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中,表,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都是对象。schema 的名称与用户名相同,但是与用户不是同一回事,如果用户没有任何对
Oracle数据库中,表,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都是对象。
schema 的名称与用户名相同,但是与用户不是同一回事,如果用户没有任何对象,则schema就不存在。
一、表
ORACLE表分四类:
普通表 --- 一个表对应一个segment
分区表 Partition Table 虚拟表,没有对应的segment
索引组织表 Index Organized Table 简称 IOT 虚拟表
簇表 --- 虚拟表 首先建立一个簇,一个簇对应一个segment
1、普通表
1)tablespace部分 设置表的logging属性, Yes 表示对表DML操作生成重做条目, No 不生成。
2)Extents部分, 设置Initial size
3)Space Usage部分,设置PCTFREE ,默认10 ,表示数据块可用空间低于10%以后,数据块就不允许insert。PCTUSED 表示什么情况下可以被insert,默认40%,表示
当数据块使用空间低于40%以后,该数据块就可以再被insert。启用ASSM,就不能设置PCTUSED.
2、rowid 是一个伪列,每一条记录都有rowid伪列。
对应ORACLE10g 来说,rowid 格式:OOOOOOFFFBBBBBBRRR
OOOOOO:数据行所在的对象号
FFF :数据行所在的相对文件号
BBBBBB:数据行所在的数据块号
RRR :数据行所在的数据块中的行号
rowid采用64进制,即:A~Z a~z 0~9 / + 64个字符来表示。
A~Z :0~25
a~z :26~51
0~9 :52~61
/ :62
+ :63
例子 rowid = AAAM0hAAEAAAAGnAAA
SQL>select object_id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 'BOOKS'; --对象号
SQL>select dbms_rowid.rowid_relative_fno(rowid) as "File No" from dual; --文件号
SQL>select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rowid) as "File No" from dual; --块号
SQL>select dbms_rowid.rowid_row_number(rowid) as "File No" from dual; --行号
3、管理普通表
1)扩展表:有时需要主动扩展表占用空间,或者将表数据分布到多个文件,将表的I/O分散到多个磁盘上。
SQL>alter table books allocate extent (size 1M datafile '/u01/app/oracel/oradata/ora10g/users02.dbf');
2)重整表 --消除币表的数据块级别的碎片。
稀疏表产生的原因:该表存在很多的insert 和 delete、
在表的segment header里面,记录了一个值,叫高水位标志(High Water Mark 简称HWM)表示当前segment 使用最后一个数据块的位置。
说明:表进行删除数据后,HWM位置不会改变,在对表进行全表扫描时,仍然要扫描到HWM为止。ORACLE10g之前使用move或者导出导入的方式进行重整表来减小WHM,如下:
SQL>alter table books move tablespace example; --把表移到example表空间,如果没有加表空间,就在当前表对应表空间重整,重整后全表索引失效。
ORACLE 10g 可以使用shrink(收缩)对表进行收缩。
3)收缩表
条件:表所在的表空间必须使用 ASSM (自动段空间管理)
收缩表引起数据行在不同的数据块转移,必须启用 row movement 选项
SQL>alter table t enable row movement;
收缩表语句:
SQL>alter table t shrink space compact; --对表t只进行压缩阶段,不下降HWM
SQL>alter table t shrink space; --对表t只进行压缩阶段,下降HWM
SQL>alter table t shrink space cascade; --对表t只进行压缩阶段,下降HWM;同时还收缩表t相关的其他segment
说明:可以使用Segment Advisor 帮助哪些segment可以进行收缩。
4)截断表
truncate 命令是一个DDL命令,最后WHM下降到最低。
SQL>truncate table t;
注意:有些时候截断一个巨大的表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导致表长时间不能使用。再截断的时候,可以在更新完数据字典以后,不立即释放全部的数据块,但WHM已经下降到最低。
可以在系统比较空闲分多次释放数据块,每次释放部分空间。命令如下:
SQL>truncate table t1 reuse storage;
SQL>alter table t1 deallocate unused keep 30M; --将表t1没有用的数据块释放,释放到剩余的表所占用的空间为30M为止。
SQL>alter table t1 deallocate unused keep 15M;
SQL>alter table t1 deallocate unused keep 0M;
说明:如果其他用户已经把数据插入t1,则不会删除,只释放没有的数据块。
5)删除表
删除表属于DDL命令,只是更新数据字典的信息,ORACLE不会读取表包含的数据块信息,因此,即使表处于只读表空间里,该表也是可以被删除的。
SQL>drop table t;
SQL>drop table t cascade constraints;
添加cascade constraints 选项,同时删除引用表 t 的外键。
6)修改或删除列
SQL>alter table t rename column to code;
SQL>alter table t drop column code;
SQL>alter table t drop column code cascade constraints; --同时删除引用的外键
注:在删除列的过程中,oracle会消耗undo表空间,如记录很多,会消耗过多的undo表空间。
SQL>alter table t drop column code cascade constraints checkpoint 2000;
checkpoint 2000 表示每2000条记录提交一次,从而释放出undo资源。
注:在删除列的过程中,oracle会锁定表,无法对表进行DML操作,如果数据量很大,则将花费很长时间,在业务高峰期,影响严重。
SQL>alter table t set unused column code;
SQL>select * from user_unusedd_col_tabs; ----可以查询到失效的列。
可以先从逻辑上使该列失效,在业务低峰期在物理上删除失效的列。
SQL>alter table t drop umused columns;
SQL>alter table t drop umused columns checkpoint 2000;
4、约束 constraints
ORACLE 数据库里面,有以下5中约束:
1)非空 not null ---本质上说,not null 属于 check : col_name is not null
2)唯一 unique
3)主键 primary key
4)外键 foreign key
5)检查 check
约束的状态:
1)enable和disable :对表进行插入或修改时,对插入或修改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判断是否违反约束。
2)validate和novalidate :是否对表里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检验,判断是否违反约束。
上面的组合存在四种状态。
SQL>alter table books enable validate constraint pk_books;
SQL>alter table books enable novalidate constraint pk_books;
SQL>alter table books rename constraint pk_books to pk_books_id;
约束校验的时机
延迟约束 deferred constraint :约束在提交的时候进行校验。
1)deferrable :说明约束是否可以被延迟,添加该选项说明可以被延迟。
2)initially deferred 或者 initially immediate:说明约束创建时候,何时校验数据。
initially deferred :提交校验。设置该选项必须设置了deferrable。
initially immediate:默认值,立即校验。
SQL>alter table sales add constraint chk_sales check(price*qty=value) deferrable initially deferred;
SQL>alter session set constraint=deferred;
当发出该语句之后,说明当前session中,对于发出的所有DML语句所涉及的表,只要这些表上约束定义了deferrable选项,这些约束全部延迟检验。
5、使用分区表,索引组织表,簇表
Oracle 10g 提供五种分区的方法
1)范围分区 Range Partition
create table t2(id number,createdate date)
partition by range(createdate)
(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1-01-01','yyyy-mm-dd')) tablespace ts01,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2-01-01','yyyy-mm-dd')) tablespace ts02,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3-01-01','yyyy-mm-dd')) tablespace ts03,
partition pmax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tablespace ts04
);
2)哈希分区 Hash Partition
create table t3(id number,name varchar2(10))
partition by hash(id)
partitions 4
store in (ts01,ts02.ts03.ts04);
create table t3(id number,varchar2(10))
partition by hash(id)
(
partition p1 tablespace ts01,
partition p2 tablespace ts02,
partition p3 tablespace ts03,
partition p4 tablespace ts04
):
3)列表分区 List Partition
create table t4(id number,name varchar2(10),category varchar2(10))
partition by list(category)
(
partition p1 values ('01','02') tablespace ts01,
partition p2 values ('03','04') tablespace ts02,
partition p3 values ('05','06','07') tablespace ts03,
partition p4 values (default) tablespace ts04,
);
4)范围哈希组合分区 Range-Hash Partition
create table t5(id,number,name varchar2(10),createdate date)
partition by range (createdate)
subpartition by hash (id)
subpartitions 4 store in (ts01,ts02)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1-01-01','yyyy-mm-dd')),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2-01-01','yyyy-mm-dd')),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3-01-01','yyyy-mm-dd')),
partition pmax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subpartitions 2 store in (ts03) );
说明:先按createdate进行范围分区,然后再按照id进行hash分区。默认每个分区包含4个hash子分区,,这些子分区都分别在ts01和ts02里。
也是就是p1,p2,p3都是如此,但对于pmax来说,修改了默认设置,pmax有两个hash分区,都位于ts03里。
5)范围列表组合分区 Range-List Partition
create table t6(id number,name varchar2(10),category varchar2(10),createdate date)
partition by range(createdate)
subpartition by list (category)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1-01-01','yyyy-mm-dd')) tablespace ts01
(subpartition p1_1 values ('01','02'),
subpartition p1_2 values ('03','04'),
subpartition p1_3 values (default) tablespace ts02),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tablespace ts03
(subpartition p1_1 values ('01','02'),
subpartition p1_2 values ('03','04'),
subpartition p1_3 values (default) tablespace ts04)
);
索引组织表 index organized table

ACID屬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是數據庫設計的基石。 1.原子性確保事務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敗。 2.一致性保證數據庫在事務前後保持一致狀態。 3.隔離性確保事務之間互不干擾。 4.持久性確保事務提交後數據永久保存。

MySQL既是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也與編程語言緊密相關。 1)作為DBMS,MySQL用於存儲、組織和檢索數據,優化索引可提高查詢性能。 2)通過SQL與編程語言結合,嵌入在如Python中,使用ORM工具如SQLAlchemy可簡化操作。 3)性能優化包括索引、查詢、緩存、分庫分錶和事務管理。

MySQL使用SQL命令管理數據。 1.基本命令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 2.高級用法涉及JOIN、子查詢和聚合函數。 3.常見錯誤有語法、邏輯和性能問題。 4.優化技巧包括使用索引、避免SELECT*和使用LIMIT。

MySQL是一種高效的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適用於存儲和管理數據。其優勢包括高性能查詢、靈活的事務處理和豐富的數據類型。實際應用中,MySQL常用於電商平台、社交網絡和內容管理系統,但需注意性能優化、數據安全和擴展性。

SQL和MySQL的關係是標準語言與具體實現的關係。 1.SQL是用於管理和操作關係數據庫的標準語言,允許進行數據的增、刪、改、查。 2.MySQL是一個具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使用SQL作為其操作語言,並提供高效的數據存儲和管理。

InnoDB使用redologs和undologs確保數據一致性和可靠性。 1.redologs記錄數據頁修改,確保崩潰恢復和事務持久性。 2.undologs記錄數據原始值,支持事務回滾和MVCC。

EXPLAIN命令的關鍵指標包括type、key、rows和Extra。 1)type反映查詢的訪問類型,值越高效率越高,如const優於ALL。 2)key顯示使用的索引,NULL表示無索引。 3)rows預估掃描行數,影響查詢性能。 4)Extra提供額外信息,如Usingfilesort提示需要優化。

Usingtemporary在MySQL查詢中表示需要創建臨時表,常見於使用DISTINCT、GROUPBY或非索引列的ORDERBY。可以通過優化索引和重寫查詢避免其出現,提升查詢性能。具體來說,Usingtemporary出現在EXPLAIN輸出中時,意味著MySQL需要創建臨時表來處理查詢。這通常發生在以下情況:1)使用DISTINCT或GROUPBY時進行去重或分組;2)ORDERBY包含非索引列時進行排序;3)使用複雜的子查詢或聯接操作。優化方法包括:1)為ORDERBY和GROUPB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體積小,語法高亮,不支援程式碼提示功能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個PHP/MySQL的Web應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它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安全專業人員在合法環境中測試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輔助工具,幫助Web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保護網路應用程式的過程,並幫助教師/學生在課堂環境中教授/學習Web應用程式安全性。 DVWA的目標是透過簡單直接的介面練習一些最常見的Web漏洞,難度各不相同。請注意,該軟體中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