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中文
需要读取utf-8编码的中文文件,先利用sublime text软件将它改成无DOM的编码,然后用以下代码:
with codecs.open(note_path, 'r+','utf-8') as f: line=f.readline() print line
这样就可以正确地读出文件里面的中文字符了。
同样的,如果要在创建的文件中写入中文,最好也和上面差不多:
with codecs.open(st,'a+','utf-8') as book_note: book_note.write(st)
创建中文文件
然后以读出的字符为文件名,创建文件。
如果直接用上面读出来的字符串创建文件,则会出现:
st=digest_path+"\\"+onenote[0]+".txt" print st with open(st,'a+') as book_note:
经过调试,应该是最后一个换行符的问题,在生成名字的时候,将字符trip一下,就能够得到文件:
st=digest_path+"\\"+onenote[0].strip()+".txt"
中文编码问题是用中文的程序员经常头大的问题,在python下也是如此,那么应该怎么理解和解决python的编码问题呢?
我们要知道python内部使用的是unicode编码,而外部却要面对千奇百怪的各种编码,比如作为中国程序经常要面对的gbk,gb2312,utf8等,那这些编码是怎么转换成内部的unicode呢?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源代码文件中使用字符串的情况。源代码文件作为文本文件就必然是以某种编码形式存储代码的,python默认会认为源代码文件是asci编码,比如说代码中有一个变量赋值:
s1='a' print s1
python认为这个'a'就是一个asci编码的字符。在仅仅使用英文字符的情况下一切正常,但是如果用了中文,比如:
s1='哈' print s1
这个代码文件被执行时就会出错,就是编码出了问题。python默认将代码文件内容当作asci编码处理,但asci编码中不存在中文,因此抛出异常。
解决问题之道就是要让python知道文件中使用的是什么编码形式,对于中文,可以用的常见编码有utf-8,gbk和gb2312等。只需在代码文件的最前端添加如下:
# -*- coding: utf-8 -*-
这就是告知python我这个文件里的文本是用utf-8编码的,这样,python就会依照utf-8的编码形式解读其中的字符,然后转换成unicode编码内部处理使用。
不过,如果你在Windows控制台下运行此代码的话,虽然程序是执行了,但屏幕上打印出的却不是哈字。这是由于python编码与控制台编码的不一致造成的。Windows下控制台中的编码使用的
是gbk,而在代码中使用的utf-8,python按照utf-8编码打印到gbk编码的控制台下自然就会不一致而不能打印出正确的汉字。
解决办法一个是将源代码的编码也改成gbk,也就是代码第一行改成:
# -*- coding: gbk -*-
另一种方法是保持源码文件的utf-8不变,而是在'哈'前面加个u字,也就是:
s1=u'哈' print s1
这样就可以正确打印出'哈'字了。
这里的这个u表示将后面跟的字符串以unicode格式存储。python会根据代码第一行标称的utf-8编码识别代码中的汉字'哈',然后转换成unicode对象。如果我们用type查看一下'哈'的数据类型type(‘哈'),会得到
Python在向控制台输出unicode对象的时候会自动根据输出环境的编码进行转换,但如果输出的不是unicode对象而是普通字符串,则会直接按照字符串的编码输出字符串,从而出现上面的现象。
使用unicode对象的话,除了这样使用u标记,还可以使用unicode类以及字符串的encode和decode方法。
unicode类的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字符串参数和一个编码参数,将字符串封装为一个unicode,比如在这里,由于我们用的是utf-8编码,所以unicode中的编码参数使用'utf-8′将字符封装为
unicode对象,然后正确输出到控制台:
s1=unicode(‘哈', ‘utf-8′) print s1
另外,用decode函数也可以将一个普通字符串转换为unicode对象。很多人都搞不明白python字符串的decode和encode函数都是什么意思。这里简要说明一下。
decode是将普通字符串按照参数中的编码格式进行解析,然后生成对应的unicode对象,比如在这里我们代码用的是utf-8,那么把一个字符串转换为unicode就是如下形式:
s2='哈'.decode(‘utf-8′)
这时,s2就是一个存储了'哈'字的unicode对象,其实就和unicode(‘哈', ‘utf-8′)以及u'哈'是相同的。
那么encode正好就是相反的功能,是将一个unicode对象转换为参数中编码格式的普通字符,比如下面代码:
s3=unicode(‘哈', ‘utf-8′).encode(‘utf-8′)
s3现在又变回了utf-8的'哈'。

Python和C 各有優勢,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 1)Python適合快速開發和數據處理,因其簡潔語法和動態類型。 2)C 適用於高性能和系統編程,因其靜態類型和手動內存管理。

選擇Python還是C 取決於項目需求:1)如果需要快速開發、數據處理和原型設計,選擇Python;2)如果需要高性能、低延遲和接近硬件的控制,選擇C 。

通過每天投入2小時的Python學習,可以有效提升編程技能。 1.學習新知識:閱讀文檔或觀看教程。 2.實踐:編寫代碼和完成練習。 3.複習:鞏固所學內容。 4.項目實踐:應用所學於實際項目中。這樣的結構化學習計劃能幫助你係統掌握Python並實現職業目標。

在兩小時內高效學習Python的方法包括:1.回顧基礎知識,確保熟悉Python的安裝和基本語法;2.理解Python的核心概念,如變量、列表、函數等;3.通過使用示例掌握基本和高級用法;4.學習常見錯誤與調試技巧;5.應用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如使用列表推導式和遵循PEP8風格指南。

Python適合初學者和數據科學,C 適用於系統編程和遊戲開發。 1.Python簡潔易用,適用於數據科學和Web開發。 2.C 提供高性能和控制力,適用於遊戲開發和系統編程。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和個人興趣。

Python更適合數據科學和快速開發,C 更適合高性能和系統編程。 1.Python語法簡潔,易於學習,適用於數據處理和科學計算。 2.C 語法複雜,但性能優越,常用於遊戲開發和系統編程。

每天投入兩小時學習Python是可行的。 1.學習新知識:用一小時學習新概念,如列表和字典。 2.實踐和練習:用一小時進行編程練習,如編寫小程序。通過合理規劃和堅持不懈,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Python的核心概念。

Python更易學且易用,C 則更強大但複雜。 1.Python語法簡潔,適合初學者,動態類型和自動內存管理使其易用,但可能導致運行時錯誤。 2.C 提供低級控制和高級特性,適合高性能應用,但學習門檻高,需手動管理內存和類型安全。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薦:為Win版本,支援程式碼提示!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mPDF
mPDF是一個PHP庫,可以從UTF-8編碼的HTML產生PDF檔案。原作者Ian Back編寫mPDF以從他的網站上「即時」輸出PDF文件,並處理不同的語言。與原始腳本如HTML2FPDF相比,它的速度較慢,並且在使用Unicode字體時產生的檔案較大,但支援CSS樣式等,並進行了大量增強。支援幾乎所有語言,包括RTL(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和CJK(中日韓)。支援嵌套的區塊級元素(如P、DIV),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