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javascript函数劫持,也就是老外提到的javascript
hijacking技术。最早还是和剑心同学讨论问题时偶然看到的一段代码,大概这样写的:
window.alert = function(s) {};
觉得这种用法很巧妙新颖,和API Hook异曲同工,索性称之为javascript function
hook,也就是函数劫持。通过替换js函数的实现来达到劫持这个函数调用的目的,一个完整的hook alert函数例子如下:
ef293dd28e50c56deda8416c7d1c578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_alert = alert; window.alert = function(s) { if (confirm("是否要弹框框,内容是\"" + s + "\"?")) { _alert(s); } } //--> </script> <html> <body>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 alert('Hello World!')" value="test" /> </body> </html>
搞过API
Hook的同学们看到这个代码一定会心的一笑,先保存原函数实现,然后替换为我们自己的函数实现,添加我们自己的处理逻辑后最终再调用原来的函数实现,这样这个alert函数就被我们劫持了。原理非常简单,下面举些典型的应用来看看我们能利用它来做些什么。
二、应用举例
1. 实现一个简易的javascript
debugger,这里说是debugger比较标题党,其实只是有点类似于debugger的功能,主要利用js函数劫持来实现函数的break
point,来看看个简单的例子: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_eval = eval; eval = function(s) { if (confirm("eval被调用\n\n调用函数\n" + eval.caller + "\n\n调用参数\n" + s)) { _eval(s); } } //--> </script> <html> <head> </head>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test() { var a = "alert(1)"; eval(a); } function t() { test(); } t(); //--> </script> </body> </html>
通过js函数劫持中断函数执行,并显示参数和函数调用者代码,来看一个完整例子的效果:
>help
debug commands:
bp 788a85521940291aa43ea2004446ddaa - set a breakpoint on a function, e.g. "bp
window.alert".
bl - list all breakpoints.
bc 4b0cbb54b83399225d8068f177c4acca -
remove a breakpoint by specified number, e.g. "bc 0".
help - help
information.
>bp window.alert
* breakpoint on function "window.alert"
added successfully.
>bl
* 1 breakpoints:
0 - window.alert
>bc 0
* breakpoint on function "window.alert" deleted successfully.
这里演示设置断点,察看断点和删除断点,完整代码在本文附录[1]给出。
2.
设置陷阱实时捕捉跨站测试者,搞跨站的人总习惯用alert来确认是否存在跨站,如果你要监控是否有人在测试你的网站xss的话,可以在你要监控的页面里hook
alert函数,记录alert调用情况: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log(s)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tyle.width = img.style.height = 0; img.src = "http://yousite.com/log.php?caller=" + encodeURIComponent(s); } var _alert = alert; window.alert = function(s) { log(alert.caller); _alert(s); } //--> </script>
当然,你这个函数要加到页面的最开始,而且还要比较隐蔽一些,赫赫,你甚至可以使alert不弹框或者弹个警告框,让测试者抓狂一把。
3. 实现DOM
XSS自动化扫描,目前一般的XSS自动化扫描的方法是从http返回结果中搜索特征来确定是否存在漏洞,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扫描DOM XSS,因为DOM
XSS是由客户端脚本造成的,比如前段时间剑心发现的google的跨站(见附录[2])原理如下:
document.write(document.location.hash);
这样的跨站无法反映在http
response里,所以传统扫描方法没法扫描出来。但是如果你从上个例子里受到启发的话,一定会想到设置陷阱的办法,DOM
XSS最终导致alert被执行,所以我们hook alert函数设置陷阱,如果XSS成功则会去调用alert函数,触发我们的陷阱记录结果,这样就可以实现DOM
XSS的自动化扫描,陷阱代码类似于上面。
4.
灵活的使用js劫持辅助你的页面代码分析工作,比如分析网页木马时,经常会有通过eval或者document.write来进行加密的情况,于是我们编写段hook
eval和document.write的小工具,辅助解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_eval = eval; eval = window.execScript = window.document.write = window.document.writeln = function(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utput").value = s; } //--> </script> <html> <body> input: <textarea id="input" cols="80" rows="10"></textarea>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 _eval(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ut').value);" value="decode" /> <br /> output: <textarea id="output" cols="80" rows="10"></textarea> </body> </html>
在input框里输入加密的代码:
eval(unescape("%61%6C%65%72%74%28%31%29%3B"));
在output框里输出解码后的代码:
alert(1);
当然你还能想到更多的灵活应用:)
三、反劫持
谈到劫持也就必然要谈谈反劫持的话题,假设你要写一个健壮的xss playload,就需要考虑反劫持,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如何判断是否被劫持了?
如果发现被劫持了,如何反劫持?
1. 判断某个函数是否被劫持,这个好办,写个小程序对比一下一个函数被hook前后,有什么差别:
<textarea id="tb1" cols="80" rows="8"></textarea>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b1").value = eval + "\n"; var _eval = eval; eval = function(s) { alert(s); _eval(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b1").value += eval; //--> </script>
结果:
function eval() {
[native code]
}
function(s) {
alert(s);
_eval(s);
}
我们发现那些内置函数是[native
code],而自定义的则是具体的函数定义,用这个特征就可以简单的检测函数是否被劫持:
function checkHook(proc) {
if
(proc.toString().indexOf("[native code]") > 0)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2.
如何反劫持,第一个想法就是恢复被劫持的函数,如果劫持的人把原函数保存在某个变量里那还好办,直接调用原函数就可以了,但是劫持者自己也没保存副本怎么办,只能自己创建个新的环境,然后用新环境里的干净的函数来恢复我们这里被hook了的,怎么创建新环境?整个新的iframe好了,里面就是个全新的环境。ok,动手吧:
function unHook(proc) { var f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f.style.border = "0"; f.style.width = "0"; f.style.height = "0"; document.body.appendChild(f); var d = f.contentWindow.document; d.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parent.escape = escape;<\/script>"); d.close(); }
综合1、2节,整个测试代码如下:
cece1a3bb9e7a7a5bb4659461fe8ec4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escape = function(s) { return s; } //--> </script> <html> <body>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 test();" value="test"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test() { alert(escape("s y")); if (checkHook(escape)) { unHook(escape); } alert(escape("s y")); } function checkHook(proc) { if (proc.toString().indexOf("[native code]") > 0)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function unHook(proc) { var f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f.style.border = "0"; f.style.width = "0"; f.style.height = "0"; document.body.appendChild(f); var d = f.contentWindow.document; d.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parent.escape = escape;<\/script>"); d.close(); } //--> </script> </body> </html>
3. 不是上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么,为什么要有第3节?因为那不是个最好的解决办法,既然我们可以创建全新的iframe,何不把代码直接放到全新iframe里执行呢,这样做的话绿色环保,既不用考虑当前context里的hook问题,也不用改动当前context,不会影响本身的程序执行。给出两个比较通用点的函数:
function createIframe(w) { var d = w.document; var newIframe = d.createElement("iframe"); newIframe.style.width = 0; newIframe.style.height = 0; d.body.appendChild(newIframe); new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write("<html><body></body></html>"); return newIframe; } function injectScriptIntoIframe(f, proc) { var d = f.contentWindow.document; var s = "<script>\n(" + proc.toString() + ")();\n</script>"; d.write(s); } 把你的payload封装进一个函数,然后调用这两个方法来在iframe里执行: function payload() { // your code goes here } var f = createIframe(top); injectScriptIntoIframe(f, payload);
四、最后
由于国内很少有见文章提及这个东西,所以才草成这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或者疏漏之处请谅解,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欢迎和我交流。
还有就是一些不得不感谢的人,感谢剑心一直以来毫无保留的交流,感谢黑锅多次鼓励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字,感谢幻影所有的朋友们、B.C.T的朋友们以及群里那帮经常一起扯淡的朋友们。
广告一下,没法幻影blog的朋友,可以添加hosts来突破:
72.14.219.190 pstgroup.blogspot.com

Python和JavaScript在社區、庫和資源方面的對比各有優劣。 1)Python社區友好,適合初學者,但前端開發資源不如JavaScript豐富。 2)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庫方面強大,JavaScript則在前端開發庫和框架上更勝一籌。 3)兩者的學習資源都豐富,但Python適合從官方文檔開始,JavaScript則以MDNWebDocs為佳。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和個人興趣。

從C/C 轉向JavaScript需要適應動態類型、垃圾回收和異步編程等特點。 1)C/C 是靜態類型語言,需手動管理內存,而JavaScript是動態類型,垃圾回收自動處理。 2)C/C 需編譯成機器碼,JavaScript則為解釋型語言。 3)JavaScript引入閉包、原型鍊和Promise等概念,增強了靈活性和異步編程能力。

不同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和執行JavaScript代碼時,效果會有所不同,因為每個引擎的實現原理和優化策略各有差異。 1.詞法分析:將源碼轉換為詞法單元。 2.語法分析:生成抽象語法樹。 3.優化和編譯:通過JIT編譯器生成機器碼。 4.執行:運行機器碼。 V8引擎通過即時編譯和隱藏類優化,SpiderMonkey使用類型推斷系統,導致在相同代碼上的性能表現不同。

JavaScript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服務器端編程、移動應用開發和物聯網控制:1.通過Node.js實現服務器端編程,適用於高並發請求處理。 2.通過ReactNative進行移動應用開發,支持跨平台部署。 3.通過Johnny-Five庫用於物聯網設備控制,適用於硬件交互。

我使用您的日常技術工具構建了功能性的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一個Edtech應用程序),您可以做同樣的事情。 首先,什麼是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 多租戶SaaS應用程序可讓您從唱歌中為多個客戶提供服務

本文展示了與許可證確保的後端的前端集成,並使用Next.js構建功能性Edtech SaaS應用程序。 前端獲取用戶權限以控制UI的可見性並確保API要求遵守角色庫

JavaScript是現代Web開發的核心語言,因其多樣性和靈活性而廣泛應用。 1)前端開發:通過DOM操作和現代框架(如React、Vue.js、Angular)構建動態網頁和單頁面應用。 2)服務器端開發:Node.js利用非阻塞I/O模型處理高並發和實時應用。 3)移動和桌面應用開發:通過ReactNative和Electron實現跨平台開發,提高開發效率。

JavaScript的最新趨勢包括TypeScript的崛起、現代框架和庫的流行以及WebAssembly的應用。未來前景涵蓋更強大的類型系統、服務器端JavaScript的發展、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擴展以及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潛力。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Safe Exam Browser
Safe Exam Browser是一個安全的瀏覽器環境,安全地進行線上考試。該軟體將任何電腦變成一個安全的工作站。它控制對任何實用工具的訪問,並防止學生使用未經授權的資源。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