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回顾一下Python中遍历字典的一些基本方法:
脚本:
#!/usr/bin/python dict={"a":"apple","b":"banana","o":"orange"} print "##########dict######################" for i in dict: print "dict[%s]=" % i,dict[i] print "###########items#####################" for (k,v) in dict.items(): print "dict[%s]=" % k,v print "###########iteritems#################" for k,v in dict.iteritems(): print "dict[%s]=" % k,v print "###########iterkeys,itervalues#######" for k,v in zip(dict.iterkeys(),dict.itervalues()): print "dict[%s]=" % k,v
执行结果:
##########dict###################### dict[a]= apple dict[b]= banana dict[o]= orange ###########items##################### dict[a]= apple dict[b]= banana dict[o]= orange ###########iteritems################# dict[a]= apple dict[b]= banana dict[o]= orange ###########iterkeys,itervalues####### dict[a]= apple dict[b]= banana dict[o]= orange
嗯,然后我们进入“正题”--
一段关于Python字典遍历的“争论”....
先摘抄下:
#这里初始化一个dict >>> d = {'a':1, 'b':0, 'c':1, 'd':0} #本意是遍历dict,发现元素的值是0的话,就删掉 >>> for k in d: ... if d[k] == 0: ... del(d[k])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RuntimeError: dictionary changed size during iteration #结果抛出异常了,两个0的元素,也只删掉一个。 >>> d {'a': 1, 'c': 1, 'd': 0} >>> d = {'a':1, 'b':0, 'c':1, 'd':0} #d.keys() 是一个下标的数组 >>> d.keys() ['a', 'c', 'b', 'd'] #这样遍历,就没问题了,因为其实其实这里遍历的是d.keys()这个list常量。 >>> for k in d.keys(): ... if d[k] == 0: ... del(d[k]) ... >>> d {'a': 1, 'c': 1} #结果也是对的 >>> #这里初始化一个dict >>> d = {'a':1, 'b':0, 'c':1, 'd':0} #本意是遍历dict,发现元素的值是0的话,就删掉 >>> for k in d: ... if d[k] == 0: ... del(d[k])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RuntimeError: dictionary changed size during iteration #结果抛出异常了,两个0的元素,也只删掉一个。 >>> d {'a': 1, 'c': 1, 'd': 0} >>> d = {'a':1, 'b':0, 'c':1, 'd':0} #d.keys() 是一个下标的数组 >>> d.keys() ['a', 'c', 'b', 'd'] #这样遍历,就没问题了,因为其实其实这里遍历的是d.keys()这个list常量。 >>> for k in d.keys(): ... if d[k] == 0: ... del(d[k]) ... >>> d {'a': 1, 'c': 1} #结果也是对的 >>>
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就是说如果遍历一个字典,但是在遍历中改变了他,比如增删某个元素,就会导致遍历退出,并且抛出一个dictionary changed size during iteration的异常.
解决方法是遍历字典键值,以字典键值为依据遍历,这样改变了value以后不会影响遍历继续。
但是下面又有一位大神抛出高论:
首先,python 是推荐使用迭代器的,也就是 for k in adict 形式。其次,在遍历中删除容器中的元素,在 C++ STL 和 Python 等库中,都是不推荐的,因为这种情况往往说明了你的设计方案有问题,所有都有特殊要求,对应到 python 中,就是要使用 adict.key() 做一个拷贝。最后,所有的 Python 容器都不承诺线程安全,你要多线程做这件事,本身就必须得加锁,这也说明了业务代码设计有问题的.
但由“遍历中删除特定元素”这种特例,得出“遍历dict的时候,养成使用 for k in d.keys() 的习惯”,我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在普通的遍历中,应该使用 for k in adict。
另外,对于“遍历中删除元素”这种需求,pythonic 的做法是 adict = {k, v for adict.iteritems() if v != 0} 或 alist = [i for i in alist if i != 0]
这个写法让我眼前一亮:怎么还有这个语法?
再仔细一看,他可能是这个意思: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a = {'a':1, 'b':0, 'c':1, 'd':0} b={} for k,v in a.items(): if v != 0: b.update({k:v}) adict = b del b print a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a = {'a':1, 'b':0, 'c':1, 'd':0} b={} for k,v in a.items(): if v != 0: b.update({k:v}) adict = b del b print a
不知道对不对。
因为这个写法一开始让我猛然想到三元操作符,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以前Goolge到有个解决方案
val = float(raw_input("Age: ")) status = ("working","retired")[val>65] print "You should be",status val = float(raw_input("Age: ")) status = ("working","retired")[val>65] print "You should be",status
val>65是个逻辑表达式,返回0或者1,刚好作为前面那个元组的ID来取值,实在是太妙了。。。
不过在Google的资料里面还有一个版本
#V1 if X else V2 s = None a = "not null" if s == None else s print a #'not null'
后来发帖在华蟒用户组(中文Python技术邮件列表)中提到后众多大神解答如下:
>>> alist = [1,2,0,3,0,4,5] >>> alist = [i for i in alist if i != 0] >>> alist [1, 2, 3, 4, 5] >>> d = {'a':1, 'b':0, 'c':1, 'd':0} >>> d = dict([(k,v) for k,v in d.iteritems() if v!=0]) >>> d {'a':1,'c':1'}
如果大于Python>=2.7
还可以用这个写法:
>>> d = {k:v for k,v in d.iteritems() if v !=0 }

Python和C 各有優勢,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 1)Python適合快速開發和數據處理,因其簡潔語法和動態類型。 2)C 適用於高性能和系統編程,因其靜態類型和手動內存管理。

選擇Python還是C 取決於項目需求:1)如果需要快速開發、數據處理和原型設計,選擇Python;2)如果需要高性能、低延遲和接近硬件的控制,選擇C 。

通過每天投入2小時的Python學習,可以有效提升編程技能。 1.學習新知識:閱讀文檔或觀看教程。 2.實踐:編寫代碼和完成練習。 3.複習:鞏固所學內容。 4.項目實踐:應用所學於實際項目中。這樣的結構化學習計劃能幫助你係統掌握Python並實現職業目標。

在兩小時內高效學習Python的方法包括:1.回顧基礎知識,確保熟悉Python的安裝和基本語法;2.理解Python的核心概念,如變量、列表、函數等;3.通過使用示例掌握基本和高級用法;4.學習常見錯誤與調試技巧;5.應用性能優化與最佳實踐,如使用列表推導式和遵循PEP8風格指南。

Python適合初學者和數據科學,C 適用於系統編程和遊戲開發。 1.Python簡潔易用,適用於數據科學和Web開發。 2.C 提供高性能和控制力,適用於遊戲開發和系統編程。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和個人興趣。

Python更適合數據科學和快速開發,C 更適合高性能和系統編程。 1.Python語法簡潔,易於學習,適用於數據處理和科學計算。 2.C 語法複雜,但性能優越,常用於遊戲開發和系統編程。

每天投入兩小時學習Python是可行的。 1.學習新知識:用一小時學習新概念,如列表和字典。 2.實踐和練習:用一小時進行編程練習,如編寫小程序。通過合理規劃和堅持不懈,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Python的核心概念。

Python更易學且易用,C 則更強大但複雜。 1.Python語法簡潔,適合初學者,動態類型和自動內存管理使其易用,但可能導致運行時錯誤。 2.C 提供低級控制和高級特性,適合高性能應用,但學習門檻高,需手動管理內存和類型安全。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