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发展到今天,ldquo;IO为王rdquo;已经是一种发展方向趋势。ExtraData一体机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IO能力
Oracle数据库发展到今天,“IO为王”已经是一种发展方向趋势。ExtraData一体机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IO能力、提高IO吞吐量。
相比CPU和内存,IO存储有其特殊性。我们讨论IO,通常成为I/O栈(I/O Stack)。I/O栈设计的对象是一系列关键组件层,包括HBA、Storage Switches、Storage Array和Physical Disks。这些对象共同合力,才能形成系统整体的IO能力。
四层关键组件,共同形成“木桶效应”。只要有一个层面存在不足,必然成为IO中的短板。I/O难调,也就是在这个方面。但是对于Oracle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的是IO整体性能,也就是整体的效果。
Oracle 11g有两个对于性能方面的测试工具,一个就是RAT(Real Application Test),另一个就是IO校准(Calibrate IO)。RAT是一种负载重演组件,当进行系统软硬件升级的时候,我们一个很关注的问题是:此次变化能否提升系统性能、能提升多少,会不会有新的瓶颈。这个在过去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够在升级之后通过实践去发现。但是RAT可以捕获实际系统负载情况,将其在新环境下进行重演,并且进行度量比较。IO调教的作用也是IO负载模拟,从而判断出实际真实的系统IO情况。
本篇我们就介绍IO校准特性。
1、发现IO校准
首先聊聊为什么要进行校准。IO是一个多组件共同影响的统一体,多个组件之间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能够完全如同理想情况下工作的。所以需要进行硬件标准指标和实际情况之间进行校准,来获取准确的IO数据。
获取精确IO有什么用途呢?根源还是Oracle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要。进入11g之后,Oracle向智能化的步子是在加快的过程。Oracle从CBO开始,进行自动化并行决策的Auto DOP就需要IO校准的信息。
2、配置IO校准
我们进行配置过程,首先选择Oracle 11gR2进行测试。
SQL> select * from v$version;
BANNER
---------------------------------------------------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2.0.3.0 - Production
PL/SQL Release 11.2.0.3.0 - Production
CORE 11.2.0.3.0 Production
TNS for Linux: Version 11.2.0.3.0 - Production
NLSRTL Version 11.2.0.3.0 - Production
11g中有一个视图v$io_calibration_status,记录了系统进行校准过程信息。和统计量不同,,Oracle是不会自动进行IO校准的,而需要DBA手工完成。
SQL> select * from v$io_calibration_status;
STATUS CALIBRATION_TIME
------------- --------------------------------------------------------------------------------
NOT AVAILABLE
注意:进行校准过程,一般需要配置异步IO功能。
SQL> show parameter disk_asy
NAME TYPE VALUE
------------------------------------ ----------- ------------------------------
disk_asynch_io boolean TRUE
SQL> select name,asynch_io from v$datafile f,v$iostat_file i
2 where f.file#=i.file_no
3 and (filetype_name='Data File' or filetype_name='Temp File');
NAME ASYNCH_IO
-------------------------------------------------- ---------
+DATA/ora11g/datafile/system.256.825944325 ASYNC_ON
+DATA/ora11g/datafile/system.256.825944325 ASYNC_ON
+DATA/ora11g/datafile/sysaux.257.825944327 ASYNC_ON
+DATA/ora11g/datafile/undotbs1.258.825944329 ASYNC_ON
+DATA/ora11g/datafile/users.259.825944329 ASYNC_ON
+DATA/ora11g/datafile/example.265.825944513 ASYNC_ON
6 rows selected
IO校准并不是单独的列出功能,而是融入到Oracle的Resource Manager功能包里面。调用IO校准的功能包DBMS_RESOURCE_MANAGER.CALIBRATE_IO,其中两个输入参数,一个是磁盘的个数,另一个是允许的最大IO延迟。这两个参数可以通过咨询运维团队和厂商实现。
调用过程如下:
SQL> set serveroutput on;
SQL> DECLARE
2 lat INTEGER;
3 iops INTEGER;
4 mbps INTEGER;
5 BEGIN
6 --DBMS_RESOURCE_MANAGER.CALIBRATE_IO(
7 DBMS_RESOURCE_MANAGER.CALIBRATE_IO (2, 10, iops, mbps, lat);
8 DBMS_OUTPUT.PUT_LINE ('max_iops = ' || iops);
9 DBMS_OUTPUT.PUT_LINE ('latency = ' || lat);
10 dbms_output.put_line('max_mbps = ' || mbps);
11 end;
12 /
max_iops = 111
latency = 8
max_mbps = 62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Executed in 811.547 seconds
这个执行过程执行超过800s,时间不算短。最后计算出测算出的最大iops、延迟和最大mbps(每秒MB)。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查看视图v$io_calibration_status。
SQL> select * from v$io_calibration_status;
STATUS CALIBRATION_TIME
------------- --------------------------------------------------------------------------------
IN PROGRESS 14-12月-13 11.20.20.120 上午
此时的状态,从Not Available变为Ready。在校准过程中,Oracle会形成对存储的大量IO读写操作。我们借助Linux下的sar命令,监控全部过程。
[root@SimpleLinux ~]# sar -b 5 100 -o /tmp/res2
Linux 2.6.18-128.el5 (SimpleLinux.localdomain) 12/13/2013
11:25:08 AM tps rtps wtps bread/s bwrtn/s
11:25:13 AM 8.33 0.00 8.33 0.00 134.92
11:25:18 AM 23.02 1.59 21.43 50.79 311.90
11:25:23 AM 5.96 1.59 4.37 50.89 85.88
11:25:28 AM 7.14 1.59 5.56 50.79 89.68
11:25:33 AM 2.78 0.00 2.78 0.00 44.44
11:25:38 AM 5.96 1.59 4.37 50.89 85.88
11:25:43 AM 257.65 253.28 4.37 4141.55 76.34
11:25:48 AM 281.75 276.19 5.56 4415.87 219.05
11:25:53 AM 278.33 273.56 4.77 4427.83 89.07
11:25:58 AM 289.50 266.53 22.97 4264.55 237.62
11:26:03 AM 232.14 228.97 3.17 3688.89 50.79
11:26:08 AM 268.53 264.14 4.38 4608.76 92.43
注意TPS的变化过程。启动校准之后,Oracle生成大量的IO操作,来判断存储的极限。这个过程也就是让我们了解当前IO架构的上限。
我们通过Excel画出全过程的TPS、RTPS和WTPS趋势。
结束IO校准之后,我们可以查看到IO调教过程信息。
SQL> select * from v$io_calibration_status;
STATUS CALIBRATION_TIME
------------- --------------------------------------------------------------------------------
READY 14-12月-13 11.39.10.194 上午
更多详情见请继续阅读下一页的精彩内容:

存儲過程是MySQL中的預編譯SQL語句集合,用於提高性能和簡化複雜操作。 1.提高性能:首次編譯後,後續調用無需重新編譯。 2.提高安全性:通過權限控制限制數據表訪問。 3.簡化複雜操作:將多條SQL語句組合,簡化應用層邏輯。

MySQL查詢緩存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存儲SELECT查詢的結果,當相同查詢再次執行時,直接返回緩存結果。 1)查詢緩存提高數據庫讀取性能,通過哈希值查找緩存結果。 2)配置簡單,在MySQL配置文件中設置query_cache_type和query_cache_size。 3)使用SQL_NO_CACHE關鍵字可以禁用特定查詢的緩存。 4)在高頻更新環境中,查詢緩存可能導致性能瓶頸,需通過監控和調整參數優化使用。

MySQL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項目中的原因包括:1.高性能與可擴展性,支持多種存儲引擎;2.易於使用和維護,配置簡單且工具豐富;3.豐富的生態系統,吸引大量社區和第三方工具支持;4.跨平台支持,適用於多種操作系統。

MySQL數據庫升級的步驟包括:1.備份數據庫,2.停止當前MySQL服務,3.安裝新版本MySQL,4.啟動新版本MySQL服務,5.恢復數據庫。升級過程需注意兼容性問題,並可使用高級工具如PerconaToolkit進行測試和優化。

MySQL備份策略包括邏輯備份、物理備份、增量備份、基於復制的備份和雲備份。 1.邏輯備份使用mysqldump導出數據庫結構和數據,適合小型數據庫和版本遷移。 2.物理備份通過複製數據文件,速度快且全面,但需數據庫一致性。 3.增量備份利用二進制日誌記錄變化,適用於大型數據庫。 4.基於復制的備份通過從服務器備份,減少對生產系統的影響。 5.雲備份如AmazonRDS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但成本和控制需考慮。選擇策略時應考慮數據庫大小、停機容忍度、恢復時間和恢復點目標。

MySQLclusteringenhancesdatabaserobustnessandscalabilitybydistributingdataacrossmultiplenodes.ItusestheNDBenginefordatareplicationandfaulttolerance,ensuringhighavailability.Setupinvolvesconfiguringmanagement,data,andSQLnodes,withcarefulmonitoringandpe

在MySQL中優化數據庫模式設計可通過以下步驟提升性能:1.索引優化:在常用查詢列上創建索引,平衡查詢和插入更新的開銷。 2.表結構優化:通過規範化或反規範化減少數據冗餘,提高訪問效率。 3.數據類型選擇:使用合適的數據類型,如INT替代VARCHAR,減少存儲空間。 4.分區和分錶:對於大數據量,使用分區和分錶分散數據,提升查詢和維護效率。

tooptimizemysqlperformance,lofterTheSeSteps:1)inasemproperIndexingTospeedUpqueries,2)使用ExplaintplaintoAnalyzeandoptimizequeryPerformance,3)ActiveServerConfigurationStersLikeTlikeTlikeTlikeIkeLikeIkeIkeLikeIkeLikeIkeLikeIkeLikeNodb_buffer_pool_sizizeandmax_connections,4)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SAP NetWeaver Server Adapter for Eclipse
將Eclipse與SAP NetWeaver應用伺服器整合。

Atom編輯器mac版下載
最受歡迎的的開源編輯器

Dreamweaver Mac版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ZendStudio 13.5.1 Mac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