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中的TINYINT(1) 和TINYINT(2):揭示顯示寬度
MySQL 提供了兩種類似的資料類型來類型來表示小整數:TINYINT(1) 和TINYINT(2)。雖然兩者都可以儲存指定範圍內的值,但它們的顯示寬度不同。
TINYINT(m) 中的 (m) 表示顯示寬度,MySQL 用戶端等應用程式在呈現查詢結果時使用該寬度。顯示寬度決定了用於顯示該列中的值的字元數。
例如,考慮下表,其中列具有不同的顯示寬度:
Table | Column | Display Width |
---|---|---|
v | TINYINT(1) | 1 |
a | TINYINT(2) | 2 |
b | INT(4) | 4 |
c | INT(6) | 6 |
如圖所示table:
v | a | b | c |
---|---|---|---|
1 | 1 | 1 | 1 |
10 | 10 | 10 | 10 |
100 | 100 | 100 | 100 |
很明顯TINYINT(1) 、TINYINT(2)、TINYINT(3)顯示值左側填入以滿足各自的顯示寬度。
需要強調的是,顯示寬度不會影響給定資料類型的可接受值的範圍。 TINYINT(1) 仍允許 [-128 .. 127] 範圍內的值,無論其顯示寬度為何。
以上是MySQL 中的 TINYINT(1) 和 TINYINT(2) 有什麼不同?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