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web前端  >  HTML5實踐-三步驟實現響應式設計的詳細介紹

HTML5實踐-三步驟實現響應式設計的詳細介紹

黄舟
黄舟原創
2017-03-23 15:12:181232瀏覽

  響應式web設計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難事了,如果你還不熟悉他,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可能響應式設計對你來說有點發雜,但實際上他比你想像的要簡單的多。為了方便你更快的學習響應式設計,我特意寫了這個教程,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你就能掌握響應式設計的基本邏輯和media queries(假設你掌握css知識)。

  步驟 1. Meta標籤

  大多數mobile瀏覽器,會將頁面的寬度調整至viewport寬度,用以適應螢幕顯示。這裡我們會使用到viewport標籤,例如下面的語句將會加在8cea2e99ba256aa9b779f5ab5949ca21之間,告訴瀏覽器使用裝置的寬度作為viewport的寬度,取消initial scale的功能。

  IE8和先前的瀏覽器不支援media query,我們需要使用 media-queries.js 或 respond.js 實作ie瀏覽器對media query的支援。

  步驟2. HTML結構

  在這個例子中,我有一個基本的頁面結構,包含header, content container, sidebar 和 footer。 header的高度固定為180px,content container 的寬度為600px,sidebar 的寬度為300px。

 

  步驟 3. Media Queries

  CSS3 media query 是反應式設計所使用的技巧,他就像是在寫條件語句,告訴瀏覽器在特定viewport寬度下如何展示頁面。

  例如,下面的指令將會在viewport的寬度等於或小於980px的時候運作。一般而言,我會用百分比的數值,而不是像素值來設定容器的寬度,這樣可以實現流式佈局的效果。

  當viewport等於或小於700px的時候,設定 #content 和#sidebar 的寬度為auto,並且移除 #float##, 這樣他們會以全部寬度方式顯示。

  對於480px或更小的mobile螢幕,設定#header的高度為自動,h1得字體大小為24px,同時隱藏#sidebar。

  你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很多media query,在我的demo中我只添加了三個media query。 media query的目的針對特定viewport的寬度,使用不同的css實作頁面佈局。 media query可以在一個css檔案中,也可以分佈在幾個css檔案中。

  總結

########

以上是HTML5實踐-三步驟實現響應式設計的詳細介紹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