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坊白皮書發布 11 週年之際,值得反思的是這份關鍵文件如何改變了技術、金融以及我們的去中心化概念。
在以太坊白皮書發布 11 週年之際,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份關鍵文件如何改變了技術、金融以及我們的去中心化概念。這本白皮書由 Vitalik Buterin 於 2013 年底撰寫,並於 2014 年正式發布,為目前世界上最活躍的區塊鏈奠定了基礎。以太坊將加密貨幣的概念擴展到簡單交易之外,為複雜的應用程式(從金融到遊戲到治理)創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可程式平台。
當比特幣於 2008 年出現時,它向世界介紹了區塊鏈,這是第一個分散式帳本技術,解決了沒有中央權威的雙重支出問題。然而,比特幣的設計主要集中在數位貨幣上,這使得它有些不靈活。 Vitalik Buterin 登場,他是一位 19 歲的程式設計師,他看到了比特幣核心設計之外的潛力。 Buterin 提出了一種更通用的區塊鏈——一種去中心化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該平台上建立應用程序,而無需依賴集中式伺服器或控制。
2013年底發布的以太坊白皮書概述了區塊鏈的新願景,引入了能夠運行「智慧合約」的「世界電腦」的想法。這些自動執行的合約使用特定指令進行編碼,以便在滿足某些條件時觸發區塊鏈上的操作。此功能旨在自動化協議和交易,消除對中介機構的需求並創建更有效率、無需信任的系統。
以太坊的白皮書之所以具有革命性,有幾個原因,尤其是因為它定義了智能合約,並為我們現在所說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或 dApp 奠定了基礎。但到底是什麼讓以太坊如此不同?
以太坊的白皮書介紹了去中心化世界電腦的概念,能夠運行智慧合約並為新一代應用程式提供動力。但到底是什麼讓以太坊與眾不同並使其與其他區塊鏈或加密貨幣如此不同?為了充分掌握以太坊的獨特品質,讓我們深入研究該區塊鏈平台區別於其他區塊鏈平台的關鍵方面。
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從本質上講,以太坊與其他區塊鏈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支援去中心化應用程式(通常稱為 dApps)的創建和部署。與在集中式伺服器上運行的傳統應用程式不同,dApp 構建在區塊鏈網路上,自主且透明地運行,無需中介機構。這些 dApp 涵蓋廣泛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金融 (DeFi)、遊戲、NFT 和治理等。
智慧合約:以太坊的智慧合約是另一個定義性功能,使其有別於其他區塊鏈。這些自動執行的合約本質上是儲存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程序,旨在在滿足預定義條件時自動執行特定操作。它們在促進以太坊網路上廣泛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流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程式性:以太坊區別於其他區塊鏈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其高泛用性。雖然許多區塊鏈都是針對特定的主要用例而設計的,例如支付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但以太坊採用了更廣泛的方法。其高泛使用性允許開發者在平台上建立各種應用程序,從去中心化金融到遊戲和 NFT。這種多功能性有助於以太坊在各行業的普及和廣泛採用。
自白皮書發布以來,以太坊面臨一系列挑戰並取得了顯著發展。對該平台最初的興奮導致了 2017 年 ICO(首次代幣發行)的爆炸式增長,這在推動以太坊受歡迎的同時,也引發了對監管審查和網路擁塞的擔憂。
可擴充性一直是首要問題。最初的以太坊網路是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演算法設計的,該演算法雖然安全,但吞吐量有限,導致隨著網路的發展,天然氣費用高昂,交易時間變慢。這些問題促使社群提出以太坊 2.0,這是一次大規模升級,旨在將以太坊過渡到權益證明(PoS)模型。以太坊在 2022 年透過「合併」轉向 PoS 標誌著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能源消耗減少了約 99%,並為未來升級以增強可擴展性奠定了基礎。
第 2 層解決方案在以太坊的發展歷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Polygon、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項目使用鏈外計算來減少主鏈的負載。這些解決方案可以處理交易批處理,更快、更便宜地處理交易,而不會犧牲以太坊主網的安全性。 Layer 2 讓以太坊更易於存取和使用,特別是對於需要頻繁交易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遊戲應用程式。
去中心化金融與 NFT:以太坊的變革性影響
雖然以太坊對科技和金融世界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這些領域。該平台還在兩個關鍵領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不可替代代幣(NFT)。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以太坊
以上是以太坊白皮書週年紀念:回顧 11 年科技、金融與去中心化轉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