'mousedown', function(e){
        var data = graphView.getDataAt(e);
        if(data || e.metaKey || e.ctrlKey){
            e.stopPropagation();
        }                      
    }, false); 
    view.style.position = 'absolute';
    view.style.top = '0';
    view.style.left = '0';
    view.style.right = '0';
    view.style.bottom = '0';                
    view.style.zIndex = 999;
    map.viewPortp.appendChild(view);

    var color = randomColor();
    lines = china.split('\n');
    for(var i=0; i<lines.length; i++) {
        line = lines[i].trim();
        if(line.indexOf(&#39;【&#39;) === 0){
            //province = line.substring(1, line.length-1);                
            color = randomColor();
        }else{
            var ss = line.split(&#39; &#39;);
            if(ss.length === 3){
                createNode(parseFloat(ss[1].substr(3)), parseFloat(ss[2].substr(3)), ss[0].substr(3), color);                                                      
            }
        }
    }                                
}

function reset(){
    graphView.tx(0);
    graphView.ty(0);
    graphView.dm().each(function(data){                    
        if(data.lonLat){                            
            data.setPosition(map.getPixelFromLonLat(data.lonLat));                           
        }
    });
    graphView.validate();
}

function createNode(lon, lat, name, color){
    var node = new ht.Node();
    node.s({
        &#39;shape&#39;: &#39;circle&#39;,
        &#39;shape.background&#39;: color,
        &#39;note&#39;: name,                    
        &#39;label.background&#39;: &#39;rgba(255, 255, 0, 0.5)&#39;,                    
        &#39;select.type&#39;: &#39;circle&#39;
    });
    node.setSize(10, 10);
    var lonLat = new OpenLayers.LonLat(lon, lat);
    lonLat.transform(&#39;EPSG:4326&#39;, map.getProjectionObject());
    node.setPosition(map.getPixelFromLonLat(lonLat));
    node.lonLat = lonLat;
    graphView.dm().add(node);
    return node;
}

##

以上是詳解HTML5網路拓樸圖整合OpenLayers實現GIS地圖應用(圖)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HTML5和H5:了解常見用法HTML5和H5:了解常見用法Apr 22, 2025 am 12:01 AM

HTML5和H5沒有區別,H5是HTML5的簡稱。 1.HTML5是HTML的第五個版本,增強了網頁的多媒體和交互功能。 2.H5常用於指代基於HTML5的移動網頁或應用,適用於各種移動設備。

HTML5:現代網絡的基礎(H5)HTML5:現代網絡的基礎(H5)Apr 21, 2025 am 12:05 AM

HTML5是超文本標記語言的最新版本,由W3C標準化。 HTML5引入了新的語義化標籤、多媒體支持和表單增強,提升了網頁結構、用戶體驗和SEO效果。 HTML5引入了新的語義化標籤,如、、、等,使網頁結構更清晰,SEO效果更好。 HTML5支持多媒體元素和,無需第三方插件,提升了用戶體驗和加載速度。 HTML5增強了表單功能,引入了新的輸入類型如、等,提高了用戶體驗和表單驗證效率。

H5代碼:編寫清潔有效的HTML5H5代碼:編寫清潔有效的HTML5Apr 20, 2025 am 12:06 AM

如何寫出乾淨高效的HTML5代碼?答案是通過語義化標籤、結構化代碼、性能優化和避免常見錯誤。 1.使用語義化標籤如、等,提升代碼可讀性和SEO效果。 2.保持代碼結構化和可讀性,使用適當縮進和註釋。 3.優化性能,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標籤、使用CDN和壓縮代碼。 4.避免常見錯誤,如標籤未閉合,確保代碼有效性。

H5:如何增強網絡上的用戶體驗H5:如何增強網絡上的用戶體驗Apr 19, 2025 am 12:08 AM

H5通過多媒體支持、離線存儲和性能優化提升網頁用戶體驗。 1)多媒體支持:H5的和元素簡化開發,提升用戶體驗。 2)離線存儲:WebStorage和IndexedDB允許離線使用,提升體驗。 3)性能優化:WebWorkers和元素優化性能,減少帶寬消耗。

解構H5代碼:標籤,元素和屬性解構H5代碼:標籤,元素和屬性Apr 18, 2025 am 12:06 AM

HTML5代碼由標籤、元素和屬性組成:1.標籤定義內容類型,用尖括號包圍,如。 2.元素由開始標籤、內容和結束標籤組成,如內容。 3.屬性在開始標籤中定義鍵值對,增強功能,如。這些是構建網頁結構的基本單位。

了解H5代碼:HTML5的基本原理了解H5代碼:HTML5的基本原理Apr 17, 2025 am 12:08 AM

HTML5是構建現代網頁的關鍵技術,提供了許多新元素和功能。 1.HTML5引入了語義化元素如、、等,增強了網頁結構和SEO。 2.支持多媒體元素和,無需插件即可嵌入媒體。 3.表單增強了新輸入類型和驗證屬性,簡化了驗證過程。 4.提供了離線和本地存儲功能,提升了網頁性能和用戶體驗。

H5代碼:Web開發人員的最佳實踐H5代碼:Web開發人員的最佳實踐Apr 16, 2025 am 12:14 AM

H5代碼的最佳實踐包括:1.使用正確的DOCTYPE聲明和字符編碼;2.採用語義化標籤;3.減少HTTP請求;4.使用異步加載;5.優化圖像。這些實踐能提升網頁的效率、可維護性和用戶體驗。

H5:網絡標準和技術的發展H5:網絡標準和技術的發展Apr 15, 2025 am 12:12 AM

Web标准和技术从HTML4、CSS2和简单的JavaScript演变至今,经历了显著的发展。1)HTML5引入了Canvas、WebStorage等API,增强了Web应用的复杂性和互动性。2)CSS3增加了动画和过渡功能,使页面效果更加丰富。3)JavaScript通过Node.js和ES6的现代化语法,如箭头函数和类,提升了开发效率和代码可读性,这些变化推动了Web应用的性能优化和最佳实践的发展。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SecLists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終安全測試人員的伙伴。它是一個包含各種類型清單的集合,這些清單在安全評估過程中經常使用,而且都在一個地方。 SecLists透過方便地提供安全測試人員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幫助提高安全測試的效率和生產力。清單類型包括使用者名稱、密碼、URL、模糊測試有效載荷、敏感資料模式、Web shell等等。測試人員只需將此儲存庫拉到新的測試機上,他就可以存取所需的每種類型的清單。

DVWA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Safe Exam Browser

Safe Exam Browser

Safe Exam Browser是一個安全的瀏覽器環境,安全地進行線上考試。該軟體將任何電腦變成一個安全的工作站。它控制對任何實用工具的訪問,並防止學生使用未經授權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