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15年 初国家卫计委 《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及各地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体制内的医生开始走出体制多点执业,甚至完全离开体制(自由执业)。
然而,走出体制将面临很多困难与风险。比如医疗场所如何落地,患者如何获取,医疗质量如何控制、医疗纠纷如何处理等等,这使得绝大多数医生顾虑重重。
如何让走出体制的医生们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又能满足特需病人的特殊需求?于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 “模式” 应运而生。在本文中,将以 BPO、DHP、PHP 以及 PPP 为例,为大家梳理一下几种与医生执业相关的典型模式。
BPO 模式:非重要商业流程外包,集中精力干擅长的事
前几日,医生工作平台杏仁医生向 36 氪透露已经进入了 3.0 阶段,即成为医生的业务平台或收费管理平台。
其创始人兼 CEO 马丁医生表示,杏仁医生将为线上的医生至少要开 10 家线下多点执业工作室。这些多点执业工作室对于医生而言,是完全的 BPO 模式。因为杏仁医生将会帮医生租下场地、装修、招聘护士、会计、秘书、前台等人员、并进行维护和管理等。如果线上的医生有线下面诊患者的诉求,可以在线上提前预约,然后安排患者过来即可。
对于医生在多点执业工作室所开展的业务和医生如何在患者产生消费的业务中分成,马丁医生表示, 普通诊所的常规行为他们会有,但大型手术不做。而且,在线下的医疗行为中,杏仁医生会给医生上 医生责任保险。具体的商业模式则不便对外透露过多。
而马丁医生所说的 BPO 模式,即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中文译为 “商业流程外包” 。又称业务流程外包或经营外包,是指把特定的商业工序外派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有些日常的琐碎工序是必需的,却无关乎维持公司的市场地位,通常便会实行商业流程外包,以集中精力专注于别的主要事情,同时也能降低成本。常见的外包工序有:电话客服、人力资源、会计、收银员等。
不过,BPO 模式也并非杏仁医生首创。事实是,世界范围内的 BPO 市场已经度过导入期,21 世纪前 20年BPO 将进入成长期,这段时间也将划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BPO 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
BPO 模式也并非只是应用在医疗行业,在 邮政、 金融、 教育等行业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它也已不再是一个功能问题,而是成为受到广泛讨论的战略问题。据说,许多公司正考虑设一个专门的总裁级人员(CxO)负责流程外包战略和实施。
DHP 模式:医院发起,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医生均可多点执业
再往前推半个月。2016年1月 中旬,新晋高端私立医院 北京恒和医院宣布推出 DHP(Doctor Hospital Partnership),即 “医生医院合作伙伴关系” 模式,向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或者医生个人开放一个全新的执业平台。
其合作方式为:在医生集团或医生工作室与旗下的医生们已经签约的基础上,医生集团或医生工作室再与恒和医院签约。恒和医院成为这些医生们的 “母体”,医生们可以将患者引入恒和,通过医疗服务获得收入。如果合作方是医生个人的话,则可以和恒和医院直接进行签约。
具体来说,恒和医院可以协助合作医生在恒和进行患者就诊预约、患者疑问解答、日常工作数据统计、健康宣教、随访,以及科室、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支持等工作。
如果医生提出了手术需求,恒和医院的医生助理团队会完成预约手术室、麻醉、病房等一系列手术排期,定好时间再与医生沟通,这一套流程均在 40 分钟内完成;考虑到很多平台医生多利用 “碎片时间” 来进行手术,恒和医院可以做到各部门人员随时调配、随时进入工作;此外,医院会按政府的要求为其办理多点执业手续,也会为医生上 医疗责任保险。
目前,体制内医生集团 大家医联已经成为恒和医院的首家签约平台。
北京恒和医院院长迟诚曾表示,DHP 模式是借鉴于美国医疗的经验,让医院与医生的关系不是雇佣,而是合作。
PHP 模式:离开体制自由执业的医生,与医院形成不同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在医疗行业发达的美国,多采用的是 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美国最顶尖的医生往往都不是医院的雇佣医生,而是自由执业者。包括世界上最顶级的 梅奥诊所,也被业内称为是医生集团的 “原型”。
自由执业的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曾在 动脉网 VB 群访谈中表示,在 2014年 的院长年会上,张强第一次引入了 PHP 的概念到国内。而且,张强医生集团就是采用的 PHP 模式。
首先,张强医生集团会在法律层面通过机构跟医院签约,收入是靠整个治疗中医生的费用提成。医生团队不拿医院工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得到劳动费用。
在费用分成上,医院采用的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 CPT 编码系统,会把手术所发生的每一项费用列出来,其中有一项是医生的费用。张强表示,张强医生集团现在签约的大部分也是国际医院,国际医院的 CPT 编码系统很完整。
在保险上, 医院会把医治险覆盖到张强医生集团所有签约的专家。张强医生集团采用会诊和联合体制内多点执业这种模式,在病人出现纠纷时,按照目前中国的医治险情况和医院挂钩。对于有商业保险的病人,张强医生集团采用原本的收费标准。同时为了打开国内市场,张强医生集团制定一个套餐价,在商业保险的价格下往下浮,可以减轻自费病人负担。
目前,张强医生集团已经签约了 9 家医院,包括 和睦家的四家医院(北京、上海、天津、青岛),以及 上海沃德医疗中心、台湾联新集团的 上海禾新医院、 杭州绿城医院、 北京善方医院。
另据悉,随着门诊病人数量越发庞大,美国医疗从业人员开始了新的探索,比如外科专家或医生团队和医院联合建立门诊手术中心 ASC(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s),以 股份制企业形式合作。
PPP 模式:公私合营,参与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与 BPO 模式类似, PPP 模式也不仅限于医疗行业。当然,在本文中,我们还是要拿 PPP 模式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来说。
先解释一下, PPP 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起源于英国的 “公共私营合作” 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将部分政府责任以某种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不过,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营部门,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而在国内,2009年 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希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2014年,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支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采用 PPP 模式。
其中,部分公立医院或部队医院将部分薄弱科室承包、出租给民间机构或个人,或与民间机构或个人在医院内部展开对外医疗合作、利益分成,而形成一种 科室承包(“院中院”)的 PPP 模式,也给医生们形成了一种多点执业的机会。
随着中国医改深化推进,科室承包(“院中院 “)模式似乎已成为一片 “灰色地带”,有的甚至被视为非法行医。不过,当体制内的医生从公立医院流出已成为一种普遍形势,那公立医院的医生资源会不会更加供不应求?到那时,体制外的医生向公立医院流入,或许也会成为公立医院的迫切需求吧。
当然,除了科室承包(“院中院”)的 PPP 模式,也曾有业内人士根据合作模式由浅入深的顺序,将境内医疗领域的 PPP 模式大致总结了其他几种:
最后,36 氪再总结一下这几种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1、DHP 模式和 PHP 模式都是专门针对医疗领域的。二者本质上应该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让医生和医院脱离固有的雇佣关系,而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PHP 模式最早源于美国,后由张强医生倡导逐渐引入国内;DHP 模式则是恒和医院在美国 PHP 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而来。
另外,恒和医院推出 DHP 模式旨在成为医生的多点执业平台, 合作的医生对象其实包括体制内进行多点执业的医生和体制外进行多点执业的医生。而自由执业的张强医生采用 PHP 模式与不同的医院形成合作关系,其实也是一种 体制外的多点执业形式。
2、BPO 模式和 PPP 模式都不仅限于医疗。BPO 模式强调 非重要的工序可以外包出去,以减低企业的成本;PPP 模式 强调公私合营,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
另外,如果只谈在医疗中的应用的话,我们也能看出:
3、BPO 模式和 DHP 模式的发起方都不是医生,但都是为了满足医生的多点执业需求。BPO 模式是 企业为了满足医生多点执业需求而构建的;DHP 模式是 医院为了满足医生多点执业需求而构建的;PHP 模式则是 医生为了完全的自由执业而与医院构建的。
那杏仁医生为什么选择的是 BPO 模式,而不是 DHP 模式或者 PHP 模式呢?应该不止是简单的发起方不同而已,或许得从 服务内容上来说。
在 BPO 模式里,杏仁医生多点执业工作室可以为医生做一些非重要工序,但不能给医生提供重大型手术平台。毕竟,互联网公司做重模式成本实在太高,尤其是当要做的数量还不少的时候(杏仁医生 2016年 至少做 10 家多点执业工作室)。而 DHP 模式和 PHP 模式则可以让医生实现从面诊到手术的一系列全流程的医疗行为。
4、相比起前三者,PPP 模式连接的则是 政府机构和 私人企业,且不仅限于满足医生多点执业或者自由执业的需求。范围更广,应用更宽。
原创文章,作者:su小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713.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戳这里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