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web前端css教學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設計網頁時, 都會加上以下這行 meta 標籤: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以便在手機螢幕上也能顯示可以輕鬆閱讀文字的網頁, 不過我自己一直沒有仔細研究這行在說什麼, 今天剛好花了點時間測試, 記錄下來。

要素一:以 devicePixelRatio 調整 px 大小

實際在顯示網頁時是以CSS 像素(px) 為基準, 這個CSS 像素並不是實際硬件的像素, 兩者之間對應的關係就由window.devicePixelRatio 來決定, 若這個比例是2,就表示在目前的裝置中, 會用2×2 個像素來代表一個px, 透過這個比例, 就可以讓同樣px 數的字在不同尺寸的裝置上都能顯示合適的大小, 而不會顯示過小無法閱讀。以下是我在不同裝置或不同顯示比例下得到的 devicePixelRatio 比例:

裝置 解析度 像素密度 devicePixelRatio 值
OPPA A31 720×1600 270PPI 2
Google Pixel 8a 1080×2400 430PPI 2.625(Chrome)
Google Pixel 8a 1080×2400 430PPI 2.6087(Firefox)
Windows 11 筆電 1920×1080 N/A 1
Windows 11 13.3 吋筆電 顯示比例 125% 1920×1200 N/A 1.25

你可以看到即使是相同的裝置上, 不同的瀏覽器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比例, 顯示時就是以這個比例為基準, 表示一個 px 的大小。

要素二:設定 viewport 的大小

所謂的 viewport, 指的就是瀏覽器視窗內可以用來顯示網頁的區域, 這個大小一樣是使用步驟一得到的 px 為單位。在手機這類裝置上因為沒有視窗, 所以 viewport 是一個假想的虛擬視窗。

viewport 的設定中, 最重要的是 width(寬度), 可以設定為 1~10000, 它會影響網頁元素的排列、文字折行等等。在手機裝置上, 如果想把viewport 設定為和螢幕一樣寬, 可以從裝置的實際像素寬度值除以devicePixelRatio 得到以px 為單位的viewport 寬度值;或者直接設定為device-width 由系統幫你計算,讓網頁的寬度與裝置的螢幕寬度一致。如果沒有設定 viewport, 預設值為 980。

在 JavaScript 中,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取得螢幕與 viewport 以 px 為單位的寬度:

屬性 說明
window.innerWidth viewport 的寬度
window.screen.width 裝置的螢幕寬度

要素三:縮放比例

檢視頁面時, 使用者可以縮放, 在 vi​​ewport 設定中的 initial-scale 就是設定首次載入頁面後的縮放比例 (0.1~10.0)。如果沒有設定, 瀏覽器預設會自動縮放到能夠顯示頁面橫向完整內容的最大比例。

前面提過, 沒有設定viewport 時預設寬度會是980px, 以剛看到的Google Pixel 8A 的Firefox 為例, 螢幕寬度是1080/2.6087 = 414px, 瀏覽器必須將網頁縮到414/ 980 =42.2% 才能完整顯示網頁橫向的內容, 導致字太小無法閱讀。

如果需要, 也可以在 viewport 中設定 minimum-scale 限制使用者可以縮放的最小倍數, 預設為 0.1。如果完整顯示網頁橫向內容的最大縮放倍數比 minimum-scale 設定的倍數大, 就會取代 minimum-scale 的設定, 也就是最小只能縮到可以顯示網頁橫向內容為止。你也可以設定 maximum-scale 限制最大倍數, 預設為 10。或者也可以進一步透過設定 user-scalable 設定 1/0 或是 yes/no 限制使用者可無法縮放。

在 JavaScript 中可以如下方式取得目前頁面的縮放倍數:

屬性 說明
window.visualViewport.scale viewport 目前的縮放倍數

實測

以下我們就以底下的網頁實際測試: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電腦上的 Firefox

在電腦上的 Firefox 顯示如下: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你可以看到 viewport 的寬度就是目前瀏覽器視窗的寬度 646px, 即使把 viewport 設定拿掉, 顯示結果也不會改變。如果刻意把 viewport 的寬度設定的比視窗寬, 例如: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vicePixelRatio').textContent = window.devicePixelRatio;
      document.getElementById('screenWidth').textContent = window.screen.width;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nerWidth').textContent = window.innerWidth;

      // 取得並顯示目前的縮放倍數
      function updateScale() {
        const currentScale = window.visualViewport ? window.visualViewport.scale : '不支援';
        document.getElementById('currentScale').textContent = currentScale;
      }

      // 初始化顯示
      updateScale();

      // 監聽縮放變化
      if (window.visualViewport) {
        window.visualViewport.addEventListener('resize', updateScale);
      }
    });
  </script>


  1
  2
  3
  4
  5
  6
  7
  8

  
window.devicePixelRatio =
window.screen.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目前縮放倍數 =

也不會影響 viewport 的實際值, 也就是說, 對於一般電腦上的瀏覽器來說, 設不設定 viewport 並沒有差別。

手機上的 Firefox

如果沒有設定 viewport, 把剛剛 HTML 內容的 viewport 設定變成註解: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1200, initial-scale=">

在手機上的 Firefox 顯示如下: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把縮小顯示的部分放大, 會看到: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由於預設的 viewport 寬度是 980, 為了能夠完整顯示網頁橫向內容, 所以自動縮小到 0.4224 倍, 以便顯示網頁的橫向內容。此倍數比 minimum-scale 的預設值 0.1 大, 會取代 minimum-scale 的設定, 用戶即使自行縮小顯示最多也就只能縮小到 0.4224 倍。

設定 viewport 與螢幕等寬

如果把 viewport 的設定加回去: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看到的畫面就會是這樣: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你可以看到現在viewport 的寬度(window.innerWidth) 和裝置螢幕的寬度(window.screen.width) 是一樣的, 都是414px, 會以此寬度顯示網頁, 並且縮放倍數是1, 可以清楚閱讀顯示的網頁內容。由於這是可以顯示網頁橫向內容的最大縮放倍數, 也會取代 minimum-scale 預設的 0.1, 用戶自行縮放頁面最小只能縮到 1 倍。

如果保留預設縮放倍數為 1, 但是不設定 viewport 寬度, 像這樣: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實際結果就跟設定寬度為 device-width 一樣。

刻意設定 viewport 寬度

如果刻意設定 viewport 寬度為 980: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initial-scale=1.0">

就會如下顯示: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由於現在 viewport 的寬度比螢幕寬, 所以在排列時就會延伸到螢幕外的範圍, 你也可以從實際顯示的結果看到螢幕寬度的確是 980。

如果刻意將 viewport 寬度設成比螢幕窄, 像是: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瀏覽器會以螢幕寬度為最低的 viewport 寬度, 所以顯示結果會和設定寬度為 device-width 一樣: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如果只有設定 viewport 寬度, 沒有設定 initial-scale, 像是這樣: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vicePixelRatio').textContent = window.devicePixelRatio;
      document.getElementById('screenWidth').textContent = window.screen.width;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nerWidth').textContent = window.innerWidth;

      // 取得並顯示目前的縮放倍數
      function updateScale() {
        const currentScale = window.visualViewport ? window.visualViewport.scale : '不支援';
        document.getElementById('currentScale').textContent = currentScale;
      }

      // 初始化顯示
      updateScale();

      // 監聽縮放變化
      if (window.visualViewport) {
        window.visualViewport.addEventListener('resize', updateScale);
      }
    });
  </script>


  1
  2
  3
  4
  5
  6
  7
  8

  
window.devicePixelRatio =
window.screen.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目前縮放倍數 =

仍會採用 1.0 為啟始的縮放倍數。

設定大於 1 的啟始倍數

如果更改縮放倍數, 就可以在網頁首次載入後就採用指定的縮放倍數, 例如: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1200, initial-scale=">

就會看到放大 3 倍的結果: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請注意 initial-scale 只對首次載入網頁有效, 即使你修改設定重新載入網頁, 如果原本該網頁的縮放倍數合乎新設定的縮放範圍內, 就會維持原本的縮放倍數。因此建議開啟新的隱私權頁面測試會比較準, 否則可能會發生修改 initial-scale 卻不會改變顯示比例的狀況。

如果你就是要強制使用者以放大倍率觀看網頁, 可以設定 minimum-scale, 不過這應該是從一開始設計時就把網頁內容放大才比較正確。

設定小於 1 的啟始倍數

initial-scale 也可以設為小於1, 也就是縮小顯示, 但若是viewport 寬度照比例縮小會比螢幕寬度小, 就會違反最小只能縮小到可以顯示網頁完整橫向內容的規則, 瀏覽器就會自動將目前設定的viewport 寬度除以縮小倍數, 讓網頁可以保持縮到最小倍數時可以呈現完整橫向的內容。例如, 若設定為 0.5: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就會把 viewport 的寬度變成 414/0.5=828px: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放大看詳細的數據: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如果一開始把 viewport 寬度設得夠寬, 就會保持 meta 標籤中的設定, 例如: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結果如下: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你可以看到寬度不變: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圖片的顯示

如果你在網頁中放入圖片, 這時候圖片的解析度會以px 為單位解譯, 所以一張200×200 的圖片, 在devicePixelRatio 為2 的裝置上, 就會以400×400 個實體像素來顯示。例如在剛剛的網頁最後面我們加上了一張圖片: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這是一張 584×604 大小的圖片: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網頁顯示結果如下: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你會看到由於圖片比較寬, 所以超過了螢幕邊界, 但是整體的頁面仍然是以 viewport 設定的寬度來編排, 因此 4 號方塊被擠到第二列。這種情況下, 使用者可以縮小的倍數可以比 initial-scale 設定的 1.0 小, 最小可到能夠完整顯示圖片的寬度為止, 像是這樣: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上圖就縮小到了 0.749 倍。

如果刻意把 viewport 寬度設成與圖片同寬:

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

你可以看到跟剛剛的結果不同, 現在上方的 4,5 兩個方塊都排到第一列了, 這是因為 viewport 的設定變寬了。

以上是HTML meta 標籤中 viewport 的設定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使用捲軸驅動動畫的現代滾動陰影使用捲軸驅動動畫的現代滾動陰影May 07, 2025 am 10:34 AM

使用滾動陰影,尤其是對於移動設備,是克里斯以前涵蓋的一個微妙的UX。傑夫(Geoff)涵蓋了一種使用動畫限制屬性的新方法。這是另一種方式。

重新訪問圖像圖重新訪問圖像圖May 07, 2025 am 09:40 AM

讓我們快速進修。圖像地圖一直返回到HTML 3.2,首先是服務器端地圖,然後使用映射和區域元素通過圖像上的單擊區域定義了可單擊區域。

DEV狀態:每個開發人員的調查DEV狀態:每個開發人員的調查May 07, 2025 am 09:30 AM

開發委員會調查現已開始參與,並且與以前的調查不同,它涵蓋了除法:職業,工作場所,以及健康,愛好等。 

什麼是CSS網格?什麼是CSS網格?Apr 30, 2025 pm 03:21 PM

CSS網格是創建複雜,響應式Web佈局的強大工具。它簡化了設計,提高可訪問性並提供了比舊方法更多的控制權。

什麼是CSS Flexbox?什麼是CSS Flexbox?Apr 30, 2025 pm 03:20 PM

文章討論了CSS FlexBox,這是一種佈局方法,用於有效地對齊和分佈響應設計中的空間。它說明了FlexBox用法,將其與CSS網格進行了比較,並詳細瀏覽了瀏覽器支持。

我們如何使用CSS使網站迅速響應?我們如何使用CSS使網站迅速響應?Apr 30, 2025 pm 03:19 PM

本文討論了使用CSS創建響應網站的技術,包括視口元標籤,靈活的網格,流體媒體,媒體查詢和相對單元。它還涵蓋了使用CSS網格和Flexbox一起使用,並推薦CSS框架

CSS盒裝屬性有什麼作用?CSS盒裝屬性有什麼作用?Apr 30, 2025 pm 03:18 PM

本文討論了CSS盒裝屬性,該屬性控制了元素維度的計算方式。它解釋了諸如Content-Box,Border-Box和Padding-Box之類的值,以及它們對佈局設計和形式對齊的影響。

我們如何使用CSS動畫?我們如何使用CSS動畫?Apr 30, 2025 pm 03:17 PM

文章討論使用CSS,關鍵屬性並與JavaScript結合創建動畫。主要問題是瀏覽器兼容性。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WebStorm Mac版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開發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mPDF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