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css教學第10章:瀏覽器戰爭

Chapter 10: Browser Wars

1995年6月,微軟代表抵達網景辦公室。公開目標是尋求合作方式——網景作為瀏覽器市場上唯一的支配力量,而微軟則是一家剛剛開始考慮互聯網影響的技術巨頭。然而,雙方都對對方的動機心存疑慮。

馬庫斯·安德烈森也在場。他已經是網絡名人。新任網景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巴克斯代爾也來了。微軟方面則是一批產品經理和工程師,希望推動微軟進入互聯網市場。

會議一開始還算友好,微軟代表團分享了他們在最新操作系統Windows 95中正在開發的內容。然後,情況開始惡化。

根據網景的說法,“如果網景同意不為Windows 95操作系統製作瀏覽器,微軟提出投資網景,並向網景的軟件開發人員提供有關Windows操作系統的關鍵技術信息。”如果這是真的,微軟將越過法律界限。該公司將威脅利用其壟斷地位來壓制競爭。

安德烈森以其戲劇性的風格著稱,後來在向司法部作證時,他用《教父》的典故來形容這次會議:“我預計第二天會在我的床上發現一台血淋淋的電腦顯示器。”

微軟聲稱這次會議是網景策劃的“圈套”,目的是誘使他們陷入一個妥協的局面,以便日後利用這一點。

瀏覽器大戰的開端有多個不同的時間點。例如,Internet Explorer 1的發布(1995年夏末)。或者安德烈森稱微軟只不過是一套“調試不良的設備驅動程序”的那一天(1995年初)。但是1995年6月21日——微軟和網景作為可能的盟友參加會議,卻以不共戴天的仇敵身份離開——可能是最具決定性的時刻。

安德烈森稱之為“免費,但並非免費”。

運作方式如下。網景瀏覽器發佈時,每份售價39美元。這是官方說法。但是,完整的Netscape測試版可以從其網站免費下載。大學和非營利組織可以輕鬆獲得零成本許可證。

對於網絡革命和開源傳統的先驅者來說,網景已經足夠免費了。對於批量購買並有特定合同需求的正規公司,他們可以以合理的費用獲得軟件許可。免費,但並非免費。 “從表面上看是免費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網景的一名員工後來這樣描述。 “公司必須為此付費。維護也必須付費。”

“這基本上是微軟的經驗教訓,對吧?”安德烈森這樣解釋。 “如果你獲得了普遍性,你就會有很多選擇,有很多方法可以從中獲益。”如果人們沒有辦法快速輕鬆地訪問網景,它就永遠不會傳播開來。這是安德烈森在伊利諾伊大學NCSA研究實驗室的電腦終端后面學到的經驗教訓。就在一年前,他和他的朋友們開發了大獲成功的跨平台Mosaic瀏覽器。

安德烈森在90年代初期從事Mosaic的開發工作多年。但他開始感到NCSA高層越來越多的要求讓他感到局促,他們希望利用瀏覽器的成功來獲利。 1993年底,安德烈森前往西部,在矽谷確立自己的地位。在那裡,他遇到了詹姆斯·克拉克。

克拉克剛剛與他創建的公司矽圖公司斷絕了關係。克拉克是海灣地區的一位傳奇人物,在山谷裡非常有名。當他第一次看到網絡時,有人建議他與安德烈森見面。於是他去了。兩人一拍即合。

克拉克——憑藉他新退休的時間和財富——召集了一個由技術遠見者組成的核心圈子定期舉行會議。 “對於受邀者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討論想法、技術、戰略的絕佳機會,”一個說法後來這樣說。 “對於克拉克來說,這是組建一支由才華橫溢、志同道合的人才組成的團隊的第一步,這些人將組成他的新公司。”安德烈森仍然是網絡的熱情而不知疲倦的倡導者,越來越成為這個圈子的中心。

兩人考慮了幾個想法。沒有一個成功。但他們不斷回到一個想法上。打造世界上第一個商業瀏覽器。

因此,在1994年4月中旬一個下雪的日子裡,安德烈森和克拉克飛往伊利諾伊州。他們只有一個目標:為他們的新公司聘用仍在NCSA實驗室工作的原始Mosaic團隊成員。他們直接去了大學附近一家酒店的大堂。克拉克一個接一個地會見了五個幫助創建Mosaic的人(加上堪薩斯大學的學生、Lynx的創建者盧·蒙圖利),並為他們提供了一份工作。

就在酒店房間裡,克拉克打印出了帶有豐厚薪水和股票期權的合同。然後他告訴他們他新公司的使命。 “它的任務——打敗Mosaic! ——是明確的,”一位員工回憶道。到安德烈森和克拉克第二天飛回加利福尼亞州時,他們已經有了即將改名為網景的六名新員工。

六個月內,他們將發布他們的第一個瀏覽器——網景導航器。六個月後,這款易於使用、易於安裝的瀏覽器將席捲市場,並首次讓數百萬用戶連接到互聯網。

克拉克談到瀏覽器團隊的混亂能量以及他們構建改變世界的軟件的速度時,後來說道,網景賦予了“無政府狀態以信譽”。作家約翰·卡西迪對此進行了闡述。 “後網景時代的無政府狀態意味著,一群大學生可以與一位富有的古怪的人見面,從風險投資家那裡籌集一些資金,並在18個月內建立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他補充道,“無政府狀態是資本主義作為個人解放。”

微軟內部有一些不安分的人。

互聯網和網絡正在讓這家科技巨頭落後。 Windows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統——一個虛擬壟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弱點。

早在1993年,微軟的三名員工——史蒂文·西諾夫斯基、J·阿勒德和本傑明·斯利夫卡——就開始發出警報。他們努力讓微軟意識到互聯網的承諾,這在凱西·雷貝洛在1996年發表在彭博社的“微軟內部”簡介中有所記載。 “我拖著人們進入我的辦公室,他們又踢又叫,”西諾夫斯基告訴雷貝洛,“我讓大家對這些事情感到興奮。”

一些員工認為微軟被控製網絡的需求分散了注意力。投資湧入一個專有的網絡,如CompuServe或Prodigy,稱為微軟網絡(或MSN)。微軟想要控制整個網絡體驗。但MSN最終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失敗。

斯利夫卡和阿勒德認為,微軟更適合與互聯網一起發展,而不是與互聯網競爭。 “微軟需要確保我們能夠從網絡的成功中獲益,而不是被它淹沒,”斯利夫卡在他的一些內部溝通中寫道。

阿勒德更進一步,起草了一份名為“Windows:互聯網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程序”的內部備忘錄。阿勒德在文件中提出的方法,很快將成為微軟互聯網戰略的基石。它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擁抱網絡的開放標準。其次,擴展其技術到微軟生態系統。最後(而且經常被遺忘),創新和改進網絡技術。

在1994年未能收購BookLink的InternetWorks瀏覽器後——美國在線搶先一步並出價更高——微軟終於認真對待了網絡。而他們與網景的會晤並沒有產生任何結果。相反,他們與NCSA的商業合作夥伴Spyglass達成協議,為第一個微軟瀏覽器許可Mosaic。

1995年8月,微軟發布了Internet Explorer 1.0版。它並不十分原創,基於Spyglass已授權給數十個其他合作夥伴的代碼。作為Internet Jumpstart附加組件的一部分發布,該瀏覽器功能簡陋,比網景提供的瀏覽器笨拙且難以使用。

12月7日,比爾·蓋茨在珍珠港襲擊週年紀念日舉行了一次大型新聞發布會。他首先發布了微軟網絡的消息,這是此次活動的主角。但他還演示了Internet Explorer,直接借用了阿勒德提案中的語言。 “因此,互聯網,競爭將再次成為一種,擁抱和擴展,”蓋茨宣布,“我們將擁抱所有流行的互聯網協議……我們將對這些東西進行一些擴展。”

微軟已經進入市場。

像許多同行一樣,羅珊·西諾開始自學個人電腦的世界。在大學學習英語之後——著眼於新聞——西諾發現自己在一間公關公司工作,客戶包括戴爾和希捷。西諾天生好奇心強,足智多謀,閱讀行業雜誌並與工程師交談,了解她在信息時代對個人電腦的了解。

她培養了一種特殊才能,能夠將工程師的語言和故事轉化為對未來的大膽願景。西諾友好而富有感染力,一路建立了行業出版物和大眾媒體聯繫人的電話簿。

在矽圖公司找到工作後,西諾與詹姆斯·克拉克密切合作(他後來評論說她是“SGI最好的公關經理之一”)。當克拉克計劃離開公司時,她認同了他的不安——她幫助協調了這次離開——並決定如果有機會加入他的新公司,她就會跳槽。

幾個月後,她真的這麼做了。西諾是網景的第19名員工;其第一位公關招聘人員。

當西諾到達位於山景城的全新網景辦公室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來與每一位工程師交談。她想直接從消息來源聽到網景的願景是什麼。她聽到了一些事情。網景正在構建一個“殺手級應用程序”,這將使其他瀏覽器變得無關緊要。他們的代碼比任何其他代碼都好、快、易於使用。

西諾知道她不能銷售好的代碼。但是,一群來自美國農村的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的年輕而努力工作的團隊正在挑戰根深蒂固的矽谷;這是她可以銷售的東西。 “我們有一個22歲的孩子,他非常有趣,我認為,'那裡有一個故事,'”她後來在《網絡架構師》一書的採訪中說,“'我們還有一群從伊利諾伊州出來的孩子,我認為,'那裡也有一個故事。'”

在網景內部,一些高管和董事會成員一直在討論首次公開募股(IPO)。由於微軟緊追不捨,競爭對手Spyglass也成功進行了IPO,因此時間至關重要。 “很快,微軟肯定會以更認真態度攻擊網絡瀏覽器市場,”作家約翰·卡西迪解釋說,“如果網景要發行股票,那麼在競爭稀少的情況下這樣做是有意義的。”更不用說,一次大型、引人注目的IPO正是該公司需要在全國各地佔據頭條新聞的東西。

在IPO之前的幾個月裡,西諾為媒體精心打造了安德烈森的形象。她將他定位為軟件一代的領導者,是對60年代和70年代如今古板的、矽驅動的硬件一代的回應。在採訪和簡介中,西諾確保安德烈森給人留下一個聰明絕頂的遠見卓識的印象,準備推翻舊的做事方式;“新比爾·蓋茨”。

這需要安德烈森相當程度的配合。 “我的另一個真正挑戰是將馬庫斯打造成為一個人物,”她後來說道。有時,安德烈森會抱怨採訪,“但我總是說,'看,我們真的需要這樣做。'他在這方面很精明。他明白了。”很快,這幾乎是自然而然的,當安德烈森與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巴克斯代爾一起前往與潛在投資者會面以進行IPO時,網景的炒作繼續膨脹。

1995年8月9日是網景IPO的日子。員工們在山景城的辦公室裡嗡嗡作響,緊張得不敢看屏幕或電視上播放的財經新聞。 “這就像說不要注意你客廳裡跳舞的粉色大象,”[西諾後來說道]。他們本不必擔心。在上市的第一天,網景的股價上漲了108%。這是華爾街股票最佳的開盤日。一些創始員工那天晚上就成了百萬富翁。

不久之後,網景發布了其瀏覽器的2.0版。這是他們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版本。軟件捆綁了檢查電子郵件、與朋友交談和編寫文檔的工具。它時尚快捷。每次軟件啟動時啟動的網景主頁都展示了各種巧妙且知名的網絡冒險。

更不用說JavaScript了。網景2是第一個包含Java小程序的版本,Java小程序是在瀏覽器中直接運行的小型應用程序。借助Java,網景旨在直接與微軟及其操作系統競爭。

為了配合發布,網景招聘了年輕的程序員布蘭登·艾奇來開發一種基於Java的腳本語言。結果就是JavaScript。艾奇在10天內創建了第一個版本,作為一種讓開發人員使頁面更具交互性和動態性的方法。它很原始,但易於掌握,而且功能強大。從那時起,它已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編程語言之一。

微軟緊隨其後。但網景感到自信。他們已經完成了網絡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產品。 “在熊和鱷魚之間的戰鬥中,決定勝負的是地形,”安德烈森在網景早期的一次採訪中說道。 “微軟剛剛做的是進入我們的地盤。”

微軟有一句老話,那就是直到3.0版才把事情做好。即使是他們的旗艦產品Windows也是如此,而且其最著名的應用程序也臭名昭著地如此。

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個版本是Mosaic代碼的匆忙移植,它充其量只是一個公開聲明,表明微軟將進入瀏覽器業務。第二個版本於1995年末網景IPO後發布,迭代迅速,但遠落後於網景。憑藉Internet Explorer 3,微軟開始讓瀏覽器變得正確。

微軟大型、引人注目的新聞發布會將Internet Explorer吹捧為真正的市場挑戰者。在幕後,它的運作更像是一個秘密實驗。最初的產品團隊只有六個人。在一萬多人的公司裡。 “有點像最初的Mac團隊,IE團隊感覺像是微軟的先鋒,”Internet Explorer前負責人布拉德·西爾伯格後來說道,“行業的先鋒,為生存而戰。”

這種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一旦微軟認識到網絡的潛力,他們就將重心轉移到了網絡上。在《加速網絡》一書中,該書全面講述了網景的興起及其在微軟手中的衰落,作者喬什·奎特納和米歇爾·斯拉塔爾描述了微軟的戰略。 “在某種程度上,它的質量並不重要。如果第一代失敗了,蓋茨可以指派他最優秀最聰明的程序員團隊編寫改進的模型。如果那個也失敗了,他可以僱傭更好的程序員,然後再試一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他擁有幾乎無限的資源。”

到3.0版時,Internet Explorer團隊已經有100人(包括來自NCSA Mosaic團隊的克里斯·威爾遜)。幾年後,這個數字將達到數千。該軟件迅速縮小了差距。 Internet Explorer引入了讓網景佔據優勢的功能——甚至引入了他們自己的HTML擴展、供開發人員使用的動態動畫工具以及對CSS的初步支持。

1996年夏天,沃爾特·莫斯伯格談到了微軟的瀏覽器。僅僅幾個月前,他還將網景導航器稱為“明顯的勝利者”。但他開始改變主意了。 “然而,我認為Internet Explorer 3.0更勝一籌,”他在微軟發布3.0版後寫道。 “它比Navigator 3.0更好,因為它更易於使用,並且具有更簡潔、更靈活的用戶界面。”

儘管如此,大多數微軟高管都知道,僅僅依靠功能競爭是不夠的。 1996年12月,高級副總裁詹姆斯·奧爾欽向他的老闆保羅·馬里茨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他闡述了目前的戰略,即對網景的功能集進行無休止的追趕。 “我不明白IE如何才能獲勝,”奧爾欽承認,“我的結論是我們必須更多地利用Windows。”在同一封電子郵件中,他補充道,“我們應該首先考慮一個集成解決方案——這是我們的優勢。”微軟不會輕易認輸。他們專注於兩件事:與Windows集成和更廣泛的分發。

Internet Explorer 4發佈時,它與操作系統的集成程度比以往任何版本都要高;Windows軟件包中幾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可以用來瀏覽文件和文件夾。它的“推送”技術允許您流式傳輸網絡,即使您沒有積極使用該軟件。它使用了外部開發人員無法使用的內部API,使瀏覽器更快、更流暢、更易於使用。

然後是分發。網景和美國在線就將他們的瀏覽器包含在美國在線平台上達成協議後幾天,美國在線突然改變了主意,轉而與Internet Explorer合作。後來據透露,微軟給他們做了一個,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再次擴展《教父》的隱喻),一個“他們無法拒絕的提議”。微軟將其價格降至最低,而且更重要的是——承諾在美國在線的下一個Windows版本的桌面上預裝寶貴的房地產。

微軟用康柏開出了第二槍。在那之前,所有康柏電腦都預裝了網景在Windows上。當Windows威脅要完全暫停他們使用Windows的許可證時(這後來在法庭文件中披露),這也改為Internet Explorer了。

到Windows 98發佈時,Internet Explorer 4已經預裝,對每個用戶都是免費的,而且無法刪除。

“Mozilla!”傑米·扎溫斯基插話道。當時他正在開會,現在會議室裡一片寂靜。人們轉過身來。然後,他們繼續進行。

這是網景的早期。工程和營銷部門的一些員工聚集在一起,試圖為這件事想出一個名字。一位員工建議他們要粉碎Mosaic,就像粉碎蟲子一樣。扎溫斯基——以他著名的冷嘲熱諷的幽默感——認為Mozilla,“就像Mosaic遇到哥斯拉一樣”。

最終,營銷人員格雷格·桑茲選擇了網景。但在辦公室裡,從那時起,這個瀏覽器就被暱稱為Mozilla。網絡上的早期營銷材料甚至還以Mozilla為靈感的吉祥物為特色,這是一隻帶有自以為是的笑容的綠色蜥蜴,在他們將其替換為更專業的吉祥物之前。

幾年後,這個名字才會以任何公開的方式回歸;扎溫斯基也將參與其中。

扎溫斯基幾乎從一開始就在網景工作。他是第20名員工,在羅珊·西諾之後被招募進來,以取代安德烈森在NCSA所做的工作,負責為X-Windows開發網景的旗艦版本。在他加入時,他已經在解決複雜的挑戰方面享有盛譽。

扎溫斯基最早的編程記憶可以追溯到八年級。在高中,他是一個糟糕的學生。但他仍然設法放學後找到了一份程序員的工作,從事唯一一件能讓他保持興趣的事情:代碼。在那之後,他開始為初創公司Lucid,Inc.工作,該公司擁有強大的編程傳奇人物血統。扎溫斯基致力於Common Lisp編程語言和流行的IDE Emacs;在仍然很小的編程社區中受到尊敬的技術。憑藉他在這些項目上的工作,扎溫斯基在科技精英中立即獲得了信譽。

在網景,工程團隊是事情運作方式的核心。這就是西諾為什麼選擇在她開始工作後立即與該團隊成員會面,以及為什麼她圍繞他們的運作方式來編造網景的故事的原因。結果是一個高壓、高強度的環境,對公司來說是如此不可或缺,以至於它將成為公司神話的一部分。他們的行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許多人開始將這種快速的開發速度稱為“網景時間”。

“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環境。我真的很喜歡它,”扎溫斯基後來回憶道。 “因為每個人都確信自己是正確的,所以我們不斷爭吵,但這讓我們能夠快速溝通。”但脾氣確實會暴躁(一篇文章詳細描述了他電腦崩潰後將椅子扔到牆上並突然離開兩週的情況),許多工程師後來都反思了有毒的工作場所。扎溫斯基曾經簡單地說:“它並不健康。”

儘管如此,工程師在組織中仍有很大的影響力。包括扎溫斯基在內的許多工程師都是自由軟件的倡導者。 “我想你可以說,自從我開始做軟件以來,我就一直在做自由軟件,”他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對扎溫斯基來說,軟件應該是免費的。從他在網景項目的最早階段開始,他就主張瀏覽器更自由的版本。他和工程團隊的其他成員至少部分負責公司“免費,但並非免費”的商業模式中的創意許可。

1997年,技術經理弗蘭克·海克爾為自由軟件模式註入了新的活力。他撰寫了一份30頁的白皮書,提出了多年來幾位工程師一直想要的東西——免費發布瀏覽器的全部源代碼。 “我試圖在這份文件中說明的關鍵點是,”海克爾斷言,“為了有效競爭,網景需要更多的人和公司與網景合作,並投資於網景的成功。”

在首席技術官埃里克·哈恩的幫助下,海克爾和扎溫斯基將他們的論點一直陳述到最高層。當他們與詹姆斯·巴克斯代爾會面時,公司的大部分人已經接受了這個想法。令所有人驚訝的是,巴克斯代爾同意了。

1998年1月23日,網景發布了兩則公告。第一個是每個人都預料到的。網景已經與微軟競爭了將近一年。 Internet Explorer 4的最新版本直接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免費提供,正在佔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因此,網景宣布也將免費提供其瀏覽器。

下一個公告令人震驚。網景將轉向開源。瀏覽器的全部源代碼——數百萬行代碼——將發布給公眾,並向世界上的任何人開放貢獻。在網景老將邁克爾·托伊、塔拉·赫南德斯、斯科特·科林斯和傑米·扎溫斯基的領導下,該團隊將有三個月的時間來刪除代碼庫並使其準備好進行公開分發。這項工作也有一個名字:Mozilla。

從表面上看,網景看起來平靜而準備在開源社區的支持下對抗微軟。在公司內部,情況看起來大相徑庭。接下來的三個月充滿了狂熱的能量、險些失敗和無與倫比的速度。工程師們重新捕捉到網景早期創新精神,瘋狂地工作以修復錯誤並使代碼準備好發布給全世界。最終,他們做到了,但這只是僥倖而已。

在此過程中,該項目在Mozilla.org域名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它完全由網景工程師組成,但Mozilla從技術上講並不是網景的一部分。當Mozilla在1998年4月(在其公開聲明幾個月後)舉行發布會時,出席的不僅僅是網景成員。

扎溫斯基組織了這次聚會,他堅持要求公司外部現在越來越多的對該項目做出貢獻的人參與其中。 “我們正在贈送代碼。我們正在與整個網絡分享我們旗艦產品的開發責任,所以我們也應該邀請他們參加聚會,”他說,並補充道,“這是一個新世界。”

1998年11月作證的那天,史蒂夫·麥吉迪一動不動地坐在證人席上,正如一位作家所描述的那樣。他已經期待這一刻很久了;在他看來,他終於可以揭露微軟中陰險和壟斷的毒株的時刻。

司法部在其針對微軟的反壟斷案中有多位關鍵證人,但麥吉迪是關鍵人物。作為英特爾的副總裁,麥吉迪經常與微軟打交道;而他的公司則置身於網景和微軟的衝突之外。然而,他的證詞還有一個額外的緊張層面。 “戲劇性地增加了無法衡量的現實,”一位記者在對審判的描述中指出,“沒有人——從字面上講,沒有人——知道麥吉迪會說什麼。”

當他得到發言的機會時,麥吉迪作證說,微軟的高級主管告訴他,他們的目標是“切斷網景的空氣供應”。微軟利用其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威脅電腦製造商——其中許多與英特爾有定期業務往來——將他們的電腦與Internet Explorer一起發貨,否則將面臨其Windows許可證被完全撤銷的風險。

麥吉迪借用比爾·蓋茨在宣布Internet Explorer時使用的語言,聲稱一位高管闡述了他們的戰略:“擁抱、擴展和消滅”。根據他的說法,微軟從未打算與網景競爭。他們準備使用每種激進的策略並觸及法律界限來粉碎他們。這是該案的一個主要轉折點,也是司法部的一大勝利。

然而,針對微軟的案件始於數年之前,當時網景在1995年夏天聘請了反壟斷律師事務所Sonsini Goodrich & Rosati的一個團隊。法律團隊包括直言不諱的反微軟鬥士加里·雷巴克以及蘇珊·克雷頓。雷巴克將在接下來的五年中成為該公司的最公開成員,但最終將司法部注意力轉移到克雷頓的貢獻上。克雷頓的職業生涯始於最高法院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的書記員。她很快就贏得了精確和細緻的聲譽。她有條不紊、周密而有條理的方法使她非常適合對微軟的反競爭戰略進行全面而完整的分析。

克雷頓與網景合作,撰寫了一份長達222頁的文件,詳細介紹了微軟的反競爭行為。她簡單明了地闡述了自己的案情。 “這是一個壟斷者(微軟)的問題,它已經保持了十多年的壟斷地位(桌面操作系統)。這個壟斷地位受到了新技術(網絡軟件)的威脅……”

該文件最初計劃作為一本書出版,但網景擔心,如果公眾知道他們面臨微軟的危險有多大,他們的股價就會暴跌。相反,克雷頓和網景將其交給了司法部。

在司法部內部,這將引發對正在進行的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的renewed interest。隨後是數年的傳票、信息收集和冗長的證詞。 1998年5月,經過近三年的時間,司法部和20個州的檢察官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該公司當時剛剛超過了50%的瀏覽器市場份額。

“任何公司都不應該被允許利用其壟斷權力來控制訪問互聯網所需的瀏覽器軟件,”克林頓總統時期的檢察長珍妮特·雷諾在對微軟提起指控時宣布。

審判的中心並非微軟對個人電腦軟件的控制——從技術上講這不是非法的行為。而是他們利用其壟斷地位直接對抗其他市場中的競爭的方式。例如,威脅要撤銷將電腦與網景捆綁銷售的製造商的許可證。網景對1995年6月會議的描述也發揮了作用(當安德烈森被問及為什麼他對會議做瞭如此詳細的記錄時,他回答說“我認為這在某個時候可能會成為與美國政府討論反壟斷問題的主題。”)

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微軟公開和私下都對審查反應不佳。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們正在為客戶做最好的事情。在採訪和證詞中,比爾·蓋茨經常表現得粗魯和輕蔑,不願或無法屈服於任何權力讓步。該公司堅持認為瀏覽器和操作系統是共存的,一個不能沒有另一個——法官在註意到他設法在“不到90秒”的時間內從Windows中卸載了Internet Explorer時,輕鬆地駁斥了這一事實。隨著科技愛好者和新聞迷屏住呼吸等待每一個新的發現,審判成為全國性的轟動事件。

1999年11月,主審法官發布了他的裁決。微軟確實利用其壟斷權力並違反了反壟斷法。隨後,在2000年夏天,提出了一項擬議的補救措施:微軟將被拆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一家負責其操作系統軟件,另一家負責其應用程序。 “當微軟必須通過創新而不是依靠其壟斷的拐杖來競爭時,它將進行更多創新;它將不得不進行更多創新。而其他人將可以自由地進行創新,”愛荷華州總檢察長湯姆·米勒在法官的裁決宣布後說。

這種情況從未發生。 2002年的一次上訴導致裁決被推翻,司法部同意了一項較輕的同意令。到那時,Internet Explorer的市場份額已達到約90%。瀏覽器大戰實際上已經結束。

“您是否正在尋找網景和微軟瀏覽器的替代品?您是否喜歡擁有MDI用戶界面並能夠在多個窗口中瀏覽的想法?……您的瀏覽器速度慢嗎?試試Opera。”

這條簡短的消息於1995年4月首次向世界宣布了Opera,由瀏覽器的創建者發佈到關於Windows的Usenet論壇。該消息的語氣——技術上嚴謹、略帶尖銳,卻又真正理想主義——反映了Opera創建者喬恩·斯蒂芬森·馮·特茲克納和蓋爾·伊瓦爾斯伊的理念。他們聲稱,Opera與網絡的意識形態非常吻合。

Opera最初是挪威電信公司Telnor的一個項目。一旦它變得穩定,馮·特茲克納和伊瓦爾斯伊就在Telnor租用了空間,將其發展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不久之後,他們發布了該公告並發布了Opera網絡瀏覽器的第一個版本。

Opera的團隊規模很小,但專注且高效,忠於開放網絡。 “瀏覽器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特茲克納後來說道。 Opera團隊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是網絡的真正信徒,並且經常以引領網絡標準和無障礙網絡的發展為榮。

在90年代中期到後期,蓋爾·伊瓦爾斯伊是第一個在任何瀏覽器(Opera 3.5)中實現CSS標準的人。這將足以說服CSS的創建者哈肯·維姆·利加入公司擔任首席技術官。伊恩·希克森在W3C開發CSS酸性測試期間在Opera工作。

早在1998年,該公司就開始為發展中國家的低功耗移動設備開發其瀏覽器的版本。他們經常試圖推動整個網絡社區走向網絡標準,盡可能地以身作則。

在微軟反壟斷訴訟及其上訴中的逆轉多年後,Opera發現自己捲入了瀏覽器大戰的不同方面的一場衝突。

2007年,Opera向歐盟委員會投訴。與克雷頓和網景提出的案情非常相似,Opera聲稱微軟濫用其壟斷地位,將Internet Explorer的新版本與Windows 7捆綁在一起。歐盟幾乎與司法部同時開始調查針對微軟的指控,但Opera的投訴增加了一個重要的和最近的調查領域。 Opera聲稱微軟通過使不透明的其他瀏覽器選項來限制用戶選擇。 “您可以添加更多瀏覽器,讓消費者在瀏覽器之間真正做出選擇,您可以將它們放在他們的眼前,”利在投訴時說。

在Opera對其投訴的總結中,他們自己描繪了一幅自由開放的網絡圖景。他們認為,Opera是網絡如其所願的倡導者——易於訪問、普遍和平等的。再次引用“擁抱、擴展和消滅”的語言,該公司還呼籲微軟遵守其公開聲明,以支持這些標準,而不是用其臭名昭著的“擁抱、擴展和消滅”策略來扼殺牠們。 “投訴呼籲微軟遵守其公開聲明,以支持這些標準,而不是用其臭名昭著的'擁抱、擴展和消滅'策略來扼殺牠們,”它寫道。

2010年,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項裁決,迫使微軟向歐洲Windows用戶顯示所謂的“投票箱”——用戶第一次訪問互聯網時可以看到的一個網站,其中列出了十二個可供下載的替代瀏覽器,包括Opera和Mozilla。微軟在其歐洲Windows安裝中包含了這個網站五年,直到他們的義務到期。

網景導航器5從未發布。它未發布,在軟件最公開和最知名的vaporware的走廊中迴響。

網景將瀏覽器開源作為Mozilla項目的一部分後,該公司的重點發生了變化。在被美國在線收購以及微軟持續施壓的情況下,網景已經走到了盡頭。微軟的公開審判帶來了一些喘息的機會,但為時已晚。 “這是這裡的一個巨大諷刺,”網景律師加里·雷巴克後來說道,“經過多年的努力才讓政府採取行動,到[1998年],網景的屍體已經在太平間了。”與此同時,網景內部的管理層無法決定如何最好地與Mozilla團隊合作。他們沒有與開源項目合作,而是繼續維護一個與公共項目分開且獨立的網景版本。

1998年10月,布蘭登·艾奇(他是核心Mozilla團隊的成員)在Mozilla博客上發布了一篇文章。 “是時候停止在我們舊的佈局和FE代碼庫上撞頭了,”他寫道。 “我們從這些車輛中獲得的里程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多。我們現在有一個很棒的新佈局引擎,可以查看數百個頂級網站。”

許多Mozilla貢獻者都同意這種觀點,但艾奇提出的重寫將導致該項目的最初失敗。當Mozilla在瀏覽器的全新渲染引擎上進行修補時——這很快就會被稱為Gecko——網景取消了其計劃中的5.0版。

進展停滯不前。扎溫斯基是反對重寫的Mozilla團隊成員之一,他後來描述了他1999年從網景辭職時的沮喪。 “這幾乎構成了瀏覽器的全面重寫,讓我們倒退了六到十個月。現在,在任何人甚至可以瀏覽網絡或添加書籤之前,我們必須從頭開始重寫整個用戶界面。”網景最初的程序員之一斯科特·科林斯則說得不那麼委婉:“你不能把50磅的垃圾裝進10磅的袋子裡,這花了我們兩年時間。我們沒有發布5.0版,這讓我們損失了一切,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錯誤。”

結果是一個具有出色標準支持和快速運行的瀏覽器引擎的世界級瀏覽器。但直到2000年4月最終發佈網景6時,它才准備就緒。到那時,微軟已經超越了網景,佔據了80%的瀏覽器市場份額。這永遠不足以奪回該瀏覽器市場份額的很大一部分。

“我真的很認為瀏覽器大戰結束了,”網景6發布後,一位IT高管說道。他是對的。網景將在未來幾年逐漸消失。至於Mozilla,它很快就會以完全不同的形式重生。

你喜歡像這樣的故事來學習網絡歷史嗎? Jay 正在講述網絡的完整故事,每兩週都有新的故事。註冊他的時事通訊以了解最新的……過去的內容。

以上是第10章:瀏覽器戰爭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模擬鼠標運動模擬鼠標運動Apr 22, 2025 am 11:45 AM

如果您曾經在現場演講或課程中必須顯示一個互動動畫,那麼您可能知道它並不總是那麼容易與您的幻燈片進行互動

通過Astro Action和Fuse.js為搜索提供動力通過Astro Action和Fuse.js為搜索提供動力Apr 22, 2025 am 11:41 AM

對於Astro,我們可以在構建過程中生成大部分網站,但是有一小部分服務器端代碼可以使用Fuse.js之類的搜索功能來處理搜索功能。在此演示中,我們將使用保險絲搜索一組個人“書籤”

未定義:第三個布爾值未定義:第三個布爾值Apr 22, 2025 am 11:38 AM

我想在我的一個項目中實現一條通知消息,類似於您在保存文檔時在Google文檔中看到的信息。換句話說,一個

捍衛三元聲明捍衛三元聲明Apr 22, 2025 am 11:25 AM

幾個月前,我正在使用黑客新聞(就像一個人一樣),並且遇到了一篇(現已刪除的)文章,內容涉及不使用if語句。如果您是這個想法的新手(就像我

使用網絡語音API進行多語言翻譯使用網絡語音API進行多語言翻譯Apr 22, 2025 am 11:23 AM

自科幻小說以來,我們就幻想著與我們交談的機器。今天這很普遍。即便如此,製造的技術

JetPack Gutenberg塊JetPack Gutenberg塊Apr 22, 2025 am 11:20 AM

我記得當古騰堡被釋放到核心時,因為那天我在WordCamp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所以我想我們越來越多的人

在VUE中創建可重複使用的分頁組件在VUE中創建可重複使用的分頁組件Apr 22, 2025 am 11:17 AM

大多數Web應用程序背後的想法是從數據庫中獲取數據,並以最佳方式將其呈現給用戶。當我們處理數據時

使用'盒子陰影”和剪輯路徑一起使用'盒子陰影”和剪輯路徑一起Apr 22, 2025 am 11:13 AM

讓我們在一個情況下做一些似乎有意義的事情的情況下逐步進行一些逐步,但是您仍然可以用CSS欺騙來完成它。在這個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mPDF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SecLists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終安全測試人員的伙伴。它是一個包含各種類型清單的集合,這些清單在安全評估過程中經常使用,而且都在一個地方。 SecLists透過方便地提供安全測試人員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幫助提高安全測試的效率和生產力。清單類型包括使用者名稱、密碼、URL、模糊測試有效載荷、敏感資料模式、Web shell等等。測試人員只需將此儲存庫拉到新的測試機上,他就可以存取所需的每種類型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