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 2008中SQL增强之三 Merge(在一条语句中使用Insert,Update,Delete)
SQL Server 2008提供了一个增强的SQL命令Merge,用法参看MSDN:
功能:根据与源表联接的结果,对目标表执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例如,根据在另一个表中找到的差异在一个表中插入、更新或删除行,可以对两个表进行同步。
我们看一个例子,假如,有一总产品列表,一个分店产品列表,需要从分店添加产品时更新总产品列表。
总产品表,分店产品表结构完全一致:
代码如下:
if OBJECT_ID('Demo_AllProducts') is not null
drop table Demo_AllProducts
go
Create table Demo_AllProducts
(PKID int not null identity(1,1) primary key
,DName Nvarchar(20) null
,DCode NVarchar(30) null
,DDate datetime null
)
go
--this SQL is only for SQL Server 2008
Insert into Demo_AllProducts
(DName,DCode,DDate)
values
('DemoA','AAA',GETDATE()),
('DemoB','BBB',GETDATE()),
('DemoC','CCC',GETDATE()),
('DemoD','DDD',GETDATE()),
('DemoE','EEE',GETDATE())
select * from Demo_AllProducts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DemoA AAA 2010-10-12 20:33:54.417
--2 DemoB BBB 2010-10-12 20:33:54.417
--3 DemoC CCC 2010-10-12 20:33:54.417
--4 DemoD DDD 2010-10-12 20:33:54.417
--5 DemoE EEE 2010-10-12 20:33:54.417
if OBJECT_ID('Demo_Shop1_Product') is not null
drop table Demo_Shop1_Product
go
Create table Demo_Shop1_Product
(PKID int not null identity(1,1) primary key
,DName Nvarchar(20) null
,DCode NVarchar(30) null
,DDate datetime null
)
go
--this SQL is only for SQL Server 2008
Insert into Demo_Shop1_Product
(DName,DCode,DDate)
values
('DemoA','AAA',GETDATE()),
('DemoB','CCC',GETDATE()),
('DemoF','FFF',GETDATE())
select * from Demo_Shop1_Product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DemoA AAA 2010-10-17 20:19:32.767
--2 DemoB CCC 2010-10-17 20:19:32.767
--3 DemoF FFF 2010-10-17 20:19:32.767
假定现在需要将分店数据完全合并到总产品表中,以编码字段为依据,如果产品名称不致,则用分店的产品名称替换总产品名称。
如果总产品表中不存在,则添加。
可选项:如果分店表中不存在,则从总产品表中删除分店中没有的行。如果这样,总产品表和分店表就完全同步了。实际操作中可能不需要删除目标表的行。
语句如下:
代码如下:
--确定目标表
Merge Into Demo_AllProducts p
--从数据源查找编码相同的产品
using Demo_Shop1_Product s on p.DCode=s.DCode
--如果编码相同,则更新目标表的名称
When Matched and P.DNames.DName Then Update set P.DName=s.DName
--如果目标表中不存在,则从数据源插入目标表
When Not Matched By Target Then Insert (DName,DCode,DDate) values (s.DName,s.DCode,s.DDate)
--如果数据源的行在源表中不存在,则删除源表行
When Not Matched By Source Then Delete;
此时,执行完成后,两个表的行均如下:
代码如下: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DemoA AAA 2010-10-17 20:31:00.827
--2 DemoB CCC 2010-10-17 20:31:00.827
--3 DemoF FFF 2010-10-17 20:31:00.827
如果不删除,语句如下:
代码如下:
--确定目标表
Merge Into Demo_AllProducts p
--从数据源查找编码相同的产品
using Demo_Shop1_Product s on p.DCode=s.DCode
--如果编码相同,则更新目标表的名称
When Matched and P.DNames.DName Then Update set P.DName=s.DName
--如果目标表中不存在,则从数据源插入目标表
When Not Matched By Target Then Insert (DName,DCode,DDate) values (s.DName,s.DCode,s.DDate);
执行后结果:
代码如下: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DemoA AAA 2010-10-17 20:30:28.350
--2 DemoB BBB 2010-10-17 20:30:28.350
--3 DemoB CCC 2010-10-17 20:30:28.350
--4 DemoD DDD 2010-10-17 20:30:28.350
--5 DemoE EEE 2010-10-17 20:30:28.350
--6 DemoF FFF 2010-10-17 20:31:00.827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DemoA AAA 2010-10-17 20:31:00.827
--2 DemoB CCC 2010-10-17 20:31:00.827
--3 DemoF FFF 2010-10-17 20:31:00.827
如果需要记录Merge语句影响的行,可以用Output子句,如果仅仅需要知道影响的行数,可以使用@@ROWCOUNT或ROWCOUNT_BIG(),修改后的示例如下:
代码如下:
--定义表变量以存储输出
Declare @tableVarRecord Table
(MPKID int not null identity(1,1) primary key
,PKID int null
,DName Nvarchar(20) null
,DCode NVarchar(30) null
,DDate datetime null
)
--确定目标表
Merge Into Demo_AllProducts p
--从数据源查找编码相同的产品
using Demo_Shop1_Product s on p.DCode=s.DCode
--如果编码相同,则更新目标表的名称
When Matched and P.DNames.DName Then
Update set P.DName=s.DName
--如果目标表中不存在,则从数据源插入目标表
When Not Matched By Target Then
Insert (DName,DCode,DDate) values (s.DName,s.DCode,s.DDate)
--如果数据源的行在源表中不存在,则删除源表行
When Not Matched By Source Then
Delete OUTPUT deleted.* INTO @tableVarRecord;
----Delete OUTPUT Inserted.* INTO @tableVarRecord;
--返回上个Merge语句影响的行数
select @@ROWCOUNT as Count1,ROWCOUNT_BIG() as Count2
select * from @tableVarRecord;
结果:
代码如下:
--影响的行数
--Count1 Count2
--5 5
--Deleted表的行
--MPKID PKID DName DCode DDate
--1 NULL NULL NULL NULL
--2 2 DemoB BBB 2010-10-17 21:42:30.700
--3 3 DemoC CCC 2010-10-17 21:42:30.700
--4 4 DemoD DDD 2010-10-17 21:42:30.700
--5 5 DemoE EEE 2010-10-17 21:42:30.700
关于@@ROWCOUNT和ROWCOUNT_BIG()的更多说明,请查阅MSDN:
如果影响的结果超过20亿,即整型的最大范围,请使用后者。

mysqloffersvariousStorageengines,每個suitedfordferentusecases:1)InnodBisidealForapplicationsNeedingingAcidComplianCeanDhighConcurncurnency,supportingtransactionsancions and foreignkeys.2)myisamisbestforread-Heavy-Heavywyworks,lackingtransactionsactionsacupport.3)記憶

MySQL中常見的安全漏洞包括SQL注入、弱密碼、權限配置不當和未更新的軟件。 1.SQL注入可以通過使用預處理語句防止。 2.弱密碼可以通過強制使用強密碼策略避免。 3.權限配置不當可以通過定期審查和調整用戶權限解決。 4.未更新的軟件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和更新MySQL版本來修補。

在MySQL中識別慢查詢可以通過啟用慢查詢日誌並設置閾值來實現。 1.啟用慢查詢日誌並設置閾值。 2.查看和分析慢查詢日誌文件,使用工具如mysqldumpslow或pt-query-digest進行深入分析。 3.優化慢查詢可以通過索引優化、查詢重寫和避免使用SELECT*來實現。

要監控MySQL服務器的健康和性能,應關注系統健康、性能指標和查詢執行。 1)監控系統健康:使用top、htop或SHOWGLOBALSTATUS命令查看CPU、內存、磁盤I/O和網絡活動。 2)追踪性能指標:監控查詢每秒數、平均查詢時間和緩存命中率等關鍵指標。 3)確保查詢執行優化:啟用慢查詢日誌,記錄並優化執行時間超過設定閾值的查詢。

MySQL和MariaDB的主要區別在於性能、功能和許可證:1.MySQL由Oracle開發,MariaDB是其分支。 2.MariaDB在高負載環境中性能可能更好。 3.MariaDB提供了更多的存儲引擎和功能。 4.MySQL採用雙重許可證,MariaDB完全開源。選擇時應考慮現有基礎設施、性能需求、功能需求和許可證成本。

MySQL使用的是GPL許可證。 1)GPL許可證允許自由使用、修改和分發MySQL,但修改後的分發需遵循GPL。 2)商業許可證可避免公開修改,適合需要保密的商業應用。

選擇InnoDB而不是MyISAM的情況包括:1)需要事務支持,2)高並發環境,3)需要高數據一致性;反之,選擇MyISAM的情況包括:1)主要是讀操作,2)不需要事務支持。 InnoDB適合需要高數據一致性和事務處理的應用,如電商平台,而MyISAM適合讀密集型且無需事務的應用,如博客系統。

在MySQL中,外鍵的作用是建立表與表之間的關係,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外鍵通過引用完整性檢查和級聯操作維護數據的有效性,使用時需注意性能優化和避免常見錯誤。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VSCode Windows 64位元 下載
微軟推出的免費、功能強大的一款IDE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